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示范繁殖农场
场址在蒲桥乡,距县城13公里,属事业性质企业管理,隶属县农牧渔业局。该场建于1951年,始名蒲桥农场,以没收地主大院为场房。建场初期有场房40余间、职工96人、干部3人、技术干部1人、水田420亩,主要从事生产水稻良种,兼搞农作物品种、农药、化肥的试验推广。1963年,更名为县示范繁殖农场,附设小型粮食加工厂和年存栏90余头的养猪场。1971年,生产水稻原种。70年代末,对生产体制进行改革,实行以队为单位的半承包形式。1974~1985年,共计生产水稻原良种240万公斤,先后引种、试种、示范、繁殖品种(系)600多个,向社会推广“农垦58”、“当选晚2号”、“鄂宜105”、“二九青”、“浙辐802”等30余个品种。1984年,引进开发名特优稀品种。1985年,场内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辖种子队和4个生产队,提高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是年,生产水稻原种6万公斤、良种13万公斤,出栏商品猪110头。1990年有职工87人、行管干部5人、农技干部3人、退休职工14人;有日产30吨的优质精米加工厂,生产的优质米1989~1990年连续两年在全国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会上获特等奖,每年向社会提供各类优质精米400~600万公斤;有场(厂)房350余间5000平方米;有存栏2000余头的瘦肉型猪场;有种子精选机2台、小型拖拉机4台、大型拖拉机2台、汽车一部;内设水泥预制厂、种子烘干室、化验室、简易排灌站。固定资产135万元,产值345万元,利税15万元,人均年收入1650元。正兴建100立方米沼汽池。
该场为政策性补贴单位,70年代以生产原良种数量为补贴依据,亦称原良种加价补贴。从1980年开始实行定额补贴,当年补贴1.3万元,次年补贴0.65万元,1982年后每年定补1万元。
二、县良种畜牧场
场址在县城南十里铺,距县城5公里,属事业性质企业管理,隶属县农牧渔业局。1970年11月,由县园艺场养猪队划出,1971年1月建场,主要从事生猪育种和商品猪生产。初期,有职工16人(其中行管干部3人、技术干部1人),占地270亩(其中水田14亩、山地45亩),水面30亩,有办公室、职工宿舍、仓库共12间350平方米,土墙草顶猪舍5幢520平方米,饲养种公猪5头、母猪30头、育肥猪50头。1978年,扭转长期亏损局面。1983年,圩猪系统选育,通过省级专家的鉴定,并获省农牧渔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年,场内全面实行“全奖全赔、超奖减赔”的岗位责任制,实施“三定”(定饲养量、定出栏头数、定利润指标)和“三统一”(饲料统一标准、经费统一结算、防疫消毒统一实施)的承包责任制。是年,饲养成年母圩猪116头、后备21头,成年公种圩猪8头,产仔猪2427头;提供纯繁圩猪种200头,出栏商品猪767头;水面放养水葫芦5.1亩、水浮莲15亩,生产水生青饲料90万公斤。1987年“圩猪杂交培育瘦肉型商品猪”研究,通过省级鉴定,筛选出“汉×圩”和“大约×圩”杂交组合,品质优良,日增重420.26克、料肉比4.24∶1,瘦肉率51.92%,较接近本县的饲养水平。1990年,场拥有职工96人(其中退休职工13人,干部5人),内设业务、后勤两个股、两个饲养队、一个后勤队,并有小型供水、供电及饲料加工设备;共有猪舍31幢6316平方米,办公楼1幢200平方米,职工宿舍9幢3100平方米,仓库2幢400平方米。饲养种猪152头(其中母圩猪140头、公猪12头),后备猪60头,育肥猪1450头,存栏仔猪495头,出栏商品猪2567头。全年产值117.84万元,盈利500元,固定资产47.6万元。该场为政策性补贴单位,1974年开始每年定补1万元,1980年后每年定补1.5万元。1986~1990年,国家拨给科研经费共30万元。
三、县奎潭湖渔场
