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城(城关镇)】城关镇为县城所在地,本县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总面积3。3平方公里。辖6个居民委员会和1个村民委员会,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239户,30924人,其中农业人口1112人。
今城区主要街道14条,总长11公里,路宽8——12米,均为沥青或水泥路面。其中迎春路、峨溪路成“十”字交叉,是商业中心。1985年新建的金峨农贸市场,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内设摊位1000多个,日上市人流量逾万人次,日成交额达10万元。198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10万元。
镇办工业有采石场、水泥厂、电镀厂、羽毛球厂、彩色印刷厂、汽酒厂等10多家。1986年镇工业总产值498。31万元。县办工业主要有冶金、煤炭、机械、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纺织、皮革、服装和印刷等企业30多家,芜湖钢铁厂、水泥厂坐落镇郊。
镇区有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九年制学校各1所,完全小学2所,公办和私办幼儿园2所,并有大戏院、电影院、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血防站、防疫站、妇幼保健所、县广播站、广播服务站、广播调频台、人民体育场等文化卫生单位。
峨山之巅建有县烈士陵园,四周自然林和人造林树木葱茏,花草繁茂。位于迎春路南侧的孔庙,始建于明代,几经复修,今仍不失明代建筑风貌。
峨溪河夏秋之间可通机动船;宁芜铁路和芜青、芜铜干线公路经过县城;汽车站设于镇东,火车站在城北;支线公路由县城伸向各乡镇,交通极为方便。
【荻港镇】位于县西,距县城18。5公里,总面积47。6平方公里。12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居民委员会,13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836户,25426人,其中农业人口11780人。
荻港镇历史悠久。得长江之地利,商贾云集,贸易繁荣,成镇较早。现有明清一条街,建筑古朴。
境内石灰石、土煤、铁矿石储量丰富。现有采矿业、建材业、冶金业、机械铸造业、玻璃仪器业等30多个村镇企业;省、市、县及上海航运局也都在此办起石灰石厂、水泥厂、采石场、造船厂等。其中粉末冶金厂生产的机械配件,填补了省内空白;玻璃仪器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桃冲铁矿是马鞍山钢铁公司的矿石基地之一,年产铁矿石40万吨;海运局荻港修船厂,可承修1。50万吨以下各类船舶和7000吨级以下船坞。1986年镇工业总产值2134。74万元,居繁昌县乡镇工业总产值第二位。
农业耕地10432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小麦、山芋等。1986年粮食总产4508。5吨,油料总产329。1吨,棉花总产121。3吨。山场3万多亩,主要产毛竹、元竹、松杂木。村办林场4个,植杉、松木等3000多亩,辟茶园530亩,产茶2000多公斤。养殖水面1810亩,年产成鱼10万公斤。所产鲥鱼、刀鱼、螃蟹被誉为荻港“三鲜”,供外贸出口。
本镇商业兴隆,有国营、集体商业单位80多个,个体经营者400户,日上市5000多人次,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近3000万元。已成为铜陵、繁昌、无为三县毗邻20多个乡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
交通运输发达,江岸有客货运港口码头7座,专用码头8座,货场面积4万多平方米,桃冲铁矿轻便铁路铺到江边,年客运量50万人次,货运量100多万吨,是繁昌县最大港口;并有荻芜、荻繁、荻新(新港)公路运输,沟通大江南北水陆交通。
1973年拓宽改造古老街道,将1千米长的石板道改筑水泥路面,同时疏浚下水道。1986年填平德胜河,新建街道长600米、宽40米,沿江堤建造的防水墙,可御15米荻港长江水位。
镇上有完全中学和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13所;县办中心卫生院1所,镇办卫生院1所,影剧院2座,文化站、电影队、俱乐部各1个。
【新港镇】位于县西北,距县城19公里,总面积34.7平方公里。辖1个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2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124户,19203人,其中农业人口14613人。
