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采煤工业
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分布范围较广,是皖南重点产煤区之一。清乾隆年间,有天生煤矿在环城乡无梁寺、阳岭、铜山等地开采;宿松县煤商雇工在五华山开采。宣统年间有兴办、原康、裕达三个公司在新林乡古楼冲采煤,矿工达1000多人,日产土煤逾百吨;并有外地煤商与环城乡铁塔、七里两村农民合伙在大信冲(戴店)成立大信煤矿公司,年开采煤炭千余吨;巢县煤商黄世昌与马坝乡戴冲村民合伙采煤,日产数十吨,后因地下水大无法排出而停采。
民国年间,全县先后成立协昌、保昌、义成、利远、勋荫、昌明、裕昌、四合、溥运、建南、云瑞、复康、利民、胜昌等十余家煤矿公司。采煤点分布于环城乡的华阳、铁塔、闸口、上马,马坝乡的库山、大阳、戴冲、马厂,旧县镇的磕山,荻港镇的桃山、杨坡、竹园涝,鹊江,新淮乡的来龙山、老虎凹,芦南乡的友联村,峨山乡的象形、童坝等地。其中,民国17年(1928)李成美开办的利远煤矿公司,在环城乡华阳、虎形山开采,雇工140余人,日产土煤50余吨。
1937抗日战争爆发,各煤矿停办,仅马坝、环城、旧县等地有少数农户采煤。当时采煤全用土法,竹筒抽水,木风车鼓风,菜油照明,人工挖掘、背运,遇有坚石则用土硝爆破,事故时有发生。
建国初,私人采煤户仍沿用旧法开采,年产量2500吨。1954年,县设立小煤窑办事处,并在马坝大阳建立地方国营煤矿;翌年省公安厅在环城乡兴建煤矿。1970年,两矿合并为繁昌煤矿,矿工500余人,并逐步改用机械排水、鼓风,电灯照明,板车和汽车运输;1972年原煤产量达2。23万吨,后因煤源分散,加之管理不善,产量逐年下降,至1980年仅产煤3700吨。十年中累计亏损124万元,遂于1981年闭坑。
1954年起,先后有峨山、环城、荻港、芦南、新淮、新林、马坝7个乡镇办起煤矿,至1965年止十二年间,平均年产原煤3。5万吨。1978——1980年三年间,除上述7户乡镇煤矿外,马坝乡由行政村和村民联户办起了柳冲、桃园、阳岭、大阳4户煤矿。全县11家煤矿平均年产达到7。2万吨,比前十二年平均产量增长80%。1986年共有煤矿工人561人,固定资产118万元,年采土煤13。4万吨,产值7。2万元。产品除供应本县外,还运销芜湖、江苏、浙江等地。
二、冶金工业
1958年10月,在赤沙来龙山曾发现古代炼铁遗址,在长达1公里的范围内有炼铁炉渣及矿石堆,其中有赤铁矿、磁铁矿、石灰石、木炭等。同年在孙村公社铁旦冲、犁山等地发现有氧化铁堆。据专家考证,这些炼铁遗址有千年以上历史。
1913年,裕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在桃冲开采铁矿的基础上,由矿东霍守华筹款两万元,建造一座日产5吨生铁小型高炉,后经数月试验未成而废。
1958年,省、地、县相继在本县建立钢铁厂,到1961年四年中计产生铁5。63万吨。三山炼铜厂产粗铜12吨。1962年所有钢铁、炼钢企业全部停产。1969年复建繁昌钢铁厂,1970年建成投产,至1972年三年共产生铁1。31万吨。1973年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该厂曾先后划归芜湖地区、宣城地区直属领导,1983年底划为芜湖市直属厂,更名为“安徽省繁昌钢铁厂”,为县境内唯一的黑色金属冶炼工业。该厂拥有25。9立方米和50立方米的高炉各1座,炼焦炉2组,轧钢机3套,生铁铸管模具29副。1970——1977年八年间,产量一直徘徊在2000吨左右,1979——1986年八年间,共产生铁14。78万吨,较前八年的平均数增长4倍多。该厂从1973年起开始轧制钢材,至1986年十四年间共轧制钢材5。59万吨,冶金工业产值1986年为1345万元。
三、金属矿开采
