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芜湖轻工企业始于1920年大昌火柴厂的建立,后虽有所发展,但受到抗日战争和国内解放战争的影响,加之国民党统治后期,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故发展缓慢,截止解放前夕,全市仅有8家(其中牧场、墨店4家)奄奄一息的轻工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兴建了东方纸版厂、铜网厂、羽绒厂等企业。在1956年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通过个体建组、并组建社、并社建厂的途径,采用国家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资金等方法,使芜湖烟厂、肥皂厂、铝制品厂等一大批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在36年的发展中,虽多次变更隶属关系,调整归口管理,企业划进划出,截止1985年,全市轻工系统已形成由88个企业组成的12个行业实体,其中国营企业23个(大型企业2个,中型企业6个)。
一、芜湖卷烟厂
1949年11月由国民党遗留军政人员合股开办长江烟厂时,仅有平房16间,职工30余人,9齿小型卷烟机和7齿刀门上下式切丝机各1台,日产丁级烟1至2箱。1950年4月,与芜湖市财政局合营。次年7月,财政局将资方200银元股金退清,转为地方国营,更名为新中烟厂,时有职工273人,年生产低档卷烟500箱。1951年、1954年两次搬迁,1955年被列为市重点企业,1962年移至现址。
早期生产无固定规程,质量无统一标准,只能生产丙、丁级烟。1955年制定了第一部工艺操作规程,1959年增加乙级烟产品。六十年代初,企业开展技术革新,自制撕叶机、简易机械包装机,机械化程度由37.60%提高到56.03%。1964年,划归中国烟草公司蚌埠分公司。1965年“玉猫”、“大铁桥”、“东海”等卷烟产品首次达到一类品。1966年以后,重归地方领导。1972年,再次开展新技术推广活动,组织人员三下宁波、四赴杭州,参观学习。
到1977年实现了打叶、润叶、贮叶、润梗、切丝、贮丝、卷烟风力送丝的生产连续化;包装车间建成烟套自动输送、封箱、盖印、推烟连续生产线。1975年,研制出甲级外香型“芜湖牌”卷烟。1978年消灭三类品卷烟,并增加过滤咀卷烟产品。
1981年恢复成立中国烟草公司,芜湖卷烟厂隶属安徽省烟草公司。
1982年,开展企业整顿,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新建生产中档以上产品的南烟车间,扩建试制车间和11幢烟叶储仓,完成基建面积88686平方米。1983年开始,先后从英国引进MK-8卷烟机10台、MK-8/MA×Ⅲ卷接机组3套,又从意大利引进具有八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3.279/600型横包机组1套,填补了84MM规格过滤咀生产的空白,使生产工艺达到八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1985年,全厂有26个科室,南烟、北烟两个车间。职工2553人,其中管理干部和各类技术人员283名,占职工总数的11.1%。占地面积25.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51万平方米,厂区的树木、花卉、草坪、绿化覆盖率达20%,并有亭、坛、花房等建筑物点缀。1985年被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固定资产原值2426.58万元,净值1872.71万元。拥有专用设备273台,3条生产流水线,可生产4种类型28种牌号的卷烟。1985年卷烟产量达48.5万箱,为建厂初期的14倍以上,为1980年的1.70倍;完成工业总产值35571.5万元,实现利税30079万元,居国内同行业第四位,省内同行业之首。产品销往国内24个省、市、自治区。
1950年到1985年,共生产卷烟593.99万箱,上交利税19亿元,是国家历年投资总额2886.5万元的66倍。1981年到1989年先后与上海、宁波、四川、云南、阜阳等烟厂联营,对外定牌加工卷烟47.31万箱,创产值33969.27万元,为国家增加税收24336.26万元。1984年起,连续两年评为全国烟草行业最佳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省烟草行业最佳经济效益夺魁单位。