南唐升元年间(937——943)为县治,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迁县城至金峨山下,改原县城为旧县镇。1958年更名新港。
境内有铁、煤、大理石、石灰石、瓷土等矿产资源。市、县办冶铸、铁矿、砖瓦、磷肥、机器修配等工业企业10个,其中国营同和祥锅厂已有120多年历史,产品有铁锅、铸铁管、农具铸件3大类,铁锅远销东南亚一些国家,铸铁坑管畅销江、浙、闽、沪等10余省(市)。镇办工业有农机、陶瓷、砖瓦、拆船、采石、油厂和采矿队、建筑队、拖拉机站、装卸队等,1986年乡镇工业总产值885。72万元。
农业耕地10555亩,以种水稻为主,山地兼种旱杂粮,1986年粮食总产5444。4吨,油料总产364。3吨。杂粮29万吨,山林面积5780亩(其中用材林3600亩),各村委会均有林场。饲养耕牛573头,生猪6054头,水产养殖总面积2193亩,捕捞和养殖鱼类产量43。1吨。
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饮食服务单位300个,198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00多万元。
公路通往繁昌、荻港、高安、芜湖等地,江边有客、货码头3座,芜湖至安庆班轮船在此停靠。
县办职业高中1所,镇办初中1所,小学8所,幼儿园1所,并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和影剧院、卫生院。
境内寨山,原名覆釜山,海拔477米,繁昌十景之一“覆釜晴岚”即此。
【横山镇】位于县北,距县城11。8公里,总面积27。8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和11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86户,17669人,其中农业人口14086人。
全镇耕地14240亩,其中水稻田13202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其次为杂粮和棉花。1986年,粮食总产7479。2吨,油料总产924。1吨,林业山场1400亩,主要有杉、松等树种。饲养耕牛719头,生猪3724头。水产养殖面积1731亩,养殖捕捞鱼类产量74吨,芦苇面积338亩,产量219。6吨,闻名遐迩的“繁昌蜜枣”多系横山所产。
境内矿产资源有铁、铜、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泥炭等。镇办企业有轧钢厂、电线厂、电缆厂、工艺花边厂、砖瓦轮窑厂、石灰石矿、白云石矿以及甄山、大山、马口等铁矿场。1986年乡镇工业总产值1161。85万元。
横山集镇历来为附近农村农副产品集散地,今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主要街道东西走向,为商业和集市贸易区段,198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00万元。
横山桥连接横山集镇东、西两段,横山河穿镇而过,盈水季节可通航运,芜青公路干线经过镇东,横(山)新(港)公路通往新港长江边,县内和芜湖市公共汽车往来不息,陆路交通方便。
镇办初级中学1所,小学12所,镇西中心卫生院1所,镇中影剧院1座。
【三山镇】位于县北,距县城16。5公里。总面积40。5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154个村民小组,1986年7180户,25864人,其中农业人口22119人。
农业耕地25341亩,其中水田19581亩。圩区丘陵区以水稻为主,是本县主要产粮区之一,洲区以棉花为主。1986年粮食总产10499。5吨,占全县乡镇粮食产量第三位,油料总产1579。9吨,皮棉总产426。8吨,山场面积4280亩,累计造林3900亩,饲养耕牛671头,生猪4785头,水产养殖面积3246亩,总产成鱼138。3吨,洲区芦苇面积574亩,产量125。1吨。
矿产资源有铜、铁、白云石、大理石和泥炭。利用交通方便、资源丰富的优势,镇上兴办的有采矿场、白云石场、砖瓦轮窑厂、农机厂、油料厂、食品厂、印刷厂、造纸厂、塑料厂、纸袋厂、拉丝厂、被单厂、织席厂、炕坊、化工厂、建筑队等乡镇企业。1986年乡镇工业总产值1141。66万元。
60年代始新建的新后街,拓宽改造的兴隆街和公路的两侧,有饭店、旅社数十家,是商业饮食服务业集中地段。198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71万元。集镇西南侧建有全县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来自本县和外地的大宗蔬菜等农副产品,经过批发市场运销全国20多个省(市)。
小江盈水季节船只可通横山、保定和小洲。芜湖市22路公共汽车、县班车中途停靠,公路交通尤为便捷。
