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轻工业
1、玻璃业
1970年8月,由省、地、县三级投资11万元,建日产一吨玻璃料圆炉1座,并于当年12月21日正式投产。主要生产盐水瓶、血清瓶、玻璃管、量筒、烧杯等玻璃制品,年产量268吨,完成工业产值40万元。1972年筹建8平方米的机械化池炉及加工眼镜片和注射器车间,试制成功口腔体温表和兽用温度计。1973年口腔体温表正式投入生产,并在全国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三。
1972年临淮关竹器社开始研制玻璃注射器新产品,并于当年试制成功并得到了国家卫生部的承认,11月份投入批量生产。产品填补了省医疗器械生产中一项空白。1973年竹器社改为“凤阳县注射器厂”,当年生产注射器3.6万支,全部由省医药公司包销,完成产值11.8万元,利税0.5万元。1980年增加机械化设备,年产注射器35.66万支,产品在省内由滁县地区医药站经销,外省市由企业自销,完成产值36.13万元,亏损0.35万元。1984年,注射器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对原磨配工艺进行改造,购置安装了汽化整形工艺设备,并取得了国家颁发的注射器生产许可证,年产注射器54万支,完成产值37.59万元,利税3.07万元。
1975年,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试制成功光致变色玻璃眼镜片后,与凤阳县玻璃厂合作,扩大工艺试验,由安徽省科技局、轻工业局拨款30000元作为试验经费,进行试制生产。经过100多次试验,于1976年9月,光致变色玻璃片试制成功,并通过由省科技局、省轻工业局联合召开的有五省市及海、陆、空三军科研、医务、教育、地质、轻工等33个单位参加的技术鉴定,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1年以后,府城、临淮、门台三镇,镇办的、集体办的、单位办的、个人办的变色片加工厂有十几户,其中县劳动保护眼镜厂生产的电炉护目镜片和变色眼镜比较有名气。
2、印刷业
建国初,临淮关有私人红心印刷厂、府城镇有建设印刷厂。1956年8月,国家投资500元,将临淮关红心印刷厂迁到府城镇与建设印刷厂合并为公私合营凤阳县印刷厂。1958年改名为“凤阳报社印刷厂”,担负凤阳报的印制任务。1959年划归县工业局管理。同年12月印刷厂与府城地区的铁、木、竹、针纺、缝纫、修车等行业合并,改名为“凤阳县轻工综合厂”。1961年3月轻工综合厂撤销,恢复了“凤阳县印刷厂”。
3、轧花业
50年代前,凤阳轧花均系半机械化,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府城、临淮关、武店建3个轧花厂。1966年县供销社把府城、临淮关、武店3个轧花厂合并,成立“凤阳县轧花厂”。1969年产值16.96万元。1980年固定资产130.6万元,年加工皮棉179吨,完成产值38.33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66.4万元,年加工皮棉731吨,完成产值217.94万元,利税3.1万元。同时厂里附属有汽酒厂、油厂、供销公司。
4、纸箱业
1976年,凤阳成立镇办集体纸箱厂,主要生产包装用纸箱,1980年固定资产2.6万元,年产纸箱187吨,完成产值18万元,利税1.7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7.6万元,年产纸箱600吨,完成产值58万元,利税5.9万元。
二、纺织服装
1、纺织
纺织是凤阳县最早的手工业,养蚕织绢古已闻名。民国初年唯有府城有织者,但所出不多。建国前,纺织业都是私人经营,府城、临淮关两地仅有机坊5户,从业人员22人,手拉织布机6台,年产土布36700米。1952年,机坊发展到10户,从业人员44人,织布机12台,年产白洋布80800米,丝织方面仅能生产旧式妇女用“包头”、箩筛底和丝棉线,针织方面只能生产一种粗纱白短袜。1955年组织纺织业生产组,有织布机22台,从业人员81人,年产棉布16万米,产值1.16万元,后来生产组又吸收丝织、针织手工业个体户,组建了“临淮棉丝合线社”,主要设备有人力织布铁机22台,木机3台,毛巾机2台,背心机2台,棉袜机2台,社组发展到92人。主要产品有“白洋布”、妇女用“包头”、“粗纱白短袜”和丝棉等,并为花纱布公司和百货公司来料加工,棉布年产量达19.3万米,完成产值18.1万元。1958年底,“临淮棉丝合线社”改为“凤阳县纺织厂”,隶属县轻工业局。1959年底,又将原商业系统的棉织、纺织加工厂并入“凤阳县纺织厂”,棉针织机增加到110台,有职工246人,生产花袜、拉毛袜、丝光袜、纺绸、斜纹绸、条格布、雪花呢、印花被单、蚊帐布、毛巾等50多种针纺织品,年产棉布551万米,完成工业产值71.6万元。1962年“凤阳县纺织厂”改为“凤阳县临淮丝棉针织生产合作社”,隶属县手工业局管理,完成产值13.3万元。