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开展反对军阀曹锟贿选总统的斗争
在1925年芜湖党组织建立前,芜湖团组织实际起了领导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作用,后来党组织的建立也是以团组织的改建而形成的。1923年10月5日,军阀曹锟贿选为大总统,10月10日准备宣誓就职,消息传到芜湖,教育界进步师生义愤填膺,在芜湖团组织的指导下,芜湖学生联合会、教职员联合会率先开会,通电全国,予以否定。10月10日上午,学联集合各校学生数千人,手执小旗,举着白布大横幅,上写:“凡承认中华民国者就不承认曹锟做大总统”、“不承认曹锟做大总统”等字样,乐队高奏哀乐,举行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坚决反对。学生们还开展打“猪仔议员”的斗争,抄毁了皖籍“猪仔议员”彭昌福、吕祖谊在芜湖的家宅,当众烧光了彭昌福剥削来的一箱钞票,这一正义行动震惊了安徽省长吕调元和北京军阀政府。
二、帮助国民党组织改组和重建工作
1923年国民党在芜湖的省立二农、职业学校即有组织活动。1925年国共合作后,根据团中央指示,芜湖的一些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国民党名义领导广大青年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当时的安徽仍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国民党的活动实际上是半公开性质的。国民党安徽省临时党部建立后,党中央派柯庆施担任秘书长,负责全面工作。经柯庆施安排,周范文以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的身份,来芜湖参加国民党芜湖市党部由地下走向公开的筹建工作,帮助发展国民党员。市党部成立之后,王坦甫、禹之鬯、胡浩川、杨士彬、余文烈、朱庥、陶枕秋等中共党团员均担任执行委员,阿英担任秘书长。不久,芜湖县党部也随之筹备成立,由阿英、李克农等负责,到1926年下半年,芜湖已有国民党员238人。
三、反奴化教育运动
1925年5月,芜湖爆发了一场由团组织领导的反对教会学校奴化教育、夺回教育权的斗争。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芜湖教会学校当时严禁学生在校举行任何追悼活动,也不准学生参加校外组织的吊唁,引起学生的极大愤慨,由此引发了一场反奴化教育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青年团芜湖特别支部代行党组织起到了积极的领导作用。学潮持续了两个月之久,王稼祥当时为学生领袖,他是圣雅阁学校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曾代表学生到市教育局进行交涉,又被市学联推选为学生代表,赴安庆省政府交涉解决退学学生转学证书问题,经过多次斗争,终于取得胜利,但王稼祥因是学潮的领导入而被校方除名。是年8月,王稼祥离开芜湖赴上海,9月加入青年团,1928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为中共著名领导人之一。芜湖是他开始接受进步思想、走向革命道路的地方。
四、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的斗争
1925年5月15日,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惨案,引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6月上旬,在芜湖团组织的发动下,立即以芜湖学联为基础,广泛联络,连续三天游行示威。6月5日,召开全市各界声援“五卅”运动的群众大会,周范文任大会主席。6日,国民党芜湖市党部发表声援“五卅”运动的声明,要求依法严惩凶恶,还我国权,偿我人命。7日,由学联、律师公会、新闻工作者公会、教育职员联合会、店员工会等十余个团体,组成“芜湖国民外交后援会”,周范文、阿英等担任领导职务,出版《苍茫》半月刊,阿英任主编。“后援会”提出取消领事裁判权,收回租界,打倒帝国主义、惩办凶手、取消不平等条约等政治主张,决定6月10日为全市志哀日,这天全市停工、停市、停课一天,三万多人上街游行,以对上海死难同胞致哀。全市还发起了支援上海工人的募捐活动,各校师生、城市居民、商店职员直至盲人都踊跃参加,先后寄往上海的捐款达数千元。不久,全国学联派代表来芜湖声援,全市又掀起了声援斗争的新高潮,整个斗争持续达半年之久。
五、组织青年赴苏联和进黄埔军校
1920年春,经陈独秀推荐,芜湖青年学生蒋光慈、吴葆萼进入共产国际主办的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第二年春,蒋、吴二人与刘少奇、任弼时等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成为芜湖市第一批留苏学生。1925年春,根据党中央决定,由芜湖团组织选派汪菊农、廖麟、陈原道、陈维琪、贾斯干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原东方大学)学习。其后赴苏学习的还有王稼祥、王培吾等。
