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禽品种及分布
猪本县饲养以传统土种圩猪为主。圩猪早熟易肥,耐粗饲,特别耐青饲,抗逆性强,产仔多,分布于本县青弋江一带。1958年从新疆引进“乌克兰”和“约克夏”种猪39头,但未能成功而被淘汰。1972年,县猪场引进“巴克夏”、“苏白”、“长白”、“中约”、“荣昌猪”,峨岭乡食品站引进“内江”等优良品种,经几年的自然选育,“中型约克夏”品种保留,其余均被淘汰。1974年省农牧渔业厅组织安徽农学院学生,协助本县圩猪进行普查和选集,并在本县召开全省第一次生猪育种科研工作会议。次年,以县良种畜牧场为核心群,东河、奚滩、蒲桥一带为扩繁群基地。1976年组织4个品系,即青鱼头型两个品系(竖耳、耷耳型)和狮头型两个品系(竖耳、耷耳型),对圩猪进行系统选育。1983年,通过省级专家组的鉴定验收,获省农牧渔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县良种畜牧场在广州市种猪场引进17头美国品种“汉普夏”,4头英国品种“杜洛克”等瘦肉型良种猪 ,首次推广使用人工授精技术,与本地圩猪杂交,通过3年多的试验筛选,“汉×圩”、“大约×圩”组合商品猪,品质优良,适合本县饲养水平(低能、低蛋白),日增重420.26克,料肉比为4.24∶1,瘦肉率51.92%,1988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获芜湖市“瘦肉型商品猪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圩猪已列为省地方优良品种,载入《中国猪种志》。
圩猪体尺表
表1—10

牛本县圩区主要养浜湖水牛,山区主要养华南黄牛,均以役用为主,每头役牛负担30亩耕地,年饲养水牛占70%以上。华南黄牛外形细致清秀,垂皮发达,胸部较深,善于爬山越岭,吃青草抓膘,能耕水田旱地,为其它黄牛所不及。
1959年,县人民政府从云南、贵州等地购菜牛培养役牛,充实耕牛数量,对品种改良未能奏效。1982年,石铺乡农户曾从芜湖乳牛场引进“荷兰黑白花奶牛”6头,经济效益不佳,被淘汰。1984年,县外贸公司购“海福特冻精”,在绿岭牛场试用人工授精技术,配当地黄牛未取效。
鸡本县主要饲养地方土种“三黄鸡”(俗称德禽、烛夜),清时即已饲养。“三黄鸡”蛋肉兼用,体型紧凑,觅食力强,肉嫩味美,有较高的滋补和药用价值,因农户盲目选育,体型差异大。1950年,开始从上海引进“澳州黑”、“来杭”、“洛岛红”等种鸡120只,繁衍成功,并在各地零星饲养。1977年,县成立南陵鸡育种协作组,在奚滩农科站、桂镇大队和县猪场进行选育和保种。1980~1982年,引进“白洛克”、“台鸡”与地方土种鸡进行导入杂交,未成,原种被淘汰。
鸭以养“小麻鸭”(俗称白日红)、“中型麻鸭”、“昆山麻鸭”等品种为多,主要分布于本县东北部圩区。50年代引进少量的北京鸭和番鸭,生长繁殖,表现良好,品种被保留,并在局部地方饲养。1985年引进“康贝尔”种蛋600枚,“狄高”种蛋300枚、“樱桃谷”种蛋600枚,出苗鸭“康贝尔”210只,“狄高”159只,本县仅在九连乡等地农户饲养。
鹅本县主要养土种“白鹅”(属太湖鹅),少量“四季鹅”,分布县境圩区,农户自引少量“雁鹅”散养。
羊本县青弋江大堤一带饲养多为白山羊。1957年和1958年,少量调入蒙古绵羊、瑞士绵羊,未能发展。1974年,引进一批美利奴绵羊和高加索绵羊,在桂镇大队饲养,因气候条件和效益欠佳而被淘汰。
二、家禽饲养
