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概况
民国28年(1939)8月,安徽省立第十一临时中学,在吴圩乡西张建立,校舍大部分租借民房,学生宿舍用竹、木搭起一些简易房子,学校设初中部、高中部,学生千余人,校长方伯棠、教导主任孙炳南。民国29年,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藕塘根据地瓦屋薛,创办“路西联合中学”,民国31年迁于沙坝大王庄,设有初中班、师资班、行政专修班,有学员400余人,为路西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人才,民国34年,学校停办。民国35年8月,县城始办定远县初级中学,设9个班,在校学生476人。同年又开设一个简师班,民国36年开始招收50名学生,一年毕业。民国36年和民国37年各招收初师学生50名,民国37年底停办。民国37年在定城南门办起私立继光初级中学(意为纪念戚继光),招收初一学生100名,借用民房8间作校舍。同年炉桥开办私立绍舟初级中学,开设4个班,学生200人。均在民国37年底停办。
1949年2月皖北四分区在定城开办津淮中学定远分校,招学生90余名,5月学校停办,大部分学生参加工作,少部分学生继续读书。1949年8月,恢复“定远初级中学”,招收两个班,学生93人。1952年,在炉桥开办定远县第二初级中学。1956年,在西卅店开办定远县第三初级中学,招收初一新生110人,教职员工15人。1957年在藕塘革命老区开办藕塘初中。1958年,开办池河初中、吴圩初中,定远一中首设高中班。当年,全县有6所初、高中,初中在校生2236名,专任教师79人,高中在校生114人,专任教师8人。1960年,炉桥中学招收了高中班;1962年撤销高中班,学生并入定远中学。1962年后,由于贯彻和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教学秩序恢复正常,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1966年暑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学生组织“红卫兵”“串连”、“造反”,“停课闹革命”。1966年秋至1968年上半年未招收新生。1968年底,实行分散办学,完全中学分散到公社。同年,解放军、工(贫)宣队进驻学校,组成管理学校委员会或管理小组,领导学校的斗、批、改(斗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批判修正主义、改革教育制度)。学校图书、仪器损失殆尽,大部分教室千疮百孔,难遮风雨。“读书无用论”严重戕害学生,教育质量跌入建国后的最低槽。1969年初,凡没有中学的公社中心小学,都改为戴帽子初中,使社社有初中。1970年10月,各级各类学校都废除升学考试,实行推荐选拔相结合的升学制度。1972年,全县开办18个高中点,由于师资、校舍条件不足,至1973年,采取停、并等措施,全县高中减至10所,在校学生3142人,专任教师108人;初中20所,在校学生11009人,专任教师486人。1975年春,中学实行开门办学,学生分到公社,学护士、学开拖拉机等。
1977年以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中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撤销大队小学的附设初中班,每个公社建立一所初中,用半年时间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工作条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中学生守则》,全县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据1979年统计,全县初级中学发展到45所,在校学生32694人,教师1158人;高中10所,在校学生2931人,教师153人。中学教育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教书育人为主旨的“四个为主”方针,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了教学领域内的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为了搞好物理、化学、生物的教学,全县设立8个农村中学实验中心,包括二中、池河中学、天河中学、吴圩中学、藕塘中学、张桥中学、民族中学、炉桥中学,各实验中心为所属各乡初级中学学生实验所用。共投资34万元,建成实验室、仪器室2000多平方米,添置实验桌250张,方桌1000张,演示台16个,橱柜259个,水龙头50个。1990年10月,经省教委验收合格,发给奖状一张,给资金15万元。 至1990年底,全县初级中学发展到55所,在校学生27619人,教师1569人;高中9所,在校学生2694人,教师219人。
41年来全县中等教育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培养初中毕业生136484人,高中毕业生24239人。自1977—1990年,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2721人,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其中有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43人。
1949—1990年初、高中教育基本情况统计表

二、学制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后,本县实行“癸卯学制”。规定教育年限:小学为9年,其中初小为5年,高小4年;中学为5年。民国11年(1922),本县实行“壬戌学制”。规定初等教育6年,其中初小4年,高小2年;中等教育6年,其中初级中学3年。
