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书店与图书发行
1、书店
方茂华书店民国17年10月,由方新(化名方茂华)在府城内创办。该店系中共地下党的宣传阵地之一,销售上海创造社出版的进步书刊,后停办。
叶兴隆书店该店创办于民国19年,店址在府城花铺廊大街北段,经营绣像小说、小学课本和簿本,内设印刷坊,备有德国制石块、圆盘四开机、划线机、切纸机,承接木刷、石印、铅印业务。民国26年,该店停办。
文元斋民国27年,由杨德林开办,店址在府城花铺廊大街中段,以经营刻字、石印为主,兼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和杂志,以及字帖、纸张和学生簿本等。该店于1955年入百货合作商店。
小达书店民国28年,由李达开办,书店设于府城花铺廊大街崔妃巷口,出售《三字经》、《百家姓》、《四书》和绣像小说唱本等,民国34年倒闭。
文成书店该店开业于20年代,抗战前夕停业。店址在临淮东大街水巷口,经理人章品三、章文运父子。以经营书籍为主,出售小学课本及《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四书》、《五经》、《尺牍》之类,而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鉴略》等启蒙读物为多。该店还兼营文化用品。
醒华书店抗战胜利后,朱绣章老先生在临淮关广运桥西开设“醒华书店”。出售古典书籍、各种说唱小说,以及课本、文具、年画等。至建国前夕歇业。
新华书店1949年10月,于商业、交通发达的临淮关始建,地址在店后街北端(今中心医院西)。当时仅有两层小楼,面积40平方米,楼下为门市部,主要经营政治读物。1950年4月,定名为新华书店凤阳支店,人员5人。当时人、财、业务均由皖北分店统管。开始发行课本、期刊、年画和图片。同年,在府城花铺廊大街设支店门市部。1952年,财、业务实行单独核算,人员增至8人,并设专职进书人员。1954年,省店拨款2万元,在花铺廊大街北段新建二层支店营业楼,面积120平方米,库房20平方米,人员增加到10人。同年,将支店从临淮关迁至府城,原支店改为临淮门市部。1955年起,开展租书和收购古旧书籍业务。次年,省店将管理权下放到县,支店改名为凤阳县新华书店,人员发展到13人。1962年,扩建库房30平方米,经营学生练习簿。1965年起,发行《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甲、乙种版本和毛主席像。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门市部均设有毛主席著作专柜;其它图书大都停售封存或报废销毁。翌年,又增建7间库房,面积90平方米,作为毛主席著作“宝库”。1978年至1984年,省店又收回管理权,人员由14人增至28人。1984年于府城府拐子新建一座营业大楼,面积720平方米,营业间180平方米。陈列图书有:马列主义著作、毛主席著作、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艺术、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农业、综合参考等17大类。品种达2800余种,年平均品种近万种。1985年底,共有职工29人(不含农临工)。
区、乡供销社代销店1953年,新华书店凤阳支店开始在供销系统设立网点,代销图书。1956年县新华书店与县供销社签订图书销售合同,由县店抽调人员到县供销社,专门负责供销系统图书发行工作,县以下各区、乡基层供销社、分销店,普遍在各自门市部设图书柜、架,配备专职或兼职营业员经营图书。每年组织乡供销社分销点,发行1万多套中小学课本,销售数千册图书和2万余张年画,图书发行工作成绩显著,曾三次被评为县、地、省农村图书发行“先进单位”。1982年,县供销社出席全省农村发行表彰会,并在会上介绍先进事迹。
区、乡、社办书店1957年至1958年县新华书店在武店、总铺、小溪河、门台、大庙5个区所在地,成立图书流动供应点,并设门市部,实行“划区分工,分片包干”供应。同时,在黄泥铺、刘府2个公社成立社办书店。1962年整顿收缩,武店图书流动供应点改为门市部,其它各点均撤销。1967年武店门市部升为武店书店,并扩大营业间60平方米。1984年至1985年,又成立了总铺、小溪河、刘府、门台4个书店;1984年临淮书店扩建一座营业大楼,营业间面积达200平方米。
个体书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临淮关、府城及区、乡集镇涌现出一批个体书店、书摊和书贩。至1985年底全县计有国营书店7个,县内农村常年售书点30个,已初步形成书店、供销社和个体三结合的图书发行网。
2、图书发行
图书发行除小学课本和大专教材实行系统发行外,其它图书采取门市部陈列供应和组织送书下乡。
1949年至1958年门市部开架供应,供读者自由选购。1953年教学课本统一征订,即在每学期前,与各大院校和县教育局联合发单,征订各校所需教材、课本数量,开学时供应;农村中小学课本,则划分到区书店,县店集中人力突击发行。同时还常与县图书馆及机关、厂矿、学校图书室联系,按其需要的政治、工农业生产、科技等方面图书,事先编制订单、预订登记,书到保证供应。
1954年县店配4辆自行车,在县内流动售书。1956年设农村发行股,加强农村售书网点。1960年起,书店门市部实行闭架供应。1962年春节前,县书店和县文化馆抽出7人,组成一支文化宣传队,深入二十郢公社、大庙公社等地边表演文艺节目边展销年画、图书。1963年改装自行车货架作为书箱,上面标注“农村流动服务组”,售书成员臂戴凤阳新华书店农村发行员号码证章,深入全县200多个生产大队,开展流动售书。