民国30年(1941年),饲养鸡22390只,鸭10000只,鹅450只。1949年,家禽年饲养共计63万只,后饲养量逐年增加,1953年达87万只。1954~1957年,饲养量略有下降,年均在60万只左右。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饲养量直线下降,至1960年只有25.7万只。1963年,猛增至118.8万只。“文化大革命”时期,年饲养量只有51.3万只。1980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饲养量逐年增加,涌现出许多养禽专业户,至1990年,年均饲养量达144万只。
三、家畜饲养
牛民国30年(1941年),全县有耕牛2167头。民国32年有2111头。
解放后,耕牛饲养逐年增长,至1959年为1.73万头(其中黄牛4517头)。1960年后,饲养量有所下降,1961年只饲养1.26万头,至1965年平均年末存栏13564头。1966年后,饲养量逐年增加,至1973年,年末存栏达20477头(其中2382头黄牛)。1974年后,年饲养量略有下降,至1979年年末存栏在1.9万头上下徘徊。1980年后,耕牛逐渐由集体饲养转为农户饲养,饲养量有所回升,年末存栏保持在2万头以上。1990年,年末存栏为21658万头,其中黄牛3337头。
马、驴、骡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全县共养马870匹。清时养有驴、骡,有养马田,城内197.26亩,城外582.97亩,农民养马负担过重。民国时期养马量减少。民国30年(1941年),全县养马36匹、驴10头、骡11头。民国32年,养马只有10匹、驴162头、骡2头。1950年,全县饲养马、驴、骡共100头,1955年饲养共28头。1957年调进蒙古马48匹。1960年,全县养马28匹、驴21头、骡2头。此后养马、驴、骡数量逐年减少,至70年代消失。
猪民国30年(1941年),全县年饲养生猪27303万头。民国32年全县饲养量为28327头。解放后生猪生产发展较快,1953年全县饲养量92560头,是1949年的2.2倍。1954~1956年年饲养量平均为71062头。1957~1958年突破10万头。受“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至1961年年饲养量下降为17187头。1963年后,饲养量开始回升,至1973年,年饲养量平均在121462头左右。1975年,饲养量超过20万头,1976年达236732头,为建国后较好水平。1977~1984年,生猪生产出现徘徊,平均饲养量为181034头。1985年后,生猪生产发展较快,至1990年饲养量达249835头,年出栏119268头,分别是1949年的5.8倍、6.9倍。
羊民国30年(1941年),全县养羊800头。1951年末,羊存栏906头。1953年末,羊存栏1353头。1954~1957年,平均年末羊存栏575头。1958年后,养羊业发展较快,至1964年,平均年末羊存栏为2038头,其中1961年达4076头。1966年后,羊饲养量逐年下降,至1975年,年末羊存栏111头。1986年,年饲养量略有上升,至1990年年末羊存栏为1777头。
兔70年代以前,只有零星饲养,发展缓慢。1980年全县养兔428只,出栏300只。1985~1988年,每年出栏兔1000余只,其中1986年饲养量达2000多只,其间出现许多养兔专业户。1989~1990年,由于兔毛收购市场的影响,仅有农户零星饲养。
蜜蜂清时有放养,至解放前有零星散养,以私养为主。,1958年,全县养蜂386箱,1977年,几乎停养。1978年,全县养蜂只有34箱,1985年为56箱,1990年达1132箱,产蜜1200公斤。
若干年份畜牧业生产统计表
表1—11

四、饲料
