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服饰
服装男女服装因家庭条件和季节变化而各有不同。
清末,城镇男子夏穿长衫,冬着长袍,外出或礼节活动,则外加坎肩马褂,早期是马蹄袖口,后期是平袖马蹬子或大襟马褂。农村男子多着粗布对襟短衣,也有穿大襟短衫的。老年人冬季爱穿长袍、系腰带。女子着大襟短衣,富有人家出门穿旗袍或绣花半衣裙。城乡男女都穿折腰扎脚长裤,女子也有着盖脚长裙的。宣城县冬季也有着套裤(又称马裤),无腰无腹无臀,仅有两只不相连的裤管。婴幼儿上着和尚领衣,下穿开档裤。
民国初期大都着短衣服装,上装对襟式增多,裤不扎脚。北伐以后,县城和集镇的公职人员、学校教师、学生有着中山装、学生装的,穿西装、茄克者间或有之。妇女居家着大襟短衫,城镇妇女出门穿旗袍,农村也有少数着百褶裙的。妇女服装款式变化较大,初为长袍、长袖、高领,后逐渐变为短袍、短袖、矮领。30年代兴着套头紧袖衬衫,短裙外套,西式大衣,制服等。
衣服用料中下等人家冬季多为家织布,夏季有平布、夏布、白竹布等。富有者冬季衣料多为绸缎、呢绒、毛哔叽,也有置皮毛衣裤的,夏季多为丝绸、杭罗之类。色调以蓝、黑、白居多。富有者色泽较为华丽多彩。
建国后,老年人和农民仍穿旧式衣服。青年人则多着中山装、列宁装、工作服,男女都穿西装裤,青年女性上衣多为大翻领、小翻领各式衬衫,色泽以蓝、黑、白居多,间有格子花的。1953年一度提倡苏联大花布,形成一时潮流。60年代初服式逐渐变化,用料也日益讲究,有哔叽、卡其、灯心绒、涤棉布,针织衣裤日益盛行。
“文化大革命”期间,新式服装被视为“奇装异服”,禁止穿戴。男女青年除着中山装、青年女装外,大都穿草绿色军装,腰系皮带,肩挎帆布包。1978年以后,服装款式不断翻新,男女青年有中山装、青年装、西装、茄克衫、拉练衫、滑雪衫、人造革上装、羽绒衣、各式毛呢短大衣。女子下装有西服裙、连衣裙、百褶裙、超短裙、喇叭裙;男子下装有直筒裤、喇叭裤、牛仔裤。少年儿童有娃娃衫、海军衫、蝙蝠衫、孔雀裙、背带裤。
现今男女老幼冬季兴穿羽绒衣、绒线衣、驼绒衣,棉衣已逐渐淘汰。近年来少数男青年夏天有穿红色和花格子衬衫的,女青年也有着男式裤的。
鞋帽清末民国时期,男子多穿黑布圆口鞋,式样有小圆口和方圆口两种。冬天穿“四片瓦”式的棉鞋。贫寒人家则穿用稻草和麻绳编织的草鞋(俗称蒲鞋)。女子穿绣花云头鞋、套鞋。男女鞋均是布底布帮,手工缝制。雨天多穿自制油布钉鞋。夏天农村多穿木质拖鞋,富有和小康之家有穿布拖鞋或皮拖鞋的。20年代,城镇居民雨天穿浅帮胶鞋,青年人穿力士鞋。建国后,自制布鞋逐渐减少,男女都穿解放式样的布鞋(胶底)、球鞋。60年代,鞋的样式增多,鞋料多种多样,有翻毛皮鞋、塑料凉鞋、泡沫凉鞋、塑料拖鞋、皮凉鞋等。1978年后,又有女式皮凉鞋、高跟女皮鞋、老板式皮鞋、高中跟女塑料鞋、男女牛筋旅游鞋。80年代,鞋的式样繁多,商品鞋普及城乡,自制布鞋基本绝迹。
男女着袜,清末民初都系家庭缝制的布袜,有帮有底,以白、灰、蓝三色居多,女子内衬裹脚布。山区农民多穿山袜,袜统齐膝。20年代后,县城集镇始有手摇机编织的线袜。30年代电机织袜代替了手机织袜。建国后,袜的品种日多,有丝光袜、尼龙袜、锦纶袜、卡普龙袜。现时四季都穿短袜,女青年则喜穿过膝的长统袜。
戴帽,清末和民国期间,富有的家庭和仕儒之辈多戴瓜皮帽,城镇居民戴罗宋帽。20年代后流行礼帽(又称共和帽)、便帽。老年人和孩童戴绒线帽。妇女大都扎皱纱巾,少数扎头巾,老年妇女冬季戴棉布缝制的黑色风片帽。宣城县农村妇女多扎花巾。婴幼儿多戴虎头帽。建国后帽的品种增多,春秋天有长沿帽、工人帽、八角帽、鸭舌帽,冬季有军用帽、毛呢长舌帽,夏天有凉帽。妇女戴帽者极少,女青年多围纱巾、毛质长围巾。80年代男女帽式冬有风雪帽、防风帽、绒线帽,夏有太阳帽。
发式建国前未婚女子留长辫,辫稍系红头绳,婚后束发,以发网网起,用簪或铁卡固定。老年妇女束发髻(俗称巴巴头)。青年男子大都剃平头,老年人剃和尚头。男孩子剃桃形头,也有脑后留胎发结成辫子的(意谓惯宝宝)。20年代后期提倡女子蓄短发。建国后女子多为齐耳短发,也有扎双辫的。60年代青年女子剪运动头发式的居多。1978年以后,女子烫发者比较多,也有留披肩长发的。青年男子剪偏分头,也有个别留长发的。中年男子则剪高平头、一边倒。老年人大都是剪低平头,少数为和尚头。
饰物民国时期,富家女子一般戴金耳环、耳丝,头插金簪、玉钗,手戴金戒指、金手镯。老年妇女喜戴玉手镯,金戒指。幼孩戴银项圈、银手镯、银脚镯,或挂长命锁(有金质、银质、玉质)。建国后,金银饰物长期绝迹,妇女一般以铁发卡做饰物,女青年一般头饰为绸带蝴蝶结,或辫梢系红绸带。80年代改革开放后风气大变,金银饰物盛行,金戒指、金耳丝、金耳环、金项链成了妇女的宠物,尤其是青年女子竞相以饰物为美,人人佩戴各种不同质地和式样的饰品。
