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国前经营概况
1、绸布业
清嘉庆年间(1796~1820),经营土布为主的布店有数十家,并成立布业公所,每月议价两次。光绪三十二年(1906)芜湖商务总会成立,布业公所推举正副董事各1人为代表出席商务总会。民国十三年(1924)部分布店退出另组布商实益社,数年后2个布业组织合并成立布商公会。日伪时期(1938-1945)成立芜湖棉布丝绸呢绒商业同业公会(简称绸布业同业公会)。抗战胜利后,仍沿用同一名称,但改为理事制。解放初期(1949-1952)成立芜湖市绸布商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
芜湖邻近盛产绸布的江浙,铁路、航运直达上海,本地盛产土布,故经营的品种花色繁多,绫、罗、绸、缎、麻布、土布,应有尽有。对外通商后,又有呢绒、洋布。绸布业毛利润约22-23%,经营者多,竞争较烈,店主多半是学徒、店员出身。民国元年至十四年(1912~1925)间,绸布店有云泰利、源大、泰和丰、泰源昌等三、四十家,资本额折棉布10万匹。嗣后发展迅速,进入鼎盛时期,至民国25年(1936)绸布店有56家,资本总额折棉布20万匹。大批发店均益祥,有资本折棉布6万匹,月销售200件(8000匹)。大零售店共新,拥有资本折棉布4万匹,旺季月零售300余匹。1941年,绸布店106家,资本折棉布6万匹,不及抗战前三分之一。
芜湖绸布业货源来自苏、浙、赣、沪。杭罗、杭纺、湖绉由杭州进货,麻布(夏布)从江西万载进货,贡呢、毛呢、哔吱、平绒、锦缎、棉布、色布、花布从上海进货,土布系本地机坊织成并染成各色后卖给批发或零售布店销售。
民国37年(1948),芜湖有绸布店124家。资本额折棉布3万匹。但在“8·15”限价中,存货被抢购一空,全市绸布业损失棉布3万匹,元气大伤。至1949年解放时,只有118家绸布店,资本5.5万余元。此后时有起落,但终一蹶不振。
2、百货业
经营范围广泛,民国时期,按大类分,大致有帽袜、肥皂、鞋业、西服、估衣、照相器材、钟表眼镜、杂货纸张、图书文具、五洋业(火柴皂烛)、皮毛、铜锡器、铁器、煤炭、锅等。芜湖赵云生剪刀驰名国内外,1875年,芜湖有纸坊20家,笔墨以胡开文墨店著名。本世纪初,天津人刘文魁在大花园口开设“魁升斋鞋店”,以销售优质布鞋驰名。
抗日战争前,芜湖百货业鼎盛,较有名气的商店有三友实业社、大华商场、大中华橡胶厂芜湖发行所、黄恒生、大元福、候运记帽店、南京广生行公司芜湖裕兴昌店、华绮花边公司、陈家庚公司芜湖分行等。花粉店妙香室,香烛店濮恒昌、刘义泰,纸店范隆泰、王润记、春生恒、陈隆兴、文华堂,杂货店单瑞来、同裕元、鸿泰源、王大隆、凤大兴,钟表店余喊、余昌、宝善昌。
日军侵占芜湖后,日货倾销市场,百货业较抗战前大为逊色。1942年,有帽袜百货店109家,中西鞋店64家,衣店45家,西服店16家,肥皂店7家。
抗战胜利后,百货业有所发展。此时百货业公会称华洋百货业,民国35年(1946)有会员133家,569人;鞋业58家,100人;文具图书业22家,102人;钟表眼镜业28家,64人;西服26家,53人;估衣业25家,110人;还有照相器材、皮毛、锅等业。较大百货店有中和百货号(职工20人)、华球百货号(30人),经营上海大中华橡胶厂的橡胶制品,上海景伦厂的卫生衫、裤等,操纵市场。小百货批发店以宝泰永百货批发店较大,是南京义记店芜湖分店,该店店员18人,主营棉线、纱线、腊线、绣花线、头绳、带子等,兼营化妆品、小五金,品种花色逾千。民国37年(1948)国民政府实行限价后,百货业受损。
二、建国后经营业务
1、经销品种