县内曾发现唐、宋时期筑炉炼铁遗址,明、清两代中断。1913年以霍守华为首集股组成裕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年矿区面积扩大到1468亩,并正式具文呈送南京第三区矿务监督署转呈国家农商部,领取采矿执照,进行露天开采。同时与日本“中日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售卖铁质矿石合同》,产品全部卖给日方。1938年桃冲沦陷,由日军进驻矿区,进行掠夺式开采。1940、1941年两年共采铁矿石30万吨,运往日本供其战争之需,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海运中断,尚有矿石5万吨堆积在荻港江岸,未能运走。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桃矿由民国政府接收,不复开采。
建国后,县境内先后建起4个国营金属矿开采单位:一、桃冲铁矿于1953年由国家重工业部划归马鞍山钢铁公司,当年即恢复生产,年产矿石40万吨,选矿量20万吨,运输量30万吨,该矿为马钢公司主要铁矿石供应地之一,是县内最大的矿场;二、铜陵市所属顺风山铁矿,矿址在本县孙村乡顺风山,并辖新港镇克里矿区,建于1962年,年产铁矿石8万吨,破碎能力1。8万吨,至1984年止共开采铁矿石181万吨,产值6980万元;三、白马山铁矿,座落在孙村乡水口村,1958年建成投产,露天开采,1962年停采,1969年增置机械设备,转为井下开采,属县矿山局管辖,1973年移交给芜湖地区钢铁厂;四、县锌矿。境内零星铁矿分布甚广,宜于分散开采。1957年县成立副业生产矿石开采办事处,统一领导并组织群众开采;1958年12月成立县矿务局,后撤销。1972年成立县矿山管理局,1982年改为县矿山公司,先后组织乡镇群众在大学山、白马山、浮城墩、磁墩头、青龙山等20多处设点采矿。30年来,除1963——1965年因整顿停采三年外,到1986年止,累计开采铁矿石610万吨。
四、建材工业
【石灰】历来民间烧制石灰,普遍采用小堆窑,以柴草作燃料。60年代后,逐步改为立窑,以土煤作燃料,工效提高,产量倍增。1986年有峨山、环城、孙村、马坝、荻港5个乡镇办有7家石灰窑厂,拥有职工2629人,固定资产106万元,年产石灰12万吨,产值212万元。
【砖瓦】明代,小淮、旧县等地有砖瓦窑20多座。洪武年间,太平府差官监制,所产砖瓦运往南京建造宫殿、城廓。民国时期,全县有大小砖瓦窑32座,每年“惊蛰”开坯,“大雪”停窑,年产“二四八”(即厚2寸宽4寸长8寸)青砖400万块,小瓦1000万片左右。1956年7月,由11座砖瓦窑入股组成县砖瓦合作社,社员60余人。1959年底改为地方国营县砖瓦厂,1974年分设县砖瓦一厂、新港砖瓦二厂。乡村砖瓦业于50年代后期兴起。1986年有砖瓦窑厂35家,其中:县办集体性质2家,乡办16家,村办15家,联办2家;共有职工3702人,固定资产441万元,全年产砖17269万块,瓦431万片,产值1005万元。
1972年,县建立矿渣砖瓦厂,就近利用钢铁厂的工业废渣生产矿渣平瓦和脊瓦,1986年产瓦86万片。由于价廉,且能填补县内青、红瓦生产不足的缺口,产品很受欢迎,同时也减少了钢铁厂废渣堆场的困难。
在砖瓦一厂内还设有耐火材料品厂,主要生产各种型号耐火砖。1986年有职工71人,固定资产3。87万元,年产值18万元,产量1148吨,上缴税金3。1万元,利润2万元,产品主要供应本县钢铁及炼焦企业。
【水泥】1958年本县与上海海运局联办海繁水泥厂,1959年兴办县水泥厂,两厂均未完工,1961年停办。
