当前日期:

目录

【畜禽品种】
▲家畜
水牛:主要品种为沿江湖滨水牛。其特点是:被毛黑黄色,少数白色;体型中等,四肢坚实;耐粗饲,性情温驯,抗病力强。优良母水牛和阉水牛平均负担耕地30—50亩,日耕作2—4亩,使役年限一般到18岁左右。2.5—3岁配种,繁殖年限一般也到18岁左右;约3年产犊2头。
黄牛:有淮北黄牛和皖南黄牛,均为役用。体型偏小,成年公牛估重200—350公斤、母牛175—400公斤,日耕田1.5—2亩;繁殖力强,成年母牛可年产1犊。
1951—1952年,宣城专区农场设耕牛配种站,饲养种公水牛,为农民饲养的母牛免费配种。1958年曾引进秦川牛饲养。60年代初在县农场重建配种站,饲养种公牛2头,为农民所养母牛配种。此后,敬亭畜牧场曾以瑞士奶公牛与当地黄牛杂交,用回交方法培育地方性杂交奶牛。1986年用印度摩拉水牛的冷冻精液给当地水牛实施人工授精,并怀孕产犊。1987年,峄山草场为改良黄牛,以西门达尔牛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成功,产犊6头。
圩猪:俗称“油葫芦”,系本省地方优良猪种之一,主要分布于青弋江两岸的圩区。圩猪属小型肉脂兼用猪,其一般特征为:被毛全黑,体型中等,额部有皱纹;嘴筒短、皱纹多而深的称“狮子头”,嘴筒长、皱纹浅、有菱形花纹的称“青鱼头”,其中以“青鱼头”型猪为多;耳大下垂直至口角,背腰稍凹陷,臀部微斜,四肢多卧系;母猪肚大下垂,性成熟早,8月龄初配,乳房排列整齐,有乳头14—18个,平均每窝产仔12头;耐粗饲,成肥快,育肥日增重315—340克,断乳后6个月体重可达80公斤而成肥屠宰,故有“六出”之称,屠宰率67—72.5%;成年公猪体长120厘米、体高64厘米、胸围112厘米,成年母猪体长118厘米、体高62厘米、胸围106厘米。
约克夏:1952年引进大约克夏种公猪1头,与当地母猪杂交,推广一代杂交猪,优势明显,深受群众欢迎,后逐渐普及全县。
巴克夏:1958年从省试验总站引进种公猪1头,与当地母猪杂交,推广一代杂交黑猪,因其成熟较早、毛色黑而受到欢迎。1961年又从阜阳引进该品种,后因杂交优势不明显而淘汰。
苏白猪:1971年从上海信阳种猪场引进,因其对饲料要求高,杂交后代嘴筒长等因素未被群众接受而淘汰。
长白猪:60年代从浙江嘉兴种猪场引进,淘汰原因同苏白猪。
鸠江猪:境内早有饲养。60年代推广300头。其特点是:产仔率高,窝均15—16头;肥育快,6—7个月可育成肥猪。
内江猪:1971年从四川内江种猪场引进,引进时已患有气喘病,加上仔猪易患白痢而淘汰。
杜洛克:1984年从上海宝山种猪场引进,经与本地圩猪杂交优势明显,瘦肉率高。但因对饲养条件要求较高,抗病力较差而淘汰。
汉普夏:1984年从上海青浦畜牧场引进,饲养及杂交利用情况与杜洛克近似。
新圩猪:县农作物良种繁殖场经过20余年推广圩猪杂交猪的实践,于1974年开始培育新圩猪。在杂交改良的基础上,通过2个世代的横交选育,生产性能基本稳定并略有提高。进入80年代,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经费不足等因素,新圩猪培育项目中断。
马:1958年曾相继引进日本马、蒙古马和新疆伊犁马等,但不久即先后淘汰。
羊:本县饲养品种主要为安徽白山羊。1958年曾引进新疆半细毛羊,次年引进苏联绵羊,六、七十年代又引进奶山羊和湖羊(裘皮用型),都因气候不适与管理不善而先后死亡。1986年,从滁县、亳县、蒙城及河南永城县引进种羊750只,其中山羊665只、绵羊85只,供峄山草场饲养。1987年又从滁县引进细毛羊127只。
▲家禽
