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业技术管理机构
宣统三年1911,县设农会。民国2年1913和6年,农会两次改组。民国7年,县建立模范森林局。民国35年县设农业技术推广站,配站长1名,职员6名。1949年,县设农林科。1952年7月改名农建科,是年11月又改称建设科。1956年2月,撤建设科成立农业局和林业科。次年5月林业科并入农业局。1960年3月组建林业局。1960年3月成立农机局,1962年8月撤销。1963年5月,撤林业局,业务并入农业局。1968年10月撤农业局,由原农业、水利、供电、种子、病虫测报、兽医、长江修防段等单位组建农林水电管理站。1970年10月撤农林水电管理站,组建县农林局。1973年12月组建农机局。1979年7月在县水产公司基础上组建水产局。1980年4月撤农林局,分建农业与林业局。1984年4月撤农机、水产局,组建农牧渔业局。1989年下辖:农业技术推广站、植物病虫测报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多种经济作物工作站、农机管理站、水产管理站、畜牧兽医工作站、种子公司、水产公司、农场与猪场以及农技推广中心。内设:生产、政秘、财会三股。
二推广网络
民国2年1913,开办甲种农业学校,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民国24年,“芜湖农区试验场”在陶辛乡马墩今楼马村设临时稻作改良试验场,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办。民国35年,在县农场基础上成立县农技推广站,配备农技人员6名。建国后,1951年4月配有农业技术人员从事推广工作。50年代,国家先后成立各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并配有栽培种子、植保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全面建立四级农科网、各公社先后成立农科站及农场,大队成立农科队,生产队成立农科组,配有三员种子员、管水员、植保员,种三田试验田、种子田、丰产田。此间,县、区、乡、大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网络基本形成。各级农技单位根据本乡农业生产具体情况,开展各种农业试验、示范、推广活动。1989年,县成立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多种经济作物等新技术推广工作,并对基层农技网络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咨询服务活动。是年末,全县有国家农技人员94名,其中高级农艺师13名,农艺师35名,初级技术人员46名。农民技术员128人,其中农民技师37名,助理农技师46名,农民技术员45名。
三栽培技术
推广培育壮秧1952年推广泥水选种,嗣后推广盐水选种及1%石灰水浸种及401、强乐精浸种。1965年春,推广浙江省绍兴东湖农场胡香泉的“合式通气秧田”。是年春推广弓架塑料薄膜保温育秧。70年代初推广“通气湿润秧田”;同时推广壮苗带土移栽、双晚秧“两段育秧”与“稻套秧”。
稀播50年代初推广江苏吴县陈永康“落后稀”育扁蒲秧。60年代推广“稀播壮秧”即扩大秧田面积,减少秧田播种量和大田用种量。早稻秧田播种量100公斤,秧田与大田比为1∶8;双晚秧田播种量为75~90公斤;单季杂交稻播种量为10公斤,秧田与大田比为1∶9;双晚杂交稻播种量10公斤,秧田与大田比为1∶10。水撒旱育,湿润育秧。保持秧板湿润,“小风不上水,大风大雨瓜皮水”秧田缺口踩平水缺,阴天半沟水,晴天平畦水,秧墁开鸡毛裂上跑马水,久阴转晴或寒流过境关水护秧。
