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驿道
芜湖在古代的陆上交通,主靠“官道”(亦称“官马大路”)、“大路”及通往乡镇的“小路”。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芜湖县始建驿道(-称驿路),设驿站,供专车、驿马通行。“北宋中期,太平州芜湖县万春圩(面积12.7万亩),圩中有马车大道长达二十二里”。
清代,芜湖通往南京的主道为”长江驿道”(西起成都,经万县、宜昌、汉口至安庆渡江,经大通、芜湖达南京)中的一段。在此段中芜湖至铜井段(长70余公里)早在明万历年间(1576~1620),即“石以石”方便行旅。
清代芜湖县驿有通向南北的驿道两条:北至当涂县驿,60华里;南至南陵县驿,100华里。县境设县前、赭山、陶阳、朱塘、高岗、阳塘等六铺(即驿站)。驿道多以青石板或鹅卵石铺面,供行人、走马、推车。
驿道,历经数百年、千年的沧桑演变,有的早已湮没,有的已成现代公路的路基。芜湖至南京的宁芜公路和芜湖经白马山至南陵的芜南公路,基本上均以驿道线路和路基几经改建逐步形成的。
二、公路
1、芜屯路
芜屯路(省道),起自芜湖市卜家山,经湾沚、宣城、宁国、绩溪、歙县至屯溪(原属休宁县),全长273公里。市境(卜家山至卜家店)7.38公里。全线分芜-宣、宣-歙、歙-休3段建路。
民国十五年(1926),商营宣芜广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租用铁路路基,建芜湖至湾沚34公里路,当年二月通车运营。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月,安徽省公路局改线新建,翌年一月一日,全线通车。时安徽省建设厅曾在芜湖举办芜屯路沿线物品展览会5天。抗日战争开始,民国政府指令驻军破路。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军草修芜湖至湾段,恢复通车。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至次年五月,安徽省公路局第六工程处抢修,全线通车。但路况差,芜湖至屯溪行时两天。
1950年10月,皖南行署交通处成立“皖南急要公路整修指挥部”,由第二整修队抢修芜湖至宣城孙家埠段96公里,翌年8月竣工,路基宽7.5米,泥结碎石路面,宽3米。1954年水灾,芜湖至湾行车受阻,集300余人抢修,12月25日恢复通车。1965年,拓宽芜湖至湾段路面为6米,改铺渣油。1969年,又加宽至8米。1978年,改建汽车站至火车站1.3公里的路段为一级公路,基宽23米,柏油路面,宽15米,1979年至1981年,对火车站至永安桥路段进行改线拓宽,路基13米,路面9米。
2、芜宁路
芜宁路(国道),始称京芜公路。起自市区新市口(后移邢家山),经当涂、采石、马鞍山、慈湖至南京中华门,全长96公里。市境至塔桥15.6公里。全线东西两段由苏、皖分建。皖省建西段芜湖至慈湖54公里。
民国十七年(1928),民国政府动议筑路。翌年五月八日,安徽省建设厅成立西段施工事务所,招商承建,先筑芜湖至当涂30公里(基本上是沿清代芜湖县驿至当涂县驿的古驿道走向修筑)。民国十九年(1930)二月十九日,竣工通车。安徽省公路管理局配有路警,维护路、车秩序。民国二十一年(1932)四月,继筑当涂至慈湖24公里。皖境路基宽8米,泥结碎石路面,宽3米。由安徽省建设厅发行筑路公债,筹资263370元。翌年六月二十四日建成,在南京雨花台举行全线通车典礼。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政府指令驻军毁路。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军修复通车。抗故胜利后,整修两次。
1950年11月,皖南急要公路指挥部第一整修大队,抢修皖境西段,翌年8月竣工。1954年,水毁路基,同年10月,抢修通车。1964年6月29日,改铺渣油路面,宽6米,是年10月竣工,是皖南地区的第一条黑色公路。1981年,拓宽市区出入口公路480公尺,基宽20至30米,面宽15米,耗资22.3万元。翌年,又改造900公尺,工程费用11.5万元。继因小杨村铁路编组站枢纽工程的需要,由杨王村至十里牌5.33公里,改线新建,基宽12米,面宽9米。由铁路部门施工,公路部门补偿差价67万元。
3、芜合路
芜合路(省道),起自市郊四褐山,后因轮渡移址弋矶山,汽车改道,由长江路与团结路交叉道口,经轮渡过江,直抵合肥,全长133公里。(市境1公里)全线分合巢、巢裕两段施工。
民国十七年(1928)冬,合肥至巢县段开工,翌年六月十日,竣工通车,时称“合巢公路”。民国三十五年(1946),安徽省公路局为复员运输需要,征集民工,借用淮南铁路路基,修通巢县至裕溪口段,时称“合裕公路”。1955年改线新建。1958年长江汽车轮渡建成,始称“芜合公路”。
4、芜青路
芜青路,起自市区中山桥南,经芜湖、繁昌、南陵至青阳县,全长129公里。(市境中山桥至羊毛埂1.44公里)。后修通至安庆市大渡口,亦称“芜大公路”。