青饲料生产历史悠久,多用野生青饲料。水生饲料集中在圩区,以“苇草”为主。1956年推广野菜、农作物稭秆收集贮藏发酵,进行青贮或干贮,同时引进“四季牛皮菜”等 优良饲料种进行栽培。1974年,县良种畜牧场引进“三水一萍”(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红萍)进行放养,并相继采用“土法温床”越冬培育成功。社、队猪场随之大养“三水一萍”,并引进青饲料切碎机,建青贮窖。1981年,全县生产青饲料175000吨,粗饲料225000吨,平均每个家畜拥有青饲料2.5吨。1984年野外调查在本县牧草主要分布,西南部10余个乡镇,总面积8728.25亩。戴镇乡西南的张八塘一带,有成片草场一块,面积12120亩,年产草量为6794吨。1988年,再次推广青贮饲料。1989年,在五里乡猪场建成120立方米青贮料窖。1990年,县良种畜牧场建成450立方米青料贮窖,年产青贮料200余吨、长效发酵饲料800余吨。
加工饲料1957年前,本县都是供应米皮糠和从稻壳中筛下来的细杂尾糠掺和作猪饲料。1957年下半年,县碾米厂在龙门桥新建一个饲料加工车间,采用米机含糠上车法,即将细糠大糠各一半混合硬碾,加工猪饲料。其间弋江、黄墓米厂也采用此法加工饲料,每台米机班产饲料1000~1250公斤,1958年生产饲料1609吨。后又全部改用碾米机加工统糠,并按三七、四六、五五比例搭配细糠,作为猪饲料。1962年,对城镇作坊由国家拨付粮食原料加工的豆渣、糠糟、酱糟等副产品,一律由粮食部门回收后统一分配,同时试制糖化发酵饲料(统糠70%、糠饼20%、细糠5%、曲种5%,加水42.5~50公斤搅拌均匀后装缸发酵),当年产量865吨。1975年,全县各米厂都建成饲料车间,按装“450型”饲料粉碎机和配用“630—4号”送风机布袋贮存,提高了饲料生产量,当年产量1497吨。1982年下半年,推广配合饲料生产,城关米厂饲料车间用粮食、糠麸、饼粕、鱼粉、肉骨粉、石粉等作原料,按一定的配方,人工生产出畜禽配合饲料。同年,全年生产加工副产品饲料糠糟140吨、豆渣60吨、酒糟2826吨,当年生产4052吨。1983年下半年,省投资在本县兴建配合饲料厂,设有存料包、清理机械、粉碎机、混合机、传动给料器和自动配料秤等设备,年生产能力4000吨。此外,还生产有仔猪、种猪、母猪、育肥猪、仔鸡、青年鸡、蛋鸡等配合饲料。1985年生产5855吨。1990年,全县有15个饲料加工厂,共生产5299吨。
五、疫病防治
解放前,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缺医少药,畜禽疫病广泛流行,危害严重。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重视畜牧业的发展,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健全兽医组织,疫病防治工作不断加强,控制和减轻了牲畜疫病。
疫情
牛主要疫病有牛肺疫、炭疽、乙型口蹄疫、瘤胃积食、寒瘫、癞病以及血吸虫病、伊氏锥虫病、双口吸虫、肝片虫等8种寄生虫病。山区“青秆叶”中毒,也时有发生。
1951年,因麻脚疯(寒瘫)、癞病流行,死亡耕牛280头。1954年,首先发现炭疽病,死亡耕牛52头,疫区中心地点在弋江分水闸。1954~1955年,因感染脑脊髓炎后风湿症,死亡耕牛743头。1979年,烟墩公社发现乙型口蹄疫,感染牛15头。1982年,县兽医站采血片染色镜检,首次发现耕牛伊氏锥虫病。1983年,检查耕牛1985头,感染乙型口蹄疫72头,死亡1头。是年,伊氏锥虫病全县发生2021头,死亡301头。次年,发病253头,死亡74头。1985年,发病1380头,死亡82头。1986年,发病785头,死亡82头。1987年,调查4个乡1021头,阳性率为11.1%。
猪主要疫病有猪瘟、丹毒、副伤寒、肺疫、链球菌病、炭疽、喘气病、流感,以及弓形体病、蛔虫、肾虫、姜片虫等9种寄生虫 。