1971年在城东峨山北麓兴建县水泥厂,当时仅有年产5000吨的立窑1座,1979年在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的基础上,水泥生产能力扩大到4万吨。1970年,芜湖地区在原海繁水泥厂的旧址上重建芜湖地区水泥厂,1972年建成投产,1984年移交芜湖市,更名为芜湖水泥厂。现有立窑3座,年生产能力为7万吨。1971年,芜湖市公路局在城东竹丝塔投资建成芜湖公路水泥厂,年生产能力1万吨,产品主要用于市区公路建设。以上3家全民所有制水泥厂,1986年实有职工1007人,固定资产1342万元,产400至500标号水泥13万吨,总产值848万元。
1981年后,孙村、马坝、荻港、峨山、环城、芦南、城关等乡镇相继办起9家水泥厂(其中荻港3家,其余各1家),一般规模为年产能力4万吨,最大荻港一家年产为13万吨,其次环城水泥厂为8万吨,城关水泥厂为6。9万吨。1986年共有职工2274人,固定资产1530万元,产值1817万元,当年全县水泥产量28。73万吨。
另有水泥预制厂和石棉水泥制品厂7家,1986年有职工171人,固定资产56万元,产值90万元。
【陶瓷制品】境内有宋代柯冲瓷窑,其所产之杯、碟、碗、盏等器皿在历史上曾闻名全国,上贡朝廷,至明代衰落。1958年,利用柯冲瓷土资源,在峨山东麓兴办地方国营繁昌陶瓷厂,因古代工艺失传,产品粗劣,滞销积压,于1961年停产。
1970年,由竹器社工人、家属集资重办繁昌碗瓷厂,因销路不畅,连年亏损,于1984年改产高、低压电瓷瓶,更名为繁昌电瓷厂,1986年产值26万元。
另有马坝缸窑村于1955年联合几家私人窑户合办马坝陶瓷厂,因工艺落后,管理不善,效益低而停产。相继又有新港、赤沙陶瓷厂兴起,主要生产缸、钵、酝等日用陶器。1986年共有职工143人,固定资产21万元,年产日用陶器11。64万件,产值34万元。
【沙石开采】50年代后期,先后有黄沙、青石、麻石、沸石、白石、墨玉、耐火土等建材开采业25家。其中属省水利厅1家,县办1家,其余均为乡镇所办。所产黄沙、石子、石料等多用于房屋、公路、铁路、桥梁建设,冶金溶剂、建筑装饰、墓碑、石雕及镇纸等工艺品。1986年共有职工2468人,固定资产167万元,产值551万元(不含省水利厅石厂)。耐火土开采4家,职工416人,固定资产14万元,产值49万元。
五、机械工业
二轻局所辖的机械工业,起步于1955年手工业合作化高潮中,时有新港铁器生产合作社、荻港铁业生产合作社、三山铁器生产合作社及五金小组。后来上述社、组分别演变为繁昌轻工机具厂、新港农具厂、繁昌通用机械厂、荻港五金厂和三山机具厂,并相继成立繁昌二轻机械厂和繁昌剪刀厂;1978年成立繁昌链条厂。各厂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主要生产麦扬机、减速机、脱粒机、水泵、剪刀、链条等产品及机械配件,兼营农机维修。
全民所有制机械工业始建于1958年,当时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首建县农业机械厂。1973年,因市场农机轴承奇缺,该厂经过几年试制,开始小批量生产轴承,1979年正式改名为繁昌轴承厂。1973年该厂分出部分人员和设备,新建繁昌农业机械大修厂,从事农用水泵、打稻机生产及农机、汽车修理,1981年更名为繁昌农机厂,后因市场水泵供过于求,改产建筑钢模板。1986年,上述两家全民所有制机械工业,有职工618人,固定资产317。6万元,年产值448万元。
乡镇机械工业兴起于70年代,当时为便利农业机械维修,县委提出“大修不出县,小修不出社”的要求,20个人民公社均添置了车、钻、刨、焊等机械设备,将当地农具厂扩充改为农机修配厂。80年代,经过增置新设备、引进技术,使这些小厂不仅能承担本地农机修理业务,还可生产定型产品和零配件,如小型电动机、水泵、脱粒机、电焊机、气门导管、阀门、漏电保护器等,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33家县、乡(镇)集体机械工业共有职工1154人,固定资产214万元,年产值642万元。
六、化学工业
