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方戏
1、皖南花鼓戏
境内流行历史久远,范围最广的剧种是皖南花鼓戏。清同治年间,湖北、河南移民大量迁入皖南,带来湖北花鼓词和河南地方戏在民间流传。后这两种民间艺术与皖南民间歌舞融汇,逐渐形成皖南花鼓戏。该剧种至今仍在境内宣城、郎溪、广德、宁国四县流传及其与江苏皖南花鼓戏唱腔是在花鼓调、灯曲子、皖南民歌的基础上,吸收徽剧、京剧、青阳腔的声腔艺术形成的,分主调和花腔。花腔主要用来演唱小戏。曲调富有变化,优美动听。表演艺术是在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民间歌舞中提炼的,粗犷、朴实、明快。传统剧目原有147个,其中大戏43个,小戏104个。解放后,挖掘、整理、汇编成集的有大戏37个,小戏84个。这些剧目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爱憎分明、通俗活泼,多是喜剧,如小戏《打瓜园》、《绣荷包》等都塑造了正直、善良、勤劳、风趣、可亲可爱的劳动人民形象。建国数十年,皖南花鼓戏吸收了其他剧种的精华,音乐、表演艺术和舞台美术有很大的发展,也创作移植了一批新的优秀的历史剧和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戏。
皖南花鼓戏最初只在民间流传,由农民自唱自娱,后逐渐产生半职业性和职业性的四季班草台班。解放前,封建统治阶级视花鼓戏为淫戏,明令禁演,班社演员只能躲躲藏藏,在偏远地区演出。解放后,专区和宣、郎、广、宁四县均成立专业剧团。1987年,全区保存一个剧团宣城地区皖南花鼓戏剧团。
皖——南花鼓戏50年代有《打瓜园》参加华东戏曲会演,1982年《春嫂》晋京演出,均受到好评。
2、皮影戏
清同治年间,由湖北、河南移民传入境内,流行于宣、郎、广等县等毗邻的苏、浙一带。皮影戏是用处理过的透明牛皮经过精刻细雕,制成色彩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演出时,由演员在幕后操作,通过灯光显影于幕上。湖北皮影戏皮影长约8寸,演出时有二胡伴奏,用京、徽调人声帮腔;河北皮影长1尺3寸,配打击乐,有自己的唱腔,该剧三、五人可演千军万马,一担箱即一戏班,所以,皮影戏班又称皮影担。解放前,皮影戏艺人一副担子走乡串镇,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皮影戏传统剧目有《封神榜》、《岳飞传》、《东周列国》、《三国演义》等40余个。解放后,1956年广德县建皮影剧团,陆续创作了《龟与鹤》、《小花猫钓鱼》、《双鸡斗》、《采蘑菇》、《半夜鸡叫》等一批新剧目。“文革”期间,剧团撤销。至今,宣城、广德民间尚存五、六副皮影戏担子。
3、其他剧种
长期流行于境内的还有黄梅戏、徽剧、庐剧、京剧、越剧、锡剧。黄梅戏主要在泾县及其周围流行,徽剧主要流行于宁国县一带,越剧、锡剧在郎溪颇为流行,庐剧、京剧主要在宣城及其附近流行。
二、民间歌舞
1、民歌
茶歌流行于宣城、宁国茶区的民歌。每逢茶季,采茶妇女背着茶篓,上山采茶,为驱逐紧张的劳动造成的疲劳,即一领众和。茶歌曲调短小精悍、优美动听,歌词顺口依曲而编,内容多是抒发劳动激情的。1953年,宣城中心文化馆发掘出《茶歌联唱》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观摩大会开幕式演出。