1924年5月,芜湖青年曹渊被推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6年初,芜湖团组织又选派吴曙光等三名青年人黄埔军校学习。
六、迎接北伐军进驻芜湖
1927年3月6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十七师先遣队于夜间开进芜湖,8日军长程潜抵芜,9日,在太古码头召开芜湖各界人民欢迎北伐军大会。这以后,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组成的国民党芜湖市、县党部相继公开,积极开展群众运动。同时,总工会、店员工会、妇女协会、农民协会等群众团体在芜湖、繁昌、南陵相继建立。为支援北伐军胜利进军南京,芜湖各界组成了前敌工作团,分编成宣传、慰劳、运输、谍报、担架、粮秣、响导七个支队,于3月16日随军出发,为北伐作出了贡献。
七、驱逐陈调元运动
1927年4月初,在中共芜湖特支领导下,芜湖市发生了一场全市性的驱逐军阀陈调元的运动。
1927年1月3日,北洋系皖省军阀陈调元驻扎芜湖时,曾指使纵容部下对芜湖长街商业区大肆抢劫。3月6日,陈调元慑于北伐军声势,在芜湖宣布反正,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卅七军军长、北路军总指挥兼安徽省政务委员会主席。4月4日,陈调元借部队开拔为由,以武力向芜湖商会、银行及各公团负责入勒索一百万元,限4月5日上午11时前付款。4月5日,陈派手提机关枪队包围商会,逼迫商会理事通过交款决议。此事被中共芜湖特支知悉,当即指示由中共党员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党芜湖市、县党部及其总工会、店员总会等群众团体实行罢市。4月6日下午,经国民党芜湖市、县两党部发起,一个号称有近20万人参加的“驱逐陈调元市民大会”在太古码头召开,会议通过《芜湖驱陈市民大会宣言》,并向全国发表通电,要求查办陈调元,解除陈氏部队武装,撤销其职务,没收陈调元财产,惩办其党羽。面对如此局势,陈调元“知民众势力之不可侮”,于4月6日晚率部逃离芜湖。
八、白沙圩、谢家坝农民暴动
1928年1月,由中共芜湖县委和中共南陵县特支领导的一次农民武装暴动。它开创了皖南地区大革命失败后的农民运动先河,也是安徽省最早的农民暴动运动之一。
白沙圩、谢家坝互相毗邻,位于芜湖县、南陵县交界处。这里的地主豪绅占有土地95%,而占人口70%的穷苦农民只占有5%的土地。1927年底,中共安徽省临委,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先后派省临委常委、后任中共芜湖县委书记的郭士杰、省临委常委王心皋和中共南陵特支负责人俞昌准等人到这里开展农运宣传工作,组建农民协会和赤卫队,并建立了党支部、农民暴动委员会和南芜边区苏维埃政府,提出了“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地”、“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等口号,发动农民筹集枪支弹药、赶制兵器、做好武装暴动准备。
1928年1月20日,在破仓分粮、击退南陵县自卫队的胜利基础上,农民暴动举行。计划从白沙圩开始,经方村、万顷湖,赴宣城油榨沟至南陵县,将一场农暴斗争横扫三、四县。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镇压,暴动当日失败。
九、长期坚持芜湖地下斗争
自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直至解放战争,芜湖地方党组织屡遭敌人破坏,难以组织起较大规模的活动,但仍然坚持了长期的地下斗争。特别是解放前夕,地下党组织机智巧妙地与国民党展开斗争,联系各方人士,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开展情报工作,并成功地推动了一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为迎接解放军渡江解放芜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十、芜湖解放以后的军事接管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芜湖市中心城区,解放了芜湖市。26日上午,随军南下人员大部分到达芜湖市。27日成立芜湖市军管会,开始对芜湖市实行全面的军事接管工作。接管的原则是行政方式,实行军队接管人员与人民群众相结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自上而下地接收。
接管的具体情况是:
1、接收的机关和人员包括:①国民党六署下设机关共25个单位。②公安局、党团系统、特务等机构26个单位。③文教机关、学校、出版社、发行部门等46个单位。④企业、工厂、银行、交通、邮电等29个单位。
2、接收敌武装人员:六专署保安副司令刘格非率两个大队投降,芜湖县长谢汝昌率一部分武装警察投诚。部队进城后立即解除一切非法武装,宣布停止任何伪党派活动,没收反动报馆,组成散兵收容所,迅速恢复社会秩序。