台鸡:肉用型鸡种。俗称高脚鸡、侉子鸡,因其立地可吃着台(桌)面食物而得名。曾在省内作为地方优良品种向各地推广。原产宣城、郎溪、广德3县,形成历史较早。台鸡特征是体格较大、身高、跖长、背驼、行动迟钝;单冠且较小,母鸡冠尤小;头小、眼大、虹彩枯黄;公鸡毛色红、少数深黄,多数母鸡毛色黄、少数麻色;跖、趾黄色,喙黄褐色。台鸡的生产性能为:幼龄期生长发育较快,一般饲养条件下,6—7月龄体重公鸡可达3公斤、母鸡2.5公斤左右;成年母鸡年产蛋100枚左右,一般蛋重70克左右,少数可重80—90克,单黄、少数双黄;蛋壳黄褐色、较厚;母鸡抱窝性较强,但效果差。台鸡肉纤维粗,不及一般三黄鸡肉味鲜。其屠宰率为:成年母鸡半净膛为76.6%、全净膛为68.8%,6月龄公鸡半净膛为81.8%、全净膛为70.5%。
宣州鸡:肉卵兼用鸡种。饲养历史悠久,为境内饲养的主要鸡种。其特征是:体型中等,体态秀丽;成年公鸡平均体重1.75公斤、母鸡1.5公斤左右;单冠居多,肉髯较大,羽毛紧贴;公鸡以红黄羽为多,母鸡以黄色、麻黄色羽居多;一般8月龄产蛋,年产蛋110—160枚,初产母鸡蛋重44—50克、经产母鸡蛋重53.5—56.3克,蛋质较好;抱窝性一年一次居多;性情活泼,灵敏,放牧觅食力强;肉细味美,尤以“三黄”(喙、腿、毛色皆黄)鸡更佳。
建国初期至70年代,境内曾先后引进来杭、澳洲黑、洛岛红、芦花鸡、九斤黄等品种。60年代在敬亭畜牧场、70年代在县农作物良种繁殖场曾对本地台鸡进行保种饲养,后不存。1980年后,相继引进罗斯、新浦东、海贝科、星杂288等品种,渗入本地品种中,形成特有的杂交种。较受群众欢迎的品种有:海新、星杂、迪高等商品肉鸡和罗斯蛋鸡。1983年,全县有集体炕坊15个,有种禽72927只,年产苗禽183万只。1986年,有炕坊82个,年产苗禽650多万只。
四季鹅:特征是羽毛白色,体型较大,抗病力强。以青饲料为主,生长快,3个月可长到3.5—4公斤重。4月龄产蛋,一般产蛋8—15枚孵抱,30天出雏。年产蛋40—50枚,蛋重约125—165克,肉质及羽毛质量均较好。
太湖鹅:主要为肉用。为境内圩区饲养的主要品种。其特征是:羽毛全白,70—90天成肥,成年公鹅体重3.5—4.5公斤、母鹅3—4公斤;年产蛋60—80枚;肉质较好。
高邮鸭、萧山鸭:引进年代不详。高邮鸭俗称大麻鸭,肉卵兼用型,2.5—3个月成肥,成年公鸭体重2.5公斤、母鸭2.25公斤左右,年产蛋180枚,蛋重70克左右。萧山鸭俗称小麻鸭,蛋用型,体型小,觅食力强,消耗饲料少。成熟期100天,成年鸭体重1—2.25公斤,年产蛋230—290枚,蛋重62克左右。
60年代以来,先后引进巢湖麻鸭、昆山麻鸭、绍兴麻鸭和樱桃谷鸭等品种。至1987年,绍兴麻鸭因其体重小、耗料少、产蛋多而成为本县蛋鸭饲养的主要品种。
▲兔50年代前有极少量肉用兔。此后开始引进毛用兔;60年代引进了皮用兔。据1986年调查,毛用兔和皮用兔均有饲养,以毛用兔为多;毛用品种主要为英系安哥拉兔和西德杂交长毛兔。
▲蜜蜂境内山区素来饲养中蜂。1957年开始引进意大利蜂。此后,意蜂的饲养量居多。
【繁育技术推广】1974年,县农作物良种繁殖场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1976年,省农科院曾在本县进行猪冷冻精授精试验,但未获成功。1985年,全县有15个人工授精点、2个供精站、30多名授精员,年配母猪1956窝,受精率85%,人工授精覆盖率13.15%。1987年,有14个人工授精点、2个供精站,年配母猪2123窝,人工授精覆盖率17.7%、辐射面53%。
【饲养】本县畜牧业属农区畜牧业。畜牧生产以养猪为主;肉食亦以猪肉为多,占85%以上。饲养习惯和饲料种类因圩区、平畈区和山丘区而有所差异。