全镇有幼儿园1所,小学14所,初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并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队、影剧院、卫生院等文化卫生单位。
为纪念人民解放军渡江牺牲的29位烈士,1978年在双龙口山上建有二十九位烈士之墓和烈士陵园。
【峨山乡】位于县东南,距城4公里,辖14个村委会,261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机关驻柏树村强园。全乡总面积76。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十二分之一。1986年总户数5297户,总人口22299人。其中农业人口21786人,农业耕地17949亩,1986年粮食总产9540。8吨,油料总产343。5吨。山场5。60万亩,有林面积4万亩,占全县首位,是本县主要竹木产区之一。饲养耕牛1524头,生猪8531头,水产养殖总面积1253亩。
境内有锌、铝、煤、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矿藏,其中随山南麓的锌矿为稀有金属,年产锌精砂200吨,红、灰云铁颜料300余吨。乡村企业有砖瓦窑厂、锌和铁矿场、石灰厂、水泥厂、农机厂、家具厂、竹编厂等,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702。91万元。全乡有竹制品专业户500多户,著名的竹编品种有花篮、托盘、茶几、童车、睡椅等,这些产品,式样新颖,技艺精巧,远销至香港、日本、美国等地。
芜青公路贯穿西北,湾(店)新(林)公路过境,峨溪河盈水期亦可通航。
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4所,文化站、电影队各1个,简易剧场3座,卫生院1所。
【环城乡】总面积60。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205个村民小组。1986年总户数4967户,总人口20782人,其中农业人口20351人。农业耕地面积15552亩,农作物有水稻、小麦、山芋、油菜等,1986年粮食总产9297。3吨,油料总产457。5吨。山林面积4。26万亩,大部分为自然林,育有杉、泡桐、松杂树、毛竹等,是本县林产区之一。饲养耕牛1173头,生猪7676头,水产养殖总面积1368亩。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铁矿、煤矿、石灰石矿、石片场、石灰厂、砖瓦厂、水泥厂、水泥预制厂、建筑公司、搬运队、饭店旅社、农机维修和粮食加工等企业,戴店石片场的料石备受客户青睐,远销省内外。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812。61万元。
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0所,卫生院1所。
宁铜铁路,芜青、芜铜、繁荻、繁新(港)、繁新(淮)等公路过境;夏秋之际峨溪河可通机帆船。
柯冲古瓷窑遗址,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瓷窑建于北宋初年,系民窑,器型以柯大、柯二碗著称,毁于元代。1980年在境内“烈马回头”处土丘上,发掘春秋墓葬,出土文物有铜鼎、编钟、卤(you)、釜等。
【孙村乡】位于县西南,距城8。5公里。总面积64。4平方公里,四面环山,中间丘陵,西部成圩,有犁山圩、田联圩等。孙村原是孙姓居多的大村落,后发展为小集市。辖11个村民委员会,183个村民小组,1986年总户数5392户,总人口21915人,其中农业人口21082人。
农业耕地16393亩,1986年粮食总产10172。6吨,油料408。7吨,山场面积2。75万亩,是本县主要林产区之一,有林地近万亩,茶园2343亩,饲养耕牛1133头,生猪10113头,水产养殖总面积1337亩。
乡村企业和多种经营发展较快,有铁矿场、农机厂、农药厂、水泥厂、石灰厂、砖瓦窑厂、硫磺矿场、氟石矿场、塑料厂、编织厂、刺绣工艺厂等。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2219。62万元,为本县乡村工业总产值之首。
宁铜铁路、芜铜公路自东向西横贯境内,境内公路和乡政府通往行政村的机耕路30多条,总长45公里。
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广播站、文化站各1座,乡、村电影队3个,卫生院1所。
抗日战争时期,是本县主要抗日游击根据地。新四军第三支队同日本侵略军在塘口村开展著名的“塘口坝血战”。1973年在境内犁山发掘一春秋时期墓葬,出土吴王剑、铜鼎、画戟、刀、矛、陶罐、鹿角及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等珍贵文物。繁昌十景中的“红花晚照”、“龙华丹桂”在乡之北。
长寺村境内的钳口水库,建于1958年,容水量416万立方,是本县最大的水库。