3、接收处理旧职员:全市共留有998名旧职员,均为国民党政府机构的职员,内含有少数印刷工人。在处理过程中,介绍学习24人,360人留用分配工作,遣散回乡447人,遣散回乡者每天发一斤半大米,人民币76元路费回家。介绍他处工作29人,自动离职86人,情况不明者52人。
4、按系统接收点交的档案。
5、接管工作由于开始前作了较充分的思想准备,并组织全体接收人员学习进城后的有关政策,对所有勤杂人员进行入城的纪律教育。一方面收集了解芜湖市各方面的情况,求教熟悉芜湖市情况人士,另一方面划清接收部门的范围,分工负责,以免接收时发生不应有的混乱现象。由于华东局和南京市委的正确指示,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及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使接收工作顺利完成,全市及时开始了恢复生产和市政建设等工作。
十一、抗美援朝运动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1月初,芜湖市成立抗美援朝分会,常务委员会由郑家琪等25人组成。在市二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各民主党派发表宣言,全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活动。工人、农民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青年学生踊跃参加军事干校,医务工作者、铁路工人志愿赴朝,工商业者集体缴税,各界人民捐献慰劳金两亿五千三百二十多万元(旧币),慰劳袋四千五百多个。全市参加要求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宣言签名的有15万7干多人,约占全市人口的80%,有12万人参加抗美援朝、反对武装日本、保卫世界和平的1951年“五一”节和平示威游行。
在抗美授朝运动推动下,全市广大青年学生、工人积极响应1950年11月27日政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布的招收青年学生工人参加军事干校的决定,全市踊跃出现许多父母送子、妻子送夫参军的动人场面,共有1290人报名参加军校,录取279人。
十二、郊区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1950年10月,芜湖市郊区为消灭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开始进行土地改革。郊区土改先在个别行政村作重点试验,通过示范土改工作的经验,培训了一批土改工作的骨干,然而由点到面的带动各村进行土改,至1951年底,郊区完成土地改革。
土改前,全郊区共有39693人、9599户,计有土地61142亩(旧制)。其中:地主占郊区人口1.2%,占有土地35855亩(旧制),占总亩数的58.6%,占郊区人口51.4%的贫雇农,仅占有土地3075亩(旧制),占总亩数5.03%,广大农民处于极其贫困的境地。
土改中,全郊区有30140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60459亩(旧制)以及房屋、耕牛、农具和粮食,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粮食产量较土改前有明显地增长,如郊区杨村,有水田1443亩,土改前年产水稻627705斤,土改后达743145斤,增产19%。
市郊区于1955年底实现了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合作化前,全郊区共有生产合作社六个(农业社四个,蔬菜社二个),常年互助组八十三个,临时性、季节性互助组五百五十一个。合作化后,有合作社三十七个,入社农户10319户,占总农户的95.68%,其中高级社三十四个,入社农户9958户,占总农户的92.34%。
十三、镇压反革命活动
1950年11月10日,市委根据中央“七、二三”和“双十”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两个指示精神,针对当时全市的形势,发出芜湖市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1年5月10日,成立芜湖市反革命案件审查委员会。从1951年4月起,全市开展了群众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四月十三日至二十四日共举行各种形式的大小会议(控诉会)一千余次。在工人中召开了五十九次会议,到会一万五千四百三十二人,在街道居民中召开了二百九十五次会议,与会人数五万四千三百零六人,全市共有十四万三千一百八十五人参加了控诉反革命罪行的会议。人民政府收到群众检举信579封,口头检举109人,控诉反革命分子的罪行的信件1686封,群众自动捕捉反革命分子24人。公安部门在经过慎重的调查研究以后,曾先后逮捕反革命分子四百多人,对罪大恶极的判处死刑。
通过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上肃清了残存市内的特务、匪首、反动会道门头子及地痞流氓,安定了社会秩序,大大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十四、“三反”、“五反”运动