▲养猪农民家庭养猪,历来习惯于散养,不建猪舍,白天在外放养,日喂食2—3次,夜晚赶回室内。70年代以来推行“圈养”,建猪舍、垫褥草,因有利于积肥和防疫,为大多数农户所接受。喂养方法是以糠麸为主,青饲料为辅的生热结合式。80年代,已有部分农户购买配合饲料进行喂养。
集体养猪始于农业合作化时期。1956年,华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首先兴办集体养猪场,养猪20余头。六、七十年代,县成立“畜牧和家禽业委员会”及“养猪办公室”,大力发展集体养猪场,公社、大队、生产队3级集体养猪场相继建立。1970年,推广“中曲”发酵糖化饲料和青贮山芋藤喂猪,推行以青代精的粗放式养猪。1972年,全县有集体养猪场952个,养猪6239头。1976年有集体养猪场1960个,养种母猪4039头、占全县母猪总数的39%。集体养猪场都建有猪舍,实行圈养,配专职饲养人员。但大多数养猪场因经营管理不善,存栏猪死亡率高,经济效益差。1978年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集体养猪场随之减少。1980年只剩下20个,1982年后无存。
▲养牛
耕牛:境内山丘区荒山、荒坡及滩地面积大,牧场广阔,牛饲养量较多;圩区牧地少,牛饲养量较少。饲养管理沿用传统方法,以野外放牧为主,白露后转入牛栏内舍饲,清明后开始野外放牧。建国初,牛仍归农户个人所有。农业合作化后,牛归集体所有,由集体派专人饲养管理,较为粗放。70年代实行“吃派饭”,牛由社员轮流饲养,精料少、膘情差、使役重,死亡较多。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牛又分到农户家饲养管理,情况好转。
奶牛:建国前,城内天主教总堂曾饲养过荷兰奶牛。1963年,曾饲养奶牛19头。1983年2月,城关镇吴村大队创办城郊奶牛场,从江苏、浙江引进黑白花奶牛20头;1985年尚存14头,后因管理不善等原因而全部处理无存。
▲养鸡境内养鸡普遍,居养禽业之首。少数专业饲养。大多数农户作为家庭副业,习惯自孵自养,孵坊亦有大量雏鸡供应。一般农户利用家庭粗粮饲喂10—30只鸡,在外散养,日出夜归。六、七十年代,农户养鸡受到限制。1978年后,农村养殖业发展迅速,涌现不少养鸡大户和养鸡专业户。1985年,全县养鸡千只以上的有数百户。是年,全县养鸡总数突破100万只。随着养鸡业的发展,科学养鸡已被广大群众接受,注重选用良种、人工孵化、育雏、防疫驱虫、育肥等一系列科学方法,讲求经济效益,从传统的饲养方法逐步向现代技术手段的专业化生产发展。
▲养鹅养鹅因其耗粮少、生长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势而发展较快,现已位居养禽业的第2位。太湖鹅饲养70天,体重即可达2公斤;四季鹅生长3个月也可上市。且自产自孵、成本低,均受到农民的喜爱,饲养较多。80年代以来,羽绒制品业飞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养鹅业的兴旺。
▲养鸭境内素有养“棚鸭”的习惯,一般由2人管理上千只的鸭群,以水域、稻田放牧为主,夜晚搭棚就地而宿。但是,养鸭所耗粮食多、成本高,养殖数量现已退居养鹅业之后。特别是养种鸭耗粮更多,易亏本,致使种鸭数量减少、繁殖量下降。但是,养肉用鸭(菜鸭)供应市场经济效益较好,在全县仍有一定的规模。80年代,所养蛋用鸭以绍兴麻鸭为主、肉用鸭以昆山麻鸭居多。
▲养羊建国后年养殖量一般在1万只左右,主要是山羊。1963年曾有绵羊388只,后淘汰。1978年后养羊发展较快,1987年养殖33623只。