二、芜湖东方纸版厂
1956年3月,由轻工业部造纸局开始筹建,国家投资2372.71万元。制浆、造纸专用设备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其中每小时8吨的三刀式切草机4台,平均装球量5.53吨绝干草片的65立方米蒸球8只,日产75吨多网缸纸版机2台,生产能力为国内同行业之首。厂内自设热电站、水泵房、电站配备从东德进口的3200KW抽气凝气式、2000K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和蒸发量每小时24吨的中温中压锅炉3台,水电汽配套供应,有效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1958年6月下放为省属企业,1959年4月建成投产。4月11日《安徽日报》头版报道,“我国最大的纸版厂之一--芜湖东方纸版厂试车生产”。时有职工1124人,当年纸版产量2409吨。厂内设有年吞吐量近20万吨的原料、燃料码头和堆垛贮存4万吨的露天草场,并有能贮存一周产量的成品库。
1971年,该厂试制成功360g/m2火柴盒专用纸版,每吨火柴盒纸版可节约木材1.3m3,投产15年,共为国家节约木材近4万m3。
1973年,采用新材料不锈钢(TCRI8N9T)和“氩弧焊”技术,研制出不锈钢片状网笼,代替原来铜片状网笼,使用率提高4倍,受到省轻工业厅和国家轻工业部的表扬。当年秋,铁辊挂胶上马,填补了省内挂胶工业的一项空白。
1978年8月,因稻草纤维短,使纸版耐折强度不合标准。经几年探索试验,采用以进口废纸、废水泥袋纸浆作面浆,生产三号挂面箱纸版,强度得到提高,1984年获市企业技术开发成果4等奖。同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1979年和1982年先后完成2台纸机各增10只烘缸的技术改造工程,提高了烘干能力,纸机转速由原设计33米/分提高到平均44米/分。七、八十年代,贷款添置了“787”、“1575”两台纸机,自行设计制造了“520”纸机,增加了卫生纸和瓦楞纸两项产品。
1984年底,企业实行供产销一条龙经营。1985年,全厂设5个车间,28个科室,职工2586人,其中管理干部206人,工程技术人员64人。占地面积46.6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区36.25万平方米,生活区1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4万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3.9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251.8万元,净值1587.2万元,年生产纸版及纸62719吨,工业总产值3970万元,实现税利932.50万元。
1959年投产至1985年,上缴税利和折旧基金21348万元,是国家投资3634.72万元的6倍。
三、芜湖铜网厂
1971年筹建,1976年投产。时有职工434人,年产能力6万平方米造纸铜网。投产初,年产量9742m2,单位成本高达每平方米64元,比平均销售价高1倍。企业连续两年亏损43.44万元。1978年生产进入稳步发展,产量年递增10%,首次盈利17.25万元。同年11月在开展设备升级活动中,实现技改169项,使设备完好率上升到81.6%。
1979年以来,完成技术革新52项,其中磷黄线工艺改革分别获省、市科技成果4等奖,同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设QC小组27个。1980年,增加拉丝、织网设备8台,产品合格率达99%。1982年,国家经委定该厂为大中型骨干企业。1984年,企业获“全面质量管理合格证书”。3个产品获省优质产品证书。
截止1985年,全厂设3个车间,12个科室,两个厂属集体企业。职工58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9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7人。占地面积79663平方米,建筑面积28290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13398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998.5万元,净值743万元。拥有专用设备80台,通用设备160台。1985年产量110189m2,是1976年的11.31倍,占全国铜网总产量的11.6%。工业总产值462.93万元,实现税利143.9万元。自1971年至1985年,国家投资总额1073万元,上缴利税1312万元,超国家投资22%。
