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民国期间,本县各集镇码头,有专业和兼业人员从事装卸。县城、弋江、三里、黄墓等镇设有车行、轿行、箩行(挑亻夫)。时有独轮车公会、轿业公会、码头公会等组织,多为封建把头所把持。民国35年(1946年),城区各码头有码头装卸工121人。
1952年1月成立县搬运工会,有工人252人,从事装卸、搬运。翌年,成立县城厢搬运站,后更名县搬运站。1983年,成立县搬运公司,辖城关、弋江、三里、烟墩、奚滩等搬运队和城关汽车队。
一、搬运工具
民国时期,装卸工人沿用箩筐、扁担、龙扛等简单工具肩挑背扛,搬运多用独轮车运货。民国35年(1946年)城区各码头有独轮车83辆。
1952年,县搬运工会购置平板车40部,从事县内短途运输。1959年,有250辆平板车。翌年,增加27辆马车和17部牛车从事搬运。70年代,县搬运站先后购进柴油三轮车26辆和5吨、10吨的起吊辘轳各1台。码头安装10米、15米皮带运输机各1台,有固定吊杆2台,吊载能力为5吨,并购置3吨和4吨货车各1辆。
80年代起,县搬运装卸逐步淘汰了人力车。平板车由1973年的274辆降至1982年的74辆,三轮车仅剩下1辆。县搬运企业先后购进各类载重汽车、大型拖拉机、吊车等先进设备。至1990年末,县专业搬运企业有CA15型吊车1台,起吊能力10吨;CA15型(汽油)解放车13辆,95吨位;CA15型(柴油)解放车17辆,105吨位;CA140型东风挂车5辆,95吨位。
二、营运业务
民国期间,本县大宗货物以漳河、青弋江水运为主。民国29年(1940年)县城有车行2家、轿行3家、箩行2家,承揽粮食、日用百货、山货、土特产品等的搬运业务。时,漳河上龙门桥码头、黉塘桥码头、弋江镇码头、三里店码头等,年搬运装卸量2万吨左右。
1952年成立搬运工会,协调搬运装卸业务。是年,搬运装卸量达2.4万吨。1955年,成立以板车为主的长途运输队,有工人100人,年搬运装卸量达7.34万吨,另有个体板车和独轮手推车数百辆,为粮食和商业部门运货。翌年商业部门组织商业运输大队,有工人80人从事搬运货物业务。1957年,成立县搬运合作社,有社员425人,统一组织货源,统一调配运力。是年专业装卸运量8.3万吨,搬运装卸周转量12.65万吨公里。翌年,县搬运社有374辆板车投入大炼钢铁,运输铁矿石,远至铜陵,近至工山铁矿,长途搬运量增大,卸运量剧减。是年,运量减至5.5万吨,装卸周转量增至17万吨公里。
1959~1962年,市场货物减少,搬运装卸量随之锐减,年均搬运装卸量4.2万吨,搬运周转量10.3万吨公里。其间,农村大量散板车涌入城镇,县专业搬运企业业务量下降,是年县搬运站亏损2万元。1963年,统一市场货物的搬运装卸,扩大搬运范围,搬运业务量有所回升。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搬运企业一度瘫痪。70年代初,县搬运站调配60余名工人常住县化肥厂、铁厂、石油煤建公司和县汽车站,承揽上述企业内部的大宗物资装卸业务。将弋江、黄墓、三里、烟墩、奚滩等5个搬运站(队)划归县搬运站领导。1973年,搬运装卸量首次突破10万吨,搬运周转量达45万吨公里。
80年代搬运组织变化较大,区、乡、镇建有15个搬运队,以小板车为主体,有集体搬运工人和管理人员378人。县专业搬运组织改以汽车长途运输为主,只留有少量人员与小板车从事短途搬运装卸。1990年全县有搬运企业6个(其中区、乡、镇有搬运站(队)5个),县搬运公司更名为县第二汽车运输公司,有职工262人(其中装卸工187人)搬运装卸量20万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