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全民所有制工业
1950年建成的城关粮油加工厂,是本县国营工业之首户,当年创工业产值4。1亿元(旧人民币)。1951——1957年期间,在工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先后建起印刷厂、酒厂、城关食品加工厂以及公私合营的同和祥锅厂、吴恒和酱制厂等21家企业,共有职工1132人,工业年产值687万元。
1958年“大办钢铁”,县成立钢铁工业指挥部。先后建起繁昌钢铁厂、省直钢铁厂(新港)、东风钢铁厂(峨山)、炼钢厂(三山);上海在荻港与繁昌联办海繁水泥厂,县农机厂并入机械厂更名为农业机械厂,县供销社办起三山轧花厂;手工业联社管辖下的针织社、皮鞋社、服装社、五金社、砖瓦社、陶瓷社、建筑社、竹藤雨伞社8家集体工业升格为国营工业,建筑社更名为国营建筑工程公司。同时,采矿工业亦随之兴起。至1959年国营工业增加到56家,固定资产(指净值,下同)总值532万元,工业总产值3063万元,比1957年的687万元增长了3。87倍。由于仓卒上马,一哄而起,技术、设备简陋,产品质量低劣,亏损严重,得不偿失。
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相继停办省、地、县钢铁厂和水泥厂及部分采矿工业,8家集体所有制工业仍恢复原来的体制,划归手工业管理局管辖;农机厂划出恢复原来的集体性质;国营农业机械厂重点投资、增人、充实提高。至1965年,全县农业机械厂、锅厂、酒厂、印刷厂、粮油加工厂、酱制厂、轧花厂、铁矿、煤矿以及省水利厅所属石料厂等17家国营工业,固定职工660人,固定资产299万元,工业年产值714。56万元,比1959年下降76。69%。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基层各级党组织和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抵制,工业生产的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此间相继新建县化肥厂、磷肥厂、水泥厂、水泥预制厂、钢铁厂、制药厂、饲料加工厂、马坝轧花厂等国营工业,并将农业机械厂转为轴承厂,新建农机修造厂。至1976年止,全民所有制厂(矿)共45家,固定资产2044万元,固定职工2882人,工业年产值2461万元。
1978——1986年九年间,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1984年,县委作出“努力实现工业县”的决定,重点改革县办工业,大力发展乡镇工业,推行厂长负责制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从而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978年增建县自来水厂;1981年停办长期亏损的大阳煤矿。1986年,国营工业构成有:采矿、金属冶炼、金属制品、建材、机械制造、化肥、制药、食品、饮料、饲料、印刷、自来水等12个行业37家工厂(矿),年末固定资产5415万元,固定职工5495人,工业总产值5180万元,比1977年增长1倍。 二、集体所有制工业
1955年,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本县将分散个体经营的手工业者按行业性质组织起来,成立11家合作社和27个合作小组,职工625人,为县内首批集体所有制工业,当年创工业产值49。11万元,利润3。19万元,其中上缴给国家的税金占9。3%;集体积累占22。8%,职工分配占67。9%。
1958年后,由于盲目追求生产关系向高级形式演进,资金、原料缺口较大,三年间产品质量与数量均有所下降,市场上小农具与生活用品奇缺,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使集体经济蒙受一定的损失。
1962年,在调整、整顿的基础上,集体工厂恢复原来体制,加强了领导与管理,使企业得到巩固和发展。至1965年,县手工业管理局下属的集体工业已发展到55家,工业总产值368万元,小型农具及小商品的生产明显增多,质量也有所提高。全年共生产铁制小农具21。6万件,木制小农具5。75万件,竹制农具57。3万件,剪刀3。18万把,雨伞1。78万把,不但繁荣了市场,方便了人民生活,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1966年后,55家集体工厂并转为35家,新建和并转较大的8家企业是:县电瓷厂、县塑料厂、县鞋帽厂、县第一塑料厂、峨桥农业机械厂、新港油毡厂、新港玻璃厂、横山纸板厂。
1977年,集体所有制工厂发展到51家,职工2592人,工业总产值624万元,比1966年的261。2万元增长1。29倍。
1978年,利用集体工业小型多样的特点,先后发展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增建县造漆厂、第三塑料厂、链条厂,扩建一批农具厂和食品厂。1986年,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的企业共有50家,其中县经委管辖的4家,二轻局管辖的46家,共有职工3579人,固定资产1023万元,工业总产值2690万元,比1977年增长3倍多。
三、乡镇工业
1954年遭受水灾后,境内灾区农业生产互助组和合作社,为开展生产自救,组织群众烧制石灰、砖瓦,开采小窑煤,收入纳入集体分配,是本县乡镇工业的雏形。