秧草歌,清末,随安庆等地移民迁入境内种植水稻地区而传入。耘秧草时,随着耘草的节奏歌唱。曲调委婉悠扬,歌词多为自编,均抒发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一对小秧雀》系广德农民在插秧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民歌描绘劳动的场景、情趣,抒发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曲调婉转悠扬,节奏明快。1957年3月,《一对小秧雀》经广德县文化馆整理后,由农民歌手董昌玲在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演唱,获一等奖。当月27日,她又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副主席接见,并合影留念。
圩歌流传于宣城县境西北水阳江,两岸圩区,用吴语方言演唱。通常是边劳动边唱。耘草时唱《耘秧歌》,修圩堤时唱《打夯歌》,车水时唱《车水歌》,别有情趣。宣城县文化馆发掘、整理的圩歌《打崩子》,参加全省会演,曾获奖。
春歌(又名颂秦)流行于宣城、泾县一带。春节期间,新衣新鞋,系红色腰带,一人手提小锣,用木剑击之;另一人用彩鞭击之。走乡串户,边击边唱。一般是一人领唱二人和唱,唱词多为祝福的吉祥之语。
春酒歌流行于宣城县寒亭、团山、金坝一带。这一带殡丧寿诞,新居落成,邻里、亲朋皆结伴邀吹鼓手等前往祝贺。祝贺时即兴编词,一人领唱众人和,唢呐伴奏气氛非常热烈。
龙船调,端阳节划龙船时为统一节奏、协调动作演唱的歌。由司鼓者领唱,众划桨者和,曲调高亢,节奏明快。1954年,宣城县文化馆整理《划龙船歌》采用领唱,轮唱形式参加省会演后晋京演出,并被中国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
畲族盘歌系居住在宁国县境内畲族的民歌。畲族人民无论是在传统节日、红白喜事时,还是在山间劳动和走亲访友时都唱盘歌,以歌代话,相互对答。畲族人结婚时,男女双方都请盘歌手对歌,能通宵达旦,甚至三天三夜。盘歌的曲调优美,歌词多为七字一句,四句一段,也有开头句是三字的,后三句是七字的。盘歌中最动听的要数《红花歌》,它用红花比兴,抒发了男女相爱之情,其中一段歌词为:“潺潺溪水流畲乡,艳艳杜鹃开溪旁;花恋溪水随水流,水爱花红绕花香。”
2、舞蹈
龙灯从南宋起全区就有“扎龙为嬉,以兆丰年”的传统。相传宋时,一条受伤的老龙跌在郎溪县南门村,村民一连数日烧香许愿,老龙终于康复,平安升天,并未伤害村中一草一木。村民为表示对老龙的敬奉,成立老龙灯会,照老龙形象制作了一条巨龙,逢闰年正月举行灯会。南门老龙身长10余丈,头高8尺,扎一条龙需用毛竹2000余斤,要花100个工作日。玩龙要双班人马,每班76人。玩龙时,牵引龙头,摆动龙尾,龙身自然上下起伏,如活龙一般,玩龙的景象非常壮观。老龙灯民国时期玩过3次,现失传。境内其他地区龙灯分板龙、滚龙。板龙是以5尺长、1尺宽木板为一节龙身,一条龙30~50节,节与节之间套榫相连,龙身布蒙彩绘,龙头木雕而成。每节龙身下置木柄,表演者手持木柄随阵式舞动。板龙流行于境内西北部。滚龙用篾扎制,外布蒙彩绘,龙身10~20节,节与节间用彩绘龙鳞的布疋相连,节内燃蜡烛下置木柄,表演者手执木柄舞动。流行于境内东南部,舞姿多样,有二龙戏珠、双龙出水、老龙翻山、青龙汲水、金龙盘柱、盘龙结顶等程式,表演时龙灯翻腾飞跃,景观甚是壮丽。春节,元霄节,二月二时,全区盛行舞龙灯。