四、芜湖市光华玻璃厂
1953年10月筹建,1954年3月13日投产。时有职工153人,资金10亿元(旧币),租赁民房12间,建8甏位小元炉1座,生产煤油灯罩等小商品。月产值不到3亿元(旧币)。1954年因芜湖遭特大洪水,移至卜家山2号建厂,增加了酒瓶、茶杯、明瓦等产品。1955年始产五磅保温瓶胆,同年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瓶胆获全国同行业质量优秀奖。1960年全国保温瓶厂厂际竞赛,被评为先进单位。1966年转为地方国营。1969年扩建灯泡车间。1972年试制成功黑白显象管和电子投影管,扩建投影管车间。从建厂到1978年的24年,建成瓶胆、铁壳、灯泡、投影管车间,面积7299平方米。工艺多次革新,保温瓶胆生产在全国首先实现机械化、连续化,生产线设备均以本厂自行设计制造为主。
1979年,投影管车间外迁,成立电子管厂,归属市机电局。
八十年代,相继扩建了瓶胆、原料、铁壳车间以及36平方米熔炉,500吨高水位池,1000伏安配电房,6.5吨锅炉房,库容1000立方米的煤气房等25个内涵改造项目,面积2万余平方米,为全厂生产建筑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1979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65个QC小组,612人参加活动,获成果50项,创经济效益40万元。有4个QC小组获国家经委或轻工业部优秀QC小组称号。五磅保温瓶和铁壳保温瓶分获1981年和1983年国家银质质量奖;3个产品获省优质产品证书。
1985年,全厂有8个车间、24个科室。2913名职工,其中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占9%。占地面积8.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3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面积3.7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303万元,净值993万元。有8-36平方米池炉3座,QC6型行列式制瓶机1台,日用玻璃制工(含保温容器)加工机械170台,普通照明灯泡加工机械63台。年生产能力:保温容器及商品瓶胆1200万只,日用玻璃制品7千吨,普通照明灯泡800万只。保温瓶生产与京、沪、杭3市的保温瓶厂列为全国5大厂家。198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450万元,上缴税利675万元。
建厂以来,国家向该厂累计投资1775万元,其中1979年以后的投资达1160万元,是前24年的2倍。该厂累计上缴税利6449万元,是总投资的3.6倍。先后派出100多名干部和技术骨干支援北京、山东、江西、贵州、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和本省部分市、县新建、扩建玻璃企业。1985年,获全国计量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国家轻工业部和省轻工厅分别授予质量管理奖。
五、芜湖市永康食品厂
1956年11月,上海市蓓蓓饼干厂、大成糖果厂和工利面包场内迁来芜,合并成立公私合营芜湖市食品厂,时有职工108人。设1个主车间,建筑面积1625.76平方米,固定资产净值66.91万元。1958年改名为永康食品厂。1960年,惠源冰厂并入。1968年转为地方国营。
五十年代生产糖果、糕点、汽水。六十年代建成制冰、奶糕车间、冷库、仓库,新增冷饮产品。七十年代改建冰棒车间,新建年产1200吨淀粉车间(后转给郊区生产);年产800吨出口液体葡萄糖车间,从1973年起,连续生产8年,出口澳大利亚,共7091吨,1981年因国际市场价格下降而停产。1979年,班产8吨的饼干车间建成投产,使饼干生产进入大机械自动化操作。
进入八十年代,建成934平方米的干点车间、1800平方米的500吨冷库。1985年,3200平方米的饮料车间开工兴建,从联邦德国引进了万吨饮料灌装线1条,并与上海南市区糖烟酒公司联营生产果味型硬糖果。