1952年1月中旬,芜湖市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三反)运动开始,全市机关、工厂各单位的干部、勤杂职工共11771人,参加运动的10848人。经过“三反”发现有大小贪污行为4525人,占参加入数的40.8%,批准立案的4472人,免于处分的3551人,其中受到行政处分的824人,受到刑事处分的97人,总贪污款为847760000余元(旧币)。
机关干部参加运动为1782名,有贪污行为的484人,受处理148名。
同年三月,反行贿、反偷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在芜湖市开展,全市私营工商业6950户(包括歇业户827户),其中:守法户4091户,占总数的59%;基本守法户2116户,占总数30%;半违法户715户,占总数10.6%;严重违法户20户,占总数0.28%,完全违法户8户,占总数0.12%。
解放三年来,芜湖市工商业户违法所得总值190亿余元(旧币下同)其中,偷漏税132亿多元,盗窃国家财产38亿多元,偷工减料20亿余元,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获利7千2百多万元,另外三年累计行贿8亿余元。
经过“五反”运动后,全市补退款户为592户,补退款为55亿余元。对偷漏税、盗窃国家资财产、偷工减料的三类,发出补退缴款通知书。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行贿两类,于1952年8月16日由人民法院宣判18户,至同年的9月4日,全市工商业户只有两户要求缓交与减免,一户要求复议。
十五、粮食统购统销
芜湖市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于1952年11月27日开始实行全面计划供应。12月1日实行凭证购粮,全市共建立42个供应点(每点负责供应三至四千人),其中粮食公司设5个,合作社设19个,私商代设18个,售粮人员共162人。供应对象分为三类:一、机关、部队、团体、国营企事业单位,造出计划由粮食公司审核供应;二、市民、商贩、船民、私营企业、填发购粮证就近供应;三、饭馆、客栈、糕点、酱作、熟食等行业根据需要量,经自报公议,由工商局审核后,由粮食公司供应。
郊区计划征购工作,由市抽调干部43人,郊区区委、区政府抽调22人,共65人组成工作队,专门负责郊区的征购工作,采取一次动员、两次布置、二次入库、先征后购的办法,于1953年底,完成公粮入库和购粮的准备工作。郊区1953年收获粮食39650000斤,实际征购3484165斤。
十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的第四季度,芜湖市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当时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芜分布为:工业方面有14个行业67户,从业人员2022人,资金1814万余元;商业方面有28个行业2246户,从业人员6361人,资金116万余元。1954年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私营企业占32.2%,同年上半年,已有23个较大私营企业为国家执行加工订货,有200多户私营商业与国营公司建立了批购业务关系,这就初步地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了国家经济的轨道。
随着国家对“粮棉油”的统购统销,市委对有关行业进行妥善安排,对某些将被淘汰的行业,有计划地指导其转向,并在私营工业中开始筹备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贯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同时指导他们改善经营管理,端正经营作风。至1955年底,已有12个大型公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有6个行业687户私营商业为国家执行经销、代销业务。
1956年1月,芜湖市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后,有70%以上的私方人员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
十七、抗御1954年大水灾
1954年5月开始,芜湖市连续降雨4个月,水情之大,汛期之长是百年来所未有,江河水位直线上升。8月25日,高达12.86米,较我市有记载水位以来的最高洪水位(1931年水位11.86米)还高一米,加之暴风的侵袭,使芜湖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5月17日,市委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并利用市区东北两面高地及市内鱼背高坡,南面沿青弋江北岸街道,西面直达弋矶山的沿江马路,用麻袋装土筑成长达5000米的临时堤坝。7月份至8月份,由于骤降大雨,加之长江水位上涨至历史最高点,洪水淹没了新芜路、中山路、长街、二街等大部分商业区和整个河南区。尽管市区的大部分被淹,市委坚持带领广大干群,抽调836名干部长期参加防汛工作,与全市人民一起自始至终固守新芜区、大砻坊的江河堤防、各工厂的厂堤。挡住了高出地面二米以上的洪水,维护了工厂的设备,保住了一部分居民区和商业区,维持了对外水上交通,使国家、集体、个人的财产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当年除农业外,市各项工作均基本完成了1954年度的国家计划。