1949—1970年,中小学仍沿用“壬戌学制”,另规定初师3年,中师13年。1971年,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中学改为五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1980年定远中学高中由2年改为3年。1984—1985年,定远二中、炉桥中学、藕塘中学,高中改为三年。1970—1978年,中学改为春季始业。1978年以后恢复秋季始业。小学、初中、高中在校学生用一学期时间补缺补差。
三、完全中学
定远中学又称定远一中,滁县地区重点中学之一,位于定城东南角。创办于民国35年,始为县立初级中学,校长杨伯涵。1949年,定远解放后,改为津淮中学定远分校,学生多是共产党员和部队干部,毕业后被派遣到皖东地区参加土改。1949年易名为皖北定远中学,(校址是原侵华日军驻定远司令部),招收两个班,约70人。1953年,更名为定远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秋,改为完全中学,招收3个班高中一年级新生,新分配12名大专毕业生,充实了教师队伍,校名定为安徽省定远中学。1962年高中部迁往师范校址。1963年,学校已发展到高中部10个班,初中部12个班,学生数增至1260人,教职工98人。
1973年,该校分成两所完中,更名为定远一中、定远二中。1978年,一中被滁县地区确认为重点中学。1984年竣工的宏伟的6层教学大楼,总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是当时省内中等学校最大的教学楼。楼内设有物理、化学、生物等仪器室、实验室,设备齐全,均可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实验;另有语音室1个,微机房1个,配置电影放映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像机、电唱机等现代电教设备。1987年复名为定远中学1990年,图书室藏书达2万余册,设有资料室、阅览室。是年,学校被省教委授于“文明标兵”称号。至1990年有1人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1人在国家召开的会议上介绍教学经验,1人获全国中学物理征题竞赛一等奖。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586名,教职工163名,教师96名,其中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52人,形成了一支以中年教师为核心的梯形结构队伍。
定远二中位于定城西北角,花园湖畔。此址曾为西关小学(1946年办)、定远师范(1951年办)校址。1962年定远师范停办后,定远中学高中部迁于此。
1973年春,该校成立时有高中4个班,学生240人;初中6个班,学生356人。1978年恢复考试招生制度后,该校大部分初中、高中新生录取是在一中录取后再择优录取,学生成绩较一中差,教师总体水平稍逊于一中。每年高考录取率仅低于一中,高于其他高中。1980—1990年,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601人,其中本科99人。大学毕业后有5人考取研究生。1984年高中改为3年制。1984年,高考录取105人(包括复习生),居全县首位。学校有两栋三层教学楼,教学用房面积达5600平方米,教学设施初具规模。1990年,该校有初中18个班,高中12个班,学生1600人,教职员工160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36人。
定远三中位于城北汤巷队,东临合蚌公路,西濒城北水库,1986年兴办。同年经滁县地区行署批准为定远县工商高级职业中学,实行一校两制。至1990年底,学校总建筑面积达4860平方米。初中18个教学班,职业高中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24人,为高一级中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31人,其中中专28人。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五年来,联合或独立招收乡镇企业、机电、盐化工等专业学生548人,毕业161人,其中,105人走上乡镇企业岗位,16人由用人单位委托培养。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二级教师40人,初级教师19人。专业教师主要是兼职和自培相结合,初步具备会计、统计、机械、家电、养殖、电子等专职教师10人,聘请具有高级专业职称和中、初级专业职称的11人。
炉桥中学位于炉桥镇,前身为私立“绍舟中学”。1949年2月,改由地方办学,校名为炉桥中学。1952年,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定远县第二初级中学,当年招生120人,有教职工28人。1955年,定为蚌埠地区重点学校。1971年,改为完全中学,招收高一新生两个班,校名为定远县炉桥中学。1985年,高中改为三年制。1980—1990年,有39人考取高等院校。至1990年,学校有教学班20个,学生1200多人,教职工105人,学校占地面积112亩,建筑面积8704平方米。图书室藏书2573册。
藕塘中学位于藕塘镇塔子山下,大沙河畔。1956年筹办,原名定远县藕塘初级中学。1957年秋,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185人(3个班)。1960年,魏文伯曾亲临视察,并为藕塘中学校牌题字。1971年,开设高中班。1978年被确定为县重点中学。1985年,改为六年制完全中学。1978—1990年,先后有100多名学生考入高等院校。1990年,学校有13个班,在校学生830人,教职工61人。