三十年来,经过不断更新改造,企业的68台专用设备,其中三分之二为自己研制安装,使之实现了饼干自动生产线和糖果、糕点、汽水等半自动生产线,引进的万吨饮料灌装线投产运行。年生产能力:糖果1000吨,糕点3000吨,冷饮11500吨。获轻工部优质产品1个,省优质产品5个,“金鹿奖”产品2个。
1985年,全厂设11个生产车间,4个辅助车间,9个职能科室,1个新办集体厂。职工571人,其中技术人员21名。占地面积29668平方米,建筑面积27038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面积117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44.5万元,净值101.3万元。当年工业总产值743.1万元,上缴税利78.8万元,为安徽省综合性骨干食品企业。
建厂以来,国家投资累计94.3万元,企业自筹127万元,银行贷款672.53万元。累计上缴税利1183万元,是国家投资的11倍。1985年获安徽省轻工“先进企业”和芜湖市“创最佳经济效益先进企业”等称号。
六、芜湖火柴厂
原名大昌火柴厂,建于民国九年(1920)。时有职工230人,是安徽省第一家火柴厂。建厂初期,全厂建筑面积1952m2,厂房简陋,劳动条件很差。主要生产设备排梗机及其它附属设备均系无动力操作。平均年产量仅8000件左右。在解放前的近30年内,经济性质先后为民族资本、日本资本和官僚资本。生产连年亏损,几度面临破产,至芜湖解放前夕,仅有职工56人,手摇式排梗机4部,卸梗机3部,刷磷锅1台。
1953年至1957年国家投资56.25万元,兴建了1200m2混合结构的火柴制造车间及职工宿舍、食堂、俱乐部等,全厂建筑面积12905m2。增设动力排梗机20台,拆梗机12台,以及油药连续机、刷磷机、理梗机等,基本上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1957年,火柴年产量26.52万件。六、七十年代又扩建了火柴制造车间,增建了印刷(糊盒)车间,实现火柴生产机械化、连续化。1973年,研制成功蜡梗火柴及生产设备,轻工业部向全国推广。1978年后,又新建3175m2成品车间、1786m2制盒车间、1858m2蜡梗车间、1316m2烘梗车间、847m2测试中心楼、1046m2机修车间、1110m2纸版仓库,创办了火柴工艺分厂和钟壳厂,全厂建筑面积比建厂初期扩大24倍,比1957年扩大3.6倍。主产品“芜湖牌”安全火柴生产能力提高50%以上,产品品种不断增多,生产了中档大、小“敦煌牌”火柴,试制成功各种高档旅游火柴、无硫火柴等新产品。在火柴上梗连续机上装置电子电动自动控制设备,开始向电子化、自动化发展。从1983年起,火柴年产量突破50万件。“芜湖牌”安全火柴1981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寓言牌”蜡梗火柴,1983年获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奖;“飞蝶牌”、“黄山牌”旅游火柴、“芜湖牌”风景火柴盒,分别获全国优秀包装奖和华东包装大奖。
1985年,全厂设6个车间、18个科室、2个附属大集体企业,职工155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5人;全厂占地面积73387m2,建筑面积4683.3m2;固定资产原值741.1万元,净值501.5万元;年产能力60万件,为省内最大的火柴厂;当年产量58万件,产值879.5万元,实现税利2768万元。
建国以来,芜湖火柴厂共生产各种火柴1034.9万件。工业总产值14780万元,实现税金累计1936万元,实现利润累计1655.7万元,是国家总投资906.5万元的3.96倍。
七、芜湖肥皂厂
民国二十一年(1932)春,上海工商业者朱肃伦和国民党军官李九我合资在上长街174号开办“上海肥皂厂”,手工作坊式生产。到1949年,年均产量150吨。1938年,郑月樵开办“华福工业社”,生产蛤蜊油、雪花膏等低档日用化妆品,1956年公私合营。1960年两厂合并,改名为芜湖日用化工厂。1964年更名为芜湖肥皂厂。1966年迁至现址,年产肥皂3000吨。七十年代初采用沸腾床喷粉工艺,又建成了设计能力为3000吨的合成洗衣粉车间。1978年以后,恢复了传统产品“铁锚牌”肥皂的生产,研制开发了各种粉状、液状、固体的洗涤剂等新产品及化妆产品,改变过去以低档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产品有合成洗涤剂、肥皂、精甘油、日用化妆品4类、131个品种花色。1979年以后,投资建成的年产万吨的洗衣粉车间和一座省内容量最大的直径6m高33m的喷粉塔。化妆品车间改为厂属小集体华福工业社(1984年上升为大集体)。