二、饮食
主食以大米为主,辅以小麦面、山芋,间有少量玉米、绿豆等杂粮。泾县部分山区因地少人多,以玉米、麦面、豆类掺菜煮粥,或做面条,或做饼团作主食。农户人家大都一日三餐,早餐稀饭,中晚餐干饭,农忙时也有三餐都是干饭的。泾县人早晚吃干饭,中餐比较马虎,或热现饭,或烧汤饭,或泡发米、锅粑。冬季农闲昼短,有少数农户一日两餐,并伴以红薯、绿豆、玉米粉煮饭。宁国县缺粮农户,用萝卜和米煮饭,叫“吃红锅”。城镇居民早餐多吃稀饭或白开水泡饭,也有以油点作早餐的。建国后北方南下定居的干部喜吃面食,本地人因受他们影响,节假日也有吃饺子或吃其它面食的。
副食城乡居民四季都以蔬菜为主,家禽、肉、蛋、水产品次之。蔬菜品种因季节不同而有变化,白菜、菠菜、韭菜、豆制品四季常有,大蒜、香葱、生姜等佐料常年上市。泾县人常年喜吃水豆腐,有“家住泾县城,豆腐不离门”之说。
城乡都有腌制干菜和腌制蔬菜的习惯,农村尤为普遍。冬季腌萝卜干、白菜、豆腐乳、大椒酱、碎菜(又称香菜),这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腌制菜。夏秋两季有腌生姜、大蒜头、咸鸭蛋的习惯。
肉类以猪肉为主,次为鸡、鸭、鹅等家禽。水产品主要为鱼虾。甲鱼、螃蟹之类近年来价格昂贵,一般人很少问津。入冬则有牛肉、羊肉、狗肉、野兔肉等。
日常菜肴城镇居民讲究荤素配搭,重花式、厌油腻、喜清淡,咸中有甜。农村则以咸辣居多。
饮料区内盛产茶叶,城乡都有饮茶习惯。农户人家一般用茶壶泡茶,系自饮也以待客。广德、宣城、郎溪等县城镇普遍开茶馆,每条街少则一、二家,多的三、四家。1955年农业合作化前,广德城内还有茶馆13家。泾县人夏天常用葛粉冲茶,凉后饮用,也有用土制凉粉做饮料的。建国后城镇居民、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都泡碗茶,来客第一件大事是泡茶,否则被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夏天则饮绿豆汤、汽水、桔子水、果汁等。
酒不是一般饮料,家居生活中除少数嗜酒者外很少饮用。
三、居住
清末民国时期,农村和城镇贫穷人家,一般都建土墙草顶房屋,墙用土坯垒砌而成,或用烂泥杂草搅和踩成,也有以夹板填土捣实为墙的;中等人家建屋以石为墙基,土砖为墙,以瓦盖顶;富有人家建砖墙瓦房,廊堂立础木柱,门窗多用木雕。宣城县城乡中等人家住宅多为砖木混合穿架结构,有三排架、四排架或五排架的,地面铺木地板,内壁装木板隔热,隔间亦多为木板,房的式样多为“四水照明星”。广德一般为三间两厢和天井、大门(包括门楼)组成单家独户的四合院。富有人家一般为两进或三进楼房,木架青砖小瓦结构,门窗既少且小,地面一般为三合土地,少数卧室装有地板,堂屋用青砖或水磨方砖铺地,隔墙也用木板,俗称“封壁”。瓦屋一般都建有“风火墙”,以防风挡火。
抗日战争时期,宣、郎、广城镇住房大都毁于战火,交通沿线较大的村庄也遭严重破坏。战后重建的民居,除县城市房为砖瓦结构外,一般都是草房,少数为土墙小瓦。农村住房一般是三间,中为堂屋,两侧是卧室,屋山头盖披屋,作饲养家禽家畜和置放农具之用。
建国后,50年代农民建房无多大变化,唯宁国县有用细竹编排,上涂泥土做隔墙,或用土砖做隔墙的。60年代末,城乡住房土墙盖瓦的渐多,开两个窗子,通光通风较好。1978年以后,农村经济好转,建砖墙瓦房者日多。80年代城乡兴起盖房热,一般都建两层楼房,钢筋水泥预制板、木门窗,也有用钢窗的。
旧时建房都重视“门向”,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向,然后才择吉日破土动工。建国后此俗已绝。
四、行旅
建国前区内交通不便,人们外出行旅大都以步代车。当时的交通工具有独轮手推车,农村用来运粮、送货,富家女眷出门也有以此代步的。宣城、宁国还有驴骡畜运,县城和少数集镇开有轿行,多为富豪士绅外出雇用。圩区有双浆小木舟,人们走亲上街都以木舟代步。20年代,汽车、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首先在宣城出现,黄包车(即人力车)也在城镇使用。40年代后期始有自行车,但数量极少。
建国后交通发展很快,至80年代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已形成全区交通网络。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错际会,火车日夜奔驰。昔日的小木船已为机帆船所代替。独轮手推车、驴骡畜运、青布小轿已经绝迹。
上一篇:第一节生产习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