1958年,在“全党全民大办工业”的号召下,各人民公社“土法上马”相继办起了86家小钢铁、小矿山、小化肥、小农药、小煤窑、小农具等工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1961年停办所有社办钢铁、化肥、农药等工厂,调整采矿业,巩固并充实农具制造和食品加工业,当年乡镇社办工业产值下降到112万元。1963——1965年经过三年调整,平均年产值下降为53万元。1966——1969年四年间,乡镇工业虽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仍然在艰难竭蹶中发展。31家社办工业总产值平均达到103万元,较前三年增长近一倍。地方党委力排干扰,甘冒风险抓生产,特别是1975年中央着手对工业进行整顿,各乡镇本着三就(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供应)“四为”(为农业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大工业服务,为外贸服务)的原则,又兴办了一批小农机、小矿山、小化肥、小水泥、小农药等“五小”工业。至1977年,乡镇工业已发展到176家,工业总产值由1969年的131万元上升到1131万元,增长7。6倍。
1978年后,县委、县政府通过调查研究,制订了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工业的方针,在发展工业上以发展乡镇工业为主,在发展乡镇工业上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以采掘、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并采取横向经济联合、补偿贸易、预付定金等形式,先后从外地引进资金4500万元,各类技术人才336人,新技术151项,使乡镇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86年,乡镇工业已拥有铁矿开采14家,煤炭开采8家,矿石采掘23家,水泥厂6家,水泥预制厂5家,砖瓦厂26家,石灰厂7家,农机厂27家,印刷厂3家,造纸厂2家,塑料厂7家,陶瓷厂3家,纸箱厂5家,橡胶厂2家,羽绒厂2家,刺绣厂5家,猪鬃厂3家,脱水蔬菜厂2家。此外还有农药、铝箔、制刷、草墙纸、丝绸、拆船、电器、拉丝、被单、电镀、羽毛球、皮鞋、玻璃仪器、粉末冶金、织席、地毯、鱼钩、花炮、化工、锌矿、硫铁矿等238家企业,年末全部职工12415人,固定资产4558万元,工业总产值7544万元,比1977年增长4。94倍,上缴国家税金305万元,获纯利550万元。其收入除用于职工福利和发展生产外,多用于乡镇文教、卫生、公共建设及社会福利事业。
四、村办工业
县内村办工业起源于1955年农业合作化以后,时因适应集体生产的需要,在农业合作社内组织铁、木、竹三匠制作小型农具;又因公、私房屋的建造维修需要建筑材料,组织社员烧制石灰、砖瓦,其收入上缴大队,投入劳力由队施工,参加年终分配。
1958年,有手工技艺的社员多被抽调为大办钢铁搞“工具改革”。1962年后,这些社员又回到原生产队,从事单一的农具修理。1966年起,农村限制四匠(铁、木、竹、瓦)发展,村办工业名存实亡。
1978年后,农村商品经济逐步发展。1986年,村办采矿、采石、捞沙、砖瓦、石灰、粮油加工、饲料加工、农具家具制造、纺织、缝纫、服装、鞋帽、皮革皮毛、电器、塑料、橡胶、化工、饮料、食品、印刷、屠宰、水作等业发展到648个,从业人员14272人。多数已由过去的手工操作发展为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共拥有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卷扬机、水泵等510台(套),机动运输车118辆,固定资产905万元,村办工业总产值2152万元,利润306万元。积累资金多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业投入以及村民的公益福利事业。
五、联办工业
民国时期,有私人合股经营的煤矿、砻坊、糟坊、油坊、砖瓦窑、水作等联办作坊。50年代后,随着国营、集体工业的建立与发展,私人合股联营形式已逐步消失。
1978年后,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形势下,联办工业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经营形式多种多样:或投入劳力、资金,或投入技术、设备合股办厂(坊),按各自投入的人、财、物价值大小确定分红股份。马坝乡大阳村村民张开发联合31户村民集资开采小窑煤,雇工50余人,1985年采掘土煤1。03万吨,收入45万元;除去税金费用,每个联营者收入万余元。三山镇居民陈修年兄弟三人创办春艳化工厂,招工41人,生产防冻、防裂霜等系列护肤化妆品,年产值达20余万元,产品走俏,1986年与镇经委联营,当年产值增加到28万元。荻港镇天河羽绒厂与芜湖天鹅羽绒厂联营后,产品质量得到提高,1986年产值达到25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5。04万元、实现利润5。21万元。
1986年,有采矿、建材、电器、化工、金属制品、鞋帽、服装、粮油加工等乡、村联办工业663家,从业人员5462人,固定资产105万元,工业总产值1827万元,上缴国家税金57.58万元,利润461。77万元。
六、家庭个体工业
民国年间,城乡多为分散的家庭个体手工业。建国后,经过国家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镇多数从业人员参加了集体手工业社、组,家庭手工业所剩无几。1958年家庭手工业受到抑制,许多传统手工工艺如石雕、竹编以及缫丝等濒于失传。
1978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工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并由粗加工向精细加工发展。如峨山乡恢复了传统的竹编工艺,产品畅销省内外。孙村乡田联村农民魏中玉,过去靠单一篇织箩筐,年收入不过2000元,1986年他雇请两名帮手,增加精致编织,并与人合股开办黄沙经销站,购买汽车跑运输,一年收入就达到2万元。环城、赤沙乡的一些个体石匠,经过探索、交流、实践,恢复石雕工艺后,产品供不应求。1986年,有家庭工业11752户。其中:采掘业5227户,纺织业305户,机械业336户,化工业4户,石雕和日用商品制造2672户,其它零星各业3208户,从业人员17665人,全年家庭工业总产值4423万元,上缴税金,112。1万元,实现利润1234万元。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