▲养貂1974年开始饲养,以养贤、朱桥、水阳等地为多。年饲养量约五、六百只。最高年份的1984年有种貂880只、仔貂1110只。1986年养貂276只。
此外,家兔、蜜峰、鹌鹑、大王鸽、乌骨鸡、珍珠鸡等境内均有少量饲养。
建国后全县几个年份畜禽饲养年末存栏量统计表

全县畜禽产品产量统计表(1980—1987)

【饲料、饲草】
▲资源
青绿饲料栽培类有:苦荬菜、聚合草、油菜、胡萝卜、萝卜、山芋、南瓜、马铃薯以及各种蔬菜等,年产量可达5000万公斤。陆地野生类有:歪头菜、野苋菜、野菊花、糯米草、车前草、马齿苋、野油菜等,年产量可达1000万公斤。水面放养类有: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红萍、菱菜等,年产量可达1500万公斤。水面野生类有:萎草、萍类、野菱等,年产量可达5000万公斤。此外,主要作绿肥用的紫云英,其五分之一作饲料,年提供鲜料约7500万公斤。以上各类总计,每年提供鲜料总量约达2亿公斤。按利用率70%计算,可解决30万头猪的青饲料需要。
粮食及农副产品饲料全县农户每年留作饲料的粮食(稻谷、玉米、小麦、大麦、黄豆、泥豆等)约0.6—1.0亿公斤,平均每户200—350公斤,主要用作禽类饲料和猪育肥后期的补料,少数作为耕牛及产仔母猪、仔猪的补料。这部分粮食可满足10—20万头育肥猪或60—100万只蛋禽的饲料需要。
农户口粮加工每年约可产生0.5亿公斤糠麸;粮食部门每年可提供0.1亿公斤混合饲料,以及糟类、渣类饲料约250万公斤。这部分饲料可喂肥猪12万头。此外,每年还可产出菜籽饼1200万公斤、棉籽饼200万公斤,这部分过去多流向外地,或直接下田作肥料,现已开始用作猪的蛋白质补充饲料。
农作物秸秆根据1980年全县粮食产量推算,各种农作物秸秆的数量为:稻草2.8亿公斤、麦秸0.35亿公斤、豆秸叶类0.02亿公斤、山芋藤叶(干)0.35亿公斤,合计3.52亿公斤。按每个黄牛单位年需2500公斤计算,可饲养草食动物14万个黄牛单位。但是,不少农户习惯上只将早、中稻草用作耕牛的越冬饲料。全县年饲养牛羊不足4.5万个黄牛单位,利用率仅三分之一左右。
动物性饲料主要有鱼虾、河蚌、螺类、蚯蚓、虫类以及屠宰下脚料等,作为蛋白质饲料利用。
草场1982年,全县300亩以上的成片草场有83块,共计43.3万亩。其中有效草场36万亩,草丛覆盖度为50%—85%,年载畜能力12760个黄牛单位,平均每个黄牛单位需28.4亩。万亩以上的草场有10块,总面积16.4万亩,主要分布在南湖、卫东、洪林、沈村、水东、峄山、新田等乡镇的低山丘陵区。其中,峄山草场面积4万亩,1986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列为“南方种草养畜专业村发展项目”,引进国内外优良牧草品种27个、81个品系,进行草场改良和建设全人工草场,共种草2500亩、建成半人工草场3000亩,并从亳县、蒙城以及河南省永城县引进饲养种羊750只(其中山羊665只、绵羊85只)、牛213头。由于峄山草场工作取得成绩,全国草地工作会议于1986年10月在本县召开,与会者参观了峄山草场。全县草质最好的草场为沿湖草甸草场,面积32903亩,但场的一部分每年要被湖水淹没2—5个月。据统计,分布在西南丘陵区的草场共有222548亩,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51.3%。
草场类型分为丘陵草丛、丘陵灌丛和湖滨草甸3类;以丘陵草丛类为主,占草场总面积的54.7%。不同类型草场的载畜能力为:丘陵草丛类——28.6亩/1个黄牛单位;丘陵灌丛类——29.6亩/1个黄牛单位;湖滨草甸类——18.8亩/1个黄牛单位,属中等偏上水平。