1981年合成洗涤剂首次突破万吨,使该厂从生产肥皂为主转为生产合成洗涤剂为主、肥皂为辅的中型洗涤用品企业。1980年至1985年产值平均递增15.67%,实现税利平均递增21.8%。1983年“神鱼牌”复合洗衣粉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4年“洁宝牌”洗洁精获省轻工业优秀新产品奖,华福复合维生素E膏获省优秀新产品奖,1985年华福兰花爽身粉获全国评比第二名,省优质产品,健儿爽身粉、鹅形儿童痱子粉荣获1985年省儿童用品“银杯奖”,“净灵牌”彩漂洗衣粉获省日化新产品奖。1983年开始产品自销,遍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1985年,全厂设6个车间,14个科室,1个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82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58人。全厂占地面积65148m2,建筑面积30457m2,其中生产用房21753m2。当年产合成洗涤剂13003吨、肥皂7500吨、精甘油143吨、化妆品163.2吨。工业总产值3191.98万元,实现税利305.65万元。
解放以来,国家总投资1000万元,企业累计实现税金2891万元,利润912.8万元,是国家投资的2.9倍。
八、芜湖油墨厂
前身是“胡开文制墨作坊”,清同治八年(1869)由胡源阶开办。有曹艾离、程连水、程平均3人入股,集资150银元,生产徽墨。1879年,改为胡源阶独资经营。
光绪十六年(1890),休宁胡开文墨店来芜开设分店,为“老胡开文”。抗战胜利后,又有王一尘、曹端甫相续开设“友记胡开文”、“冶记胡开文”墨店,4家胡开文墨店同时并存。1956年2月合并成立公私合营胡开文制墨厂,时有职工55人,资方人员10人。由于徽墨使用不便,市场需要逐年减少。1957年,转产墨汁,试产红、蓝墨水,少产普通墨。1959年转产油墨、印泥、广告色、胶木盖初级油墨。1965年迁现址,开始印刷油墨生产,成为油墨专业厂。当年产量达128.65吨,比1959年增长23倍。次年定名为芜湖油墨厂,不断购进三辊机、球磨机、耐磨机等专用设备及检测仪器。
八十年代,新建了2400m2的年产千吨油墨生产大楼,743m2的制听车间,1093m2的综合大楼,改建了553m2的墨汁车间,恢复了墨水、墨汁生产,建立了胡开文墨厂。产品有3大类、15个品种、150个花色,1985年油墨生产检测一次性合格率达98.74%,有两个产品分获1981年、1984年省优质产品证书。
1985年,全厂设4个车间,9个科室,1个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283人,其中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39人;全厂占地面积17000m2;拥有各种专用、通用设备126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74.8万元,净值108.1万元,为全省唯一年产千吨油墨的厂家。当年,总产值748.18万元,上缴税利97.96万元。
国家投资总额195.4万元,累计完成行业总产值6182万元,实现税利529.2万元,是国家投资总数的2.7倍。
九、芜湖市新华印刷厂
1949年4月建立,厂名新华书店芜湖支店印刷厂。同年10月更名为新华书店皖南分店印刷厂。利用原工商报社印刷所址,厂房破旧,不足300平方米,职工50人,印刷设备15台,均系手摇脚踏单机操作。主要印刷书刊,又用石印印刷包装装璜,开始零印业务。
1950年5月划属皖南行署文教处,改名为皖南新华印刷厂。1952年又更名为芜湖市公营新华印刷厂。同年相继接收了皖南军区政治部印刷厂,设备增加到35台(座),人员增至100人。当年,国家拨款3.3亿元(旧币),建成642.6平方米的车间和办公楼。1953年《安徽日报》印刷三厂并入,改为地方国营芜湖市新华印刷厂。1957年国家投资7.5万元,建成2532平方米车间2幢,相继改造了四开机、元盘机、折书机等,部分设备实现了半自动化。
1958年“芜湖日报”印刷厂和1961年公私合营耀华印刷厂并入。到1966年设备已达92台,人员482人,厂房面积3000平方米。从1967年起为大量印刷马、恩、列、斯和毛泽东著作,国家投资55万元,在现址建新厂房5106平方米,陆续增加了平轮机、制版机、卧封机、米力机等设备后,书刊印刷进入了半自动化大机器生产。1971年主要生产车间和办公室迁入新址。1977年又建1422平方米图版车间。1982年起,增加了“海得宝”、平封、立封、单色、双色胶印机和6色凹印机等设备,新建3135平方米包装装璜车间。到1985年,印刷能力为建厂初期的17倍。五十年代铅印产量占89%,彩印只占11%;六十年代铅印占82%,彩印占18%;七十年代铅印占68%,彩印占32%;到1985年彩印占68%,铅印占32%,彩印利润占全厂利润总额的80%。印刷品中有1个部优,6个获省优,受到国家出版局、省出版局表彰的3种。