1954年,炭疽、丹毒、猪瘟流行,全县共死猪2000余头。1961年,县园艺场猪场猪瘟发生,扑杀销毁36头受感染的猪群。1978年6~7月间,烟墩公社首次发生链球菌病,并大流行,全县生猪发病7.5万,占存栏猪70%,死亡1万余头。1983年、1987年,又发生流行,发病死亡率较高。链球菌病发病后一周出现流行高峰,一般以村接村地扩散蔓延,最急性的未见任何症状即死亡。
家禽主要有鸡新城疫、禽霍乱、鸭瘟、小鹅瘟、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炎、鸡的球虫病及其它寄生虫病等。1990年,首次爆发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炎,流行面广,继发感染后死亡率高。
疫病防治解放前,疫病防治水平低,绝大多数听天由命,少数民间兽医,也只采用针灸、单方、中草药防治疫病,治疗效果差。
50年代初,兽医防疫队伍尚不健全,对猪瘟的防治每年只一次性巡回预防注射。1952年上半年,美国在宣城西河、南陵源潭桥等地空投炭疽杆菌,导致耕牛和人被感染。省、地、县及时组织受灾地区人畜同步防疫,集中在西河采取防治措施,控制了发生。1954年,遭水灾,冬季耕牛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省、地再次派员组织医疗队,以金阁为中心和指挥点,进行集中和巡回治疗。是年,举办中兽医互助组、合作社饲养员训练班,以扩大防疫队伍。在兽医联合会的基础上组成兽疫委员会,巡回治疗耕畜疫病,宣传“爱国增畜保畜运动”,开展冬季保畜工作。在受灾重点区进行“三要、三查”(即要宣传、要检查、要治疗、查牛草、查牛栏、查管理)。1957年,全县8个基层兽医组织,对牲畜进行以组包片、以人包队的办法,订立耕畜保健合同。至1959年,全县通过县兽医站自制的“猪瘟兔化湿苗”,年预防注射量22700余头。1960年后,逐步开展春秋两季防疫。兽医队伍扩大,防疫水平提高,防治工作逐步走向正轨,炭疽、牛肺疫等基本控制和消灭,至80年代,生猪死亡率降到8%以下。1984年,推行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和常年防疫相结合的方法,并逐年扩大常年防疫面,形成防疫网络,对常年防疫点实行免费供应疫苗。峨岭乡河南村,当年生猪存栏501头,死亡9头,死亡率降到1.8%。1990年,全县防疫密度达95%。
耕畜血防1959年开始至1965年,耕牛血吸虫病防治均由血防部门代查代治。1966年,县兽医站组织技术干部3人,民间兽医15人,在丫山、城关、黄塘、奎湖、黄墓、家发、弋江、东河等公社,进行血防粪检普查,采用粪孵法,实行“一粪三检”。其间,使用“酒石酸锑钾”药物三日疗法。1967~1974年,血防使用“血防846”药物十一日疗法。1975年后,阳性病畜逐渐改用“新血防片”七日疗法和“敌百虫片”三日疗法及“T273油针剂7505(硝酸氰胺)”等。1977年,设立耕牛血防专业队,至1980年,阳性率一直控制在1.66%以内。此后,阳性率有所回升,1983年达4.7%。1984~1987年,基本停滞。1988~1990年,血防查治工作实行人畜同步,阳性病畜治疗全部使用“吡喹酮”药物一次性疗法。
畜禽检疫1957年在弋江、城关、黄墓设检疫点,负责流动牲畜的检疫。1985年底,成立县畜禽检疫站,检疫工作逐步走向法制轨道。1986年后,市场白肉检疫由城关镇扩大到弋江镇。1989年,市场自由检疫逐步在全县27个乡镇、34个售肉摊点铺开,并在烟墩乡开展畜禽产地检疫试点,在石铺其林公安交通检查站设置联防哨卡,对来往的畜禽及其产品实行联检。同时,开展监督检查和颁证管理。1990年,共检疫宰杀的肉猪30780头,检出病猪327头;检疫仔猪45550头、菜牛250头、活禽18000只、蜜蜂4760箱、漂蛋1530枚、羽毛18吨、牛肉450吨、光禽18000只;产地检疫猪2600头;处理各种违章案件78起。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