1970年,宣城地区在新港镇建磷肥厂,因故停建。1971年由县投资在原址附近重建繁昌磷肥厂,两年后投产。1974年接收地区厂移交的厂房、设备,但因设备不配套,某些工序仍由人工操作,影响效率,产品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含有效磷仅为9。3%),难以销售,年产千余吨,企业亏损。1975年增设硫酸车间,添置配套设备,改用本县马坝开采的硫铁矿生产硫酸,开始扭亏;1979年和1983年两次增加投入,改进工艺,实行机械化生产,使产量、质量同步提高。1986年产过磷酸钙5560吨,有效含磷量提高到12。1%,年产硫酸8500吨,浓度达98。5%,产品销于县内外。
县化肥厂建于1972年,由国家投资320万元,设计能力为年产3000吨合成氨,因设备不配套,产量一直未能达到设计指标,连年亏损。1982年经过整顿,开始扭亏增盈。
此外,县内还有县复合肥厂和马坝复合肥厂、环城化工厂、黄浒化工厂、孙村农药厂、繁昌造漆厂、三山春艳化工厂7家县、乡办集体性质的化学工业。主要产品有:合成氨、硫酸、碳酸氢铵、磷肥、复合肥、化学农药、油漆、防冻霜等。1986年共有职工257人,固定资产66万元,产值893万元。
七、纺织工业
【棉纺】民国年间,分布于城关、荻港、旧县、三山、横山、峨桥、平铺等集镇的私人机坊共23家,拥有木织布机80余台,纺织棉布和各色条布。农村以手摇纺车纺纱者亦较为普遍。建国后个体机坊先后组成合作小组,1956年冬合作化高潮中,合作小组成员带机入股,就地组成纺织合作社,为手工业联社领导下的集体纺织工业。
1958年,县筹办地方国营纺织厂,后因设备、资金短缺而停办。1961年组成县棉针织厂,后正式定名为县纺织厂。1979年,由县投资和银行贷款,在环城西路重建新产房,增添设备,生产规模有较大的发展。厂区面积2。83万平方米,厂房建筑0。75万平方米,拥有织布机184台,浆染烘炕等设备齐全。主要产品有:21s棉纱、彩色被单布、平纹斜纹布、纹帐布、民用线等。年产值1200万元,利税100万元,产品销往东北、天津、青海及本省各地。
新港纺织厂兴办于1961年,初为打麻绳、染衣、制鞋等,扩建后添置26台织布机,生产棉织品,属镇办企业。
三山纺织厂重建于1963年,以生产各种手帕为主,称“江南手帕厂”。1968年,增建纺织车间,购进新设备,生产维尼纶纱。产品达到优质标准,畅销省内外。
1982年后,保定织带厂、环城纺织印染厂、三山被单厂相继建成投产。全县5家乡镇办棉纺织业,1986年共有职工694人,固定资产142万元,产值583万元,主要产品纯棉布559万米,床单7。26万条。
【丝绢纺织】清末民初,县内环城、峨山、孙村、浮山等地盛产蚕桑。民国元年,环城乡农户凤正泰即以缫丝为业,继后峨山又有几户从事缫丝业,盛时年产蚕丝2000多斤,销往南京,后渐衰落。
1984年后,始有黄浒、赤沙、保定、新港办起4家丝绸厂,用蚕丝和化纤原料,机织各样绢丝绸3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远近几十个县、市。1986年丝绢纺织业共有职工375人,固定资产74万元,产值335万元。
【针织品业】全县共有4家针织品厂,县办集体1家,乡办2家,村办1家,主要生产棉毛衫裤、袜子、手套等产品。1986年,共有职工211人,固定资产21万元,产值96万元。
八、皮革服装业
【皮革】1956年组建县皮革厂,1958年改为地方国营县制鞋厂,1962年恢复集体性质,主要生产皮鞋、布鞋、草帽等,经营情况不景气。1985年4月,与上海长征皮鞋厂联营后(为本县第一家联营企业),经济效益逐渐好转。1986年,该厂增建皮革制品厂,生产各式皮包、票夹,产品供外贸出口。
荻港皮鞋厂创办于1981年,属镇办集体企业。
以上几家皮革业,1986年共有职工273人,固定资产28万元,产值144万元,产皮鞋7。22万双,布鞋1。07万双。
【服装】全县计有县服装厂、服装二厂、荻港服装厂、桃冲服装厂、新港服装厂、横山服装厂、峨桥缝纫社等7家集体企业,均系1955年后发展起来的,统属二轻局管辖。1986年,共有职工343人,固定资产33。16万元,年产值225万元,上缴税金6。37万元,生产各类服装19。27万件。
