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冬学
1951—1952年,村村办起冬学,文化课本主要内容是政治宣传,每年冬季全县进行一次冬师培训。1952年冬,开展了扫盲试点工作,县派人在桑涧乡大李村和青岗乡的青岗村用速成识字法进行扫盲,这种办法,时间短,收效快,一般三个月即可摘掉文盲帽子。1953年3月,县文教科成立40人扫盲工作队,到吴圩、站岗、延寿三个乡推广速成识字法,一年扫盲1124人。1955年冬,县委宣传部、组织部、文教科三个单位联合开办干部文化学校,第一期抽调区、乡干部39人上机关干校,采用速成识字法上课,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全部摘掉文盲帽子。1956冬,在桑涧招收第二期和第三期,共有157人脱盲。1958年,农民教育学习内容,是“大跃进”中的口号和《农民识字课本》上的生字,并结合生产,把文化送上村、送上门、送到田头,掀起了学习文化的高潮。天河乡瓦屋陈村余冠荣,被安徽省和团中央评为学习模范,并被安排到安徽大学附设速成中学学习。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冬学停止。
1979年,县成立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1982年1月5日,县教育局在炉桥召开了农民教育现场会,参观了马园、河头、刘庄、八一等几所夜校。1982—1985年,全县共有3721人脱盲。
1986年,扫盲工作实行“堵扫结合”,严格管理,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推行联教计酬,统一印制作业,实行质量验收制度。1990年,经省地验收,15—40周岁基本无文盲。第四次人口普查,6岁以上文盲占全县总人口的20.8%,15周岁以上文盲占全县总人口的19%,低于全省4.7个百分点,进入全省扫盲先进行列。站岗乡扫盲教师李云凤(女)获全国巾帼扫盲奖,教委业余教育股长曹耀书获国家教委扫盲先进个人奖。
部分年份冬学情况统计表

二、干部职工学校
1954年在定城镇中街开办了定远县机关干校。1955年,干校开设高小、初中两个班,学员90余人。1956—1957年,机关干部中掀起学习文化的高潮,开设扫盲、高小、初中、高中等15个班级,学员约800余人。1958年工会办的工校与机关干校合并为干部职工学校,专职教师增至12人,坚持早晚上课。1959年校名改为定远县红专大学。1962年,干校停办,1985年县委组织部在党校开办脱产干部中专班,毕业157人。 三、函授
定远县函授师范创办于1956年,函授对象是未达到中师毕业水平的公、民办教师,初办时学员有数百人,后来最多时有千余人。设置的课程语文、数学,任其选学,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面授课每月安排一次,1966年停办。
1986年8月,教师进修学校招函授学员,详见第五节职业专业学校。
华东师大函授1981年秋,在本县招收专科文化程度的教师,生物系招2人,中文系招18人,每年在滁县面授3次,每次8天,暑期半个月,学制五年。考试及格,发给毕业证书,享受本科毕业生待遇。
蚌埠教育学院函授1983年秋,在本县招收中师文化水平的教师160人。
凤阳师范函授1983年秋在本县招函授生89人,学制四年。
统计大专函授班县统计局于1985年开办,毕业48人,提高了统计、会计干部的素质。
中华会计学校定远函授站县财政局1986年开办,全科中专班毕业62人。
中国物价干部自学函授大专班1986年县物价局招一个班,毕业42人。
干部中专专修函授班1987年秋,地委党校开办,毕业446人。
四、电视大学
1978年冬,成立安徽电大定远县领导小组,县教育局设电视大学教学班,有3名工作人员。1979年5月招生,理工科专科生8人,理工单科生12人,英语单科生28人,学制均为3年。1982年9月招收汉语言专业专科生17人,1985年8月毕业11人。1984年9月,招收党政管理专业17人,木土建筑工程专业19人,均为脱产学习2年。1986年7月,党政管理专业全部毕业,土木建筑工程专业毕业17人。1985年招汉语言专业专科生48人,1988年8月,毕业40人。1988年9月招汉语言专业21人。
五、高等自学考试 198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同年,本县成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2名工作人员。至1990年,先后开设大专学历的汉语言文学、会计学、英语、法律、价格学、工业经济管理、党政干部管理、政治管理共9个专业,组织998人参加学习考试,已经毕业217人,取得1~12门单科合格证书的613人。
六、“五·七”大学
1970年在西卅店乡石塘湖创办了“定远县五·七大学”,训练班办7期,有农机、农技、英语、医疗、师训、养鱼等专业,其中第2期为凤阳师范代培59人,学制2年,分配工作,其余6期,皆是社来社去,学校至1977年停办,8年共毕业学生1695人。

下一篇:第七节 教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