民国二十三年(1934),安徽省建设厅与财政厅以行车路权抵押,向省地方银行贷款35万元作筑路基金。民国二十五年(1936)动工,继因抗日战争工程中断。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军铺筑芜湖至繁昌简易公路。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九日,修复芜湖至南陵段,时称“芜繁公路”。
1950年10月,皖南急要公路整修指挥部第二、第五整修队和沿线民工,整修芜湖至青阳公路为泥结碎石路面,宽3米,厚15厘米。每间隔300米,设7.5米宽的错车道。1954年水毁路基,1956年,芜湖公路管理段组织施工,恢复泥结碎石路面。此后,又继续整修加固。1974年7月,改铺渣油路面,并拓宽路基为8.5米,路面为6米。
5、湾四路
湾四公路,起自市郊湾里至四褐山,全长9.3公里。
1956年,安徽省交通厅设计、拨款,由民工建筑,新建基宽7.5米,面宽3.5米的泥结碎石路;翌年6月6日,竣工通车,交芜湖市接管养护。1969年,适应战备需要,组织民工拓宽,改铺渣油路面,总投资36万元。
6、芜石路
芜石公路,起自市区南关口,经芜湖县卡子口、火龙岗抵石硊镇,全长17.9公里。(基本上是沿清代芜湖县驿至南陵县驿的古驿道走向修筑)市境南关口至十里大队4.3公里。
1956年9月10日,由民工建筑,国家补助1.7万元,建基宽6.5米、面宽4.5米的泥结碎石路,翌年5月竣工。1971年,改铺渣油路面。1984年,因建芜南公路,全线缩短10公里。
7、芜南路
芜南公路(省道),起自市区中江桥,经芜湖县八里湾至南陵县城,全长50公里。
1984年9月,列为全省重点工程,进行大规模改建(新建13公里,改造老路37公里)。其中:中江桥至白马山水泥厂10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改造,路基宽23米,水泥路面。第一期工程费用2400万元。1985年,完成路基土87万立方米,驳岸1.95万立方米。1988年7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
三、桥、涵
1、芜宁路桥梁
芜宁路桥,位于市郊大桥镇,民国十九年(1930)始建,时为便桥。民国二十二年(1933),改为半永久性桥梁,称“京芜路十二号桥”。全长18.5米,宽7米,三孔、木面、荷载15吨,工程造价11300余元。抗日战争开始,桥面破坏,嗣经日军修复。民国三十六年(1947)维修一次。
1950年整修加固。1956年,扩建为23.9米长的钢筋混凝土桥。
2、芜屯路桥梁
芜屯路,在市境有桥梁三座,原为便侨。1950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
芜屯公路市境桥梁简表
表22

3、市区公路桥梁
市区中山桥、弋江桥、中江桥,均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桥梁,是连接芜青、芜石、芜南公路交通的津梁。
芜湖市区桥梁简况表
表23

4、涵管
市境公路,共有涵管104道,其中:石拱涵4道,石桥涵1.2道,石箱涵4道,铸铁涵1道,钢筋混凝土涵管44道,盖板涵6道,混凝土涵33道。
四、汽车轮渡
1、码头、渡轮
1957年,芜湖皖江航运管理局,利用四褐山和裕溪口原有的简易码头。新建汽车轮渡,时称“四裕轮渡”,1959年建成,并设芜湖汽车轮渡站,负责专渡党、政、军机关公务车和外国驻华使馆专车。置有木质趸船1艘,载汽车2辆,由拖轮拖运。汽车上下岸,赖人力搭跳通过。每航次一至一个半小时。枯水、汛期、大风时停渡。1964年底,交芜湖地区公路段经营管理,建芜湖汽车轮渡所,新增120匹马力拖轮1艘,改装原木质趸船,载渡车数增至3辆。并以绞关操作,代替人力搭跳。翌年1月,开始收费,渡运社会汽车。
1974年,安徽省交通局,选定市区弋矶山(以下简称“南端”)和无为县二坝(以下简称“北端”),重建汽车轮渡。在南、北两端,各建12米宽的码头1座,水泥混凝土引道1条(长110米,宽20米,纵坡百分之十,荷载汽-20,挂-80)。又在南端新建接线路1条(长497米,基宽8.5米,面宽7米)。并在团结西路扩建渣油路556米,基宽16米,面宽12米。在北端,利用江堤,筑泥结碎石接线路1条(长2514米,基宽8米,面宽7米)。翌年,新增自航载渡8车的渡轮2艘(造价110万元),取代了木质趸船。12月1日,开始渡运,由芜湖市公路管理站经营。原“四裕轮渡”同时停运。1980年5月,继增自航载渡14车的渡轮3艘(造价250万元)。1984年,投资200万元,在南、北端增建副码头两座,并拓宽引道为25米,1985年2月,竣工使用。同年,改造南端出入口道路730米,基宽30米,面宽15米,中间分隔带2米,两侧人行道各3米,绿化带各2米,草皮覆盖面各1米。10月,又增自航载渡14车的渡轮一艘,每航次缩短为21分钟。
2、渡运
汽车轮渡建成初期免费渡运机关公务车和外事专车,自1965年起,始渡社会汽车,每辆次收费38元。年渡运量1.5万车次,收取渡费44.18万元。1975年12月,改按每次每吨位(客车10座折合1吨)5元;小汽车每辆次3元收费。1976年渡运量6.5万车次,收取渡费66.1万元。1982年夏,每吨位调降为4元。1984年7月,调升为6元。(党政军机关公务车及外国驻华使馆专车免费)1985年,渡运量和渡费,分别为34.28万车次和484.6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