1985年,全厂设7个车间、12个科室、1个厂属集体企业,职工1058人;占地面积17551平方米,建筑面积27673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496.3万元,净值233.9万元;专用设备244台,通用设备49台。1985年行业总产值904万元,分别为省内同行业第二和第三位。
建厂36年来,固定资产总投资518.59万元中,自筹或贷款资金占64%,累计上缴税利1064.56万元。

十、芜湖市印铁制罐厂
1958年市人民银行开办“银星制罐厂”,职工20余名,旧设备几台。次年并入芜湖市肉类联合加工厂罐头车间。1963年,整个车间划出,与市百货公司办的市红旗造钟厂合并成立芜湖市印铁制罐厂,时有职工135人,固定资产原值34万元,是安徽省第一个生产化工、食品、日用等综合性印铁包装的企业。1964年投产初,借用“新华戏院”作主要生产场地,十分拥挤。1973年在兴隆巷新建了1200平方米的车间和办公室。到七十年代末,有设备118台,其中半自动印铁机一台。1978年以后,国家投资38万元,厂贷款30万元在现址开始了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的新厂区建设。1980年动工,1982年5月迁入新厂,设备增加到176台,并增半自动印铁机1台。1985年生产能力达用马口铁2300吨。新厂区布局较合理,辅以假山、园林、喷水池等,环境优美,迁入新址后产品发展到油漆、食品、日用、文教用品、医药卫生及其它6个门类、100多个品种。从1980年起先后有巢湖饼干听、天鹅腰园饼干听、蛋杏元饼干听、特级贡熙茶叶听、梅花形糖果盒、六角形茶叶听、寿字麦乳精园听和小花糖果盒等9个包装分别获全国、华东和全省的优秀奖、表扬奖、外贸包装装璜奖和优良产品称号。
1985年,全厂设4个车间、12个科室,一个厂属新办集体企业。职工75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人。占地面积34093平方米,建筑面积17891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51.52万元,净值370.3万元。当年行业总产值721万元,实现税利92万元。是安徽省唯一定点生产印铁制罐的厂家。
建厂21年,累计上缴税利1143.36万元,是国家总投资63万元的18倍。
十一、芜湖市第一纸箱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省、市外贸公司定点生产出口纸箱的厂家。
1957年10月,省商业厅投资10万元,在芜湖筹建纸箱厂,租用环城南路9号旧房,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翌年3月,正式建立芜湖纸箱厂,并投入生产,主要制作大、小包装纸箱,当年产量29万平方米,产值60万元,利润3.63万元。1958年至1962年,创产值485.48万元,除收回投资10万元,还上缴利润17.3万元。
1962年11月,该厂撤销,并入肉蛋加工厂为纸盒车间。1964年重建,定名芜湖市纸箱厂,隶属市轻工业局,开始整修厂房、设备,训练技术人员,采用土法上马,自制切纸机、订箱机等,初步实现半机械化流水作业。到1974年,10年共创产值1341万元,上缴利润155.4万元。
1975年更名为芜湖市第一纸箱厂。1979年2月,划归市二轻工业局管辖。1980年8月厂址迁至营盘山83号,始产出口产品包装纸箱。
截止1985年,全厂设8个科室、5个车间,职工157人;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5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785万元,净值593万元;年生产能力达各种纸箱2000吨;1985年工业总产值233万元。
1958年至1985年,共上缴利税641.2万元,是国家投资的8.16倍。
十二、芜湖市天河羽绒厂
坐落在芜宁、芜屯公路的交通要道口--九华山路489号,全民所有制企业。1978年后,隶属市二轻工业总公司管辖,是本省最早生产羽绒制品的厂家。产品主要有标准羽毛、羽绒被、枕、服装等多种产品。
