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主要来源
清朝末年,县教育经费,一是由省和县署拨款;二是由学田、公产以及鱼、肉、蒜等捐税中列支;三是由地方各界人士捐助;四是收取学生的束脩。其支出,主要用于劝学所各员的俸银,儒学生员的膳银,春秋两季的祭孔及高等小学堂的常年经费。
民国期间,教育经费包括中央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地方自筹、公学产收入、地方人士捐资等项。全县有学田712。57亩。凡县立、区立小学经费全由县地方财政解决。乡村小学则由地方自筹,县地方财政略有补助。集镇公立小学,由地方各界人士捐献集资。私立小学多为合族和个人投资。为鼓励私立小学,教育局也立有补助经费的措施。县、区立初小领取经费标准300余元,私立小学以30名为定额,达30名者,每校拨给经费90元。学生名额增加,经费亦依次递增。民国18年,全县教育经费岁入17087元,岁出21412元,不敷达4000余元。教育经费往往被政府移用或占用。民国23年,教育局积欠各校经费达六个月之久,经小学联合追索,仍发放无期。民国28年,保国民学校开办费及经常费由各保自行筹集,对确实无法筹集者,则由县款补助。乡(镇)中心国民学校以县款支拨为原则,县款不敷,仍由地方自筹解决。翌年,岁出15820元,包括乡(镇)小学经费4800元,保小学7008元。教育机关经费2612元,杂支1100元。民国35年,县国民教育经费,岁入:中央款1020408元,县款147111600元,私人捐款130000000元,共计278132008元。是年教员生活费,元月7240元,由于法币贬值,6月已为24560元(注:中等米每斗2250元)。同年,繁昌初中无薪可发,省、县核准,每生每学期交纳大米80市斤,由校统一发给,以代薪金,美其名曰“尊师米”。
建国后,教育经费统由国家负担,正式纳入国家预算,并逐步实行国家拨和地方筹措“两条腿”走路的办法。1950年为4.15万元,1952年为13。54万元,1955年为26。24万元,1959年为53。52万元,1976年为123。82万元,1986年上升到513。06万元,相当于1952年的38倍、1976年4倍多。1985年总支出387。85万元。在各类学校经费支出中,幼儿2。6万元,小学164万元,中学130。35万元,职业教育1.2万元,普通业余教育10。3万元,教师进修及干部培训6。1万元,其它教育事业费15。5万元。民办教师补助费47万元。
二、集资建校
1949年,小学校舍多为祠堂庙宇,课桌凳学生自带。1954年,80%的校舍在水灾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县投资14万多元,群众献工10000多个。新建、改建瓦房553间,维修草房89间。“文化大革命”中,各社队自力更生,新建一些校舍,但大多标准低,质量差。1980年,全县校舍5164间,其中毛竹桁条、圆竹椽、缺门少窗的校舍占70%,危房达820间。课桌凳约40%由石条、板条代替。是年,县提倡集资办学,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孙村、峨山人民公社自筹资金,发动群众献工献料,给初中盖起教学楼。芦南公社亦给初中和3所小学兴建教舍。1981年,马坝公社筹集6。2万元,新建43间砖瓦结构的中学校舍,受到省教育厅嘉奖。次年又筹13万元,兴建中心小学教学楼997。8平方米。同年,孙村公社拿出7万元,盖起中心小学教学楼和初中实验室。1983年,县重点投资34万元,兴建城关一小四层教学楼和城关幼儿园教学楼。新港中学、横山小学教学楼亦相继建成。1984年,芜湖市农村集资办学经验交流会在繁昌县召开。
1985年,全县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县政府放弃一辆“皇冠牌”小轿车的配购指标,推迟政府门楼的建设计划,共节约15。7万元,用以解决学校危房问题。新林经济落后,也挤出3万元,加上县拨4万元,为初中兴建两幢教学楼。中共孙村乡枫墩村党支部停造村民委员会办公楼,拿出6万元,为村完小兴建教学楼,并筹集资金,置齐课桌凳。是年,县、乡、村三级办学已全面展开,新建校舍的就有6所初中,5所中心小学,30所村完小和1所幼儿园。1986年,城关九年制学校、峨山中心小学、黄浒、三山、中沟等3所初中都盖起教学楼。1981——1986年,县拨款305。8万元,乡(镇)集资372。36万元,各部门、行业捐款1。06万元,群众集资57。3万元,勤工俭学6。5万元,教育费附加63。2万元,总计806。28万元,用以新建砖瓦结构校舍43722平方米,改建校舍43524平方米,建围墙6950平方米,添置课桌凳2。1万余件。是年,全县有8所初中、11所中心小学、2所村小兴建教学楼,全县已有校舍189067平方米,课桌凳39673套,基本实行“一无两有”。
1985年,马坝乡在实现“一无两有”后,把改善办学条件的重点放在充实教学设备上,为初中实验室添置药品橱20张,桌凳30套,购买2500元的仪器和药品,并为全乡小学购买6套广播和扩音器材、2台收音机、8架风琴、3台电子琴、9张乒乓球桌、2对篮球架、2台电视机、2套少先队旗、鼓、号。
1986年1月22日,《人民日报》以《农村干部已把抓教育视为份内事》为题,载文赞誉繁昌县教育事业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后出现的好形势。
三、勤工俭学
建国初,本县在校师生自己动手,修旧利废,自制地球仪、显微镜、潜望镜等教具,采集动植物标本。1955年,有25件小学生自制的教具和工艺品参加省展览会,其中8件参加全国少儿工艺作品展览会。是年,一般完小都开辟实验园地,开展种粮、种菜、种瓜等小型农事活动。1958年,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全县中、小学共办起炼铁厂、石灰石场72个,种地208l亩。由于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不免降低教学质量。1960年后,小学校办工厂、农场大部分停办。“文化大革命”中,勤工俭学变成以工代学,校办工厂、农场实行“厂校挂钩”、“社队挂钩”。师生频繁的参加劳动,学工、学农。“以劳代学”造成“读书无用’的学风,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1980年,勤工俭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恢复。翌年,全县开展勤工俭学的学校20所。有的种地,有的办工厂,计生产粮食8000斤,工业总产值3。1万元,纯收入0。95万元。1985年,坚持“创收育人”,广开门路,多种形势开展勤工俭学,全县校办工厂已达20所,和1984年相比,年产值由5万元增到33万元;纯收入由1万元升到4万多元。参加劳动的学生由600人增加到2000多人,安排教职工家属、子女就业68人。鹊江小学水泥纸袋厂,只一年时间,就用创收资金新建厂房6间(村助部分),打井1眼,添置50套课桌,还解决全校5个民师的工资。1986年,县财政拿出7。7万元,支持发展勤工俭学。是年产值达16。6万元,利润8。1万元,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有3。13万元。
1950——1986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校办工厂(场)基本情况(1985.11)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