狮舞,春节期间,境内盛行舞狮(俗称玩狮子)。狮子有皮狮、草狮和布狮三种:舞狮者以花狗皮或黑山羊皮披着充作狮毛称“皮狮”;以麻丝染彩披着充作狮毛称“草狮”;以布染彩披着充作狮毛称“布狮”。狮舞又分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入宅内舞“踩四门”,即搔首、舔毛、洗面、滚翻等动作,表现出狮子憨态可掬;武狮则在室外盘舞桌凳,表演三点水、燕子展翅、捣鸦雀窝、犀牛望月、朝天一柱香、狮子捉虱、蟒蛇出洞、猛虎下山、仙人脱衣等40余种套路。表演结束时,狮子腾空而降、昂首摇尾、绕场欢跃,威武神态栩栩如生。泾县榔桥、南容等地流行舞布武狮,由4个戴面具表演者与“狮”对舞,四人各持叉、剑、戕、矛与狮搏斗、直到降服狮子为止(俗称打狮子)。清光绪年间,宁国县大屠村有蔡氏兄弟组织武狮班,传说曾请来昆派大师张麻雀传教武功。至今,该村仍舞狮艺高,“狮子”能盘五张桌腾空而下,以强悍惊险著称。广德县东亭乡吴金玉为狮助威曾一锤敲破大锣,该乡遂以“吴破锣狮子”扬名全区。1955年元月,“吴破锣狮子”舞进省会合肥,《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安徽文艺》、《中国青年报》均为此刊发文章、照片,省文化局授予广德县奖状,授予表演者银质奖章。
踩高跷春节灯会期间境内流行表演踩高跷。跷杖系木料制成,每杖置一横档。跷杖高3~5尺不等。表演者多是农民和工匠。表演时,表演者将跷杖绑缚于腿上,扮演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在锣鼓伴奏下,按一定程式,空舞于广场上、街道中,间作独立、坐起、对阵开打等技艺表演。宣城县北郊新村,素以踩高跷著称,因该地盛产萝卜、每当出玩高跷时,特地扎制萝卜灯伴行照明,颇具特色。
云舞又称跑云灯,流行于郎溪县姚村一带,是民间舞蹈中的珍品。云舞最初借用龙灯、马灯的跑灯形式,玩灯者全为男性,双手执云朵道具,鱼贯登场,来回穿花于每节龙灯之间,舞蹈程式单一,象征神龙驾彩云给地方带来丰收和太平,因此称云舞。后经加工创新,演变为独立舞蹈。新的云舞表演者10人,男女各半,男穿白布短衬、褂、灯笼裤,头扎白巾;女围绣花兜,穿彩绸裤,捧精制花篮,篮内插五谷和彩色云朵道具。表演分跑云,跑五朵梅花、云朵摆字三种程式,整个舞蹈如云彩飘逸,最后通过云朵等道具摆“天下太平”等字型,摆字时由一人领鼓。春节期间每晚巡回于村镇,当地居民鸣炮迎接。跑马者踏着锣鼓的节奏,在广场上跑演龙门阵、二龙戏珠、四马破槽、满天星、八卦阵、团欢阵等阵式。
小马灯主要流行于郎溪县,人们用竹篾扎制,绸布蒙成马型灯,每年正月初至十五出灯。表演者将首尾两节灯系于前后腰间,灯内点蜡烛(后改用电池灯)。因玩灯者系10岁左右儿童,故称小马灯。小马灯一般由12人扮演三国人物和岳家将、杨家将登场,有跑阵、运马、摆字等阵式;伴奏有大小两套锣鼓,12支长喇叭;还配有扛彩旗、彩灯和领班的人,队伍多达200余人。郎溪姚村流行马戏灯,马戏灯由4名女性儿童骑“白马”,1名男性儿童骑“红马”跑阵式,后卸去灯型,演唱花鼓戏十八相送,种大麦,小放牛等。
蚌舞又名打蚌壳,流行于宣城、泾县等地。蚌舞以舞蹈形式表现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解放后,泾县文化馆将其改为渔翁与蚌姑相舞,一捉一逃、一追一咬,配以打击乐、唢呐伴奏和民间小调。1957年,参加省业余文艺会演,获优秀奖。
火球舞,流行于宁国县东津河上游茶叶坑、凤凰村一带。建国前,每年栽秧之后,两村即联合办保苗丰收的“苗斋会”。会后舞火球,火球用篾扎纸张糊,内吊20斤重的鞭炮,点燃后,表演即用力转圈舞动,火球便成了。表演者以圈数舞得多为胜。火球舞流传400余年,最后一次表演在民国37年(1948)。
3、歌舞
