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教师队伍
民国时期,私立学校教师实行聘任制,聘期长短不一。
民国17年,小学教师为改变其政治地位低下、经济收入微薄的状况,在中共凤阳特支和凤城支部领导下,成立“凤阳县教师联合会”。
建国初,全县小学教师619人,中学教师8人,且大部分教师文化水平偏低,难以胜任教学工作。1951年,对小学师资情况进行调整,全县只有小学教师512人。1952年,接收私立民小257所,全县小学教师达764人。为提高教学人员素质,1954年举办教师短期集训班19次。1956年,全县抽调84名完小校长和24名教师到滁师脱产学习的同时,又选送60名28岁左右文化水平较低、教学能力较差的教师到师范深造。1957年,全县有16名高中毕业生经轮训吸收为小学教师,暑假有104名师范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同年全县有小学教师1034人,师范教师41人,中学教师54人。1960年,全县有805名小学幼儿教师参加暑假进修学习。此时,教师来源除国家分配外,不足部分从函授、进修或业余进修人员中补充。初中、小学、幼儿教育所缺教师从每年高中毕业生中选择优秀的,再利用假期培训和举办师资轮训班的办法来培养。“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小学教师中有的被视为“牛鬼蛇神”,教师队伍极不稳定。1973年,全县有民办教师97人。1978年中学有民办教师350人,小学有民办教师1832人。1979年,对中小学校进行调整合并,对教师队伍进行整编。至1985年全县有中学教师858名,小学教师2775名,共3633名,其中民办教师1630名。
二、教师待遇
建国前,教师政治、经济待遇低。建国后,国家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1950年县立一、二、三小学校长薪米为75公斤,主任薪米为65公斤,教师薪米为60公斤;非县立小学教师薪米40公斤、50公斤不等。1954年,小学教职员工调整工资316人,其中小学教职员工303人,扫盲教师12人,幼儿园教师1人,调整级别人数占全县小学、幼儿园、扫盲教职员工总数的40%。
1956年,全县进行初等教育工资改革,全县评级的教师935人,教学人员评为4级的有1人,评为9级的有29人,未评级的134人。1961年,全县小学教师1104人(不包括临时人员及暑假新分配的师范毕业生),月工资总额为31788.77元,每人平均月工资为28.79元。1963年对中、小学教师工资进行调整,调整后月工资总额为34135.59元,每人平均月工资为30.92元。1966年至1976年,教师政治上普遍受到不公正待遇。1970年10月,县教育战线首届“积极分子代表会”召开,有代表300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进一步提高。1978年后,全县对“右派分子”甄别平反154人。同年10月,全县调整教师工资,有40%升了一级。
1980年,开始实行班主任津贴,中学班主任每月7元,小学班主任每月5元。
1981年6月,县召开30年教龄的教师表彰大会。同年10月调整工资,所有中、小学教师每人增加一级工资。同时,国家还发给教职工节约奖每人每年60元。1983年,为提高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县又增加了民办教师补助费。1985年12月,全县公办教师2056人,大集体工人19人,每人增加了一级工资。
三、师资培训
在凤阳山抗日根据地,寒暑假期间都组织教师参加寒暑假研究会。1943年6月,凤定嘉县在池河小学召开忙假教师研究会。
建国后,为提高教师素质,1953年,凤阳县举办速成识字班,语文速成师资训练班,培训128人,举办四期小学教师暑研会。1954年11月全县举办冬学师资训练班,训练教师168人。1956年至1957年举办了小学教师语音训练班及一次文化讲习会。1957年,抽调35名教师到师范学校参加三年制中师轮训班。1960年,选送11名小学教师到蚌埠师范、凤阳师范学习。暑假期间有805名小学、幼儿教师参加暑假进修学习。1962年暑假,县教育局举办全县教师暑研会。1963年选调231名小学教师入凤阳师范学习。1965年6月,分区举办了耕小教师训练班。“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培训工作几乎中断,只是在1970年开办一次“五七”师资培训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师资培训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10月举办第二届师训班,培训教师100人。1979年,教育局举办一个分科班,培训教师51人。1980年至1985年,全县中小学教师有的脱产到师专、师范学习,有的参加相关专业的函授学习。
1982年10月中旬,县妇联、县教育局、县工会联合举办了幼师培训班。参加人员是各区、镇、公社、大队、工厂的学前班部分教师,共35人。培训历时7天,主要学习内容是儿童心理学、幼儿保健、幼儿常见病的初步诊断和预防,学习儿童歌曲及音乐理论知识,观摩了县直幼儿园、三府幼儿园的语认、音乐游戏、体育、计算等课的教学,并参观了滁县地区教育局玩具展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