建国初期,按照专业公司的隶属关系,芜湖百货商品划为百货和花纱布2大类,计36种商品,1742个品种花色。后分为日用百货、文化用品、针棉织品、糖业糕点4大类,47个商品,7667个品种花色。1979年以后,百货商品划分为大小百货、针织品、文化用品、丝绸、纺织品、鞋帽6大类(兼营糖业糕点、五金交电2大类),主营棉布、化纤、呢绒、绸缎、毛巾、袜子、汗衫、背心、棉毛衫裤、卫生衫裤、床单、布制服装、毛线、棉毯、棉线袜、皮鞋、全胶鞋、布胶鞋、塑料底布鞋、全塑鞋、火柴、洗衣粉、肥皂、牙膏、暖水瓶、铝锅、缝纫机、搪瓷口杯、搪瓷面盆、手表、手电筒、电池、机制薄纸、钢笔、铅笔、印机纸、胶片、胶筒、元钉、镀锌铁丝、自行车、收音机、食糖、酒、卷烟等52种商品,品种花色达1.3万种以上。
百货商品的经营机构,随着生产发展和人们的需要而变化。从1953年至1960年,针织、百货、文化、糖业糕点4大类商品中,百货比较平稳,批发比重一般占4大类的35-40%,零售占35%,针织与糖业糕点类呈相反变化,针织批发比重逐年上升,由1955年的30%上升到1960年的42%,零售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55年的36%下降到1960年的20%,糖业糕点批发比重由1955年的30%下降到1960年的4.5%,零售比重由1955年的10%上升到1960年的37%。60年代初期,针织、糖业糕点2大类划归零售,百货类批发比重占75%,文化类批发比重占25%。1972年,恢复4大类。其中纺织品占54.3%,针织品占12.8%,百货占20.7%,文化占12.2%。1978年以后,计划商品逐步放开,积极开拓新的商品大类,扩大品种花色,经营机构发生新的变化,各大类商品朝着高档、新颖、质好的方向发展。
商品大类中,大小百货商品的经营比重,前期变化较大,后期相对稳定。五十年代大、小商品比重分别为71.5%和28.5%,到六十年代初,小百货商品上升到44%,后稳定在30%左右。一直到八十年代,大小百货批发经营的比重分别为65%和35%。
2、购销形式流通渠道
从1949到1979年,百货商品的收购一直是采取统购包销为主的购销形式。1980年3月以后,逐步采取了统购、计划收购、定购和选购4种购销形式。1982年,又增加了代批代销,联营联销等形式。建立了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流通渠道的百货批发商业。当时只有国营百货站、小商品批发公司专营百货批发,后来百货公司、工业品贸易中心、二百公司也开展批发业务;国营工业部门为了产品自销建立了批发销售系统;集体商业建立了农村供销社、乡镇企业、专业户和街道集体经济的批发商业系统;城乡个体经营建立了经营小商品为主的批发商业系统,形成了各种经济形式联合经营的百货批发商业体系。1985年,省商业厅直属的芜湖百货站和芜湖小商品批发公司划给芜湖市。冲破行政区划,按照经济区域和商品的自然流向,形成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新局面。
(1)、计划分配与调拨1952年12月1日,芜湖建立百货采购供应站,属全国最早的二级站之一。30多年来,百货商品货源主要靠逐级下达计划,通过一、二级采购供应站,层层下调,最后进入零售市场。起初,芜湖市百货商品货源的绝大部分依靠上海、广州、天津、北京、沈阳、武汉、重庆以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市一、二级站,进货占总购进的88.3%。其中上海站调入2337万元,占省外购进的80.9%。1954年,从省外购进3050万元,占全年总购进的70%。在当时经营的36种主要商品中,除煤油、棉纱外,其他34种商品主要由上海站调入。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1979年。随着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搞活流通,放开经营,商业实行了“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批发体制。