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特征】全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北缘气候类型。由于地理位置、季风环流以及地形差别的互相影响,因而形成了本地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较差大、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偏东风多。光、温、水等气候条件优越,且配合比较良好。但季风带来的灾害性气候仍不可避免。
【气温】据气象部门近30年来资料表明,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5.9℃。年平均气温最高值为17℃(出现在1961年),年平均气温最低值为15.4℃(出现在1969年)。两者差值为1.6℃。从多年的年平均气温分析,年平均气温高于历年平均值0.5℃以下的只有两年,绝大多数年平均气温在历年年平均值±0.5℃范围内变化。即15.9±0.5℃范围之内。1月份平均气温为2.9℃。7月份平均气温为28.5℃。
▲年较差全县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减最低月平均气温)历年平均值为25.6℃,最大值为29.7℃,最小值为24.6℃。
▲气温的年变化趋势历年来,1—7月气温逐月上升,3—5月上升11.1℃。4月气温比3月高6.2℃,是全年气温上升最多的月份。8月份开始气温逐月下降,9—11月气温下降11.7℃,逐月下降5—6℃。冬、夏两季各月气温变化较小,各邻月相差一般1—4℃。
▲四季的长短和开始日以每候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2℃的日期作为夏季;候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10℃的日期作为冬季;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日期为春季和秋季。按此标准划分,本县四季的起始时间为春季在3月10日(春分前);夏季在5月20日(小满边);秋季在9月20日(秋分前3天);冬季在11月20日(小雪前2天)。四季中夏季、冬季长于春季和秋季。夏季最长,有122天。冬季次之,有109天。春季长70天。秋季最短,仅有60天。详见下表:
宣城县四季开始日及持续天数表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据气象资料表明:县内极端最高气温为40.7℃,出现在1961年7月23日。多数年份极端最高气温在37—39℃之间。39—41℃的大致为4年一遇,24年中仅4天。极端最低气温为-13.9℃,出现在1969年2月6日。历年平均最低气温为-8℃。-12—-14℃的最低气温,大致10年一遇,24年中只有8天。
▲气温日较差境内一年四季有较大的变化。一般春、秋季较大,冬、夏季较小。春季(4月)历年平均日较差值为9.2℃;秋季(10月)为9.3℃;冬季(1月)为8.3℃;夏季(7月)为8.8℃。全年日较差平均值为8.9℃。
宣城县累年四季气温日较差℃

▲初、终霜日及无霜期历年来,县内初霜日最早出现在10月15日(1963年);最晚出现在12月15日(1958年),平均初霜日在11月11日。保证率为80%不出现初霜日为11月1日以前。终霜日历年最早为3月3日(1958年);最晚日为4月18日(1961年)。平均终霜日为3月25日。历年无霜期最长为255天,最短为179天,平均无霜期为230天。保证率为80%不出现初、终霜的日期分别为10月26日和3月31日。历年来,初霜日出现在10月份的大致为4年一遇。终霜期出现在4月份的大致为5年一遇。
▲积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可作为早稻露地育秧播种的开始日。历年来,本县稳定通过10℃或12℃的初日最早为3月18日和19日,最迟的为4月10日和16日。有50%的年份稳定通过的初日3月31日和4月7日。有80%的年份稳定通过的初日为4月7日和12日。本县10℃活动积温,最少为4721.6度.日,最多的达5447.6度.日,平均为5043度.日。80%的年份可保证有4980度.日。
稳定通过10℃的终日作为棉花、甘薯等作物的停止生长的界限。历年来,本县最早下降到10℃的终日为10月25日,最迟为11月27日,平均为11月15日。80%年份不下降至10℃终日为11月10日。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自1957年至1980年的24年来,县内年平均降水量为1294.4毫米。年降水量最少的777毫米(出现在1978年),年降水量最多的为1680.2毫米(出现在1977年),24年中,年降水量多于平均年降水量的共出现11年。其中多于平均年降水量100毫米以上的有7年。
▲降水量的四季分配历年来,本县夏季(6—8月)降水量为475.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6.7%,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春季(3—5月)降水量为403.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1.2%,是全年降水量次多的季节。秋季(9—11月)降水量为253.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9.6%。冬季(12—2月),降水量为162.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2.5%,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
▲降水量的月分配历年来,本县全年月平均降水最少的为12月,降水量为41.1毫米,月平均降水量最多的为6月,降水量为172毫米。(详见“气象要素表”)
全年降水量的月分配差异很大。12月、1月两个月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月份,50—100毫米的降水量保证率为25—35%。2、3两个月降水量增大,50—100毫米的降水量保证率为70—95%,相当于10年中出现7—9年。4、5、6三个月,月降水量150—200毫米的保证率为50—60%。7月份降水量在50—100毫米的保证率为85%。100—500毫米内的各级降水量保证率都不大,该月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很不稳定,易旱易涝。8、9两个月,月降水量在100—150毫米的保证率为50—75%,相当于4年2—3遇。10、11月两个月降水量减少,50—100毫米的降水量保证率为55—65%,100—150毫米的降水量保证率为20%,相当于5年一遇。
▲各月大暴雨出现机率大暴雨为24小时降水量达100—250毫米。从历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本县一年中只有5个月出现过大暴雨,且分配不均。7月份大暴雨出现机率最高,达41.6%。6、8、9三个月,大暴雨出现机率均为16.6%,3月份大暴雨出现机率为8.3%。即24年中3月份只出现过2次大暴雨。其余月份均未出现过大暴雨。
▲降雪历年来本县降雪初日最早为11月16日(出现在1969年、1976年),最迟为1月21日(出现在1970年),平均降雪初日为12月17日,终雪日最早1月26日(出现在1975年),最迟为4月7日(出现在1963年),平均终雪日为3月8日。降雪天数最多的月份为1、2两个月。历年平均降雪日数分别为3.8天和3.7天,两个月的降雪天数占全年总降雪天数的79%。
多年来,年平均降雪量为54.1毫米,年降雪量最大的是124.7毫米(出现在1957年)。年降雪量100毫米以上,大致5年一遇。月降雪量最大的达92.5毫米(出现在1969年)。历年平均月降雪量以2月份为最大。
▲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本县年降水量因地貌类型不同而异。全县大体上可分为平原圩区、丘陵、山区三大类地貌类型。年降水量从北部圩区至南部山区递增,与气温的变化恰好相反。
宣城县各地全年和七月份降水量比较表

