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凤阳县自明洪武七年(1374年)建县以来的600多年间,由于区域的变化或自然灾害影响,人口数量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增或减。明清时代人口发展较为缓慢,民国时期发展较快,建国后,人口稳步上升。
一、明清至民国时期人口
据旧志记载,明成化六年(1470年),凤阳县6398户,33076人;临淮县7681户,42020人。到万历六年(1578年),凤阳县减至2178户,13894人。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5842户,61283人;康熙十年(1671年),4037户,56814人。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凤阳县9993人,临淮县13530人。光绪十三年(1887年),凤阳县16314户,63854人。
中华民国25年(1936年),凤阳县84332户,461429人,其中男258486人,女202943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人口
建国以后,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因此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而相应地人口出生率则稳步上升。
1951年因上窑镇划归淮南市,马头城乡划归怀远县的缘故,总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明显减少。
1958年“大跃进”以后,全县人口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1960年发生非正常死亡,农村人口明显减少。1960年至1963年非农业人口的减少,主要是下放支援农村的结果。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人口失控,盲目生育,全县人口增长很快。1987年进入人口生育高峰阶段。据县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零时的总人口为629820人,同第三次人口普查的1982年7月1日零时的543623人相比,8年间共增加86197人,平均每年增加10775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86%;同第二次人口普查的1964年7月1日零时的334171人相比,26年间共增加295649人,增长率为88.47%,平均每年增加11371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47%。
1949—1990年人口情况表
表3—1单位:户、人

续表3—1单位:户、人

三、人口密度与分布
1、人口密度
根据《凤阳县志略》记载:民国25年底,全县土地面积为1922.5平方公里(原记为7690平方华里),按照当时总人口461429人计算,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为240人(其中包括蚌埠辖区,辖区内达11万人),若减去蚌埠辖区人口,每平方公里仅有183人。
建国前,凤阳农村是一个多灾多难的贫苦地方,农民为了生活奔走他乡者日益增多,到1949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173人。50年代初期,城乡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到1957年人口密度上升到每平方公里198人。但因三年(1959年至1961年)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1961年人口密度下降到每平方公里152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失控,1977年达50万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62人。1978年后,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下降,每年出生控制在5000到10000人之间。1985年,总人口566518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95人。1990年总人口626857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8人。
2、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很不平均,按1990年现有人口计算,府城、临淮、门台3镇人口为7.6万人,较为集中,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350人,西部地区的武店、刘府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在350—400人之间,西南和东南地区的大庙、总铺以及东部板桥、小溪河等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在200人上下。
府城镇是县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临淮、门台二镇是水陆码头,交通要道,因而形成经济发达的三角地带,建国后三镇总人口4万多,即占全县总人口的12%以上,由于1958年“大炼钢铁”和三年困难时期,人口流动,1959年城镇人口达6万之多,占总人口的16.8%。1962年调整后城乡人口比例又恢复正常,1985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搞建筑运输业等,以补充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三镇人口又上升到占全县总人口的12%以上。
若个年份城镇农村人口对比表
表3—2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