十八、解放初期的整党、内部肃反运动
从1950年11月初至1953年2月底,芜湖市委进行了解放初期的整党工作。1950年9月,市委成立整党委员会,由石坚任书记。从1951年10月开始,到1952年12月,基本完成了全市的基层党组织整顿。1952年11月,结合“三反”运动进行整党。全市共1335名党员参加整党,组织处理出党25人(其中:开除党籍11人,劝退6人,取消候补资格8人),占参加整党人数的1.78%。
1955年7月至1959年9月,芜湖市委为贯彻执行中央决定,纯洁干部队伍,开展内部肃反运动,整个运动共进行四年多,分五批进行。1955年5月16日,市委成立审干委员会。1957年1月20日,市委恢复案件审批委员会。全市共在154个单位,110895人中查出有各类问题并进行处理的有572人。
其范围包括机关、团体、工厂、企业、学校及公私合营、手工合作社等单位。
十九、整风反右
芜湖市整风运动于1957年6月份开始,共经过大鸣大放,反击右派,着重整改,批评反省、提高自己四个阶段。参加整风的机关、工厂、企业干部共有10679人,其中党员2472人;另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工人、社员、演员艺人、居民共11万多人。
整风分二步进行,历时一年半,至1958年底结束。全市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批判、斗争、处理的547件案件中,右派分子528件,有44名党员被定右派后开除党籍。
在民主党派中,被定为右派分子172人,占其成员总数28.1%,工商界有87人参加反右、整风,有81人定为右派,宗教界有4人定为右派。
二十、反右倾机会主义
1959年8月,芜湖市委在全体干部中又一次开展整风运动,这次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学习酝酿、提高认识;在党内对重点对象批判斗争;党内外自觉地向党交心,开展专题辩论。全市在党内揭发重点批判对象110人,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15人,严重右倾思想的314人,右倾思想的100人。
二十一、大办钢铁
从1958年8月开始,芜湖市掀起“全党、全民大办钢铁工业”的热潮,全市人民参加大炼钢铁义务劳动达136万多人次。在短短的四个多月中,兴建了十七个钢铁厂,118座8立方米以上的炼铁高炉,4座三吨炼钢转炉,4台195cm-250cm的轧钢机。据当时统计数字,从1958年8月至1959年底共生产铁253876吨,钢10985吨,轧出各种钢材3872吨。
二十二、除四害、讲卫生运动
1956年始,芜湖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运动。全市建立3835个卫生小组,有三个区组织了392个突击组,有2552名突击队员,各单位均指定专人负责此事。
1958年,芜湖市除四害、讲卫生活动成绩显著,经全国卫生大检查评比,获全国除四害、讲卫生先进城市的光荣称号。
1959年,除害灭病运动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夏秋之间,出现许多地方夜晚不放蚊帐睡觉、厕所无蝇蛆、旅栈无臭虫、酱缸无蛆的可喜景象。
市区环境卫生,一直坚持门前自扫,周末大扫除,红旗值班制度,基本上保持了大街小巷、室内室外整齐清洁。
由于四害大量消灭,全民卫生水平不断提高,疾病防治工作及时,许多地方病、季节性传染病,逐步达到消灭与基本消灭,同时也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二十三、精减职工和下放城镇人口
芜湖市开始精减在职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的工作是在1960年底开始的,为做好此项工作,市委成立了领导小组。
截止1962年9月底全市共减少城市人口31171人,占我市原计划压缩人口47000的66.3%。在开展精简职工压缩城市人口中,全市共精简职工40123人,有20731人返乡劳动,1963年下半年至1965年又动员7980名闲散劳力和526名家属上山下乡。
1961年底我市全民所有制职工91251人,省分配任务精减37000人,保留54251人,到1962年8月底实际精减31812名职工。
1962年底全市实有干部9327人,到1963年7月精减干部1031人。
1961年底全市共有102个工业企业,精减后关闭了22个厂,停产的2个厂,合并的9个厂,有7个厂转为集体,有4个改为附属厂,全市共调整44个厂,保留了58个厂。
二十四、干部甄别工作
1961年9月,全市对1957年以来历次政治运动的案件进行了全面甄别工作,9月1日成立市委平反领导小组,由组织部长鲁宏任组长。