草场的常见牧草有58种。其中,禾本科(芭茅、青香茅、白茅、爬根草、湖草、标草、鸭嘴草等)占32.8%;豆科(胡枝子、鸡眼草、野绿豆、葛藤等)占6.9%;其他如野蒿、野菊、蕨类、杂草等35种,占60.3%。1985年后人工种植的牧草种类主要有:禾本科的苇状羊茅、鸭茅(鸡脚草)、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冬牧—70、黑麦等;豆科的红三叶、白三叶、鸡眼草、胡枝子等。
优良品种引进建国后陆续从外地引进一些优良品种进行选择栽培。1956年从广东引进水葫芦、水浮莲。1958年引进牛皮菜。1962年引进水花生、细绿萍。1976年从湖北引进聚合草。1978年从江苏引进红、绿浮萍及饲用南瓜。1985年从滁县引进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沙打旺、墨西哥玉米、冬牧70等。诸多种类历经淘汰选育,现保留了水葫芦、白三叶、红三叶、冬牧70等种类的种植生产。
▲饲料加工60年代,通过碾米机械加工粮食,同时产出糠、麸等饲料;推广链孢霉新兴精料。70年代初开始使用饲料粉碎机、打浆机等加工青粗饲料。80年代,陆续有5座饲料加工厂建立,年生产能力达2400吨。其中,县配合饲料厂能根据禽畜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需求生产配方不同的配合饲料,主要有雏鸡、青年鸡、蛋鸡混合料,生长肥育猪20—60公斤、50—90公斤阶段配合饲料,以及初级配合猪饲料等。
【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建国后,境内发生的畜禽疫病有近30种,其流行和危害都较严重。1983—1985年省农牧渔业厅定点宣城县进行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共发现96种畜禽寄生虫、分属48科、65属。
家畜共患病
口蹄疫:1980年9月27日至12月底,溪口公社华阳大队11头水牛发病,致病率为70%;143头猪发病,致病率为36.8%。流行起因系9月中旬华阳食品组从当涂县肉厂调进带毒冻猪肉而致。1983年,是疫在全县境内严重流行;4月,县防治口蹄疫指挥部成立,加强对口蹄疫防治的领导;5月,县畜牧兽医站在水东镇小胡村采得治愈水牛血清,送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鉴定为O型口蹄疫。经过积极防治,1984年终于在周王镇拔除了最后一个疫点。5年间,是疫曾在全县28个乡镇流行,疫点119个,发病水牛69头、猪1045头。
狂犬病:1983年5月,在夏渡乡东桥村裴村村民组发现第1头病水牛。此后,许多乡镇都有散在的水牛和猪发病。1984年春,为消灭狂犬病,全县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灭犬行动。
破伤风:每年都有牛、猪发病,其中80%为阉割后发病,死亡率高。干旱年份病畜似有增多现象。
牛病
牛流行热:1954年大水之后,水阳区约有400余头黄牛发病,流行过程20余天,1头病牛死亡。1983年9月,文昌乡川山村有8头黄牛发病,发病率为88.9%。
水牛出血性败血症:1952年后曾断续注射过牛出败菌苗。70年代初,五星公社及省南湖茶林场曾发生是疫。1979年停止注射菌苗。1980年9月4日至10月6日,是病在水东公社汪村和蔡村2个大队呈地方性流行,发病水牛27头,发病率为13.5%;死亡15头,病死率为55.6%。次年秋在水东注射牛出败菌苗320头份。