【赤沙乡】位于县西南,距县城12公里,总面积54。5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154个村民小组。1986年总户数4019户,总人口16122人,其中农业人口15359人。
耕地面积13763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1986年粮食总产8031。5吨,油料总产212。5吨,山场6万多亩,是本县山场面积较大乡镇之一,有林地2万多亩,出产竹木、茶叶、药材等。人工培育的蘑菇,以产多质优著名。1986年饲养耕牛971头,生猪6911头。水产养殖总面积1251亩。
乡村企业有腌制蘑菇厂、墙纸厂、红铁矿、氟石矿、工艺厂、砖瓦厂、黄砂站、农机厂、猪鬃厂、丝绸厂等,其中的蘑菇、草墙纸均为出口产品。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608。56万元。
宁铜铁路穿过境内九连圩。繁昌至赤沙公路由东北进入赤沙滩自然镇。盈水时赤沙河可通机帆船来往于赤沙、黄浒、荻港之间,并可进入长江。
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0所,文化站1个,剧场2座,中心卫生院1所。繁昌县麻疯病院设在境内马仁山。
乡东南马仁山,石壁林立,繁昌十景之一“马仁石壁”即此。西南狮子山,海拔390米,绵亘繁、铜、南三县,抗日战争时新四军在狮子山创办“临江学校”,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938——1940年,新四军第三支队驻扎中分村,并在此建立民主抗日政权,民国县政府亦曾一度迁设在八分村。
【黄浒乡】位于县西部,距城14公里,全乡总面积37。2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156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集镇。1986年总户数3843户,总人口15430人,其中农业人口13935人。
耕地17763亩,其中五联圩耕地1。30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大小麦、山芋等,是本县主要粮食产区之一。1986年粮食总产11371。7吨,占全县粮食产量第二位。油料总产546。8吨,山场1。30万亩,大部分集中在东北部,办林场9个,造林面积1。20万亩。其中顺风山林场多次被评为省、市、县林业先进单位,造林面积1万亩,占全乡造林总面积的84%。饲养耕牛579头,生猪9192头,水产养殖总面积4114亩。
乡办企业有涤纶丝织厂、玻璃纤维厂、黄麻厂、水泥预制厂、油毡厂、猪鬃厂、采矿场、榨油厂、鱼苗厂、建筑队、农机修配厂等。其中涤纶丝织厂的产品远销省内外,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991。44万元。
黄浒自然镇宋代为黄火镇,后因镇建于溪水之畔,称为黄浒镇。集镇居民多经商,镇南过黄浒河大桥即为铜陵县境。
芜铜公路、获黄公路经过境内。黄浒河由南至北绕过境内圩区从荻港入江,赤沙河和黄浒河可行驶50吨位机帆船,境内黄浒河道长13公里。
有县农业中学1所,乡初级中学1所,小学10所,卫生院1所,有电影队、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等文化卫生单位。
【芦南乡】位于县西北角,距城18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3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0。1平方公里。1986年总户数3611户,总人口14749人,其中农业人口14323人。
全乡耕地面积12850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1986年粮食总产6907。6吨,油料总产383。7吨,棉花39。6吨,山场2万余亩,其中有林面积1。70万亩,茶园643亩,饲养耕畜576头,生猪6387头,池塘养殖总面积1655亩。
乡办企业有小煤矿、小铁矿和砖瓦、青石、石灰、农机、塑料、榨油厂等,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599。89万元,赭圻岭蕴藏的墨玉,为繁贵重建筑材料,今已建厂开发利用。
新港至荻港的公路经过乡境,沿江航运方便。
乡有卫生院、文化站、影剧院和1所初级中学、9所小学。
境内古迹板子矶,突兀江中,有“天垂星斗入江心,势吞吴楚千年壮”之称,历为兵家必争之地。1949年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路大军从芦南江边突破,解放繁昌。董公山北麓,建有渡江战斗时牺牲的解放军9位烈士墓。寨山、赭圻岭、战乌圻有晋代建筑遗址。新河村委会发掘东晋砖石墓3口,出土文物有器皿陶仓、陶灶、陶俑、礼器原始瓷、神兽镜、银镯、发钗等。