1979年,在凤阳门市部中增设城市服务柜组,1981年县店设批发部,配专职图书批发人员,同时对供销系统售书点实行经销包退;对个体书店、摊贩按百分比给折扣,不退货,对知青书店采用代销、包销、包退办法。
1984年县店学习农业大包干责任制的做法,对凤阳知青书店、临淮门市部、批发部、城务和5个区书店,试行经济责任承包制,成效显著。同年,县店购买汽车一辆,在全县开展送书上门和流动展销工作。
此外,新华书店一方面张贴海报,介绍新书内容、传播新书出版信息,另一方面还在集市、庙会期间摆摊售书。
发行量1951年,图书种类不多,全县发行书籍137000册。1952年,财、业务单独核算,配专职采购人员进书,添购课本,发行量陡增,全县共出售书籍261000册。1956年县书店与县供销社签订图书经销合同,图书发行量增加,全县共发行书籍455000册。1966年,全县发行书籍1179000册。1967年至1971年,发行量不稳定,停售其它书籍,主要发行毛泽东著作。1972年起,课本发行量逐年增加到50%以上;1980年以后,各类图书发行量增多,课本销售不及总销售金额的50%。1985年,全县发行书籍2692000册。
1951—1985年图书发行情况表
表26—2单位:册

二、图书馆
县立图书馆民国18年11月,县教育局接收淮南图书馆藏书,成立凤阳县立图书馆,该馆借用原蚕桑学校楼房一座,上下层6间,平房5间。楼上作全县教育成绩展览室,楼下1间为藏书室,2间为阅览室,并辟阅报室3处。由于藏书量不多,民国23年,开始筹备县民众教育馆,将县立图书馆并作该馆阅览部。购置3类通俗图书及报刊。但阅览部设备简陋,仅有3张座位。同年10月,新辟阅览室1处。同时,在府城鼓楼洞、小北门洞、明中都皇城东门洞内,增设阅报处3处,并由县保安警察妥为照料,不准损毁。据该馆民国33年12月月报统计:月接待读者1588人次,报刊阅览1153人次。
县图书馆1959年,将凤阳人民文化馆图书室析出,单独建立凤阳县图书馆,馆址设在龙兴寺,工作人员2人,藏书总量1.2万册。设有阅览室,全年借出书2500册,接待读者5600人次,其中报刊阅览3500人次。后因经费不足,复并入凤阳文化馆,称图书室。1962年,藏书增至1.5万余册。“文化大革命”初期,大部分图书遭到禁锢和损毁,阅览室被迫关闭,“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开放。1979年9月23日,正式恢复县图书馆建制,工作人员3人。藏书总量1.2万册。馆址设在文化馆院内北平房,建筑面积108平方米。其中借书室54平方米,阅览室36平方米,办公室兼采编室18平方米。该馆除日常开展借书、阅览外,还坚持每周二、四晚间开放,全年拥有持证读者2370人,借阅图书6000册,接待读者(含阅览室)3万余人次。1981年6月1日,又开辟一个儿童阅览室,购置了儿童报刊和少儿书籍,开展儿童专题阅览活动。此后,常年开放,深受儿童和家长喜爱。1983年,为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购置了《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张海迪书信日记选》等书籍。1984年,开展读书评奖活动2次,举办读书心得会、诗歌朗诵会4次。1985年,举办“四有”报告会1次。至1985年底,县图书馆设有采编组、借阅组,工作人员增到7人。藏书总量为2.5万册。全年拥有持证读者1800人,借阅图书2.16万人次。
1979—1985年县图书馆藏书借阅情况表
表26—3

基层图书馆、室民国时期,县民众教育馆所辖各学校中,府城内4个完小和三铺小学(今属五河)均设有图书室,所藏图书200至300册。建国后,凤阳图书事业发展较快。1952年,全县各文化馆、站均设有图书室。藏书总量为6445册。1953年,文化馆、站先后在区乡设图书流动站42个,藏书总量增到1.2万册。同时,部分乡镇、厂矿、机关、学校也相继兴办15个图书馆(室)。到1958年,全县有基层图书馆27个,图书室29个,图书流动站230个。据统计,1960年上半年,全县共有图书馆(室)230个,其中农村社办15个、大队办105个、生产队办43个,厂矿办8个,机关团体、学校办50个,街道办9个。“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基层图书馆(室)受到破坏。1976年后,图书工作得到重新发展。到1985年底,全县恢复和重建基层图书馆(室)120多个。其中,皖北农学院图书室藏书18万册,凤阳师范图书室藏书3.6万册,县委党校图书室藏书2.2万册,刘府文化站藏书6200册,县工会俱乐部藏书4500册。
三、档案
1、机构
1951年,县委和县政府在秘书室内设档案室,各配1名工作人员。1958年12月16日,建立凤阳县档案馆和县档案工作委员会,行使档案管理职能和全县档案业务指导工作。1963年5月12日,成立县档案管理科,与县档案馆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开始,档案工作陷于瘫痪状态,1969年恢复正常。1980年5月31日设立县档案局,设正副局长各1名,与档案馆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1983年机构改革,纳入政府序列,人员定编由“文化大革命”前的3人,增加到10人。至1985年,局、馆实有工作人员7人。
2、队伍