九、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
【木材加工】1955年,县建筑社添置电锯以自用为主兼代客加工木材。嗣后该社的第二、第三建筑队及6个乡镇相继开始木材加工,代客锯材兼事日用木器制造。1986年,共有职工59人,固定资产7万元,年产值99万元。
【家具制造】民国年间,全县有48家木器店,从业人员145人。
建国后,组建木业生产合作社,从事木器家具用品制造。1958年大搞工具改革,经过总结经验,研制成脚踏式打稻机、电动打稻机,经使用后比斛桶脱粒提高工效5倍,进而在全县推广。1962年有24家木工厂发展成为公社农机(具)厂。1986年有10家木器、家具厂,其中县家具厂、荻港家具厂、新港木器厂、横山木器厂4家属二轻领导,其余6家归乡镇管辖。各厂在1978年后,都添置了带锯、平刨、电钻等机械设备,所制家具式样日趋新潮。1986年,共有职工171人,固定资产16万元。年产值191万元。
此外,尚有竹、藤、棕、草制品业4家,职工34人,固定资产7万元,年产值15万元。
十、塑料制品业
县内有塑料制品厂3家,第一塑料厂(荻港)建于1969年,拥有专用机械38台,固定资产20万元,职工62人,1986年产塑料制品255.6吨,产值97万元,上缴税金5。8万元,利润0。9万元;第二塑料厂(横山)是1985年由原竹业社转办,拥有专用机械5台,固定资产7。2万元,职工52人,1986年产塑料制品31.2吨,产值12万元,上缴税金0。5万元,亏损0。76万元;县塑料厂(城关)是1976年由原竹藤雨伞社转办的,拥有专用机械31台,固定资产8。9万元,职工104人,1986年产塑料制品203吨,产值107万元,上缴税金4。6万元,利润7。3万元。
此外,乡镇塑料制品业还有:孙村塑料厂、黄浒乙塑厂、芦南塑料厂、三山塑料厂、荻港塑料厂、峨山塑料编织厂等8家,共有职工248人,固定资产87。8万元。1986年,产值182万元,上缴税金4万元,利润5。88万元。
塑料制品主要有:塑料薄膜、管棒异型材、人造革、工业配件、包装容器、塑料日用品、电缆材料、聚乙烯和聚丙烯制品等。1986年,塑料制品产值552万元。
十一、橡胶制品业
1970年,建县橡胶厂,以修补车胎、打鞋掌、制作橡胶小零件为主。1978年,经营业务以翻新各种汽车、拖拉机轮胎为主,兼事轮胎修补,效益明显提高。1983年,研制成功橡胶水球、密封件、异型接头等卫生洁具配件,经国家物资局鉴定合格,注册定标后,产品投放市场成为热门货。宁、沪、京、津等地客户将这些产品配套组装成完整的卫生洁具,出口销往东南亚,很受欢迎,该厂从此产销两旺。
1978年,城关镇、峨桥乡相继创建两家橡胶厂,生产各种橡胶垫圈、鞋底等产品。
1986年,全县橡胶制品业共有职工92人,固定资产27万元,产值42万元。
十二、印刷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民国期间,县内有4家个体印刷业,以木刻版、石印等方式印制广告、帐册、信封等。1953年,由县供销合作社将4家个体印刷户组成县刻字印刷生产合作社,时有职工13人,圆盘机4台,石板3块,铅字6盒,可承印简单的文字公告、信纸表册等。1958年,为适应《繁昌报》印刷需要,由县财政拨款3万元,购置印刷、铸字、切纸机械,组建国营繁昌报社印刷厂。1961年改名为繁昌印刷厂。经过20多年不断地更新设备,改善管理,现拥有各种印刷机械41台(套),可以承印书报和彩色商标等业务,1986年全厂职工61人,固定资产30万元,产值74万元。
1976年兴建的三山印刷厂和1986年兴建的荻港印刷厂、城关彩色印刷厂,属乡镇集体性质。1986年,共有职工150人,固定资产173万元,年产值121万元。另外,还有商业局塑料色印厂、粮食局印刷厂,其业务范围主要为本系统需要服务。