该厂于1954年筹建,1956年4月2日建成投产,当时占地面积2981.22平方米,厂房面积2390.77平方米,有职工164人,拥有羽毛加工专用设备8台,脚踏缝纫机12台,蒸汽锅炉1座,以生产标准羽毛为主。1957年,生产羽绒被向苏联出口。1958年更名为芜湖市天河羽绒厂。1959年对苏联出口中断,加之农业歉收,畜产锐减,当年工业总产值下降为572.4万元,利润下降到81.1万元。
1959年至1970年期间,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靠出口标准羽毛维持生存。1971年恢复出口羽绒制品,生产开始好转。1972年出口标准羽毛1023.24吨,羽绒被2020条,羽绒枕152000只,年产值达1009.6万元,利润102.7万元。1979年建立厂属羽绒制品厂(集体),对内为服装车间。
1978年至1982年,该厂以自身技术力量,先后仿制了一套从预分到水洗和羽毛小样检测的全套设备,形成两条羽毛生产线,3条水洗流水线,年产能力达加工羽毛1000万斤。并建立了羽毛质量物理、化学分析测试室,检测出口制品蓬松度、透明度、耗氧指数及含水量等产品标准的全部项目,使产品达到防蛀、防毒、防腐的要求。
到1985年,全厂设5个车间、13个职能科室、2个门市部、1个汽车队;职工927人,其中管理人员77人,工程技术人员27人;占地面积52027.75平方米,建筑面积40282.79平方米,分别比建厂初期增加17.45倍和16.84倍;固定资产原值631.29万元,净值474.94万元;年工业总产值2250.9万元,利润180.4万元,分别比1956年增长37倍和28倍。国家累计投资689万元,企业累计上交税利4201.2万元,是总投资的6.1倍。1985年分别被省轻工业厅、市政府授于“最佳经济效益先进企业”和“市先进企业”称号。
十三、芜湖铝制品厂
坐落在市康复路1号,前身是1949年10月开业的私营新棉布机器轧光厂和1953年开业的私营棉织业轧光厂。1956年1月两厂合并建立公私合营芜湖市轧光厂。1957年更名镜湖拉绒厂;1959年更名镜湖五金机电厂;1962年更名长江金属制品厂;1963年更名长江铝制品厂。1968年转为国营,定名安徽省芜湖铝制品厂,是轻工业部重点生产日用精铝制品及铝板材加工企业,规模居省内之首。。
五十年代,企业只从事轧光生产。六十年代初转产小五金产品。1961年试制投产日用精铝制品。1963年始向铝制品系列发展。1965年以前,铝片不能自给,铝锭须运往上海有关厂家加工。1966年建成压延车间,形成铝片生产能力。“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加工像章、语录牌及铝片材,影响了日用铝制品的开发,企业勉强维持生产。1974年起,历时4年,扩建和改造压延车间,铝片生产能力由689.87吨扩大到851.26吨。1979年从日本引进1台100吨双动拉伸压床,精铝制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1978~1981年铝制品出现滞销,连续4年末完成国家计划,库存积压严重时达120余万元。1982年铝制品销售回升,企业及时疏通产销渠道,实行以销定产,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逐步扭转了生产上的被动局面。1983年工业总产值718万元,上缴税利总额突破100万元。产品形成复制流水线,压、卷、切、研、砂、抛、铆、装一条龙生产。
1985年,全厂设15个职能科室、5个生产车间、1个附属集体“铝制品附件厂”、1个厂属“兴砻实业公司”;职工682人,工程技术人员17名;占地面积40632平方米,建筑面积2196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33.4万元,净值368.9万元;1985年工业总产值1002万元,利润67.4万元。市人民政府授予“最佳企业”称号。
十四、芜湖华侨皮鞋厂
位于市劳动路71号,前身是1932年开业的一家私营华侨鞋店。1955年公私合营,公股投资5000元,定名华侨制鞋厂。1956年1月,市内的香港、广州、龙海、新都、东亚、嘉福、汉华、源记、裕森昶、奚基春等10户店坊并入“华侨”,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时有职工252人,日产皮鞋70双、布鞋30双,皮件产值90元:行业总产值40万元,利润2.23万元。1966年易名芜湖皮鞋厂,1967年转为国营,1980年更名华侨皮鞋厂。
