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成立县防疫委员会,领导全县卫生防疫、爱国卫生、除害灭病,环境卫生等工作。1953年改名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由一名县长任主任委员。50年代主要是动员群众除“四害”即灭老鼠、苍蝇、蚊子、麻雀。1952年灭鼠7887只,灭蝇蛆23公斤,灭蚊及孑孓12.5公斤。1956年还成立县除四害指挥部。1958、1959两年,除四害曾取得突出成绩。1979年后,不提倡消灭麻雀,除害内容为灭鼠、灭蝇、灭蚊、灭臭虫、灭蟑螂。1982年县人民政府要求全县每年三秋大忙之前开展一次灭鼠突击活动,由爱委会牵头。每年投入毒饵2000公斤,鼠夹1000只,灭鼠近3万只,鼠密度已由13%下降至6%。
二环境卫生
1952年起在县直机关建立周末卫生大扫除制度。1955年各区重点村镇亦开展大扫除活动,还制订了爱国卫生公约。全县疏通沟渠156.9万米,清除垃圾杂草1021万吨,填平污水塘16.3万平方米,结合积肥1159万吨,从而减少了蚊蝇孽生场所,卫生面貌焕然一新。1975年成立湾沚镇清洁小组,配备清洁工5人。1982年改为清洁队,增加清洁工14人。1984年建立城关环卫队。1986年配合文明建设,制订《芜湖县城镇卫生管理暂行规定》,制订《门前三包公约》,即包门前绿化、卫生和秩序、并定期检查评比。1987年改为湾沚镇环卫所。环卫职工55人,配有洒水汽车1辆,运垃圾汽车1辆、板车15部,建有垃圾箱简70只。环卫所担负全镇6条主干道、39条小街小巷和12个公共厕所的卫生工作,每天清运垃圾40吨左右。
在开展三管、五改内容详前工作中,1986年改水井受益3.4万人,1987年受益3.7万人。全县共打手压机井和其他井459口。至1989年,全县共建自来水厂站3个,受益2.5万人。全县改水投资48万元,资金来源是群众自筹、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三结合。修建厕所11161个,牲畜圈12123间。城镇建造一批水冲厕所,并有专人管理,夏季有人喷药消毒。为使粪便无害化,血吸虫病流行区建立沼气池近百个。
三放射卫生
1973年至1981年对38名从事X光工作人员进行体验。1983年县防疫站又对全县X光医务人员的放射性工作量及x光机的性能进行调查。但此项工作的经常性、系统性、规范性均不够。
四公共卫生
1952年起本县对公共卫生进行监督和管理。当年对旅社、理发店、浴室等行业的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方村、清水、澛港等集镇的服务行业卫生很差,召开行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会议,宣传公共卫生的意义与要求。1956年县防疫站建立,制订了《行业卫生管理制度》。要求这些行业逐年接受审查,换发行业卫生执照。1985年后,防疫站设立卫生科专管这项工作。坚持对公共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体检,每年换发一次卫生执照。1988年要求这类从业人员工作时穿统一工作服。对身患传染性疾病的人,责令改行。
五食品卫生
1952年起,对食品作坊的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教育,要求操作前洗手,操作中戴口罩穿工作服。1957年各乡镇成立行业卫生管理委员会,订立卫生公约,逐年换发卫生执照。1958年农村食堂化,各地订立食堂卫生公约。对方村、清水、荆山、澛港4镇的32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体检。更换5名疑有传染病者的工种,取缔一些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凉粉、柠檬水摊贩。1972年起防疫站有专人抓食品卫生工作。1978年防疫站的卫生股内设食品卫生组,1983年设食品卫生科。1981年对全县所有集镇食品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发现2家食品厂、5家冰棒厂、21户简易冰水小贩卫生状况较差。1975至1983年接受体检956人,发现其中患肺结核的25人,患肺气肿的4人,患高血压的47人,患肝炎的5人,患皮肤病的8人,均建议调换他们工种,健康者则发放健康证。1983至1989年,每年体检896人次。1983年抽测各类食品194份,经化验,合格者138份。对不合格的56份食品,依照《食品卫生法》规定处以罚款,并责令生产厂家停业,销售部门停止销售。公开销毁各类不合格食品2632.5公斤,罚款2451.5元,没收利润368.22元。受处罚厂家18个,其中国营2家、集体10家、个体6家。对饮食企业卫生规定要建立登记申请制度。对从事饮食、食品、制冷、饮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单位和个人,分别进行卫生条件审核和体格检查,两项合格者发放卫生许可证。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