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长江水量主要来自上、中游,下游产水量仅占总水量的6.3%(大通以下仅占4.8%),因芜湖距大通仅100多公里,其间又无大支流注入,故芜湖段的径流量及其变化可用大通水文站资料为代表。
长江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是我国各大河流中最均匀的,月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也是最小的。但由于长江流域面积广大,各区间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在各河段也有所不同。长江芜湖段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洪峰过程线比较平缓。
长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在全国各大河流中也是最小的。但因长江径流量绝对数量大,丰枯水年的变化特别是洪流量的大小决定了芜湖市的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径流量多年变化过程与流域降水量密切相关,异常的大气环流则可酿成待大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暴雨是形成长江洪水的主导因素,如1954年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就是由于入夏以来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气团在长江流域长期对峙,流域内广大地区同时发生暴雨,各支流洪水与干流洪水相遇造成的,最大洪峰流量达92600立方米/秒(梅埂站),最高水位12.87m(芜湖站)均为历史最高记录,市区受灾面积达5万余亩,沿江圩口几乎全部破圩成灾。又如1969年所发生的洪水则是由于局部出现集中性大暴雨所形成的,市区受灾面积1333-2000公顷。因芜湖地势低平,少水年分形成的旱灾危害不大,并有小旱大丰收之说。
长江芜湖段习称芜裕河段,上承大拐,下至东、西梁山,全长23.2公里。河段上、下分别有山西咀--桂花桥及东、西梁山两组节点控制,为一首尾束窄中段放宽的分汊河道,进口宽约1250米,出口宽约1150米,中间最宽处约4650米。河段内发育有曹姑洲、新洲、陈家洲,大致串联江中。但各洲之间又上、下汊开,当水流自南而北进入汊道时,遇洲分汊,成一复杂的微弯多分汊型河道。
本河段河道走向基本与南北向断裂构造线一致,河道两岸的地质基础、地貌形态迥然不同,除两端为二组节点控制外,右岸临江乃有弋矶山、广福矶、四褐山等石质山矶分布,质地坚硬。虽深泓逼近右岸,但岸线基本稳定,虽有河漫滩发育(两矶之间)但较为狭窄。而左岸则相反,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和冲积平原。组成物质上部以粉质壤土(砂壤互层)为主,下部以细砂或极细砂为主,中夹中砂、粗砂及细砾,岸边无天然矶头控制,岸线可变性极大,易被冲刷。
芜裕河段的演变情况,从不同测次的河床地形图比较来看,总的趋势变化不十分突出,但由于水流进入本河段后,有两处成直角转变(一在上端山西咀,一在下端西梁山)加剧了水流的环流运动,加之边界条件的可动性,而使局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变化。
长江的泥沙在芜湖段表现为淤积,但由于两岸组成物质不同,以及右岸矶头的挑流作用,致使左岸淤积较右岸严重,泥沙的年内分配与水量的年内分配一致,但汛期的输沙量的百分率较水量百分率大(见表11)。
表11长江芜湖段流量、输沙量年内分配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