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社会变动是指人口社会结构的改变。所谓人口社会结构,就是人口在社会机体中的组合状况,如部门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结构、家庭结构等。
一、部门构成
部门构成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行业构成。1982年第三次人口大普查时,市区按照统一规定划分为15个行业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农、牧、林、渔业中有28629人;矿业及木材采运业中有106人;电力、煤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中有2549人;制造业中有138703人;地质勘探和普查业中有1793人;建筑业中有15370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中有27766人;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及仓储业中有27536人;住宅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和居民服务业中有5603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中有5423人;教育、文化、艺术事业中有11040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中有504人;金融、保险业中有983人;国家机关、政党和群众团体中有7458人,以及其他行业中有47人。
在15个行业项目中,共有273510人,占市区总人口的59.95%,其中男性为151572人,占市区总人口中男性的63.51%;女性为121983人,占市区总人口中女性的56.05%。
二、职业构成
人口的职业构成是按个人的工作性质来划分的,在同一部门中有不同职业的人员。根据市区1982年第三次人口大普查资料记载,市区在业人口的职业可分为八大类。在这八大类职业中又可细分为64个具体职业。
按照八大类职业的划分具体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29115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有13026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有15100人;商业工作人员有15275人;服务性工作人员有21984人;农林牧渔的劳动者有28403人;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有149364人;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有1143人。
从事八大类职业的共有273510人,占市区总人口的59.95%,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市区总人口和在业总人口的6.38%和10.64%;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入分别占市区总人口和在业总人口的2.86%和4.7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分别占市区总人口和在业总人口的3.32%和5.54%;商业工作人员分别占市区总人口和在业总人口的3.35%和5.58%;服务性工作人员分别占市区总人口和在业总人口的4.82%和8.04%;农林牧渔的劳动者分别占市区总人口和在业总人口的6.23%和10.4%;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分别占市区总人口和在业总人口的32.74%和54.61%;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分别占市区总人口和在业总人口的0.25%和0.42%。
附:1982年市区各行业人口统计表
表141982年市区各行业人口统计表

三、文化构成
解放前,城区人口的文化程度较低。一般地区居民的子女只能读数年书,粗识文字后就弃学就业,贫民居民的子女则无法受到教育。据1949年底市公安局户口调查登记资料记载,市区文盲达92501人,占市区总人口的51%,没有进学堂念过书但稍识字的有4533人,占市区总人口的2.5%。
解放后,市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市区人口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据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大普查时市区资料记载,此时市区总人口达212143人,已受过教育(含在芜的院校人口数)的有38269人,占市区总人口的15.49%,其中受过专科以上教育的有1113人,中等教育的有7597人,初等教育的有29559人,分别占市区总人口的0.52%、3.58%和13.93%。此外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21243人,占市区总人口的10.01%;参加各种识字班、扫盲班和干部文化学校学习的有11507人,占市区总人口的5.42%。文盲有82752人,占市区总人口的39%,比1949年底的文盲人口的比例减少11.89%。
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大普查时市区资料记载为:初小文化程度的有70729人,高小文化程度的有40083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6999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6173人,大学文化程度的有7304人。此外还有初识字的4114人,合计有175402人,占市区总人口的52.6%,文盲人口有76006人,占市区总人口的22.79%。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大普查时市区资料记载为:大学毕业有9300人,大学肄业或在校的有8069人,高中有75043人,初中有126397人,小学的有125991人,合计为344800人,占市区总人口的75.58%,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有71361人,占市区总人口的15.64%。其中郊区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例过大,共有31055人,占市区文盲、半文盲人口的44%,占市区总人口的6.81%,其它5个区文盲、半文盲人口才占市区总人口的8.83%。如除去半文盲人口,那么市区文盲人口的比例将会大大降低。
按照1982年人口的文化程度统计标准,1949年的文盲、半文盲人口为97034人,占1949年市区总人口的53.38%。1953年的文盲、半文盲人口为89345人,占1953年市区总人口的42.51%。1964年的文盲、半文盲人口为80120人,占1964年市区总人口的23.87%。1982年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则为当年市区总人口的15.64%,分别比1949、1953、1964年的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当年市区总人口的比例减少37.94%、26.87%和8.23%。
据1983年市区统计资料记载,市区拥有正规大专院校4所,比1978年增加2所,比1949年增加3所,在校学生有7714人,比1977年增长64.83%,比1949年增长10.5倍。
四、家庭结构
家庭人口数的多寡是随着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封建社会里,户均人口数上下之间变动很大。据对芜湖现存的有关户数和人口数的资料进行计算,最高为元代天元十年(1387)户均人口15.3人,最低为宋代祥兴二年(1279)户均人口1.6人。从元代起到明代初、中时期,家庭户均人口数较大,进入清代后,家庭户均人口数较低。清代最高为顺治二年(1646)户均人口1.9人,最低为康熙十一年(1672)户均人口1.7人。
民国时期,家庭户均人口数相应增多,最高为1928年,户均人口5.3人,最低为1949年3月,户均人口5人,上下之间相差不大。
解放后,家庭户均人口相对稳定。1949年户均人口4.3人。五十年代时期,户均人口最高为1959年,户均人口6.7人;最低为1954年,户均人口4.1人。六十年代时期,最高为1960年,户均人口5.4人;最低为1969年,户均人口4.4人。七十年代时期,最高为1972年,户均人口4.4人;最低为1977年,户均人口3.9人。从1980年至1985年,最高为1980年,户均人口4人;最低为1985年,户均人口3.6人。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自八十年代初以来,户均家庭人口数已明显下降,市区基本上是以“三口之家”为多,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已大为减少。
附:解放前芜湖历代户均人口统计表
附:解放以来市区户均人口统计表
解放前芜湖历代户均人口统计表
表15

解放以来市区户均人口统计表
表16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