湘莲木棒湘莲是流行于泾县的民间歌舞。莲湘系用一根1米左右细竹棍串上数八铜钱做成的道具,表演者边舞边击。泾县后岸有“木棒花”合编为“木棒莲湘”,丰富了舞步,参加省业余文艺会演,获优秀奖。
旱船又名彩船、车上轿。划旱船流行于境内河南移民居住区。春节期间,人们用竹篾和彩纸扎制成旱船,船上有长方形亭。配3名表演者操作表演,4个锣鼓手伴奏。3名表演者一扮船娘子旦角,一扮篙手,一扮艄翁(丑角)。他们走村串户,边舞边唱,演唱曲调为蛮蛮腔,垛子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打蛮船流行于境内河南移民居住区。小船系木制成,1米多长,船头供木雕小观音,船上架有大锣、小锣、扁鼓、镲5件乐器,以绳系之。演唱者1——2人,春节期间,表演者抬木船走村串户,把木船放在村口或户主门口,一边拉动绳索,敲响各种乐器,一边演唱河南调“数垛子”等,唱词一般是即兴编唱的,内容多为吉祥如意,四季发财之类。
打犟驴流行于郎溪县,用篾扎驴,一人一边作牵驴、喂驴、骑驴等舞姿动作,一边演唱花鼓小调,旁有打击乐伴奏,人声帮腔。打犟驴多在春节期间灯会和庙会上表演。
采条灯流行于宣城、宁国的茶区百余年之久。每年元宵节至二月二,茶农用竹篾扎制,外加彩纸糊成山形大灯,灯上绘花木、茶棵、飞鸟等图案,内燃蜡烛,形同一座茂盛的茶山。表演者系村姑12人,她们着彩服,各执花篮灯一盏,绕山灯载歌载舞。采茶灯走村串户巡回演出。
三、传统节日喜庆活动
1、春节灯会
境内人民有春节玩灯的习俗。一般从正月初七、八开始,元霄节达到高潮,二月二结束。灯会期间,玩灯的队伍纷纷出动,在街头广场表演,队伍所到之处,均有群众鸣炮迎接。灯会上的灯大致分龙灯和马灯两大类。灯会期间,亦有表演舞狮、云舞、划旱船、蚌舞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灯会活动停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地又开始在春节期间举办灯会。各县灯会期间,皆热闹非凡,节日气氛浓烈。1984年春节,泾县文化馆放天灯、河灯,吸引了众多观众,把泾县春节灯会热烈气氛推向顶峰。
2、端午节赛龙舟
境内水阳江、青弋江沿岸长期沿袭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龙舟长而尖,两端装木雕龙头龙尾。五月初五是赛龙舟日,初四龙舟便下水,作赛前练习。初五比赛时,参赛龙舟一般有数十条,每舟16~32人,参赛者头扎彩巾,身着彩衣彩裤,一舟一色,一人一桨。比赛时,各船均唱龙舟调,击鼓以助兴,一时欢声笑语洋溢水面。赛舟日另有花船荡漾水面,船上装饰有花布彩旗花卉,有演员轻歌曼舞,丝竹悠扬,别添情趣。赛舟日沿岸数十里群众都赶至江边观战,两岸人山人海,景象蔚为壮观。赛舟活动建国后时断时续。
3、中秋节玩草龙
境内一些水稻产区有在中秋玩草龙庆贺丰收的习俗。新谷登场,青年农民以稻草扎龙,在中秋之夜串村玩舞,群众则争向龙头,龙身插香,并燃炮庆贺。
建国后,各县工会和较大厂矿、单位工会,农村文化中心每年春节、元旦、“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期间都放映电影,或组织体育比赛、游艺会,文艺晚会等,庆祝节日,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四、会演、调演、展览
1、会演、调演
建国以来,地区共举办9届有专业剧团参加的戏曲会演、调演,11届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参加会、调演的多是发掘、整理、改编、创作的剧(节)目。戏曲会调演设编剧、表演、音乐创作、舞美设计奖,除组织群众观摩外,有时售票公演。业余会演设节目发掘整理、创作和演唱奖,组织群众观摩。每次会、调演后,都选拔优秀剧(节)目参加省历届会、调演和晋京演出。