百货业指令性的计划收购商品逐步减少,除胶鞋、洗衣粉、火柴、暖水瓶等几种外,其余均放开。从一、二级站调入的商品比重逐年下降。1985年,大百货商品购进总值7893万元,其中从一、二级站调入的2995万元,占37.9%;小百货商品全年购进4352.2万元,其中从一、二级站调入的2175万元,占49.9%。百货企业开始由过去国家统一直接经营向自主灵活经营转化,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组成集团性的商业联合体,参加经济区域的物资交流,建立工业品贸易中心,提供经营服务。通过厂商挂钩,引厂进店,产销见面,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巩固老关系,广交新朋友,建立多方位、多层次、多对象的进货渠道。芜湖百货系统与省内外挂钩的厂家有千余个,从其他工业批发单位进货及与省外批发企业发生购进业务关系的单位遍及全国。
(2)、统购包销此为计划分配商品的主要形式。长期以来,国家对有关国计民生的主要百货商品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统一供应。1953年,芜湖百货商业仅与火柴厂签订包销合同,加上淮南、上海等地,包销的品种只有肥皂、火柴,年包销额为42万元,占当地进货总额的22.73%。1954年,芜湖轻纺工业兴起,包销范围扩大。国营企业有芜湖火柴厂、芜湖肥皂厂、芜湖皮革厂、芜湖红星金属厂;合作社企业有芜湖剪刀厂;私营企业有芜湖印染厂、芜湖玻璃厂和上海肥皂厂。包销商品增加到肥皂、火柴、算盘、剪刀、牙刷、镜子、镜箱及玻璃、金属等十几种。1958年后,芜湖轻纺工业有较大的发展,统购包销逐步成为百货商业最基本的购销形式。由于购销工作中贯彻了“大购大销”、“大包大揽”的方针,工厂生产什么,商业收购什么,工厂生产多少,商业收购多少,工厂什么时候生产,商业什么时候收购,致使库存积压,资金浪费,“三清”商品损失惊人。据1962年1月统计,“三清”有问题商品的金额达573万元,占当时库存总额的30.4%。独家经营、渠道单一的统购包销持续至七十年代末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商业实行“开放、搞活”方针,百货计划商品仅保留了11个,即胶鞋、凉鞋、火柴、肥皂、洗衣粉、暖水瓶、缝纫机、薄纸、铝锅、油墨。1981年后,计划商品进一步放开,凉鞋、铝锅改为定购商品。到1985年包销商品剩下胶鞋、火柴、肥皂、洗衣粉4种。
(3)、加工订货1949年下半年起,对私营工业实行加工订货业务,初期的加工订货规模小,品种花色和数量不多。1953年,扩大了加工订货的范围,由原来的17种商品增加到38种,加工的品种有棉线、罗条帽、毛巾、袜子、被单、锁、毛笔、黑墨等。以后,加工订货逐年递增。1953年加工订货总值为1353万元,1954年为1493万元,1955年为3064万元,1956年为4217万元,1957年为4780万元,1958年为6783万元,加工订货的品种达到2676种以上。
(4)、就厂采购1958年后,国营商业部门派出采购员下厂,深入车间,了解生产情况,反映市场信息,办理产销计划衔接,开单发货。1960年,推行“专人专厂”制度,采购人员划片定点,分区包干。对生产部门实行定品名、定数量、定规格、定发货时间的“五定”、“五清”,即摸清生产计划、技术设备、原料来源、劳动定额、存在问题;对驻厂采购员规定“六就”,即就厂办公、就厂采购、就厂验收、就厂核算、就厂付款、就厂拨货。“专人专厂”制度改进了产销关系,扩大了地方产品收购,加速了商品资金周转。“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员变动频繁,就厂采购工作的一些制度未能很好执行,以后地方产品收购形式和内容都有新的变化。1982年,完善了商品检验制度,请进来,走上门,召开工商协作会议,为生产部门排忧解难。1985年,小商品公司帮助停产多年的繁昌剪刀厂恢复了市场紧缺的剪刀生产,使该厂年产剪刀10余万把。为芜湖不锈钢制品厂、水瓶塞厂、南陵县奎湖铝件厂解决铝材原料30吨。并协助有关部门帮助芜湖市搪瓷厂、芜湖市锁厂等单位解决钢材322.5吨。该年收购市属芜湖、繁昌、南陵以及泾县4县工厂的产品870.2万元。