池河中学位于池河镇东侧,南靠定滁公路。1958年创办初中部,有校舍31间。同年秋季招初一新生200人分四个班,有教职工18人。1971年,改为完全中学,招收高一新生55人。1974年,学校办了两期专业学习班,开设农机、农技等专业技术课程,实行开门办学。1987年,学校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完全中学。学校先后有3名教师获省级奖励,4人获地区级奖励,9人获县级奖励。其中,数学教师章学武教学严谨,敬业至诚,成绩卓著,曾被评为省优秀教师,1989年获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至1990年,学校占地面积75亩,教室面积2118平方米,初、高中共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46人,教职工87人,高级教师3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31人。
民族中学位于县城南30公里的回族聚居地二龙乡。1958年,由安徽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而创办,是华东地区办得最早的一所民族中学。1971年,发展为完全中学。1978年,高中升学率为全县第一。1990年,该校理化实验中心被评为“省农村理化实验中心网络化先进单位”,受到省教委奖励,后又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受到国家教委、国家民委的表彰。现学校占地面积为60亩,校舍132间,建筑面积2640平方米,有回民食堂3间,教职工43人(其中回族12人)。中学高职教师1人,一级教师8人,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4人(其中回族318人)。据不完全统计,该校学生升入高等学校有40人(其中回族27人),1986—1990年,升入中专21人。为地方培养的大批回族干部,成为二龙回族乡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骨干力量。 西卅店中学位于西卅店街东三华里。1956年秋,在安徽省323地质队移交的10间临时工棚基础上创办的,原名“定远第三初级中学”。开办当年招收初一新生110人,教职员工15人。至1966年,已建成一所初具规模、设备齐全的初级中学,建有12个标准教室,师生宿舍62间,并配齐6个班级的课桌、板凳、板床和实验仪器、图书资料,有教职工26人。1968—1973年,更名为“育红中学”。1970年初,学校开办了全县“文革”中第一个2年制的高中试点班,招收学生50人。1974年,改为定远县西卅店中学。1972—1983年,每年学校皆有10个班级,学生600余人。1983年,改为农业职业中学,每年招收2个班,110人。因该校交通不便,1988年,西卅店中学高中部与职高班迁至城西乡,西卅店中学不再招收普通高中班。自1956年开办,至1990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3750余人,高中毕业生(包括职业高中)2080余人,其中为高等院校输送45名高才生,为中等专业学校输送约160名合格新生。学校现有初中8个班,学生600余人,教职工40人。
吴圩中学位于吴圩镇。1959年创办,当年招收初中3个班,学生约150人,教职工20人。1971年招收高中两个班,教职员工20余人。1967—1976年,学校有初中6个班,高中4个班,学生700余人,教职工40人。1977—1990年,考入高等学校共有46人,其中继续深造的有硕士研究生4人,博士1人。至1990年,学校有教职工52人,学生700余人,建教学大楼一座,建筑面积1446平方米,18个标准教室,有实验中心一个,教师住房30余间,约700平方米。
张桥中学位于张桥镇西侧。1973年下半年,由张桥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合一)分立而成,择址重建校舍。当年,初中6个班,高中2个班,学生480余人,教职工28人,标准教室9个,师生宿舍20间。至1990年,学校有29名学生考入高等院校。现在学校有初中6个班,高中6个班,有学生600余人,教职工42人,有12个标准教室,50间教师宿舍。
永康中学位于永康镇东定炉公路北侧。1969年实行分散办学,由炉桥中学分散开办起来的。1969—1972年,校址在永康镇西,学校面积小,学生人数少,设备简陋。1973年选择现在的校址,重新建校,并定为完全中学。1976年,建起校舍105间,拉起围墙。1981年,草房逐渐被砖瓦结构代替。1982年,高中停办,大部分高中教师调走。1990年,有初中9个班,学生550人 。同年又恢复高中,招收职业班55人,开设会计统计专业。1986—1990年,考入高中104人,考入中专、中技28人。
附:路西联中淮南津浦路西各县抗日联合中学,简称路西联中,于民国29年8月在定远藕塘瓦屋薛创办,当时只有5间瓦屋,30多位学员大部分是我党、政、军、群干部及烈士子弟。学校多次转移,于民国31年冬迁至定远沙坝大王庄,学校逐渐扩大,许多敌占区的进步青年也前来学习,最多时学生达500多人,民国34年10月,学校被迫停办。
路西联中虽然地处偏远,但教学水平较高,其教师主要来自《新民主报》社和上海地下党中身份暴露后的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都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联中初办时期,课程仅安排有社会发展史、军事形势、语文等,随着教学的正规化,又增加了数学、历史、地理、边区建设、自然生物、音乐、美术等十多门课,各科教学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战斗性。在日常生活中,学校严格执行“生活集体化、行动军事化”的制度,早晨集体出操,晚上轮流放哨,各班还配有几支步枪和手枪,供学习训练之用。当时学校虽然实行供给制(衣、被、鞋、帽由公家包下),但生活仍很艰苦,几十个人同睡芦席铺成的大通铺,课桌课凳都是泥制的,洗衣只能用稻草灰、白沙泥代替肥皂,晚上一盏香油灯下要围上6~7人看书,伙食标准很低,且经常扣回一部分作为节约任务上交。尽管如此,同学们仍然勤奋学习,刻苦训练。 联中办学5年,先后有1000多名青年走出校门,奔赴抗战前线,不少学员离开校门后便血染沙场,更多的人从事党政、军事、经济工作,成为各个部门的领导和骨干,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