全市的甄别平反工作从1961年9月至1962年4月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甄别平反工作仅由一部分负责甄别平反的工作同志进行,总共划定了需要甄别、平反的党员干部1018人。
1962年4月11日市委召开全市的甄别平反会议后,全市平反工作进一步展开,需要甄别的党员干部增加到3022人,至1964年4月份结束,为第二阶段。
甄别情况:省委管理的12名干部全部甄别平反,省委委托市委管理的干部20名,甄别17名,占85%;市委直接管理的干部75名,甄别68名,占91%;市委委托各部管理的486名干部,甄别424名,占87%;一般干部1729名,甄别1506名,占86.4%。这样就为近几年来主要在反右倾斗争中被错误批判和处理的干部中的绝大多数人,进行了甄别平反。
二十五、“社教”、“四清”和整党
1964年1月至9月,芜湖市先后在城市机关、国营企事业的164个单位(占全市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总数的89%),41000多名职工(占全市职工总数91%),郊区5个人民公社(占公社总数83%)中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并在市区的一个街道委员会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试点。同时,还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工作。9月份后,全市还抽调了700多名干部到省参加合肥和全椒县的“四清”运动。
通过在城市和郊区169个单位中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检查和揭发出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行为的共1140人,占参加运动总人数2.7%,贪污人民币43万多元,粮食、粮票29000多斤,棉布、布票5400多尺,清理了一些混入党内和在干部队伍中的蜕化变质分子。
1965年9月,全市开展了第一批“四清”运动。10月12日,全市召开“四清”运动大会,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提出的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简称“四清”)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全市第一批开展“四清”运动的有200个基层党委、总支、支部,3523名党员,占全市党员总数的38%。
在整个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全市抽调和组织1414名干部参加“四清”,其中相当县级以上干部188人,相当区级干部457人,党员873人,团员242人,当时机关平均抽出50%的干部,高的达60--70%,企事业单位平均抽出20--25%的干部参加“四清”,此次运动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初期。
二十六、平反冤假错案
为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芜湖市委于1978年后开始全面复查平反“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中,全市约有2227名干部被立案审查。在复查后,全错全平1470件,占总数66%;部分错、部分平的260件,占总数11.7%;其余497件是违纪、政历问题未予改正。对“文比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及受株连的159名干部、群众的遗留问题分别作了妥善处理。从1980年3月起,全市各级党组织对“文化大革命”中干部审查材料进行了清理和处理工作,全市清理12000多名干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材料190000份,分别予以销毁或退还本人。
截止1986年6月,全市要求申诉的“文化大革命”前的历史老案有1545件,已复查1540件。其中复查改正“四清”申诉案件170件,“反右顾”案件92件,清理历史上受限制使用的干部1761人,解决、落实地下党人员的历史遗留问题614件,其中109人恢复党籍,9人修改历史结论。249名农村党员予以生活困难补助(总计53640元),落实5名“情侦”人员的政策,对1958年重新处理的内部留用的203人全部作了复查处理。
全市在“文化大革命”中,有270名干部被停、扣发工资60万元,全部予以补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财物的159户,清退补偿21.7万元;因冤假错案被开除公职的148名干部,恢复了干部身份,收回并安排工作;解决错误处理及受株连家属户口41户计91人;“文化大革命”前受错误处理55人,给予困难补助14084元。
二十七、平反纠正株连案件