(5)、购销形式改革改进日用工业品购销形式,此项工作是逐步进行的,第一步,对第三类百货商品中的一部分品种实行订购、选购。1979年下半年,实行一、二类商品仍由商业部门统购包销,对三类商品一部分由商业部门订购、选购,剩余由工业部门自销。第二步,取消包销,实行4种购销形式,即对工业品分别实行统购统销(统配)、计划收购、订购、选购。根据当时的规定,统购包销的百货商品为棉纱、棉布、棉花化纤混纺布、汗衫背心、棉毛衫裤、卫生衫裤、床褥单等7种。计划收购的百货商品有化纤布、呢绒、绸缎、毛巾、毛线、胶鞋、火柴、肥皂、洗衣粉、保温瓶、缝纫机、手表、机制薄纸、铅笔、香皂等15种。这些商品按国家规定的收购计划由工业部门按计划交货,商业部门按计划收购,超产部分商业部门不收购,工业部门可以自销。订购的商品有线袜、锦纶袜、棉毯、胶工作服雨衣、全塑料鞋、牙膏、缝衣针、铝锅、搪瓷面盆、搪瓷口杯、钟、电筒、电池、机制版纸、钢笔、印相纸、胶片、胶卷、油墨、窗纱、暗门锁等22种,除以上三类外的商品商业部门可以选购。第三步,1982年起开展了代批代销和联营联销业务。代批代销分为,一是为当地工业部门代批代销,商业部门不把商品收购进来;二是本地或外地工业部门将商品委托给商业部门,直接由商业企业代批代销,销售多少,结算多少。联营联销是由工商企业联合销售,其特点是“利益共沾,风险共担”。1985年,统购、计划商品全面敞开,百货商品指令性的计划分配商品只剩下胶鞋、火柴、肥皂和洗衣粉4种。
三、供应范围
建国初期,商品是按照行政区划组织供应的。1952年核资建站时,芜湖百货批发供应的范围是:芜湖市、合肥市、无为、巢县、大通、舒城、三河、宣城、南陵、枞阳、贵池、当涂等12个市、县的百货商店。1953年4月,安庆市百货站撤销,其9个供应区划归芜湖百货站。1955年恢复安庆百货站,其原属供应区重归安庆站。1957年,根据安徽省建委建站方案,省百货公司新建合肥、歙县百货供应站。芜湖百货供应站供应范围随之调整,为宣城、南陵、繁昌、泾县、芜湖县、含山、和县、无为、宁国、当涂、太平、旌德、芜湖市等13个市、县。跨区供应的有休宁、黟县、歙县、郎溪、广德、巢县、肥东、肥西、庐江、舒城等10个县。从1963年1月1日起由芜湖站进货的地区有:芜湖市所属公司、舒城县(桃溪分销处)、肥西县(三河镇分销处)、庐江县、肥东县(梁园分销处)、宣城县(湾分销处)、泾县、芜湖县、南陵县、含山县(运漕分销处)、巢县(柘皋分销处)、太平县、旌德县、宁国县、青阳县、铜陵县(大通分销处)等。
以后,安徽省商业厅与供销社对基层社工业品进货方向进行过多次调整,逐渐确定向芜湖百货站进货的基层供销社有庐江的白山、金牛、圣桥、铁口社;无为的汤沟、牛埠、陡沟(原新河)、石涧、白茆、泥汊社;含山的长岗、陶厂社;和县的姥桥、新桥、沈港社;当涂的黄池、大桥社;繁昌的新港、三山、横山、峨桥、平沟铺社;南陵的黄墓、弋江社;芜湖的万春、方村、易太、澛港、石硊社;枞阳的长风、老洲、汤沟、陈湖、横埠、白云社;青阳的木镇社;铜陵的钟仓、太平、顺安、钟鸣社;芜湖市郊区社等。