场址在奎湖乡小集镇附近,距县城北29公里,属事业性质企业管理,隶属县农牧渔业局。1955年3月,无为县三官殿渔场在本县奎潭湖设立奎潭湖水产养殖站,1956年7月本县收回,成立县水产养殖场,隶属农业局。1959年10月转为奎湖公社管理,更名为奎湖公社黄墓渔场。1964年与无为县裕溪口渔场联营,易名奎潭湖生产管理委员会。1966年,联营解散,奎潭湖划为奎湖、黄塘两公社,仍名奎潭湖生产管理委员会。1977年4月与县水产养殖场(场址在今黄墓镇)合并,命名为县奎潭湖渔场。建场初期,只有简陋草房数间,仅从事成鱼捕捞。60年代中期,开始兼搞苗种培育。1967年,家鱼人繁试验成功,次年,投资在黄墓水产养殖场兴建简易设备,1973年投产,生产白鲢、黄鲢两个品种,年产鱼苗1200万尾。1982年,在奎湖重建一套比较配套的人繁设备。1990年,有职工66人(其中行管人员4人、技术干部4人),设有鱼苗、人繁、精养、湖管4个作业组,辖1个年末存栏1000头的养猪场,蛋鸭1万只的鸭场;有131亩鱼种塘,100亩精养塘,40亩亲鱼塘,场房2000平方米;产值76.5万元,利税4万元,固定资产57.2万元。家鱼人繁生产能力提高到3000~4200万尾,年实际生产1000~1500万尾,生产品种有白鲢、黄鲢、草鱼、青鱼、团头鲂、鲤鱼等6个。
四、县园艺场
场址在县城南十里铺,距城4公里。建于1958年3月,属事业性质企业管理,隶属县农牧渔业局。
该场主要从事果树生产。初期有职工40人,下设3个作业队和1个饲养队(养猪),占地面积1615.2亩(其中果园770亩、水田30亩、水域5亩、荒山林地780亩),有场房36间700平方米。生产果树有梨、桃、板栗等,后又引种少量枇杷。60年代,引金帅、祝光、国光、青香焦等10多种苹果树品种,栽植65亩,但因气候、土壤条件不宜被淘汰。1972年,引进开华梨梨树新品种,取代了一些差的老品种。1983年,开始改造果园。1984年底,全面实行承包责任制,分果园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产量基本稳定在200吨左右。1987年定植早甜桃50亩;1988年,推广种植黄桃45.9亩。1990年,场占地1388亩(1970年底划给县良种畜牧场一部分),拥有职工94人(其中干部4人),梨园51.5亩,桃园95.9亩,场(厂)房61间1760平方米,60立方米冷库1座,葡萄酒厂1个,跃进131型汽车1辆,固定资产52万元,产值44.37万元。1986~1990年共亏损76.26万元。该场为政策性补贴单位,从1963~1984年共补贴30.3万元。1985~1990年灾情补贴共 5.2万元。
该场杂交西瓜制种创本县之始,且发展较快。1983年,开始进行杂交西瓜制种,并获得成功,制种20亩,产种子150公斤。此后制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技术不断提高。1987年,获农业部“杂交西瓜良种繁育种子的建立和推广三等奖”。1989年制种面积达1000亩以上,总产量15吨,成为全省四大杂交西瓜制种基地之一。
五、县红旗茶场
场址在工山乡戴塘桥,距县城5公里,属事业性质企业管理。1966年8月,由县民政福利园艺场改为红旗茶场,属县农牧渔业局。
该场主要从事茶树栽培、制造炒青绿茶为主。建场初,有职工32人(其中行管干部4人、技干1人) 。1966年冬新辟茶园500亩。1970年建初制厂房200平方米。1971年投产,产干毛茶0.1吨。1973~1975年,连续3年在五里公社曙光大队和沈亭大队征用荒山800亩,扩种茶园680.7亩。1977年,茶叶产量40.4吨。1978年在场腰山作业区兴建982平方米的绿茶生产一条龙初制厂。1979年,茶叶产量上升到50吨。1984年冬,实行“联产联质,承包到组”的生产责任制,每个职工承包茶园13~15亩,4~6人为一组,实行“四统一”(生产技术措施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揉制茶统一、茶叶销售统一),鲜叶一律进初制厂验收评级计价,年终核算,超产超值奖、减产减值赔,财务包干,自负盈亏。1985年,产干毛茶100吨,产值22.6万元,盈利0.3万元,扭亏为盈。1986~1988年,共产干毛茶340吨,产值120万元,利税24.7万元。1990年,开发新品种,制作西山银尖、毛峰、烘青、春谷竹叶青等4种。春谷竹叶青外形挺直、扁平、色泽翠绿,汤色黄绿明亮,清香爽口,滋味醇和,得到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的好评。其间,对茶园全面进行改造复壮,提高茶叶品质。是年,场有职工96人(其中技术干部6人),初制和精制厂房共2520平方米,制茶机械42台,办公楼1幢220平方米,双排座汽车1辆,100千瓦伏安变压器2台,40千瓦伏安发电机2台,固定资产67万元。产干毛茶100吨,产值34.3万元,交税6.3万元,亏损8.7万元。
该场从建场以来,国家共投资65.65万元,共产干毛茶1120吨,产值337万元,上交利税43.8万元。
下一篇:第五节 畜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