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自建国初期至1985年,市财政预算收入主要有工商税、企业收入、农业税、其他收入四大类。1950—1985的36年中,预算总收入为417562.81万元,年递增率为13.59%。
一、工商税收入
工商税是市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五十年代,属于地方的征收税种有:印花税、利息所得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城市房地产税、文化娱乐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特种消费行业税、货物税、商品流通税、营业税、工商所得税等。1958年9月,将商品流通税、货物税、营业税、印花税合并为工商统一税。1959年,停征利息所得税。1966年,停征文化娱乐税。“文化大革命”期间,将工商统一税及其附加、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等合并为工商税。1982年7月,开征烧油特别税和增值税。1984年10月,实行第二步利改税,把现行的工商税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1985年,开征城市维护税。
工商税收入位居市预算内四项收入第一位。1950—1985年,工商税收入334254.08万元,占收入总额80.1%。其中,1985年,已占同期预算收入的93.8%。
工商税收入逐年上升的主要因素是:(1)工业生产发展快。1950年市工业总产值为4639万元,1986年达250805万元,比1950年增长54倍,平均年递增比例为11.7%;(2)商品流通扩大。195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2318万元,1986年达53091万元,比1950年增长22.9倍,平均年递增率为9.1%;(3)高税率的卷烟产量不断上升。1978年以来,市工商税收入中,卷烟税收入的比重年平均高达59.3%。
二、企业收入
企业收入为国营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上缴的利润、基本折旧基金、固定资产变价收入。1964年4月1日起,固定资产变价收入不再上缴,留作企业为更新改造资金。1967年起,国营企业基本折旧基金主要留给企业和主管部门支配。1983年6月,对国营企业试行利改税。利改税以后,对有盈利的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小型国营企业按八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后,企业自负盈亏。大中型国营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企业合理留利外,按核定比例以调节税形式上缴财政。
建国36年来,由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变动,企业收入有升有降起伏较大。“一五”期间,企业收入占财政总收入26.94%。当时,工商税收入大部分属于中央,而企业收入大部分属于地方,因而,企业收入比重相应增加。“二五”期间,工商税收入采取总额分成,中央把部分企业下放,企业收入相应增加,比重也相当可观。三年调整时期,企业上划,因而收入比重锐减。“三五”时期,正值“文化大革命”,特别是1967、1968两年,部分工厂停工停产,在工商税收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而企业收入比重则相对增加。“四五”、“五五”时期,企业收入比重基本稳定。“六五”期间,企业收入占13.38%,比重有所下降。下降原因主要有:(1)扩大了企业财权,实行了企业利润留成;(2)企业按规定可在实现利润中归还挖潜、革新、改造贷款,把部分预算收入转化为企业资金;(3)近几年部分企业出现较大亏损。
1950—1985年,企业收入总计78431.74万元,占收入总额的18.8%。
三、农业税收入
农业税解放前称田赋。1950年废除旧田赋制度,将过去的公粮、田赋、公柴及乡村各项捐费合并,统称为农业税,由市财政直接征收。新税制规定,纳税基数是农户耕种有收益的土地。计征方法,首先是对土地按经营、耕作等条件评定不同等级(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其次对不同等级土地按亩评定常年应产量,并按户计算出每人平均产量,分等累进计征;户人口平均产量在150斤以下的免征。1958年后,根据农村生产体制变化,农业税由分户累进计征改为生产队缴纳,按比例计征。同时实行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政策,按有收益土地常年应产量计税。对因灾歉收和生产、生活上有困难农户分别实行灾情减免和社会减免;对新开垦的可耕荒地1—3年进行免税。征收农业税时还征收地方附加税,附加占正税比例一般为10—15%。
农业税收入占市财政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为数甚微。但在建国初乃至后一段时期内对保证军需民食,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都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50—1985年,农业税收入总计1001.88万元,占收入总额的0.2%。
四、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是一种杂项零星收入,比重不大,但种类较多。有规费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人、公产收入、基本建设其他收入、罚没及追回赃款赃物收入等。
1950—1985年,其他收入总计,3875.11万元,占收入总额0.9%。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