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第一次工资改革
1953年至1955年,芜湖市国营、地方国营和公私合营的芜湖造船厂、第一面粉厂、明远水电厂、市铁工厂、四褐机制砖瓦厂、芜湖纺织厂、新华印刷厂、新华锯木厂、制革厂、乳牛场和汽车修理厂先后进行了工资改革。除造船厂从1952年即实行了等级工资,采用广州造船厂的工资率和技术标准进行调整外,其余各厂均执行华东财委规定的五类五等工资标准。
参加工改职工共5776人,其中,造船厂参加工改职工748人,原月工资总额160.725工资分,新工资总额166.854工资分,月增资6.129工资分;制革厂、乳牛场参加工改职工76人,因原工资水平较低,平均工资分别增长了7%和13%。
纺织厂、火柴厂、造船厂、砖瓦厂、新中烟厂在工改后的新工资等级标准基础上,对部分工种、部分生产工人实行了计件工资。
另外,芜湖市还对私营漕酱业、旅栈业,以及上海肥皂厂、惠源冰厂的工资作了一些改革。漕酱业取消了各种变相工资,工资标准改为七个工资等级,改革后的平均工资为27.10元,较原实际工资降低8.4%,较原基本工资增加28.78%。旅栈业女服务员的工资改为甲、乙、丙三等,改革后的工资水平与原工资大致持平。上海肥皂厂和惠源冰厂参照同类同等国营企业的工资标准调整。调整后,肥皂厂月平均工资44元,较原实际收入降低43.4%;冰厂月平均工资为36.70元,较原工资增加4.3%。
二、第二次工资改革
1956年,国务院决定对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作进一步改革。
工资改革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对国营企业、供销合作社企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前的公私合营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然后对新公私合营企业(即全行业公私合营后的公私合营企业)进行工资改革。
6月18日,芜湖市工资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至12月底,第一阶段工资改革结束。共有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国家机关等12个部门,28508人参加了改革。改革前月平均工资40.30元,改革后48.94元,增长21.44%。补发4至12月份工资2092472.92元,人均补发73.40元。增加工资的职工人数为26700人,占参加改革人数的93.66%,因原工资较高形成保留工资的职工1533人,占参加改革人数的5.38%。
1956年12月开始进行第二阶段工资改革,全市新公私合营企业有5个厂、30个商业总店、一个公司和一个所,共有职工7453人。参加改革的企业有4个厂、29个商业总店,职工2804人。改革前月平均工资32.92元,改革后为37.30元,增长13.30%。增加工资职工24382,占参加改革入数的86.95%。
另有4个新建厂也参加了改革,参加改革的职工421人。改革前月平均工资44.16元,改革后为47.25元,增长7%。
三、第三次工资改革
1、企业工资改革
1985年,芜湖市根据国务院国发(1985)2号文件精神,选择市柴油机厂、仪表厂等14家国营企业试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包干浮动,1985年试点企业挂钩包干执行情况见附表。省批准的试点单位1985年执行情况
表12单位:万元

国务院批准的试点单位1985年执行情况
表13单位:万元
1985年,芜湖市绝大多数企业还利用结余奖励基金,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84)35号文件附发标准调整了工资标准。其中:全民企业112个,月增加工资41602387元。
1985年11月,市政府印发省政府《安徽省国营企业工资改革实施方案》,芜湖市成立了企业工资改革领导小组。
这次芜湖市工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工资区类别,市属企业主要是对低于四类调整后工资标准的五类区职工工资标准实行“补齐”;提高新职工定级水平;套改新工资标准;理顺工资关系,部分职工升级;纺织系统印染厂、纺织厂、丝绸厂、毛巾厂、锦华被单厂、灯芯绒厂、红光针织厂等7家国营企业实行岗位工资制。
据统计,市属全民企业146个,列入工改范围职工80303人,合计月净增工资157.68万元,人均19.64元;市属集体企业146个,列入工改范围职工39114人(含供销系统全民职工),合计月净增工资70.300万元,人均17.97元。见附表:


表14
1986年5月底,芜湖市企业工资改革结束。
2、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
1985年8月,芜湖市工资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工改办公室。这次工改的主要内容是实行职务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全市列入工改范围的行政机关88个,事业单位161个,参加工改人员13182人,月增资额为233362元,省下达芜湖市人均月增资额为17.17元,全市审批人均增资额为17元7角,同时审批全民所有制单位的集体人员1278人,月增资额为21466元,人均增资16元8角。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