八十年代初期,其间虽有变动,但供应范围相对稳定为17个市、县(南陵、宣城、繁昌、泾县、芜湖县、宁国、青阳、旌德、太平、贵池、铜陵县、石台、巢县、枞阳、庐江、无为和芜湖市),21个分销处(黄木、弋江、峨桥、三山、横山、荻港、油扎、水阳、柘皋、汤沟、襄 安、江坝、牛埠、桃沟、桂坝、白云、运漕、大通、广阳、小河等),18个供销社(当涂县的黄池、乌溪、大桥、年陡;和县的姥桥、沈巷;无为的石涧、陡沟、泥汊、汤沟、白茆;庐江的圣桥、白山、金牛、缺口;枞阳的老洲;芜湖市郊区社等),供应人口约1000万。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后,突破“划地为牢”的固定供应范围,按经济区域,顺商品自然流向确定进货范围,组织供应。1984年,大、小商品分开经营,百货供应范围从原皖南供应区扩展到江西、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及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和省内各地。1985年,20个大商品中,有19个销往省内外,其中全胶、口杯、手表、钟、机制薄纸、铅笔等销量较大。
四、供应方式
(1)调拨与批发36年来百货商业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市场供应与商品储备之间的各种关系,本着优先农村、优先老少边穷地区、城乡兼顾的原则,认真搞好调拨与批发供应。
每年上、下半年度分别召开所属供应区供货会议。一是请上来,根据全国专业平衡商品的分配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分配。供货会以期货成交方式为主,通过签订合同,按期调拨供应。随着计划商品逐步放开,原有的供应区划被打破,参加供应会议的除老渠道供应户外,还有跨省、跨市、跨供应区的新客户,有的大中型零售商店也参加会议,签订进货合同。且现货成交方式逐年增加,比重加大。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除供应会议外,一般每年至少开一、二次补货会议。1985年,小商品批发公司召开供、补货会议7次,成交2047万元,占全年销售额的48%。二是上门推销,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改变等客上门的“官商”作风,采购人员走下去,积极组织百货商品下乡,送货上门。并对要货单位因进货不对路,有困难销售的商品,进行横向调剂,解决余缺。
长期以来,商品批发形式比较单一,且环节多,批发对象、批发差价、批发起点等,都比较固定死板。1982年后,批发体制有较大的改变:①批发业务划细,批发环节减少,设大小百货、文化用品、针纺家电等批发部,采取前店后库,仓批合一,辐射经营,灵活批发。②扩大批发对象,打破地区、行业界限,人不分公私,地不分南北,巩固老关系,扩大新客户。③降低批发起点,试行批量作价,薄利多销。如牙膏批发起点为1合/20支,肥皂1箱/30条,鞋类每码5双,香皂10块,手表5只等。1983年以后,批发业务逐年增长,结束了30多年来批发销售额一直徘徊在1000万元上下的局面。1985年,批发销售额上升为4004万元。
(2)零售芜湖市百货零售业务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供应方式,安排市场,保证供应。建国初期,由国家调拨大量的商品物资,直接投入零售市场,平抑物价,稳定市场。1958年后,增设芜湖冶炼厂、西江、大砻坊、钢铁厂、齐落山、红旗机床厂(重型)、劳动路、四褐山、裕溪口、火车站、安师大、弋矶山等13个门市部(供应点),组织65付货郎担(车),建立25个居民代销店,7个机关代销店,形成大型工厂有门市部,中小工厂有供应点,大街有商店、小巷有代销店的商业网。大中型商场建立上门服务联系小组,包工地、包工厂,支援工农业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国家对粮、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部分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供应不足。根据群众的需要和商品可供量,采取多种票证供应的临时措施(详见票证供应),有计划地做好商品供应工作。