【高安乡】位于县北部,距城13。5公里。总面积45。2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委员会270个村民小组。1986年总户数6844户,总人口29278人,为本县人口最多的乡,其中农业人口28715人。
全乡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属圩区,沿江一带为洲地,总耕地27176亩,其中水田19308亩,旱地7868亩。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棉花次之。1986年粮食总产11017吨,棉花总产442吨,油料总产1546吨,是本县主要粮、棉产区之一。林场及河岸旁成材树4。50万棵。饲养耕牛377头,生猪9596头,水产养殖总面积3903亩。
乡村企业有砖瓦厂、农机厂、油厂、鱼苗场、珍珠养殖厂、建筑队、综合厂等,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322。56万元。
横(山)新(港)公路纵穿乡境东西,5公里长江大堤晴天可通汽车;由油坊嘴渡口至横山、焦湾、江坝,小河盈水期可通航。
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3所,并有文化站、影剧院、广播站、电影队和卫生院。
【马坝乡】位于县城北7公里,总面积41。3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190个村民小组。3834户,16801人,其中农业人口15871人。
全乡有山有地有圩田,山丘区易旱,圩田易涝,耕地面积12470亩。1986年粮食总产5620。9吨,油料总产461。3吨,棉花74。2吨,山场3万亩,其中有林地2。31万亩,村办林场6个。饲养耕畜910头,生猪4182头,水产养殖总面积1276亩,1986年从外地引进果树优良品种,种植板栗300亩,枣树800亩。
境内硫铁、煤、石灰石、陶瓷土等资源丰富,乡村企业发展较快,有硫铁矿、小煤矿、石灰厂、陶瓷厂、榨油厂、水泥厂、砖瓦厂、农机修配厂及建筑队、运输队等企业。硫铁矿质地优良,年产两万吨,为乡镇企业主要支柱,小煤窑数量和产量在全县名列前茅。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1473。18万元。县果树园艺场设于境内。
繁新、芜荻公路经过乡镇府驻地十字街,加上煤矿、园艺场专用公路,交通方便。十字街原只有数户农舍,1961年公社机关设立后,今已初步形成乡村集市。
该乡历史上为本县贫困乡,岗地荒瘠,血吸虫病流行。建国后,大力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结合兴修水利消灭钉螺,卓有成效,现已一改旧貌。
乡办初中1所,小学1O所,卫生院1所,有广播站、电影队、民办文化站和影剧院。
境内红花山海拔450米,库山海拔267米,日军侵华时曾在库山设立据点,新四军在红花尖一带进行过游击战争。
【保定乡】位于县北,距城18。2公里,辖10个村委会,15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3。7平方公里。1986年总户数5832户,总人口22824人,其中农业人口21948人。
境内地势呈锅底形,四周高中间低。建国后兴修水利,江河堤加高培厚,江堤长8。5公里,顶宽6米,高15。5米,防洪水位14米,河堤长11。52公里,顶宽3米,高13。5米,新开南北沟、大主沟2条,基本旱涝保收。
农业耕地面积22766亩,原以种植旱杂粮和水稻为主,1958年后改种棉花为主,水稻、小麦、油菜、花生、大葱、大蒜和大菜次之,是本县主要棉花产区和蔬菜生产基地。1986年棉花播种面积14983亩,总产皮棉1250吨,占全县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第一位,油料总产955吨,粮食总产69吨。蔬菜播种面积10707亩,蔬菜产量占全县首位,其中大蒜产量2725吨,西红柿310吨,辣椒793吨,洋葱1128吨。饲养耕牛187头,生猪3375头,水产养殖总面积2649亩。
乡村企业有脱水菜厂、农机修造厂、农具厂、油料粮食加工厂、砖瓦厂、织带厂、综合厂等,其中脱水菜厂加工的葱片、蒜片是外贸出口物资之一,农机厂为安徽省77家纺织厂生产机械配件和微型机铸配件。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568。35万元。
陆上交通有渡(口)新(胜)、江心公路,纵贯全境,保定桥沟通本乡与外地来往,公路东接芜青路干线,北抵江边头棚港务站,水上交通有头棚、窑头、油坊嘴、唐家桥4处长江渡口。
乡有10所小学,1所初级中学,有电影队、影剧院、文化站、卫生院。
1931年境内有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抗日战争时期,有10多位中共繁昌县委干部和区委干部在这块土地上牺牲。
【小洲乡】位于县北部,距城25公里,总面积34。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149个村民小组。1986年总户数2879户,总人口11910人,其中农业人口11532人。