芜湖市受刘少奇冤案株连的案件共28件,33人。其中干部8件8人,工人12件14人,社会居民6件8人,学生2件3人。全部予以复查纠正,恢复名誉。1976年1月后,在全国开展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中,芜湖市因为邓小平鸣不平,而遭到拘捕的有12人,其中有3名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均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二十八、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1978年以后,芜湖市成立专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以务实精神解决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历史遗留问题,其中平反改正冤假错案2433人;妥善处理平反改正冤假错案的善后工作1189人;补发“文化大革命”中错停减发的工资109人,29350元;清退“文化大革命”中被挤占的私人住房49人、27间,折价赔款15762元;解决因错误处理造成夫妻分居,或错误处理下放农村期间结婚,一方已回城镇,另一方及其子女也转入城镇户口137户、359人;纠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搞错了案件2人;收回三年困难时期不适当地被精减下放的高校毕业生2人。
1985年底统计:全市有知识分子27635人(其中,中专以上学历的无职称的国家干部8333人,享有技术员以上职称的6616人,中小学教师12686人),原有1466名中级以上知识分子夫妻分居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市政府在1985年为中小学教师建房2000平方米,并在1985、1986年二年拨款200000元为知识分子购房10套。
自1984年底全市助理工程师级家属户口的“农转非”,从城市人口干分之一点五中,每年拿出四分之一作为专项指标,到1986年底,全市助工家属的农村户口全部转为城镇户口。
二十九、清理“三种人”
芜湖市清理“三种人”工作总的来讲是分为二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是市革命委员会成立以后,至“四人帮”被粉碎前,通过清理“打砸抢”、“揭批查”、“两案审理”等,对“文化大革命”中有严重问题的人进行了清理。在此期间被审查处理的292人中:有136人被判刑,免于刑事处分的21人,28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属于“文化大革命”中犯有严重错误,结论为说错话、做错事的130人。第二阶段从1980年8月中央提出清理“三种人”后至1987年7月,用了七年多时间,开展了全市性的清理“三种人”工作,经过全面摸底排队,全市列为核查对象有235人,至1987年5月全部结案。其中市里掌握的重点对象96人(含大学记录在案8人),占总数40.9%,县、区、局直接查清的139人,占总数59.1%,全市清理的235人中,属于“三种人”的2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犯有严重错误的18人,占总数7.7%;属于犯一般错误的121人,占市查总数51.5%;属一般问题的70人,占市查总数的29.8%;以上一般均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经过两个阶段的清理,共有526人受到各种处理。
通过清理“三种人”,纯洁了党和干部队伍,促进和巩固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三十、发展知识分子入党
早在1949年4月底,芜湖解放后至同年底发展的205名党员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为32名,占发展总数的15.7%。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后,中共芜湖市委于同年3月16日批转了市委组织部关于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建党的报告,要求各有关党组织必须切实做好建党对象的审查、了解和培养教育工作,吸收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入党,并确定八位负责同志为兼职组织员,专门负责对高级知识分子建党对象的谈话工作。
1957年8月7日芜湖市委颁发《关于吸收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入党的计划》,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把接收高级知识分子入党的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去进行。全市当时共有高级知识分子176名,从1956年到1957年7月全市共吸收13名高级知识分子入党。
1957年11月23日,市委召开常委会研究并基本同意11名高级知识分子为党的发展对象,并确定10名负责同志负责培养谈话。1957年,全市停止发展党员,全年仅接收35名党员,其中仍有4名高级知识分子。