推广合理密植50年代推广按品种发棵特性合理密植,嗣后推广拉绳插秧,横竖对齐。早熟早稻如二九青株行距3×5寸,每穴8至10苗;中熟中稻如圭陆矮株行距4×5寸,每穴7至8苗;迟熟早稻如先锋1号株行距4×5寸,每穴6至8苗;双晚早熟晚粳如沪选19株行距3×5寸,每穴7至9苗,迟熟晚粳农垦58株行距3×5寸,每穴7至9苗作单晚4×5寸,每穴5至6苗。早稻亩栽2.4~3万穴,一季稻或杂交稻亩栽2~2.4万次,走穗、粒并重夺高产路子。
推广双晚稻“早还早”70年代初开始推行。方法是选择当年早稻特早熟或早熟品种,收割后又于7月25日前后播种或直播秧龄不超过10天。栽入大田后约100天成熟。1971年秋,易太公社兴无生产队20亩“早还早”,10月上旬成熟,亩产500斤。“早还早”有利于后茬安排和劳动力的调剂,更有利于避灾、防灾,很受农民欢迎。
推广少免耕法1982年,善瑞乡沈徐村免耕早稻茬栽双晚获丰收。此后,由点到面迅速推开,从水稻双晚到小麦、油菜,出现不同形势的免耕。同时,化学除草也随之推广。
推广塑料薄膜保温育苗和塑料大棚栽培技术1966年春,首次在马塘大营、万春同和、易太殷港、陶辛张社等地运用塑料薄膜盖早稻秧畦,以保温育苗,防止烂秧。1980年后,薄膜在农村保温育苗逐步推开。湾沚、清水、殷港等农用薄膜覆盖各类作物苗床,使蔬菜、瓜果苗提早上市,1986年后发展大棚栽培各类蔬菜以及地膜种西瓜等。
四肥料推广使用
50年代初,为“多积肥、多打粮”。政府曾多次发动农民开展积肥活动,提倡早稻田烧“牛粪包”、铲草皮烧“火粪”,同时组织城镇居民送肥下乡,支援农业等。尤其是1958年秋,发动农民换灶土、墙土、挖草炭,生产“土化肥”、颗粒肥、细菌肥等。1963春,推广“田头窖”沤肥。1964年秋,推广“早稻草还田”。1965年8月,县办细菌肥料厂,生产“菌肥”、“赤霉素”,嗣后生产“根瘤菌”。
肥料种类农家肥包括人畜粪、饼肥、塘泥、草木灰、陈墙土、土杂肥、火粪土、堆肥、沤肥、垃圾、牛栏粪等;绿肥有红花草紫云英、苕子、紫穗槐、泥豆、蚕豌豆秸杆、猪尿豆、红萍、水浮莲以及各种青蒿等,化学肥料有碳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复合肥;微量元素化肥、硼、钼、锌;其他肥料:石膏、石灰、骨粉、细菌肥。
化学肥料推广民国35年19467月,本县开始进口美国“肥田粉”硫酸胺30吨,在八都今市郊神山、濮家店、澛浦村今澛港的麻浦桥、马墩村试用。1951年普遍推广运用。1959年秋推广过磷酸钙。1962年推广氨水。自60年代初起,氮素化肥在农村普遍施用。80年代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化肥使用量急剧增加,相反,农家肥包括绿肥用量急剧下降,导致用肥比例失调。1986年推广配方施肥。
1989年末统计,全县施用各种化学元素肥料折纯素量为:氮素9066吨,平均亩用量17.67公斤;磷素982吨,亩用量1.91公斤;钾素392吨,亩用量0.76公斤,另外复合肥1356吨,亩用量2.64公斤。磷、钾用量与氮素比尚感不足。
合理施肥50年代以前,以农家自然肥为主。自50年代中期,氮素化肥用量增多,推广陈永康施肥技术,“前轻、中重、后补足”。80年代,增施磷钾肥,肥料元素渐趋合理。并大力提倡,早稻重施基肥耖口肥、早追肥,中期控制施肥,后期酌情补穗肥。双晚稻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适量早施分蘖肥,后期视苗情补肥。县农场与保丰乡生态试验点经验是:前轻、中促、后保,酌补破口肥。1986年后,推广根椐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多少,按目标产量要求进行配方施肥,锌、硼等微量元素开始运用。
五良种推广培育
