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前夕,全市机器铁工业仅有职工150余人,劳动生产率低。
解放后,机械工业逐步发展,职工队伍不断增加。1953年,国营机器制造业实行工资改革,工人实行八级工资分制,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这一年,国营企业在职职工为52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2670元/人,人均月收人48元;6家私营企业从业人员30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350元/人,人均月收入36元,其时私营铁厂多实行9-10小时工作制。1956年变工资分为八级标准工资制,机械系统1797名工人平均工资等级为3.81级。随着生产的增产,系统从业人员不断增加。1958年底职工达10765人,年平均人数为5128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0585元/人(产值以1952年不变价计),比1953年劳动生产率净增2.98倍。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精简职工8000余名。1963年底,全系统职工为1737人,劳动生产率锐减。1964年机械工业开始复苏。1965年企业职工数增至2199人,其中工人1724人,工程技术人员139人,全员劳动生产率4749元/人,比1962年增长223.5%。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生产急剧下降,1967年系统从业人员2576人,平均人数247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则跌至2919元/人。1969年,生产走出低谷。197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5469元/人,年底职工达5152人。这一年对部分低工资职工的收入作了调整。1973年末职工增到5850人,劳动生产率上升为6316元/人。1974年又遇低谷,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下降32个百分点,职工人均月收入45元。1975年又转入增长,劳动生产率达7748元/人,超历史最好水平。
1978年,奖励制度在废除10年后得到恢复,这一年职工达10944人,以后的几年增长大体平稳。1980年,系统全员劳动生产率7599元/人(产值以1970年不变价计),与10年“文化大革命”高峰值相比,增长了20.31%;职工月收人平均62元,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1982年以后,经济责任制在机械系统推行,职工劳动计酬形式逐步走向多样化,联产计酬、超定额计奖、百分计奖、承包等经济方式分别被不同的企业所采纳,奖金运用更为自主,职工收人构成趋于多元化。1985年,根据国家政策,机械系统实行工资改革,管理部门实行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和奖金工资制度,多数企业实行基本工资加奖金的方式,少数试点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1985年,系统有职工1752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09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2877元/人;工资总额1817.1万元,职工人均月收入100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