水牛伊氏锥虫病:1982年10月初,在丁店乡双塘村杨庄村民组用发病水牛血液接种幼犬腹腔,后取幼犬血镜检发现伊氏锥虫。此后,在全县范围内陆续发现病例,多为散发。是病的流行与1981—1982年大批从流行区(江苏、浙江等地)购进水牛有关。经过几年防治,流行有所控制。到1985年止,累计检查水牛5000余头,其中阳性1200头、阳性率24%;累计治疗病水牛1000余头,受治率在80%以上。此外还发现猪、驴、黄牛病例及间接血凝试验血清阳性山羊。
牛焦虫病:1979年7月至8月,水东公社前进大队小张村生产队有5头黄牛发病,治疗不当死亡3头,以黄色素治愈2头。
水牛血吸虫病:境内血吸虫病流行时间较早。水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始于1964年。县畜牧兽医站还于1975—1982年组建了水牛血防队,年年开展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85年,全县检查水牛100头次均为阴性。
猪病
猪瘟:建国前已有流行,是危害养猪生产的魁首。建国后大力推行预防,50年代用猪瘟结晶紫、60年代使用兔化疫苗进行免疫,70年代后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有部分地区零星散发。
猪传染性水泡病:1973年3月在县肉联厂猪仓里首先发现是疫,接着在文昌食品组和寒亭食品站猪仓相继暴发,发病率达90%以上。但在乡村调查并未发现病猪。为了预防起见,1974年1月在文昌、寒亭2个公社共注射水泡病乳鼠疫苗2200头份。
传染性胃肠炎:1973年12月在县农作物良种繁殖场发现病猪,以后每年都有部分乡镇流行,发病率高达90%以上。是病多发生于冬、春低温季节,无特效药治疗,但除乳猪外死亡率很低,可使患猪减重并影响其生长。
猪丹毒:建国前多流行。建国后推广猪丹毒疫苗免疫注射,逐步控制了是疫。但部分乡镇仍有散发。1983年5月,取市场出售的白肉检验发现病死猪肉,再送省里检验,分离出猪丹毒杆菌。
猪流行性链球菌病:1978年8—11月在文昌公社流行,病原由相邻的南陵县弋江镇传入,2000多头猪发病,占全公社存栏数的28.6%,死亡率51.3%。1987年7—9月又在境内流行,波及大部分乡镇。据对4个乡的调查,发病率约50%,病死率约20%,造成的危害比1978年严重。
仔猪白痢:60年代初已有流行。气温偏低或气候骤变时多发;仔猪1周龄发病率最高,20日龄后发病次之。
猪霉形体肺炎(猪喘气病):1955年发现,多为散发。1962—1965年、1970—1974年大办集体猪场时经常在猪群中暴发流行,仔猪死亡率较高,架子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发病后对生长有较大影响。
弓形虫病:1958年8月,在军天湖农场通过接种小白鼠发现弓形虫,发病率25%,死亡率56.7%;主要侵袭体重10—50公斤的猪。
禽病
鸡新城疫:建国前已有流行。60年代以后开展免疫接种,大区域的暴发流行已少见,但小范围发病流行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如1984年县地震办公室养鸡场300余只罗斯鸡因暴发是疫而全群覆没。此外,群众散养鸡每年也有发病者。
鸭瘟:1963年,武山岗集体养鸭场发病流行,死亡率在90%以上。1976年8月,在金宝圩区域流行。1985年秋,双桥、建国、丁店等乡发病流行,后经注射鸭瘟疫苗得以控制。
小鹅瘟:1983年4月,驻军83462部队从芜湖购进3日龄雏鹅400羽,12日即有360羽发病死亡。1985年6月,据10个流行乡镇统计,雏鹅发病死亡19945羽,危害相当严重。