小洲系长江冲积土形成的沙包地,按淤出水面先后,有大凸、二凸至八凸之分。因圩堤成于大洲(即保定圩)后,面积又小于大洲,故名小洲。全乡四面环水、地势平坦。农业耕地11742亩。砂质土宜于种植棉花,是本县重点棉产区之一。1986年棉花播种面积9439亩,占全县棉花播种面积第二位,总产皮棉732吨;油料总产451吨,其中花生总产46吨,占全县第一位;粮食总产134吨。四旁植树造林发展迅速,饲养耕牛186头,生猪1163头,水产养殖总面积916亩。
乡村企业有钢球厂、电器厂、榨油厂、建筑队等。其中主要产品有电器厂生产的漏电保护器、手提式轻便电焊机、保安器测试仪、自动式接触器、低压电热褥等。芦苇场植苇675亩,产芦苇679吨。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321。06万元。
小洲乡近年亦为本县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蔬菜播种面积5694亩,产量占全县第二位,其中大蒜产量520吨,辣椒564吨,洋葱1465吨,蔬菜通过三山镇蔬菜市场和新埂码头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
乡内有机耕路3条,通往三山公路1条,水上运输较为方便。
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9所,卫生院1所,并有文化站、电影队、小型影剧院。
【中沟乡】位于县东北,距城18。5公里,总面积52。4平方公里。因境内有上、中、下三条干渠(俗称为沟),中为主沟,得名中沟,辖15个村民委员会,152个村民小组,5489户,23604人,其中农业人口22738人。
该乡东北部保大圩堤,在境内北起鲁港、南至都斗门,漳境河内堤长10公里。地势平坦低洼,易成涝灾。建国以来,开挖渠道5条,兴建排灌站40座(装机55台,容量983千瓦),其中中沟电力排灌站是本县重要水利枢纽工程。
农业耕地24875亩,其中水田22375亩,以种植水稻为主,是本县重点产粮区之一,每年提供商品粮3000吨。1986年粮食总产12334吨,占全县粮食产量第一位。油料总产1608吨;1340亩滩地,以棉花为主,总产91。2吨,公路和渠道两旁植树面积200亩,四旁植树8万多棵。饲养耕牛758头,生猪7041头。水产养殖总面积4591亩,水产品总产量245。9吨,其中养殖产量198。7吨,捕捞产量47。2吨。
乡办企业有帆布厂、砖瓦厂、农机厂、拖拉机站、鱼钩厂、芦席编织厂等。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362万元。境内的芦席编织是传统副业。
芜青公路干线横穿中沟北部,境内全长近10公里,有鲁港、螃蟹矶、中沟等处停靠站,三条干渠机耕路南通峨桥,北通芜青公路,村村可通汽车。
全乡15所小学,1所初级中学,并有卫生院、文化站、影剧院、电影放映队等。
【峨桥乡】位于县城东北13公里,总面积31。3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175个村民小组。1986年4212户,总人口17730人,其中农业人口15416人。
境内西北属山丘地区,东南多圩田,总耕地14848亩。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1986年粮食总产量8233吨,油料总产928吨,林场7个,造林面积2。2万亩。饲养耕牛817头,生猪5213头。水产生产养殖总面积4412亩,养殖和捕捞产量179吨,其中虾蟹类5。5吨,占全县首位。
境内浮城墩铁矿石品位高,远销重庆、太原等地。乡村企业有采矿队、石料场、白石场、砖瓦厂、水泥厂、拖拉机站等,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544。21万元。
该乡利用本地运销茶叶的传统经验,大力发展茶叶运销业。全乡有茶叶加工、运销专业户600多户,1984——1986年,经销茶叶总数300万公斤,销售金额600多万元,茶叶经销至苏、浙、鲁、豫、闽、赣等省,已形成茶叶购销专业市场。
宁铜铁路在峨桥设火车站,繁昌至新淮公路自西向东贯穿境内,漳河、峨溪河通航,交通方便。
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2所,有卫生院、电影放映队、影剧院、文化站。
【浮山乡】位于城东北13。6公里,总面积47。6平方公里,主要由保大圩、丰裕圩、湖庄圩三个圩口组成。辖13个村委会,165个村民小组。1986年全乡4583户,18877人,其中农业人口18468人。
全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圩内平坦低洼。建国以来,两次建泊口闸,兴建14座排灌站,抗旱排涝能力有了提高。耕地面积16615亩。主要农作物水稻。1986年粮食总产9283。4吨,油料总产963吨。山场多分布在西南部,育林面积4500多亩,杉、松、杂树蓄积量1730立方米,林场8个。浮山茶叶较为著名,清道光六年《繁昌县志》载:浮山春茶“士民烘培得法,谓之炒青,品味精美,不在松罗龙井之下”。1986年茶园面积354亩,茶叶产量4785公斤。全乡饲养耕牛558头,生猪6532头,水产生产养殖总面积8286亩,养殖和捕涝成鱼产量287。9吨,占全县首位。其中泊口河是重点渔业生产基地。此外,还有花岗岩生产基地,龟山村养猪基地。
