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经费
清末学堂兴起,因学堂分级管理,经费也分级解决。本县皖江中学堂隶属皖南道,经费由皖南道解决;安徽公学与女子公学的经费,部分由省政府解决,部分取自于米厘、盐厘等地方捐税。光绪三十三年1907,葛廷芳等创办的公立务本高等小学堂,经费则由当时的第五区按田亩均摊。光绪三十四年,芜湖17所小学堂中,官府出资的5所,教会出资和乡绅捐资的各6所。省公立女子师范学堂经费,半由当局补助,半由皖绅捐赠。
民国初期,规定国民学校开办费每级100元,经常费包括办公费及教职工工资每级每年260元。县地方教育经费的来源分为学产田地、房屋收入、物产学捐,各项附加、义务教育附加、补助捐款、杂项收入和临时收入。其中的各项附加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县私立中、小学。则由学校董事会筹款。民国10年1921,开办费改为每级150元时5元购大米1石,合今170市斤,经常费改为每级每年300元。11年,年拨出3000元扩充义务教育。是年,经常费增为每级每年360元。17年,教育局行政经费岁支出为3636元。民国18年4月,全县教育经费岁入41000元,岁出59000元,两比入不敷出。19年,为增筹经费,相继施行征收菜籽学捐每担学捐1.2角,蛋业行商捐每篓学捐7分、田亩增收附加每亩1分、营业税捐、娱乐捐由教育局与各影剧院洽征、牙贴和屠宰契税等。是年,办公费初小1班2元,高小1班3元,班数多者递增,全年按12个月计算。当年创办的3所县立幼稚园,经费合计1580元。全县教育经费总支出53000元。20年,水灾,教育经费锐减,县属小学停顿。22年,县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社会教育等经常费及各项临时费,共计76335元。民国24年开办一年制短期小学,每校全年办公费及设备费50元,教员薪金由政府补助与联保自筹相结合,补助部分逐年递减。民国29年,小学初级基本班月支2元,每增1班加1元;高级基本班月支4元,每增1班加2元。31年,第七区的8所区立小学经费全由地方自筹。是年1月,国民党流亡县政府在敌后创设乡校1所,全年经费720元,由省按月发给;创办保校12所,每校全年经费540元,均向地方富户募捐或由多姓公堂捐助。民国35年,于光绪年间在胡湾创办的两斋小学分设为白连小学和白连初中,经费除胡氏宗祠解决部分外原来全由胡氏宗族公堂开支,大多由白沙、十连两圩募集。是年11月,国民党政府明文规定:教育科学文化经费,在市县不得少于35%。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以保障。第二年,芜湖县全年预算,文化教育经费为3662.12元,占全县经费的31.64%,但实际并未实施,当局迟发、欠发教育经费的事时有发生。37年春,周一诚、朱棣庵等首创的聋哑进修班,经费敦请慈善人士集资。
抗日战争前,学生每学期纳费:学费,初小生2元,高小生3元。图书费,初小生0.3元,高小生0.5元。体育费,初小生0.3元,高小生0.5元。抗战胜利后收费标准法币:学费,国民学校学生学费免交,其他学校学生以学米代金,低、中、高年级分别为4、5、6万元,杂费,各年级均为1万元相当于解放初的1元人民币。
建国后,完全小学教职21232资及办公费由政府包下来,改发大米,每人每月由1949年的100市斤提高到1951年的150至260市斤;办公费由每班每月大米15至30市斤,提高到30至50市斤。初级小学实行民办公助,教师工资及办公费由地方自筹。1952年后,学校逐步转为公办,教育经费除学生缴纳的少数杂费外,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包括中学学生助学金。后大力提倡民办教育,集体筹集的资金逐步增多。校办工业部分收入也纳入办学经费。1988年,开始征收教育附加费,是年征收125.7万元,并向县属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乡办村办企业,非农业生产的个体户、专业户开征教育事业费附加,共收19.2万元。
1978年后教育经费有国家拨款包括县财政拨款、省市专项拨款、教育经费调剂、乡镇教育经费、教育附加费、杂费、学校勤工俭学盈利、社会个人集资等项,其中国家拨款仍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教育费附加越来越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主要渠道,群众集资办学也正逐渐形成风尚。