1985年起,宣城地区每年举办群众音乐会——《宣州之声》,至1987年已举办3届,均在宣城县举办,参加演出人员计700余人次,观众达30000多人次。创作歌曲190余首。每届音乐会均由各县选拔节目参加,会演设创作和演唱一、二、三等奖。首届《宣州之声》于1985年7月1日,应省文化厅邀请在合肥江淮戏院公演;后又到泾县为华东六省一市宣传部长会议作专场演出,并被省电视台、广播电台摄录为专题节目播映。《安徽日报》、《合肥晚报》、《文化周报》、《解放日报》均为此刊发报导和评论。一、二届《宣州之声》均组成演出团,在所属5县巡回演出,观众达8000余人。
2、展览
“文化大革命”前全区举办美术作品展览情况无考。1978年、1979年地区两次举办全区美术作品(含书、画、摄影)展览,在各县巡回展出。1981年10月,地区书画院在芜湖举办“国画联展”。1987年5月,地区书画院与北京市美协在北京联合举办“国画联展”。1982年,泾县举办“新四军老战土书画展”时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展览题词,粟裕、张爱萍、李一氓、赖少其、沈柔坚等老一辈革命家均有作品参展,共展出120余幅作品。1986年3月15日至20日,地区书画院在武汉举行“端木礼海梅花画展”。1986年、1987年国庆节期间,地区书画院与地区文联联合在宣城举办了第一、第二届“宣州书画展”。1987年2月28日至3月8日,地区书画院与省直老干部书画联谊会联合在合肥举办“宣城地区文化干部美术作品展”。1987年10月,地区书画院与中山书画社在马鞍山联合举办“皖南书画大联展”。1987年,广德县农民李代发个人出资征集书画作品70余件在广德展出。
每次地区和县举办展览后,均评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省或国家、国际展览。1974年,广德县郑华宁的水印版画《梅山春晓》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1975年,参加“中国美术馆藏画展”,并被驻外使馆陈列。1975年,宣城县周清源的年画《扁担剧团》参加“全国年画展”。1976年,广德县曾宪国的木刻《新课》参加“全国木刻剪纸艺术展览”。1977年,宣城县万应平的摄影《银花堆成山》参加“全国摄影作品展览”。1980年,宁国县吴献生的国画《思》被中国展览公司选赴日本公展;1981年,国画《千古奇冤》参加“全国建党60周年美展”。1987年宣城县李维林戏剧《春嫂》的舞台美术参加全国首届舞美作品展览。1982年,地区王大仁水彩画《秋韵》赴科威特、印度巡展;同年,他的《水乡帆影》参加“第二届国际艺术展览”。1985年,宣城人郑伊农的书法行草赴日本大阪展出并参加“国际书展”。1986年,宁国县陈为中的彩色连环画《动物测天》参加“全国气象万千展览”。1987年,郎溪县丁伸的书法作品参加“大圣杯全国书法展”;同年,该县王奎的《灵芝与松鼠》、《金鸡报晓》、梅凯的《龙腾虎跃》、汪国柱的《东方龙》、刘功平的《鹰》、吴体健的《丹顶鹤》等6件根雕作品参加“全国根雕艺术展览。”
在地区文联工作的全国著名“双管书画”家赵鸿恩,建国以来书画作品12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0次参加由国家组织的美术作品出国展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