良种引进推广1952年,县政府在方村举办农业展览会,备有良种出售。1964年,县农业部门从外地调进良种陆才号、矮南早1号、团粒矮、矮脚南特号、农垦58等。70年代末种子由县种子公司组织供应。1977年冬,县组织区、社农技人员60多名,到海南岛三亚市学习杂交稻制种与繁育技术。嗣后,县种子公司建立杂交稻制种基地。1983年,易太乡庆太村成为杂交稻制种基地。1987年,花桥乡农技站试种浙辐7号早籼,1989年春,推广到红杨、方村、三元、花桥等乡的部分村定点生产。
育种芜辐早2号,1974年,县科委技干贾少民,在江苏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运用3万伦琴,60伽玛射线辐射珍汕97号早稻种获变异种,经五代系统选育而成。1978年开始推广,保沙公社农科站试种亩产达830斤,该产品分蘖中等,株高80—90公分,抽穗整齐,灌浆速度快,但易早衰。1978年获县科技成果奖。青密早3号:县农科所技干黄庭玉以窄叶青与南洋密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早籼品种。1978年第5代定型,曾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有关良种区域试种,名列第12位。推广后历年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后因种性变化,空秕率高,抗逆性弱被淘汰。1980年获市科学成果三等奖。湾178:县农科所技干黄庭玉以窄叶青与TR661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稻迟熟种。第四代定型,于1980年参加省、地市区域试种,产量名列第一。1981年多点试种,平均亩产820斤。历年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由于生育期达110天,影响后季稻栽播时间,1985年后被逐步淘汰。
六农植物保护
病虫害水稻虫害有螟虫、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稻叶蝉黑尾叶蝉、电光叶蝉、稻蓟马管蓟马、蝗虫、稻包虫等。水稻病害有稻瘟、纹枯、白叶枯、干尖线虫病、稻粬病、胡麻叶斑病等。麦虫害有粘虫、蚜虫。麦病害有锈病叶锈、杆锈、线虫病、白粉、腥黑穗、赤霉病等。油菜虫害有菜螟、菜蚜、猿叶虫。油菜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龙头病、花叶病。山芋病害有黑斑病、绵腐病、软腐病。瓜类病害有立枯病、青枯病。豆类虫害有豆象。棉花虫害有地老虎、棉蚜、红蜘蛛、棉铃虫、红铃虫、棉叶蝉、盲椿象等。棉花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红叶茎枯病。
防治民国8年1919,本县出现蝗虫,县令余谊密发动农民捉打,用银元收购。民国36年,安徽省从美、德进口农药在本县试用。1952年,华东农科所在本县试验用农药防治病害虫。1959年,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周明、杨奇华等在本县军滩设点研究螟虫发生规律,制订防治措施。1963年,水稻白叶枯病流行,全县约9万多亩,损失稻谷1500万斤。同年,南京农业大学著名水稻白叶病专家方仲达先生应邀来县指导防治工作。次年,省农学院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杨演教授率专家组来县深入调查,并指导防治。是年,安徽农学院派老师和学生在保丰公社石人村设点,研究防治。1966年省科委组织农科院作物所、农学院植保专业组、芜湖地区植保站、县农业局共同成立安徽省稻病研究基点工作组,先后在周皋、善瑞、马塘等公社开展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病毒病等试验研究工作。1966年后,推广以农业栽培避病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冶措施。到70年代末。水稻白叶枯病基本控制,仅在局部地区零星发生。1971年,全县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层层都有植保员治虫防病员。1972年,在陶辛、天民、张镇、围山、红杨、花桥、西河、湾沚等8个公社设立虫情测报点。