雏鸭病毒性肝炎:1985年8月,洪林乡孙村湾购进雏鸭1250羽,10天后发病,共死亡700羽,其中7—20日龄最易发病死亡。是村先后从叶家湾孵坊购进雏鸭3000多羽,死亡率达33%;而原有饲养的150羽成鸭却未发病。
禽霍乱:1969年10月县肉联厂收购的12万只肉用鸭暴发是疫;敬亭畜牧场因购回病鸭,也引起场内鸡、鸭大批死亡。此后,是疫在境内时有发生,尤其在群鸭养殖较多的年份更易暴发流行。
兔及蜜蜂病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1985年曾在境内部分地区流行。
蜂螨与囊状幼虫病:1958年全县饲养2000多群蜂,但因蜂螨危害严重,到1962年仅剩下数十群蜂。通过积极防治,60年代后期基本控制了蜂螨的危害。1974年春,囊状幼虫病传入境内,致改良饲养的中蜂死亡殆尽。
▲防治体系建国前,畜禽病防治缺医少药。有少数牛郎中,采用祖传的针灸和中草药治疗牛病,对大多数疫病无科学的防治方法。畜禽流行病年有发生,但政府极少过问。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畜禽防疫机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疫病防治工作。50年代,县保险公司开办役用牛保险,承担役用牛的防疫工作。同时,全县畜禽防治机构以牛炭疽、出血性败血症和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等为主要防疫对象,积极开展工作。70年代,县、公社、大队3级防疫网形成,推行合作医疗,县畜牧兽医站提供药品及技术指导与监督、公社畜牧兽医站组织人员具体开展防疫工作、队里的防疫员则是第一线防疫的主要力量。进入80年代,这种防疫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1985年,全县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干部31人、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170余人、行政村防疫员400余人。
县畜牧兽医站1952年5月,县畜牧兽医站成立。次年6月,撤销站机构,改设畜牧兽医组,隶属县农业技术指导站。1955年3月,县农业技术指导站撤销后,畜牧兽医组隶属县农业局,有技术干部8人。1957年8月,畜牧兽医组隶属县农林局。1966年,撤销畜牧兽医组,恢复县畜牧兽医站。1969年,县畜牧兽医站与水产站合并,成立县畜牧副业站。1972年,畜牧与水产分开,恢复县畜牧兽医站,下设家畜配种站。1985年,县站共有职工36人,其中站内技术干部14人、驻乡镇技术干部17人。1987年,县站内设有畜牧股、兽医股、检疫股等机构;建有化验室、药械库和药械门市部;拥有电冰箱、电热干燥箱、离心机、灭菌锅、分析天平、电热恒温箱、电热恒温水浴锅、显微镜、酸度计等设备。药械门市部年经营牧医药械100余种。
乡镇兽医组织1963年8月,全县以行政区划分别成立8个民间畜牧兽医联合诊所,有110多名牧医人员。1965年,全县有43个人民公社成立了公社畜牧兽医站,共有130多名牧医人员。1972年,全县有36个公社畜牧兽医站,有职工150余人。1979年,县农林局对全县乡镇畜牧兽医人员进行统考,择优录用100余人。1985年,全县乡镇畜牧兽医站有正式在册职工164人、站房154间、普通冰箱34台。
商业食品系统兽医组织1957年,县食品公司培训兽医2名;1985年有专业兽医4人。县肉联厂成立后即设有卫检科;1987年有卫生检疫专业人员3人。
▲防治方法