1949——1989年,本县教育事业费7142.8万元,平均每年支出174.2万元。其中:三年恢复时期县教育事业费15.5万元,平均每年5.2万元;“一五”时期122.6万元,平均每年24.5万元,比三年恢复时期增长3.7倍;“二五”时期232.8万元,平均46.6万元,比“一五”时期增长90.2%;三年调整时期105万元,平均每年35万元,比“二五”时期下降24.8%;“三五”时期226.5万元,平均每年45.3万元,比三年调整时期增长29.4%;“四五”时期613.8万元,平均每年122.8万元,比“三五”时期增长1.7倍;“五五”时期962.9万元,平均每年192.6万元,比“四五”时期增长56.8%;“六五”时期1807.9万元,平均每年361.6万元,比“五五”时期增长87.7%,“七五”时期头四年3055.7万元,平均每年763.9万元,比“六五”时期增长1.7倍。
二设备
民国时期,芜湖中小学的教学设备,以省立中等学校稍优,教会办的部分学校较好,县立小学和私立中学设备大多极其简陋。民国24年1935,凡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中等学校必备的仪器标本等设备,省立七中、二女中与省立芜湖高级农职等校均已基本配齐。及至芜湖沦陷,各校已有设备皆损失一空。抗战胜利后,一切从零开始。芜湖教育中心设立的科学馆,内分理化、生物、化验、制造四部,初具中学理化生等科实验规模,然各校设备普遍很差。至38年,全县各公立中学总共只有图书13409册,各私立中学的图书,合计只有28294册。至于校舍,多数学校都系因陋就简。
建国后,本县中、小学校舍逐步改善。1954年水灾,使全县校舍倒塌殆尽。灾后,政府拨出大批经费,乡村掀起建校热潮,大部分中心小学重建了新校舍。嗣后,由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校舍紧张,并存在草房、危房。1981年前,全县有危房45000平方米包括水雪灾害倒塌房屋在内,占校舍总面积的26%。1981年统计,全县中小学校舍共有17.2万平方米,中学平均每生占用校舍面积2.7平方米,小学每生占有校舍面积1.22平方米,低于全省中小学每生占用水平。1982年,省教育厅把本县列为“三结合”建校重点县,是年下达任务:新建校舍800间,改建校舍300间。县成立三结合建校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有建校任务的公社、大队成立相应组织,筹集建校资金和材料,规划布局,选择校址,组织施工。同年10月4日,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1982年“三结合”建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保质保量按合同期完成建校任务,经验收符合合同规定标准的,中学每间补助300元,小学每间补助200元,超计划部分由乡村自行解决。12月底,全县完成建校任务500多间,改建200多间,剩下建修任务于1983年春节期间全部完成。1983年新建校舍605间每间造价1200元,改建危房745间,添置课桌1886张每张20元,砌围墙1289米每米10元,添置课凳1289条每条4元,添置黑板170块每块20元,总投资为167.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31万元,勤工俭学11.5万元,社、队集资113.22万元。1984年完成建校任务1502间,计37540平方米,其中新建502间,改建1000间,添置课桌凳2846套,双人床450张,建围墙1800米,总投资234.37万元,其中省拨款7万元,教育部门调剂15.73万元,勤工俭学8万元,厂矿团体捐资9万元,乡村企业及群众集资194.64万元。万春区联盟、同和村群众集资10万余元。各新建教学楼1幢。澛港、陶辛等乡各为中学建了教学楼。1985年,全县新建校舍919间,改建校舍1100间,总面积40380平方米,同时添置课桌凳1500套,建围墙1500米。是年张镇乡中、小学率先实现“一无两有”学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1989年,全县新建校舍340间,改建370间,打围墙2000米,添置课桌凳4000套;至此,全县中小学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并逐步向“六配套”围墙、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师生用房、厕所发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