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从芜湖开埠至廿世纪初,各国商人陆续来芜开设的洋行商店计有27家,其中主要的有英国的怡和、太古、亚细亚等洋行;日本的三井、三菱、铃木、戴森昌、大阪等洋行;美国的美孚洋行等。这些洋行除经营进出口业务外,一般都兼营运输业务,于长江边设有专用码头和趸船,建有仓库和堆栈,把芜湖作为他们倾销商品和掠取原料的市场。
芜湖对外通商后,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很快,刚开埠的1877年进出口贸易额为1590186海关两,到1911年增加到21496745两,在清末35年中,增长12.52倍,但直接由外洋进出口的比重很小,洋货输入至1882年始直接由外洋进口,货值2500两,仅占当年进口总值0.14%,到1911年增加到824122两,占当年进口总值的7.61%。土货输出至1886年始直接向外洋出口,货值675两,仅占当年出口总值的0.02%,到1911年增加到11704两,占当年出民总值的0.11%,由上海等通商口岸进口洋货占92.39%,出口土货占99.89%。
由于芜湖海关被洋人所把持,起不到保护农、工、商业的作用,芜湖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并不正常,不仅进口额大于出口额,进出口货物的品种和价格亦为洋人所操纵。从开埠到清末仅芜湖关直接向外洋进出口部分,进口额即超过出口额4688054海关两,若加上由其它通商口岸进出口部分,则入超更多。尤其进出口货物多适应外国人的需要,进出口价格不能等价交换,所造成的损失更无法计算。此种不平等的贸易,给芜湖及安徽城乡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民国时期进出口贸易额继续有较大的增长,民国廿年(1931)进出口总额达54465613海关两,比清朝末年(1911)的21496745两增长1.53倍。其中进口总额27144641两,占49.84%,出口总额27320972两,占50.16%,进出口基本持平。进口总额中洋货进口额比清末增长17.76%,增长原因既有数量的增加,也有价格上涨的因素。据海关报告:“煤油与糖品平均皆见增加,二者咸以十五年(1926)进口最多,计煤油1000万介仑,糖品325000担”。“而安尼林染料货值平均则由3万两,增为9.2万两,并非数量增多,乃价格腾涨所致也”。
新中国成立后,进出口贸易由国家统一领导、计划和调节,各级国营外贸机构分工经营。根据业务分工,芜湖外贸部门不直接对外成交,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发展出口货源,扩大出口商品收购,办理调投运输,配合口岸公司对外成交履约。安徽开口自营以后,始办理进口业务。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