为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1956年至1984年,县馆先后选送7名工作人员到省及有关院校和档案局培训。1980年以来,县馆共举办基层文档人员业务培训班17期,培训人员达835人次。1985年底,全县专兼职档案干部133人,其中经过业务培训的77人,获中级专业职称的7人,35岁以上的46人,35岁以下的87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27人,中专和高中的97人,初中以下的9人。
3、档案室
1958年全县32个县直单位和14个乡普遍建立档案室,并配有专职人员8人,兼职人员38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基层档案室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1969年恢复。1985年底,全县共有基层档案室126个,其中县直机关74个,区、镇、乡52个,配有专兼职人员126人。
4、档案管理
县局、馆对基层档案管理,主要是开展检查、监督、业务辅导。
坚持文书处理部门立卷1958年,县馆先在县直较大的局推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继而发展到人委各科、室,县委各部、委。至1962年底,县直机关大多实行了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归档制度。“文化大革命”初期,这一制度被废除,文件无人管,年终不立卷,文书档案工作受到损失。1969年,县馆开始抓文书立卷工作。特别是1978年以后,全县机关单位全部实行了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归档的作法。每年组织检查评比一次。
坚持平时文书归类1976年以前采取年终立卷的形式,即把一年内办理完毕的文件,在年终进行立卷归档。从1976年开始,县馆在县手管局试点,采取平时归类的作法,通过试点,取得成效,遂集中力量抓平时文书归类,帮助各单位拟写“案卷类目”,由文书人员将平时办理完毕的文件随时“对号入座”,并初步加以整理。这样既避免文件混乱,也减轻年终立卷归档的难度和工作量。1981年,凤阳县直机关档案室实行平时归类达83%,到1985年,已全部实行平时归类。
坚持年终立卷归档在坚持平时归类的基础上,实行年终立卷。采取每年初召开县直机关及乡(镇)秘书工作会议,交流经验,布置任务;督促各部门召开下属单位文档工作会议,出简报、公布进度,加强业务指导等办法,做到当年文件不积存,一般都能在次年第一季度完成立卷归档工作。
5、馆藏
建馆初期,先后接收建国以后积存的文件共76万件,经过系统整理,共组成6560卷。收集革命历史文件56件,伪军训人员名册和学生名录10本,已移交省档案局。1964年8月起,为适应当时的“备战”要求,对档案进行调整鉴定,重新组卷,至1965年,共组成档案4249卷,其中永久1469卷,长期2057卷,短期713卷。1976年开始,逐年接收了县直机关和部分社(镇)的档案材料,不断充实馆藏。1977年至1984年,对馆藏4000多卷案卷,开展全面鉴定,重新组卷。同时馆藏的种类也开始增加,除文书档案外,还有林业“三定”、人口普查、房产契约等专门档案。至1985年底,馆藏档案有31个全宗,19129卷,其中文书档案12132卷,专门档案4997卷。同时,馆藏还有报纸、杂志、《凤阳府志》、《凤阳县志》、图籍、书籍等816种,6644册。
6、档案利用
档案向社会提供利用,主要是开辟阅览室,以档案原件提供利用。1958年建馆起,即开辟了阅览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办理借阅、调档、登记手续。1959年至1960年因编史修志工作需要,大量查阅档案,共接待865人次,调阅2572卷。1979年凤阳小岗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责任制,为向全县推广,县委办公室调阅1961年至1962年实行“责任田(农民称‘救命田’”)时期的97件档案材料,作为研究和制定管理办法的依据。1981年7月,中央办公厅、中央党校教研室,在县馆调阅1952年至1961年凤阳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和实行“责任田”时档案43卷128件,写出《当前农村几种联产责任制的调查意见》,发表在同年9月1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并为中央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起到一定参考或依据作用。1982年至1984年间,县馆先后接待中国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组30多人,提供档案6850卷,帮助编制卡片3700多张,摘抄档案680多万字,汇编出80多万字的《凤阳农村社会发展实录》(7册)。1978年至1985年,阅览室共接待4158人次,查阅档案8606卷。基层档案也为经济建设发挥较好的作用。如县委办公室自1981年开始,利用档案汇编了《大包干二年》、《大包干四年》、《在改革中前进》、《凤阳经济在腾飞》、《胜利的七年》等专题材料,在全国和安徽省内许多单位交流,深受利用者的欢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