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期间,芜湖县地方教育经费来源,分为学产(田地、房屋)收入、物产学捐、各项附加、义务教育附加、补助捐款、杂项收入、临时收入等七项,以米业学捐和田亩附加为大宗。县私立中、小学由校董会筹款,其来源包括学田、房地产和收缴学费等项。民国初年,各校旧有基本金及租税收入,多被地方军队挪用,以致学务废驰。民国七年(1918)四月,地方财政局抽收亩捐,每亩随柜带收铜元2枚,补充小学经费。民国十一年(1922),县劝学所长等议决,在江苏米捐补助芜关中小学暨乙种商校项目下,每年拨出3600元,以3000元归芜湖县扩充义务教育。民国十四年(1925)五月,劝学所函请官矿督办处,补助学款千元。民国十七年(1928)三月廿九日,县教联、学联及各界举行力争二七五卷烟捐作教育基金游行大会。民国十八年(1929)四月,县教育局报告称,全县教育经费岁入41000元,岁出59000元,两比入不敷出,因而县属学校经费支绌。四月二十四日,各校长联合至县政府请愿。次年,为增筹经费,菜籽学捐(每担抽捐1.2角)、蛋业行商捐(每篓学捐7分)、田亩增收附加(每亩1分)以及营业税捐、娱乐捐(教育局与各影剧院洽征)、牙帖和屠宰契税等捐税相继施行。民国二十年(1931)水灾,教费锐减,县属小学大半停顿。民国二十二年(1933),县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社会教育等经费及各项临时费,共计76335元。次年,又逢大旱,县教费再度骤减。抗日战争结束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十一月,国民政府曾明文规定:教育科学文化经费,在市县不得少于百分之三十五,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以保障。民国三十六年(1947),芜湖县全年预算,文化教育经费为3662.12元,占全县经费的31.64%,其实并未付诸实施,且当局欠发、迟发教育经常费事时有发生。
1949年芜湖解放,市人民政府保证学校经费按原标准开支。当年下学期,公办中小学经费和对私立学校补助等项实际支付2.669亿元(旧人民币)。1950年春,成立芜湖市私立学校校产整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私校财产和收入。同年8月至12月,市教育经费总额达17.785亿元(计款13.72亿元、粮40万斤),其中给予私校之补助费3897万元。继后,私立学校分批接办为公立,芜湖教育有新发展。1958年,教育经费总收入为269万元(新人民币,相当于旧人民币269亿元),总支出240万元。60年代初,教育事业有所调整,1962年教费总额为123万元,1964年省拨教费193万元。1968年,省下达教费指标为258万元。70年代前期,在校学生数增多,1973年市教费达304万元。
1979年市区教育经费增长为462万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支出的16.7%,(其中基建投资25.2万元)。1983年4月,中共芜湖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市教育经费每年递增10%。这一决定受到全国普教会议的表扬。1984年教育经费增加到886.9万元,比上年增长30.5%。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市委四届四次全委会议决定:一是保证“两个增长”(即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二是在城市建设维护税中,按当年实际收入10%给教育;三是对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按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1.5‰征收教育费附加,从当年9月1日起委托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同年,教育经费为1096.9万元(含高教经费67.7万元),比上年增长23.7%。
芜湖各学校教学设备,在民国时期,省立中等学校条件稍优,教会办的学校中部分较好,县立小学和私立中学大多极其简陋。民国二十四年(1935),凡教育部规定标准的中等学校必备的仪器、标本等设备,省立芜湖中学、省立芜湖女中、省立芜湖高级农职均已基本配齐,及至抗战爆发损失一空。抗日战争胜利后,芜湖教育中心区曾设科学馆,内分理化、生物、化验和制造四部,初具规模,然学校设备仍极其匮乏。民国三十八年(1949)暑期,各公立中学图书仅13409册,各私立中学图书共28294册。
新中国建立之初,市人民政府一面竭力维护旧有校舍,一面充实教学设备。1950年秋,拨出修建费大米453964斤,折款约4.53亿元,同年,为市立中学添置了理化、生物仪器,给市立小学配发自然科仪器(每校一套计83件)和风琴、地球仪、教学挂图等,还给各校添置标本和图书,总价值4.31亿元(旧人民币),继后陆续投资。省教育厅还直接拨发仪器、图书。至1956年,芜湖一中、三中、女中等校的理化仪器均按教学大纲全部新配。一中理化实验设备,可同时供八个班实验使用。
1959年建国十周年时,芜湖市教育基建投资总额达455.2万元,共建校舍136545平方米,相当于解放前校舍总面积35692平方米的3.82倍。
“文化大革命”中,芜湖学校遭受严重破坏,尤以12所条件较好的中等学校下迁农村,致使十七年间积累的教学设施毁弃殆尽。芜湖一中价值50多万元的仪器,6万多册图书一无所存。各中小学大批教室门窗被砸烂,课桌椅残破不堪,整个校产损失总值在千万元以上。
1978年及其后5年间,市教育基建投资884.8万元,建筑面积80320平方米。截至1984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占地总面积为1202.9亩,是解放前的4.77倍,校舍建筑面积297139平方米,为解放前的8.32倍。教学仪器对重点中学、部分完中及边远学校作重点配备,其他中学按实验室及其内部设施条件作一般性配备。重点配备的学校演示实验、分组实验(2人一组)开出率达90%左右,一般学校开出率在75%左右。同年,市电化教育馆成立,给各学校置发了幻灯投影机、教学电影机、电视机、收录机和一批电教软件材料。市教学仪器站还给各中学及部分小学配发微型电子计算机190多台。
市教育部门采取“三结合”建校方针,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即国家适当补助,乡村群众筹措,学校勤工俭学三方面共同筹集建校资金、材料,自1981年起逐步做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椅”(即“一无两有”)。1985年,郊区集资99.207万元(其中区政府21万元,乡企业15.137万元,行政村54.165万元,勤工俭学收入2.079万元,教育经费调剂6.826万元),改建校舍2568平方米,添置课桌椅1155套,建造围墙753米。至此,郊区66所中小学校舍面貌,大多更换一新。
1958年开端的勤工俭学活动,几经周折,1982年后,有所恢复和发展。1985年,市内开展勤工俭学的中小学58所,有校办工厂66家,当年产值821万元,纯收入128.81万元,除扩大再生产外,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39.56万元,改善教职工福利的18.48万元。第十一中学金属结构厂与第九中学教学设备厂、东内街小学糊精厂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