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费医疗
1952年10月,县建立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县公费医疗管理。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离退休干部以及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等。“公费医疗证”由管理委员会核发,持证者凭证在各指定的医疗单位就诊。病情复杂需转外地诊治者,由基层医疗单位提出转诊意见,经县卫生局批准,出具介绍信,转外地医院就诊。
公费医疗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不足部分由地方补贴,或从卫生事业费中开支,每人每月批准金额随药价增长逐年变动,50年代为1.50元,70年代2.00元,1985年为2.50元。70年代后期,不少国家干部职工步入花甲之年,老年性疾病增多,加之药品更新、药价上涨等因素,公费医疗超支额年年增大,1979年以后,管理委员会不得不对各部门实行按系统定额包干,由县财政拨款,超支不补,节余自留。1984年,恢复对县区乡干部、税务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实行凭证就诊的办法,至1985年底公费医疗管理尚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
二、合作医疗
县合作医疗从1970年兴起,1982年解体,经历了兴起、大发展和解体三个阶段。
1970年,县革委会根据中央指示,发出〔70〕111号文件,要求“大战40天,实行全县合作医疗一片红”,号召培养赤脚医生,走“一根针一把草”道路办医。当年年底,全县30个公社都有了合作医疗。医务人员一方面来自原大队卫生所和经过审查批准的个体医生,一方面是新培训的赤脚医生(70年代培训445名)。资金采取三种方式筹集,一是社员缴纳,二是社员和生产队各付一半,三是全由生产队公益金中垫支。参加公费医疗的农民就诊时只交门诊费5分,基本上免费医疗。
1974年是合作医疗大发展的一年,全县40个公社,327个大队,已有285个大队正式办起了合作医疗,占总数的87%,当年培训赤脚医生585人,生产队卫生员1022人。1976年是合作医疗巩固的一年,不少公社已由队办上升到社队联办或社办(如梅市、宫集、府城镇等),全县赤脚医生734人,生产队卫生员2640人,接生员188人。
1979年,农业大包干责任制在凤阳大部地区逐渐展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对合作医疗制度冲击很大,合作医疗出现了解体的趋势,全县344个大队,存在合作医疗的只有52个大队。1980年全县合作医疗迅速解体,大队合作医疗所变为联合诊所或个体诊所,全部实行看病收费。
合作医疗瓦解的原因一是它建立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上的,随着生产责任制的产生,经济体制的改变,必然消失;二是生产队经济基础薄弱,“大锅饭”吃不起;三是医疗质量低,群众不满意。
三、劳保医疗
1954年全县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条例》。首批实行劳保医疗的单位有凤阳县酒厂、烟草公司、药材公司、食品公司、邮电局以及其他企业单位职工300余人。随着地方工矿企业的不断发展,劳保医疗单位逐渐增多,到1985年底,又增加了化肥厂、纺织厂、制药厂、铁合金厂等,全县享受劳保医疗的总人数达5780人。
劳保医疗制度规定:凡实行劳保医疗单位的职工,其本人患病,或非因工伤者,在本单位医务室或特约医院治疗时,医疗费由本单位负担,挂号费、出诊费由本人负担;职工因工伤或职业病住院治疗,医疗费全由本单位负担,膳食费本人出三分之一,企业付三分之二。享受劳保医疗职工所供养的直系亲属患病,其医疗费由所在单位负担一半,余下由病人自付;职工患病转外地诊治者,车船食宿费用自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