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光绪三十二年(1906),芜湖县劝学所就文庙东儒学署开办,设董事5人,坐办1人,为全境学务之总汇。民国元年(1912)劝学所中止。民国三年(1914),县设视学员,由地方公举,县知事委任,负责考察境内学校状况。民国四年(1915),县学款经理处成立,设董事2人,专管本县学校款产。民国七年(1918),县劝学所恢复,设所长1人,劝学员2人,按照定章劝办地方教育。所长每一学年内周历县内各区一、二次,劝学员每一学期内周历所任区域二次以上。后学款经理处奉省令并入。民国十年(1921),省在芜湖设立商埠义务教育事务所,推行城区义务教育。
民国十四年(1925)二月,芜湖地方教育行政会议议决,改劝学所为教育局。十月,芜湖县教育局成立。县教育局长商承县知事主持全县教育行政事宜。教育局设董事会,董事任期三年,以教育局代表国家,以董事会代表地方。董事会之职务为审核教育方针及计划,筹划教育经费和保管校产等。教育局将乡镇酌划学区,每学区设教育委员1人,负责各该区有关教育事宜。局内设总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股。民国十八年(1929)三月,芜湖城区设市政筹备处,市、县教育分开。市政处第二科管教育,商埠义教所奉令归并。民国十九年(1930)十一月,市政处撤销。一度划为市属的学校经省政府接收仍交县教育局管理。民国二十三年(1934)二月,县教育行政管理划归安徽省第二区专员公署第四科教育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县政府重设教育科。年底,日军入侵,教育科随县府迁往县区边境(靠南陵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伪芜湖县教育局成立,有员工13人,分总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课。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五月,芜湖县政府教育科改为县教育局。局内先设三科,后并为两科,一科主管总务和社会教育,二科负责国民教育和中等教育,另有督学八人,全县分城区等四个督导区。
1949年4月,城区设市。6月6日,芜湖市人民政府教育局成立,负责主管全市小学教育,并受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委托,兼管师范学校与各公、私立普通中学、职业技术学校。各区人民政府设文教卫生股,管辖民办小学、私塾与市民业余学校,并配合市教育局管理境内公、私立小学。1950年1月,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教育局、人民文化馆等单位组成人民业余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推进市民、职工及农民业余文化教育。1951年至1954年间,市教育局先后改为文教科、文教局。1951年3月,全市公、私立小学划分为10个辅导区,分设10所中心小学(含郊区4所)。1952年10月,市扫盲运动委员会成立,成人业余文化教育重点突出扫除文盲。1956年5月,撤销市文教局,成立市教育局,内设各业务机构为中教、初教、工农教育、人事、财务等五股。1959年1月,芜湖专区文教办公室与芜湖市教育局合并为芜湖专署教育局,9月,恢复市教育局。1962年3月,按照省订分级管理办法,市教育局接受省教育厅委托代管完全中学和师范学校。1963年,市教育局内属各股改为科,增设秘书科。1965年,又增设半工(农)半读教育科。1966年2月,市人民委员会成立芜湖市半工(农)半读教育领导小组,着力推行两种教育制度。
1968年,解放军、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分别进驻和管理市和郊区的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不久,实行“厂校挂钩”“工厂接管学校”。1969年10月,市革命委员会政工组设教育小组,管理普通教育和“七·二一”工人大学。1970年11月,市革命委员会教育局革命领导小组成立,内设政工、教育革命、办事三个组,次年8月改为芜湖市教育局革命委员会。
1978年3月,恢复教育局建制。局内设中教、小教、业余教育、校办生产、财务基建、政工等科和办公室。1979年5月,市辖6个区分别设立教育科,负责全面管理境内的小学、幼儿园。10月,组建市工农教育委员会,重新安排农民扫盲和职工双补教育(文化补课、技术补课)。1983年7月起实行市带县新体制,市教育局对所带县教育局实行业务指导。1984年6月,局内增设督导室,有督导员9人。
1985年10月,芜湖市教育委员会成立,时为全省实行教委体制之第一家。市人民政府一位副市长兼教育委员会主任,设4位专职副主任,并由市计委、经委、建委、科委、财政局、劳动局、人事局等部门负责人任兼职委员。原芜湖市教育局撤销。市教育委员会(简称市教委)对全市各类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并相应地作了内部机构调整,设普教、职教、高教、计财、人事、校办工厂管理等科和办公室、政治处、纪检委(以上均为副县级机构),还设有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高校招生、高等(中等)自考、大学生分配等办公室(与有关科室合署办公)和直属事业机构如市教学研究室(与市教育科研所合署,为副县级)、电化教育馆、教学仪器站、教育房产管理公司、劳动服务公司、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等。同年,市人民政府还主持建立高等院校协调小组,协调处理在芜省属高校与芜湖市有关联的重要事宜。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