1965年8月,“凤阳县临淮丝棉针织生产合作社”移交给县工业局管理,同年10月,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凤阳县临淮丝棉针织生产合作社”改为“凤阳县棉织厂”,当年完成产值11.4万元。1971年由省、县两级投资6万元,自筹1.9万元,进行棉织车间易地改建,棉织车间由临淮关迁至府城。年底,棉织车间建成投产,固定资产增加到18.4万元,完成产值98.5万元,实现利润1.78万元。1980年,“凤阳县棉织厂”针织车间单独划出,成立“凤阳县针织厂”,棉织厂仅剩下在府城的棉织车间。同年,调整产业结构,由生产劳动布、蚊帐布和女格呢转产被单布,被单布在武汉订货会上与东北一次订货90万米。12月份,固定资产48.7万元,职工348人,年产布124.7万米,完成产值1248万元,实现利税6.7万元。6001、6002两种格子布被单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1年,全厂实行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主要生产设备有1511织布机84台,高温高压染色锅2台,年产布126万米,完成产值200万元。此后又新增织布机7台,捻丝机并线联合机2台,1985年固定资产82.6万元,职工258人,年产棉布38万米,完成产值92.8万元,实现利税5.34万元。
2、针织
1949年前后,针织业为个体经营,主要生产妇女用丝包头、粗袜、手套等,成立合作社后,成为棉织厂一个车间。1980年6月,“凤阳县棉织厂”的针织车间单独划出,成立“凤阳县针织厂”,固定资产0.89万元,主要设备有合线机1台、线球机4台、花绳机1台、手套机8台、脱水机1台,以生产民用线球为主,有职工56人,年产值16.63万元,实现利润0.52万元,利税增额1.32万元。1981年,扩建合线车间,新增厂房132平方米,晴纶织布机2台,固定资产增到4.15万元,完成产值22.8万元,实现利税1.69万元。1985年购置安装Z215园织机4台,固定资产增到7.7万元,职工60人,完成产值17.45万元,实现利润0.02万元。
3、制鞋
1963年府城人民服装社兼营制鞋业,1975年“门台子缝纫制鞋综合社”改为“凤阳县制鞋社”,年产值9.79万元。1977年与“府城人民服装社”合并成立“凤阳县服装制鞋厂”,归县手工业局管理。固定资产11.8万元,主要设备有96K上工牌工业缝纫机12台,年产值46.56万元。1979年洪武路七号新厂建成,主要产品有皮鞋、布鞋、服装、人造革箱等,完成产值59.28万元。1980年,皮鞋、人造革箱生产车间划出成立“凤阳县皮件厂”,当年鞋厂完成产值50.35万元,利税1.1万元,职工97人,固定资产15.8万元。皮件厂完成产值4.33万元。1982年鞋厂生产布鞋3.3万双,完成产值54.3万元。皮件厂完成产值20万元。1985年3月鞋厂与皮件厂合并成立“凤阳县鞋厂”,当年8月生产的飞星牌旅游鞋获安徽省优秀新产品奖。固定资产22.5万元,主要设备有工业缝纫机32台,汽顶机3台,18K反手缝纫机6台,职工111人,年生产皮制旅游鞋1.65万双,服装1万件,工业产值62万元。
4、服装
建国初,府城与临淮关有成衣店、铺32家,小有名气的有云章宣成衣铺、何长久成衣店。1955年府城个体缝纫业组成了“府城缝纫社”,1959年并入“凤阳县轻工综合厂”,1963年后恢复缝纫社。1966年改为“人民服装社”,1977年与制鞋厂合并改为“凤阳县服装制鞋厂”。
1955年,临淮关个体缝纫户组织起来,成立“临淮缝纫社”,当年完成产值3.29万元。1958年改为“临淮被服厂”,成为地方国营工厂,属轻工业局管理。1959年有职工48人,年产值42万元。1961年改为“临淮服装社”,企业性质转为集体所有制,属县手工业管理局领导。1962年,完成产值36.3万元。1970年进行人造革产品试制,1973年试制成功投入生产,7月改名为“凤阳县服装厂”,主要生产服装和人造革产品,完成产值28.12万元。1980年固定资产7万元,职工89人,产值55.7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14.2万元,职工66人,完成产值32.1万元,利税0.85万元。
5、麻纺
1965年临淮镇办了一个集体所有制的凤阳县临淮麻纺厂。1980年固定资产6.9万元,职工149人,年产麻袋4万条,产值11.5万元,亏损1.5万元。1981年购置了梳麻机、粗支精纺机、麻袋纺织机数台。1985年固定资产68.3万元,职工207人,年产麻袋46万条,产值106.2万元,利税13.5万元。
1966年府城镇创办了府城麻纺厂,主要生产麻袋和麻绳。1980年固定资产7.1万元,职工292人,完成产值59.4万元,利税4.7万元。1981年有职工210人,年产麻袋6.62万条。1985年,固定资产18.6万元,职工95人,产值82.9万元,利税6.5万元。
6、刺绣
凤阳县刺绣厂为临淮镇办集体工业企业,1977年创办。主要生产各种刺绣服装、婴儿装、学生装。1985年固定资产1.4万元,职工57人,年产服装3.4万件,产值25.4万元,利税2.9万元。
上一篇:第五节 食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