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内商业,建国前除盐业官营外,其余都是私营。
民国元年,先后在府城、临淮关两地设立凤阳商会和临淮关商会,会址设在府城花铺廊大街和临淮关东后街(后迁至马滩街)。商会人员依《商会法》规定选举产生,设会长1人,副会长1人,常务委员若干人,另聘请办事员若干人。在选举商会负责人时,须请当地最高行政官署及国民党县党部派员监督选举,然后按批准程序办理手续,方能正式任职。商会属社会团体,受国民党县党部和县政府社会科双重领导,为国民党在商业中的代表机构和县政府管理商业的派出单位。府城、临淮关的商会,一直延续到民国38年初。
1951年10月,凤阳县人民政府组成“凤阳县工商业联合会”,设主任委员、秘书、干事等,由政府发给工资。
1953年,推行经济核算制,并对商品实行分级管理,确定以扩大收购农副产品、组织城乡物资交流、加强市场管理的方针,多方开展商品购销活动,共召开12次初级市场物资交流大会。1957年,县内商业企业基本实行独立核算和核定资金。
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国营商业企业实行分级管理,撤销专业公司,实行政企合一,县公司改组为县商业局经理部。
1961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将不适当下放的人、财、商品管理权收回,采取“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开展清理库存、清理资金、清理帐目的“三清”运动,对三级批发企业重新核定资金。1964年制定“零售八条”,县内企业部门,组织开展以“五好企业,六好职工”为内容的“比学赶帮”活动,进行岗位练兵,以师带徒,调动职工经营的积极性,商业企业实行计时工资加奖励、计时工资加提成制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内出现“破四旧”、砸烂老店招牌、取消传统服务项目、批判“利润挂帅”等行动,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流传下来的商店、商号、街道、扁额、对联等,统统被作为“封、资、修”货色,被砸烂取缔,换上“工农兵”、“工人”、“红卫”、“卫东”、“东方红”等字样的招牌。在同行业店号中,常有雷同的现象,橱窗布置千篇一律的“红海洋”,服务质量降到历史最低点。全县商业系统的党组织受到冲击,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领导权由“造反派”组织接受。1970年,国营商业部门层层下放批发权、财务权、商品权以及计划管理权。1975年,供应上强调“凭票计划供应,防止占有大量货币的人占有消费品,扩大收购范围,限制集市贸易”,一度实行工人管理商业和贫下中农管理商业。降低了商业职工的地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1976年,开展学习推广辽宁省彰武县哈尔套“社会主义大集”的经验,强制改变集日,由十日四集改为十日一集,控制农民赶集购物,强行规定农副产品交售任务,造成农民高价从外地购买农副产品抵交任务。
1977年,逐步将“文化大革命”中下放的企业和各种管理权限收回。1978年以后,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开展清仓查库、清产核算工作。1979年后,国营商业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健全各种规章制度。1981年起,实行经营责任制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制,认真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放手经营、拓宽渠道的方针政策,把商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