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结构素质
1968年,职工仅18人。1978年,共有职工861人,其中管理人员84人,工程技术人员71人。1985年,职工增至1670人。
为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技术素质,1982年,各厂成立职工文化教育领导小组,1984年,公司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配备1名职教干部专抓教育。1984-1985年,以短期轮训、定期辅导、举办讲座、夜中学就读等形式,对职工普遍进行两次以上的文化补课、政治及技术培训。1985年,组织应考职工900名参加文化、政治、技术考试,合格率达98%。其中无线电一厂职工应考合格率达100%,省电子局授予该厂职工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自1972年起,电子系统陆续选送46名职工到各类高校委培,所学专业有企业、党政管理、电子专业技术等,送培人员毕业后,大部分成为电子系统的领导骨干。各厂还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微机、计算机和外语学习。至1985年,全系统共有116名职工接受了中、高等教育。
1981年,公司与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联合开办电子职业班。1984年,公司拨款2万元,资助校方改善教学设备、仪器,选派技术人员讲授专业技术、质量等课目。电子班学生毕业后,基本对口到电子系统工作。
1985年,全系统共有职工1670人。其中:全民所有制837人,集体所有制603人;固定职工1368人(其中女职工964人,占职工总数的57.7%);管理人员204人,占职工总数的20%;工程技术人员131人,占职工总数的8%。职工中有中共党员130人,共青团员229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9人,中专和中技文化程度的69人,高中文化程度370人,初中文化程度436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172人。
附表:一、1985年电子系统职工年龄、文化程度和政治状况。
二、1985年电子系统职工教育情况统计表。
一九八五年电子系统职工年龄、文化程度和政治状况
表5单位:人

一九八五年电子系统职工教育情况统计表
表6单位:人

二、工资福利
七十年代,因隶属关系不同,形成多类别的工资,按1978年统计,人均年工资550元。归口理顺后,实行机械二类工资标准。经过1977、1979、1983年的三次工资调整,统一了工资标准,职工工资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85年人均年工资849元,比1978年提高54.4%。无线电三厂人均年工资达1063元,比1978年的480元提高了121%;奖金总额由1980年的1.52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12.48万元,增长7.2倍。
七十年代,电子系统的职工福利费用甚少,1976年仅3.5万元。八十年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的颁发、贯彻,职工劳保福利得到重视。
各厂对有毒有害工种的职工实行定期体检,安排疗养,提前退休等措施;部分生产车间安装排气设备,并按女职工生理特点,实行女工劳动保护。福利费用逐年增长,1982年16.7万元,1985年增至35.76万元,比1976年增长9倍,比1982年增长1倍以上。所属生产企业均建有食堂、托儿所、职工活动室、图书室、医务室。新建宿舍8300平方米。
附表:电子系统生产企业职工工资、福利情况表。
市电子系统生产企业职工工资、福利情况表
表7单位:千元

三、劳动生产率
电子系统生产初期,职工人数少,生产规模小,工艺操作落后,加之生产上处于试制与小批量投产阶段,劳动生产率仅达378元/人。进入七十年代中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徘徊在5000元/人至6000元/人之间。其中,晶体管厂在1977年-1979年间增长较大,平均年增长1万元以上,1979年达到47519元/人。
进入八十年代,市电子工业生产处于低潮。1982年,无线电一厂和电子管厂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45元/人和381元/人,为建厂以来最低点。经1983、1984年的恢复提高,1985年,电子系统各主要生产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均超过1万元。其中无线电三厂达到16299元/人,为系统之首,超过了全国电解电容器行业的平均水平。
附表:电子工业主要生产企业历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情况表。
芜湖电子工业主要生产企业历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情况表
表8单位:元/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