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广善寺位于县南五里八峰山下,始建于东晋,是本县最早创建的名寺之一。至元代,一度衰落,明又复兴,是时县内共有僧尼100余人,庙宇100多座。清《太平府志》载,江南多寺庙,繁昌虽小,也有六大寺、五小寺、六大院、十小院、一百一十九庵,五十庙。清末,计有僧尼400余人,庙宇200多座,并设有僧官。民国初期,为了维持佛教地位,各地以城镇寺庵为中心,相继成立佛教组织。民国2年,县成立“中国佛教总会安徽分会繁昌支会”,会址设在城东绿萝庵,会长僧修缘、僧晋航。民国17年改为“中国佛教协会安徽分会繁昌支会”,由僧修缘继任会长。民国23年有僧135人,尼23人,信徒539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佛教协会停止活动,抗日战争胜利,佛教协会恢复,会址设在城东(今繁昌一中后院),由无梁寺僧释心旺任会长,释省悟、释维真任副会长,居士邢瑶圃、何文铨、储幻生为常务理事,张茂绪、汪化龙等为委员。发证会员有僧55人,尼丘5人,沙弥4人,寺庙60余座。
1951年,县民政科对僧尼进行登记,全县共有僧36人,尼姑16人,斋公84人(未削发受戒)。1956年,县委统战部召开僧尼会议,僧尼仅有11人,由于老死、还俗等原因,职业佛教徒大大减少。
1978年后,尼姑妙明、妙惠2人,居城东北隅大乘庵,1985年募化资金,修复庙宇,重塑佛象两尊,延续香火。此外,老僧法来住清凉寺看守庙堂。1981年3月至1986年5月,环城乡闸口村村民刘君娣,新港镇东圩村村民潘新秀、潘新兰,峨山乡柏树村村民潘礼秀,浮山乡大桥村村民强光霞等,先后到九华山和上海龙华寺、河南白马寺,出家为尼。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道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