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沿革:
1950年6月20日,经华东局批准,中国共产党芜湖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以下简称市纪委),由七人组成,其中兼职书记1人,兼职副书记1人,专职干部1人。
到1952年9月,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芜湖市纪委由8位委员组成,专职干部2人。
1956年,根据中共党的八大党章规定,经安徽省委批准,建立中共芜湖市委监察委员会,由11名委员组成,设常委5人,其中兼职书记1人,专职副书记1人,专职干部10人。
1958年8月,市监委与市政府监察局合署办公。同年11月芜湖市监委与地委监委合并。
1960年4月,芜湖市委监委恢复,由13名委员组成,兼职书记1人,专职副书记3人。
1963年12月,始设专职书记1人,专职副书记2人,专职干部15人。
1965年7月,芜湖市为地辖市,市委监委由10名委员组成,其中常委3人,专职书记1人,副书记2人,专职干部12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党的监察工作中断。
1973年11月,市革委会政工组下设纪检小组,1976年元月,市委组织部内设纪律检查科。
1979年9月1日,中共芜湖市委决定恢复纪律检查机构,建立中共芜湖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后改称市纪委筹备组)。
1983年8月,经省委批准,由1984年5月中共芜湖市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会由23名委员组成,设常委6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2人,专职常委3人,定编干部35人。
二、主要活动
1950年6月,中共芜湖市委纪委成立后,作为市委主管党的纪律检查机构的一个重要部门,其主要任务是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检查党内违反纪律的行为,利用违反党纪的典型案例教育党员遵守党的纪律。纪委建立后的一年时间,着重是建立专门机构,配齐专职干部。1950年6月至1951年底主要配合党的整党建党、工厂统一领导的典型试验以及加强对市场管理和工商部门的领导等中心任务开展纪律检查工作。
1952年,围绕大张旗鼓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运动,纪委主动配合市人委、省委检查组对市工商局、财政局、劳动局等单位进行重点检查,查出严重贪污案件多起,推动了运动的深入发展。
在1953年开展的“新三反”运动中,市委纪委根据这次运动的特点,从查处人民来信揭发出的问题着手,全年先后直接派出或配合省、市有关部门派出检查组达17组次,查处了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
1954年上半年,纪委深入到工厂、企业摸索纪检工作方法,先后配合省、市有关部门派出检查组八次,检查了六个工厂存在的领导官僚主义、财务制度混乱、财产损失严重等问题。下半年,围绕防汛抗灾开展纪律检查工作,对本位主义、不服从统一指挥、耽误防汛物资等案例进行了严肃查处。
1955年全年受理人民来信581件,办结478件。
1957年,全市整风运动正式开展,市监委会同市政府监察局,制定了《关于为党的整风服务开展党的监察工作的意见》。
1958年,纪检工作的重点是配合全党全民大办钢铁查处各类违纪案件,先后监查有关案件151起。
1959年,芜湖市委《关于开展城市监察工作的几点体会》被省监委批转全省各地参阅,省监委认为芜湖市监委根据本地特点开展党的监察工作,形式上与各业务部门密切协作,力量布置上分片包干,工作方法上点面结合等做法对其他城市党的监察工作是有帮助的。
1960年,市监委受理各种控诉、申诉信件159件。
1962年,市监委重点开展甄别平反工作,到1963年4月底,参加甄别工作的干部达七百多人次,完成8373人的甄别平反任务。
1963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市监委主要围绕“五反”,“社会主义教育”“四清”等一系列运动开展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纪检工作受到严重肢坏,市监委机构被取消,工作陷于停滞状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断了十三年之久的芜湖市纪检组织于1979年9月得到了恢复。自1980年以来,纪检委共复查、审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各类案件501件,其中平反冤假错案166件,恢复党籍39人。与此同时,市纪检委在全市从上到下进行财经纪律检查,共查出违纪金额六百九十一万四千元,纠正补交入库五百零六万七千元;清理“农转非”8047户(9349人),注销因不正之风转进的户口(70户)。
在打击经济犯罪的活动中,市纪委截止1983年,共揭露经济案件565件(其中万元以上18件),查清结案496件(万元以上10件)。
1980年--1984年,受理人民来信5935件,接待来访6210人次,查出违纪案881件,处分党员552人。
1985年,市纪委围绕端正党风,严肃党纪开展两个文明建设,加强纪检工作,纠正新的不正之风,清理了十四个机关办的十六个企业,免去了27名党政干部在企业中的兼职;检查了全市110个单位滥发服装问题,扣回款项217万元,占应退总额的82%;揭露各类经济案件83件,继续抓紧了党风党纪教育,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全市党员的党性观念。
3、历任主要负责人表5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