【日照】
▲日照时数本县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强烈,光能资源充足。据24年的资料统计,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120.4小时,最多的年份日照时数达2364.2小时(1963年),最少的年份日照时数为1849.1小时(1980年)。一年之中,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77.3小时,日照时数最多的是7月份,为255.3小时,最小的是2月份,日照时数只有127.5小时。
▲日照百分率历年来,本县日照百分率年平均为48%,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为74%(1973年),最小的仅23%(1974年)。一年中3、4两个月日照百分率都在40%以下,4月份是全年日照百分率最小的一个月,为39.7%,这与春季常出现在连阴雨有关。6、7两个月日照百分率分别为61.7%和63%,是全年中日照百分率最大的月份。这时正是副高压控制的晴热盛夏季节。
▲太阳总辐射量历年来,本县太阳辐射量为118.46千卡/CM2·年。一年中,太阳辐量最多的是7月份,为15.208千卡/CM2·月。最小的是12月份,太阳辐射量为6.090千卡/CM2·月(详见“宣城县累年各月平均气象要素表”)
【相对湿度和干燥度】本县地处中亚热带北部,雨量充沛,因此,影响到大气相对湿度偏大,干燥度相对偏小。据24年资料分析,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8%,最大值为100%,最小值为8%。历年平均干燥度为1.23,最大值为无限大,最小值为0.20。
【蒸发量】由于本县太阳辐射较强烈,日照充足,加上水热资源丰富,因此形成了本县蒸发量偏大的特点。据24年资料统计,年平均蒸发量为1579.8毫米。年最大蒸发量达1826.8毫米(1971年),年最小蒸发量为1333.4毫米(1980年)。一般年份蒸发量均大于降水量。一年中,7月份蒸发量最大,为237.6毫米,1月份蒸发量最小,仅有55.2毫米。
附:宣城县累年各月平均气象要素表

【灾害性天气】灾害性天气指有很大破坏性,危害农业生产与人民生命财产。本县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
▲水旱灾害本县位于季风区,每年夏季风来临和退却的早迟,锋面活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降水的多寡。由于受季风活动的影响,历年来,本县降水变幅很大,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
建国以来,干旱年出现17次,机率为每两年一遇。大旱出现5次,平均每7年一遇。其中1978年发生特大旱灾,受灾面积达49.6万亩。涝灾年出现14次,机率为每2—3年一遇。其中以1954年、1969年、1983年最为严重。1983年为超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水阳江水位高达海拔18.25米,大大超过其泄洪能力,洪水漫堰堤,大片农田和村庄被水淹没,沿河普遍受害。受灾面积达64.25万亩。
▲低温危害低温危害包括春、秋低温危害和冬季冻害。低温危害为每年5—6月上旬和9—10月间发生的连续低温阴雨,影响早稻和双晚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历年来,在本县常有发生。冻害是冬季极端低温危害越冬作物。如1976—1977年冬季先干后冷,一月平均气温降至-9℃,极端最低温度达-13℃。致油菜大部分冻死,绿肥等越冬作物严重减产。
▲霜与霜冻危害本县历年平均初霜日11月11日,终霜日为3月25日。平均霜期136.3天。历年平均霜日40.1天。如有强大寒潮南下,最早初霜日和最迟终霜日可比平均日期分别提早和推迟25天左右。早秋霜冻,会影响晚稻扬花、结实;晚春霜冻,常影响早稻苗期生长和油菜抽苔、开花。
上一篇:第三节 水文
下一篇:第五节 土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