【造纸】清代,孙村乡金岭山下即有造纸业,该乡纸棚村即因造纸而得名,清末衰落。1976年兴建的横山纸板厂,以生产纸板为主,后改产纸浆。1986年产纸浆45吨,产值8万元。1978年芦南、三山两地各建1座造纸厂,以简易设备生产粗皮纸。1986年3家造纸厂共有职工184人,固定资产57万元,年产值142万元。
【纸制品】1978年后,相继有城关、芦南、荻港、马坝、三山5个乡镇及县水泥厂,保定脱水菜厂先后办起11家集体性质的纸箱、纸袋厂,生产各种用于包装商品的纸箱、纸袋、纸盒。1986年,共有职工320人,固定资产22万元,产值233万元。
十三、食品制造业
【糕点糖果】民国年间,全县各集镇有41家杂货店,内设作坊加工糕点。其中以城厢闵和泰的作坊规模为大,雇请5个糕饼师加工各式糕点,供应门市。抗战期间,糕点行业衰落,战后虽经恢复,但色、香、味、形俱佳的传统名优产品较前减少。
建国后,县商业局建成食品加工厂5个,县供销合作社建成1家,制作糕点糖果供应市场。1978年后,环城、孙村、浮山、荻港、峨桥、赤沙、中沟等10个乡镇,相继新建和扩建食品厂、炒货厂11家。
【屠宰】建国前,私人开设的肉案281个,50年代成立县食品公司,从事屠宰的工人加入当地的食品站从事屠宰工作。随着生猪饲养量的增减和人民生活水准的升降,私人肉案因猪源影响时多时少。80年代后,私人屠宰业峰起,1986年达到894户。
【调味制品】民国年间,城厢、荻港,旧县、横山、三山,峨桥等集镇有私营酱园6家,制作酱油、米醋。建国后,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城厢吴恒和酱园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后,通过赎买政策成为国营,更名为繁昌酱制厂。该厂除生产调味品外,增加生产各种酱菜,其制作的米醋质量达到部颁标准,产品畅销大江南北。其余几家为合作商业,产品亦逐年增多,业务范围随之扩大。
1986年,有食品制造(不含粮油加工)业25家。其中,全民企业11家,职工91人,固定资产49万元,产值75万元;集体企业14家,职工571人,固定资产70万元,产值224万元。
十四、饮料制造业
【酒类】民国时期,城厢、荻港、旧县、横山、三山、峨桥等集镇均有糟坊酿制白酒,抗战时期渐衰。1955年,以横山两家糟坊简陋的厂房、设备为基础,兴办国营县酒厂,1959年厂址迁至县城东门外竹丝塔,仍以传统工艺酿制白酒。当年生产白酒246吨。1970年利用自我积累的资金,添置机械设备,改手工操作为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并增设酵母室,利用自培的酵母菌提高发酵率,白酒年产达到300吨。1982年由县财政拨款59万元,自筹10万元,引进广西桂林酒厂的“三花酒”生产工艺,新建年产能力为500吨三花酒的车间,扩建5个固态发酵池,由单一生产粮食白酒增加到生产红粮液、醉陈小酿、三花酒、薯干酒等10多个品种,产量翻一番。建厂二十多年来,共生产白酒1万多吨,葡萄酒35吨,其他酒类50吨,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400万元,实现利税462万元。全厂共有职工81人,固定资产106万元。1979年后,因经营管理不善,企业由盈变亏,至1986年共亏损39万元。
【无酒精饮料】1978年后,城关汽酒厂、县园艺场果酒厂、县饮服公司冰棒厂、新林冰棒厂等相继兴起,1986年,共有职工123人,固定资产11万元,年产值82万元。
十五、医药工业