乡办企业有砖瓦厂、石片厂、榨油厂、机械厂、石灰窑、炕坊、粮棉加工厂等50多个,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190。97万元,泊口河可通航,繁昌至新淮公路贯穿境内。
乡有1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卫生院1所。
浮山和东部烂龙山一带,是抗日战争时期游击区。县电视调频台建于浮山。
【新淮乡】位于县东部,距县城17公里,总面积29。1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121个村民小组,1986年全乡2613户,9981人,其中农业人口9435人。
全乡农业耕地12141亩,以水稻生产为主。1986年粮食总产6371。5吨,油料总产329吨。宜林地面积3500亩,乡、村办林场9个,饲养耕牛597头,生猪4595头,水面养殖总面积3900亩。
境内分布石灰石、土煤、草炭、铜、大理石等矿藏,乡村企业有养殖场、砖瓦厂、农具厂、锯木加工厂、榨油厂、炕坊、船队、建筑工程队和联营水泥厂,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135。12万元。
乡初级中学1所,小学9所,卫生院1所,影剧院1座。
自然镇小淮窑,历史上所产砖瓦远近闻名。因地处芜湖、南陵、繁昌三县交界处,交通偏僻,昔称“三不管”地界,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和游击队在边境频繁活动打击日本侵略军。
漳河沿境14。2公里,夏秋季可通机动船,上至南陵,下驶入长江转往沿江外地,1971年建成繁(昌)新(淮)公路,昔日交通闭塞状况已有改善。
【新林乡】位于县东部,距城12公里,总面积52。7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153个村民小组。1986年总户数4068户,总人口15561人,其中农业人口15049人。
农业耕地17974亩,其中水田16681亩,旱地1293亩。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是本县主要粮食产区之一。1986年粮食总产9980吨,油料总产512吨。山场3。30万亩,其中木竹林2。90万亩,茶叶地389亩。饲养耕牛499头,生猪5756头。水产养殖总面积3417亩。
境内大理石、石灰石、玻璃岩等自然资源分布广、储量多,有待开发利用。乡村企业有猪鬃厂、羽绒厂、元件厂、机修厂、食品厂、板鸭厂、油坊、孵坊、小煤窑、砖瓦窑厂等。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225。46万元。
新林乡是本县边远地区之一,昔日交通闭塞,今已建成通往县城的公路,夏秋之间,漳河航运上至南陵,下入长江转往沿江各地。交通闭塞的状况已有所改变。
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8所,影剧院、业余庐剧团、广播站各1个,卫生院1所。
【平铺乡】位于县城东南14。5公里,总面积38。9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190个村民小组,1986年总户数3761户,总人口13769人,其中农业人口12993人。
全乡耕地面积17166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小麦、山芋等。1986年粮食总产10350。5吨,油料总产389吨,是本县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山场1。10万亩,造林面积3239亩,杉木杂树积蓄量2000立方米。何养耕牛371头,生猪6329头。水产生产养殖总面积1726亩。
境内山丘分布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锰矿和中药材等自然资源。乡村企业有建筑队、板车队、农机厂、花炮厂、粮油加工厂等。1986年乡村工业总产值101。59万元。
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0所,卫生院1所,文化站1所,影剧院1座。
境西五华山主峰海拔289。5米,群峰环抱,逶迤起伏,五华山上隐静古寺,曾是江南有名的佛教寺,繁昌十景中之“隐静禅林”即此。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和游击队曾在五华山建立游击根据地。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