1958年芜湖市委批转市委组织部《关于1958年接收新党员工作的计划》中,计划要求发展10名高级知识分子。从1956年5月市第一次党代会到1960年2月第二次党代会期间,全市共发展26名高级知识分子入党,占全市高级知识分子总数(127人)的20.5%。
此后,由于受“左”的路线干扰,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对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一直未予重视。停滞不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市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逐步深入,发展党员中知识分子人数逐年增加,所占比例逐年升高,由1978年的占总数8.72%,上升到1985年的46.1%,由于注意在优秀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使长期形成的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在绝大多数单位里得到了解决。
三十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全面整党
根据中共中央整党《决定》的精神,芜湖市委从1984年底开始至1987年春,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先后在全市5214个党组织80262名党员(含预备党员3648名)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党工作。
这次整党是自上而下分三批进行的。
第一批:从1984年12月开始至1985年8月结束,参加这批整党的市、县(市辖区)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和中央部属省属企事业单位共1153个党组织15308名党员(含预备党员835名),占全市党员总数19.1%。
第二批,从1985年9月开始至1986年6月结束,参加这批整党的有市、县所属企事业单位、市区街道和农村区、乡、镇机关及直属单位共2406个党组织28814名党员(含预备党员1971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35.9%。
第三批,从1986年开始准备,九月份全面开展,1987年元月基本结束。参加这批整党的有农村行政村及乡镇企业单位共1655个党组织36140名党员(含预备党员842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45%。
这次整党认真清理和解决了“文化大革命”的遗留问题,整党中,组织党员重新学习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开展了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育。与此同时,进行了“清理三种人”的工作。
认真纠正了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第一、二批整党中抓了党政机关经商办企业、滥发奖金实物、乱涨价、挥霍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等不正之风,全市14个机关单位所办的16个商业企业,均按规定停办或转让,27名从商的党政干部全部脱钩;191个滥发奖金的单位补交奖金税款646640元,全市分批收回滥发服装用款达430万元。在第一批整党回头看中,又侧重抓了县以上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房子、车子、票子、孩子的“四子”问题,对97个县级单位342名县级干部进行清理,发现有问题的74人,占21.6%,均分别按情况进行了纠正或处理。
在第三批村级整党中,对多年来的财务混乱进行全面认真清理,共清出党员贪占、挪欠公款公物达1685790元,现已退赔还1393943元,占82.7%。
认真严肃的查处了一批犯有各种错误的党员,整党中全市共受理党员违犯案件1065件,已结案1053件。其中:属于严重以权谋私、严重违法乱纪、严重官僚主义的108件;经济问题183件;赌博问题257件;生活作风问题41件;违背计划生育政策464件(主要是农村党员)。
查处结果,受到各种党政处分的965人,占党员总数的1.26%,其中开除党籍139人(含受刑事处理42人);留党察看319人;撤销党内职务35人;严重警告230人;警告242人。在上述受处分的党员中,县处级为7人。
党员登记情况,全市76614名正式党员中,予以登记的75481名,占98.8%,缓期登记的635名,不予登记的252名,合计占党员总数的1.2%。在整党中受党内警告以上处理和党员登记中不登或缓登的党员共计1369人,占党员总数1.8%。
在整党中,全市抽调到各级整党办事机构工作的同志达3000余人,全市第一、二批整党联络员120余人,第三批(村级)整党抽调联络员、巡视员达1785人,使农村每个支部有一名脱产干部工作。
整党期间,全市先后调整县处级班子45个,乡镇级班子89个,村级班子385个。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