预防坚持自繁自孵自养,防止传入疫病:1980年以前,基本上不从外地引进禽畜,以期杜绝疫病传入;进入80个代,注意不从疫区引畜,种畜禽必须引进时,一般坚持先隔离观察、后引进饲养的原则。
免疫接种:1952年10月,县畜牧兽医协会组织70余名会员,对猪瘟、牛炭疽、鸡新城疫实施免疫接种。1954年接种牲畜9927头。60年代中期,每年春秋均开展两次防疫接种,主要的防疫对象是牛炭疽、猪肺疫、猪丹毒、鸡新城疫等。此后,防疫工作不断加强,除重视防疫队伍的建设外,还投资建设和配备冷藏设施,以贮存免疫药品,保证疫苗效价。六、七十年代,县畜牧兽医站建有10立方米活动冷库1座。1979年,全县各公社畜牧兽医站都配备了1台电冰箱,一部分大队防疫员配有保温瓶。80年代初,县畜牧兽医站又建成1座10吨冷库。1980年,全县进行畜禽防疫工作2051人次,接种水牛、猪、鸡达913791头(只)。截止1985年,对畜禽实施过免疫接种的项目有:牛炭疽、牛出血性败血症、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口蹄疫、鸡新城疫、鸭瘟、小鹅瘟、禽霍乱、鸡马立克氏病等。1986年,1017人次参加春秋两季防疫,共注射猪瘟疫苗204183份、鸡新城疫疫苗1201515份、鸭瘟疫苗50000余份、禽霍乱疫苗60000余份、小鹅瘟疫苗1000余份。1987年,全县两季防疫生猪21.94万头,防疫率达63.2%。
加强检疫、控制传播:1963年始在各大集镇和区所在地进行市场白肉检验与苗猪市场的检疫。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断。1982年恢复检疫工作,乡镇所在地亦逐步开展检疫。同年,县畜牧兽医站在洪林设置检疫哨,配专职检疫员3人,负责公路运输的畜禽检疫。1985年,洪林公路运输检疫哨初检疫牛341头、猪1039头、蜂6733群,复检牛97头、猪1123头、蜂1231群。是年,正式开展铁路运输检疫工作。1986年,在28个乡镇、1个公路运输检疫哨、6个耕牛交易所和6个仔猪市场开展兽医检疫工作,共检疫仔猪15537头、牛1194头、肉猪2847头、禽135444只、狗肉34只、猪排10吨、蜂776箱。同年,对26个行政村11652户开展畜禽防疫承包,共承包大牲畜259头、生猪23404头、家禽81万多只。1987年,全县有40余名经过专业培训、地区统考合格的检疫人员,全年共检疫耕牛207头、菜牛439头、肉猪13100头、仔猪41121头、家禽56554只、蜜蜂12365群,检验猪、牛、羊肉137261头。
诊断70年代前以感官检查患畜为主,结合在疫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了解邻区的疫情动态,综合分析作出一般诊断。80年代初,县畜牧兽医站建立实验室诊断。是年,县畜牧兽医站实验室有2名检验人员,开展血、尿、粪常规检查,以及寄生虫检验、细菌学检验、常用的血清学检测等项目。
80年代初开始,较多使用尸体剖检技术进行诊断。在1983—1985年畜禽寄生虫调查研究中,共剖检各种畜禽170余头(只)。尤其在禽类疫病的诊断中,尸体剖检已成为重要的依据。
治疗建国后,对于畜禽疫病的治疗,视其价值及预后,有选择地使用药物(主要是化学药物),按有效途径给药;有些疾病亦采用中草药、针灸等传统治疗方法及手术治疗等。在使用生物药品治疗方面,1977年县畜牧兽医站曾制造了数千毫升抗猪瘟血清用于治疗猪瘟患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水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