70年代,县植保站由只测报螟虫发展到稻叶蝉、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和水稻矮缩病的测报与防治指导工作。1976年参加全省水稻两虫一病稻飞虱、稻叶蝉、水稻矮缩病科研测报协作组,次年参加全国稻飞虱联合测报网工作。1982年在赵桥公社试办植保专业承包防治服务队,后全县发展到17个专业队,承包防治面积近万亩。拥有东方红——18机动喷雾器30多台。
人工防治,民国24年1935,省立稻作良种场在陶辛调查,农民因窝心虫、包叶虫稻包虫、结虫等病害发生无法防治,每年稻谷减产3成以上。民间流传“蝗虫打,结虫梳,窝心虫没奈何”。农民唯一办法就是在虫害发生时,将鸭子赶到田里啄食,冬季拔稻根堆焚,或灌水冬沤。有“火烧稻”白叶枯病发生,农民认为是火姑娘作恶放火烧稻。男子汉赤身裸体在稻田跑,以驱赶神姑。建国后,采取拔稻根、铲田埂、冬种灭茬、轮作换茬、冬沤、捞菌核、摘病叶、拔病株、摘卵块等方法,进行防治。50年代初推广晒种、泥水或盐水选种,“三开一凉”温汤浸种,用煤油灯或汽油灯诱杀灭虫。1965年8月上旬,三化螟大发生,因化学农药不足,除大力推广土农药如辣蓼、醉仙桃、猫儿眼等浸水泼晒外,逐田采摘卵块和夜间点灯诱蛾、捕杀,灯火遍野疑似银河落地。县、区领导带着农技人员夜间下乡检查、指导。70年代用白炽灯、黑光灯诱蛾捕杀,在稻田内滴油防治稻飞虱。旱作田采取下毒饵及人工捕杀等。
化学防治,民国时期,农民用草木灰或石灰粉及艾蒿碎茎叶洒于菜畦,驱赶菜青虫、瓜蝇,民国36年1947,北郊卜家山个别农户开始用“六六六”、“滴滴涕”化学农药防治窝心虫、蝗虫、结虫。50年代初,推广赛力散、西力森等汞制药剂和自行配制的石硫合剂。1956年推广高效广谱有机磷杀虫剂1605、1059等。是年秋,在省、地专家现场指导下,首次使用日本丸山机械喷雾器,喷洒E605高效剧毒有机磷防治螟虫。同时在全县推广“六六六”治螟。1978年后,使用杀虫双、杀虫脒等。1980年后,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菊酯杀虫剂。
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保护天敌是农民历来优良传统,“1只青蛙保30棵稻”在农村广为流传。近年来,国家明文规定禁捕青蛙、蛇、鸟等;以菌治虫有白僵菌、青虫菌治菜青虫、稻苞虫、纵卷叶螟等;以菌治病的有井冈霉素治纹枯病。
综合防治,60年代,水稻白叶枯病年年蔓延成灾。到70年代末,经选用抗病品种,改一季中稻为双季稻,辅之药物防治,基本控制了白叶枯发生。80年代采取合理施肥和农田水浆管理方法防治纹枯病、胡麻叶斑病。
植物检疫1970年前,植物检疫未受重视。致使在调运麦种时将毒麦、小麦腥黑穗传入蔓延。1987年,县植保部门确定了本县检疫对象。是年8月10日,县政府发出“关于加强植保检疫工作的通知”,确定县农牧渔业局所属县植保站负责执行植物检疫任务,县林业局所属林业站负责执行绿化苗木和经果苗检疫任务。农作物检疫对象有:棉花枯萎病、小麦腥黑穗、水稻黑粉病以及豚草等。
农田主要杂草与除草水稻田杂草有20多种,以稗草、牛毛毡、四叶草、竹叶草、节节草、矮慈菇等为多;油菜田有19种,以看麦娘、拉拉豆、蓼等为多;麦田有19种,以看麦娘、猪秧秧、鹅不食草、蓼等为多。岗区旱地以野蒜、大小蓟、猪秧秧等为多。
1964年农技人员在方村公社菖蒲塘生产队首次试用敌稗和二甲四氯,80年代开始推广化学除草剂。1988年夏,县农技推广中心举办除草剂使用技术培训班,推动化学除草全面开展,由点到面,由1种药剂到多种除草剂使用。由一种作物到多种作物的普遍使用。