主要产品:皮鞋、皮件两大类,1958年皮件产值1000元,六十年代皮件生产发展较快,1965年产值79万元,占全年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七十年代皮件生产逐步压缩。1958年,皮鞋出口苏联,1963~1969年出口中断,1970年皮鞋恢复出口。曾用“牡丹”、“腾达”、“金鹿”、“金叶”商标。尤以“金叶牌”胶粘女式皮鞋出口量大,形成自己的独特产品。1981年,从法国引进9台制鞋专用设备,使工艺技术达到八十年代国际水平。
“华侨”皮鞋是全省信得过产品。1978年,女中跟凉鞋、男青年八式、童平跟凉鞋被轻工业部、化工部、商业部和国家标准总局评为优秀设计样品,在全国皮鞋质量评比中,硫化猪面素头男女鞋列为二类产品第3名;胶粘猪面青年式男鞋列为三类产品第3名。1982年在全省皮革、皮鞋设计创新评比中“猪修面毡里绒口童鞋”、“牛面前后空男凉鞋”、“羊面缝堂中跟女大舌鞋”获设计样品奖。1983年“羊面毛口女靴”获省毛皮制品优胜奖。1984年胶粘皮鞋获全省第1名。1985年“花雀牌”女鞋在西南华东9省1市皮鞋技术协作会上获优秀产品1等奖和设计二等奖。
1985年全厂设8个车间、20个职能科室、两个门市部、1个附属集体第四皮鞋厂;职工总数109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人,管理人员83人,工程技术人员25名;占地面积30662平方米,建筑面积1961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48.1万元,净值144.1万元。1985年工业总产值839万元,利润55.68万元,为国家提供积累80.6万元。皮鞋产量51.4万双,其中出口21.33万双,创外汇180万美元,省政府授予“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称号。
十五、芜湖永久制革厂
位于市黄山路27号,与九莲塘风景区为邻。是省内制革行业重点厂之一。
1954年国家投资1.8万元,贷款1.5万元,建立地方国营芜湖市制革厂,职工44人,当年创产值14.99万元,实现税利7.39万元。1958年改名永久制革厂。
1958年利用制革下脚料生产出工业皮胶和明胶,注册商标“九莲牌”,为制革生产的综合利用闯出一条新路。1985年制胶转让给市郊鸠江乡神南村生产。
1961~1984年出口羊、猪皮面革、里革、兰湿革、半硝革等9个品种,计18.46万平方米。1985年上马皮革服装,商标“金竹牌”。猪皮服装革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各项指标均达部颁标准,填补了省内空白。
1985年全厂设4个车间、12个职能科室、1个附属集体皮革制品厂;职工504人,管理人员57人,工程技术人员13人;占地面积28307平方米,建筑面积2146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28.1万元,净值177.6万元。1985年工业总产值671.4万元,实现利税115.24万元。
十六、芜湖市第一塑料厂
坐落在青弋江畔大砻坊(建设路)。是省内加工塑料制品的骨干企业。
该厂前身为私营合众牙刷厂,成立于1951年,1955年公私合营,1962年改名合众塑料制品厂,1966年转为国营,定名为市第一塑料厂。
1956年,试产塑料牙刷,1962年批量投产塑料制品。1972年首创聚丙烯抽丝蒸汽管道法和平膜热板拉伸法新工艺,开辟了应用国产聚丙烯原料的新途径,1974年在全国塑料科技工作会议上介绍了此项成果,经鉴定,生产工艺成熟,在国内予以推广。1977年第一台圆织机试制成功,采用聚丙烯编织袋圆筒生产工艺,其成果在1978年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同年,引进日本撕震薄膜生产线1条,增加包装新产品。1982年,从意大利引进劳保靴生产线、收缩薄膜机、六色印刷机、制袋机等设备。该厂现以生产塑料包装制品为主,年生产能力5250吨,计7大类、42个品种、270种规格。产品畅销国内10多个省市,其中“芜湖牌”聚丙烯编织袋,“双羊牌”泡沫女拖鞋出口亚非地区和国家。
1985年全厂设5个车间、10个科室;职工660人,其中管理人员85人,工程技术人员30名;占地面积5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548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59.5万元,净值239.5万元;专用设备114台(套),其中引进设备5台(套);行业总产值1181万元,上交税利51.74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