1970年,在县药材公司制剂室的基础上筹建县制药厂。1975年厂址迁至县城南峨山脚下。厂区占地面积1。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7万平方米,内设大输液、葡萄糖、淀粉、中成药、动力5个车间,机械设备154台(套),总动力731千瓦,水、电、气等设备齐全,固定资产136万元,职工202人。主要产品有: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葡萄糖粉、速效止泻茶等。投产后10年平均产值80余万元,经济效益差,年亏损约5万元。1983年4月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至1986年平均年产值提高到174万元,盈亏相抵后盈利9万元。
十六、自来水供应
1978年由省、市两级财政投资25万元,县财政投资67万元,筹建县自来水厂,建成深井2口,净化器1台。1980年7月开始供水,日供水量2400吨;1982年增建新井2口,净化器1台,加压站1座,供水点增至4处,管道11043米,形成网络,日供水量达到4400吨,基本满足城区供应。1986年产值12万元。
1982年后,另有荻港、新港、三山3家镇办自来水厂和横山1家户办自来水厂;外地驻繁单位桃冲803地质勘探队、上海磕山轴承厂等,早在60年代就有自来水设施,供本单位使用。 十七、船舶修造业
民国年间,峨桥、旧县、荻港、中沟、浮山沿江河一带,有200多名造船工,为船户修造小型木帆船。
建国后,原有造船工人多加入集体木业组织。1956年,县航运公司在荻港建立修船厂,为水上运输合作社修理船只;1977年经过扩建,定名为县航运公司荻港修船厂。内设金工、铸造、船体3个车间,有电焊、氧割、车、锯等各类机械设备28台,铸造炉1座,龙门吊1台,小型船坞1座,生产小型钢质驳船、拖轮、机动客运船和船用螺旋浆等多种产品,产销两旺。1986年,全厂职工76人,固定资产31。9万元,产值43万元。
1971年,上海海运局在县境荻港板子矶旁建成荻港修船厂(统称711船厂),占地35。9万平方米,其中厂房等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江岸作业线长1500米,现有职工17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5%,拥有万吨级泊位4座,浮船坞码头2座,起重装卸头1座。厂内设备精良,加工设备齐全,能承接万吨船舶的修理业务。
十八、粮油饲料加工业
清代,粮食加工大都手工操作,使用木砻、碾盘、石臼、石碓、风车、大筛、手筛等传统工具。民国时期,有私营砻坊百余家,自购原料,自销成品,有的给县田粮处加工公粮。1950年4月,县粮食部门调12匹马力柴油机1台,自备20匹马力柴油机1台,开始以机器加工。1955——1967年,先后建成城关、峨桥、三山、横山、新港、孙村、黄浒、中沟、荻港等乡镇粮食加工厂。1986年,全县各米厂已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日加工稻谷40~50万斤,农村加工粮食也全部使用碾米机和小钢磨。
民国时期,油脂加工主要使用木榨、牛碾。1956——1960年,全县先后建油厂18个,1964年起使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榨油机生产。1978年后,乡(镇)村企业办油厂,使用榨油机生产。
60年代,县粮油厂采用米机含糠上车法,增加饲料产量,1968年加工统糠。1975年,城关等8个粮站先后建成饲料加工厂。1984年投资兴建县配合饲料厂,占地面积0。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8平方米,班产量20吨。1986年固定资产59万元,产值105万元。
十九、其它工业
县内还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家,工艺美术制造业5家,其它生活、生产用品制造业15家,1986年工业总产值为922万元。
198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