农田鼠害本县鼠类主要有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绒姬鼠等。1958年灭四害,发动群众灭鼠。1960年开始用磷化锌毒鼠。
附:农场简介
县中窑农场1950年冬筹建县农场,场址中窑乡东八村七号子,次年春正式建成。有水田155亩,旱地3亩,房屋8间。是年秋新建平房7间,其中仓库2间。有技术人员5名,会计1人,固定职工8人。农忙时雇用临时工。农场属事业单位,任务是引进新的水稻、小麦品种,进行试种、示范推广。
弧山套农场建于1952年春,场址弧山套今火龙岗镇光荣村属澛港区管辖,有可垦地200亩左右。其中农场垦田100亩,省公安厅管辖的劳动改造犯人垦地100亩。1953年冬,劳改犯迁走,土地、房屋等全部移交给农场,有技术人员3名,固定农工10名,农忙时雇用临时工。1954年冬,县中窑农场因土地少无发展前途,决定与孤山套农场合并,以孤山套为场部。原中窑农场房产土地交给中窑区管理。两农场合并刚就绪,又与皖南农区试验站李巷农场合并,仍以弧山套为场部。1965年冬,李巷农场场址再次启用并扩大范围,成立芜湖农区试验站,拆迁两个生产互助组到弧山套农场落户,同时撤销县农场,其房屋、土地、农具等尽交给农户,职工调出,少数技术人员合并转入农区试验站。
杨毛埂、军滩农场1959年3月建杨毛埂农场与县水场张养场在一起,有土地38亩,另有可垦荒地10亩,池塘水面数10亩水面归张养场使用,草房5间,耕牛1头,有技术人员6员,固定农工5名,劳力不足部分由县公安局调用劳改犯服役。任务是引种蔬菜良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1962年2月,杨毛埂农场迁往万春公社军滩大队柴坝一带,名为芜湖县良种繁殖场。是年秋,新盖平瓦房10间,玻璃温房2间40平方米,草房数间,有弃荒耕地45亩,耕牛3头,马2匹,生猪40余头。固定农工11名。另有若干名“右派分子”在场服役。农场和良种繁殖场是两块牌子,一套工作人员。所需经费由财政支付,农产品收入交县财政。仍以蔬菜良种繁育为主,兼种少量甘蔗,后进行水稻良种引进试种、示范,兼水稻虫情测报工作。1963年10月,农场撤销,农工、牲畜交县畜牧场,房屋土地交给军滩大队。
湾沚癞湖滩县农场场址湾沚镇北芜屯公路东侧,面积约500亩。1973年,县革命委员会为解决湾沚公社的十都、团结、长丰、新联等大队冲田钻山淹水灾,沿山开挖撇洪沟,使洪水直接流入赵家河,把荒冲地癞湖滩辟为农场。1974年元月31日,芜湖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在癞湖滩垦办“芜湖县水稻良种示范繁殖农场”和“芜湖县农科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并与湾沚公社办理了土地征用手续。1975年9月进行土地规划,开挖渠道,修筑堤埂,平整土地,建排灌站1座装机2台、55千瓦轴流泵。农场实有总面积320亩,其中水田123亩,旱地25亩,水面179亩。1976年春,正式种植早稻,至1984年,计生产繁植水稻良种27.5万公斤。由于梅雨季节撇洪沟汇水量过大,出水口受赵家河水抵托,常溃堤成灾。自1974年建场至1989年,15年间溃堤6次即1977、1979、1981、1983、1984、1989年,每次溃堤均在早稻齐穗,退水多在10月下旬。因此,农场成为县地方财政一大包袱。1984年水灾后,部分低田用作养鱼。可养水面和耕地实行租赁承包,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创办电机系列风罩厂和电器配件厂,生产电机系列风罩定型产品。1985年开始投产,当年扭亏。1986年盈利6.7万元。嗣后,年年有盈余。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