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搞活,放开经营。国营、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份经商,国营独家经营、划地为牢的供应方式被打破。百货商业打破常规,采取有奖销售、季节性商品优惠展销,名、优、特、新商品大联展,大型联合展销会、物资交流会,预订、函订、赊销、大件商品送货上门,代办运输、定点设亭、流动售货、厂店挂钩、引厂进店、出租柜台、联营、代销,高档耐用品售后服务、扩大包修范围、延长包修期等形式,吸引和刺激消费者,扩大销售。
(3)批零兼营解放初期,市百货公司批零兼营,批发比重大。1960年,芜湖百货站建立后,开展纯批发业务。百货公司逐渐以零售为主,批零兼营。在近30年的时间内,批发、零售划分严格,批发不准零售,零售不准批发。允许批零兼营的也分等级、档次。1978年以后,商业批发体制进行改革,尤其是小商品批发市场日渐扩大。国营、集体、个体都能进行批发经营,批零兼营的形式越来越普遍。芜湖百货站、芜湖小商品批发公司除开展大宗批发业务外,增设了新华、大华、迎江、裕华、利华、振华、宏达等商店,进行批零兼营。芜湖工业品贸易中心设立中心批发经营部与中江商场,成为全市批零兼营的综合性的大型贸易中心。芜湖第二百货公司从百货公司分出后,也成为批零兼营的集体商业企业,百货公司下属的大中型商店也多数开展批零业务。
(4)票证供应1960年前后,国家出现了暂时的经济困难,在粮、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的同时,对部分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实行控制供应。当时,发放的票证有:居民日用工业品购货证、粮票、布票、鞋票、肥皂票、缝纫机票、胶鞋、火柴以及调剂布票、照顾特需的糖票、奶粉、奶糕等,采取依人定量、按户分配、票证结合的供应办法,有计划地通过商业部门做好供应工作。1961年,商业系统凭票供应的商品有18种,计48个品种:凭证供应的有4种,8个类型,计39个品种。根据“保证重点,照顾特需,安排一般”的原则,进行合理分配,计划销售。“保证重点”指保证钢铁、机械、焦炭、交际处、医院、托儿所等方面的需求。“照顾特需”指专家、工程师、教授、名医生、名演员、高级知识分子、高温作业、产妇、儿童、病、残、婚、少数民族等方面的需要,给于优先照顾。“安排一般”指对一般消费者根据货源情况,进行妥善安排。1959年5月底,百货公司组织中百一店和劳动路百货商店对劳动路地区的居民户数、地址、人口、民族、孕妇、儿童、军烈属、单、老、病、伤、残、老工人等情况全面调查。劳动路、大官山、陶家山3个居委会共1800户、7565人,其中60岁以上的658人,5岁以下的648人,产妇14人,孕妇22人,8个月以内孕妇52人,临时性病人9人,常期性病人160人,儿童吃奶粉、奶糕的79人,半吃204人等等,对上述人员分别给于适当照顾。供应儿童奶粉10瓶,奶糕215盒,饼干、白糖比成人增加一倍。以此由点到面,对全市1-3岁的儿童41000人,4-6岁的12000人供应饼干5000斤,对住院病员2050人,每月供应饼干1800斤。1958年春节,将21万斤糕点下放到代销店。1959年中秋节,将175000斤月饼全部下放给代销店。1960年春节,将2万斤糕点分配下放。1961年与1962年,供应高价糖果、高价糕点、高价针织品、手表、自行车等,调剂了市场的需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凭票凭证供应的商品大大减少。七十年代,除国家规定的粮、油、棉、布 计划供应外,地方性临时凭票供应的商品所剩无几。1980年以来绝大部分商品敞开供应。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