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报刊
《新民主报》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机关报。社址开始在全椒县大马厂、胡集两地,后迁至定远县藕塘、大周家一带。民国29年(1940年)7月1日创刊,原名《新民主报》,报名为陈毅题写。第一期是石印,第二期改为油印,4开8版,原为5日刊,后改为4日刊。民国32年春节,新四军二师政治部把印刷厂拨给新民主报社后,改为铅印4开4版。《新民主报》面向部队、机关、学校和广大农村,主要通过各地交通站发行。主要任务是宣传中国共产党、新四军抗日救亡的路线、方针、政策,揭露汪精卫的卖国投敌罪行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阴谋,动员各界民众团结一致,打击日本侵略者。当时工作环境极其艰苦,但报社规模仍不断扩大,初创时只有3人,后来发展到50多人;报纸发行由原来100~200份,增加到近3000份。民国35年停办。
《定远导报》国民党定远县党部于民国35年下半年创办,石印,8开4版,7日刊。发行量不大,只限于定远县城机关。民国36年3月因经费困难停刊,共出版40多期。民国37年7月,《定远导报》又复刊,只出十几期,同年10月停刊。
《淮风》报民国28年10月13日在定城西门外创刊,国民党定远县政府印刷所代印,石印,4开4版,5日刊,民国29年元月9日改为日刊。是年3月停刊,共出版70期。
《定远报》中共定远县委主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灿植兼任主编。1956年6月,县委选送主编、编辑等3人到省委党校新闻班学习6个月。1957年3月1日,《定远报》创刊号面世,初为8开4版,5日刊,出版33期。1957年8月16日,改为3日刊,出版45期。1958年元月,《定远报》改名为《定远日报》,出版488期,其中增刊8期。1959年4月,《定远日报》由8开4版改为4开4版,周6刊,出版48期。由于人员减少,同年6月又改为周3刊,出版220期,其中增刊10期。至1961年3月停刊,共出版834期,其中增刊18期。
《定远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版面活跃,内容丰富。主要读者对象是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侧重于农村工作的宣传报道,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刊登的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力求大众化,长文章700~800字,短文章100~200字,一般的300~400字。
初刊时发行5000份,逐步扩大到2万份以上。订阅范围扩大到农村、工厂、机关、学校及城镇街道、商店,个人订阅者也不少。同时,《定远报》与江苏、河南等12个省报及本省45家县报建立了交流关系,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定远古今》1985年元月30创刊,定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办,地方史料性的报纸,8开4版,报名为魏文伯题写。只出1期,因经费困难停办。
《定远科技》1978年4月创刊,铅印,不定期,16开版本。1987年4月30日出版第33期后,因经济困难停刊。停刊后改用《科技信息》油印。截止1990年共编印35期,7816册,主要刊登科技工作方针和政策、科技发展动态、科技知识、新技术成果、经验介绍等。
《曲阳吟坛》1988年10月创刊,32开版本,内分格律诗词、新体诗,诗词内容主要是歌颂和反映定远人民改天换地的聪明才智和顽强奋斗精神,诗词赞美生活,讴歌改革,鞭挞邪恶。至1990年,已出版4期,共印发14000册。向省内、外的文化、统战、政协部门,作者个人及港澳台地区发行。影响较大,受到省地领导好评。
《定远春秋》与《曲阳吟坛》同时出刊,共印5000册,由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编,为内部交流的资料书,该书只出一期,因经费困难停办。
附:县文化馆主办的文艺刊物一览表

二、广播
(一)站、台及线路
1950年10月设定远县广播收音站,隶属县政府文教科。配有工作人员两名,机房1间,收音机1台,25瓦扩音机1台,10瓦动圈喇叭2只。只对县政府门口广播。农村的收音主要靠收音员背机器下乡,建三个收音点,巡回组织农民收听。1952年春,设定城有线广播站,由县委宣传部直接管理,有4名专职人员,100瓦扩音机,25瓦高音喇叭4只。只对定城四门广播。1953年县站增加3千瓦发电机组1台,广播不再受停电的影响。1955年,本县开始发展小广播,各大机关、学校、商店安装了木箱式舌簧小喇叭100多只,全城的高音喇叭增加到12只,农村的收音点工作停止。1956年春改成定远县人民广播站。由县委宣传部一名副部长兼任站长。增加两台TY2X250瓦扩音机、高级接收机及录音机等。1959年始建公社广播放大站,利用电话线路把播音送到社队。最先建立的是藕塘和八一两个公社放大站,随后各公社也相继建立。工厂、乡镇机关、学校、商店、公共食堂,及部分边远山区的自然村庄全都通了广播喇叭。全县共安装小喇叭5600只。1960年县站被评为全省广播系统先进集体,并出席了省文教系统群英大会。1961年,各公社广播放大站全部撤销,农村电话线被拆除,广播线杆被拆一空,机器设备废弃,全县可用的大小广播喇叭不足100只。1962年7月县站在原红专广播修配站的基础上,建立广播服务部(现定城东大街18号),主要是装配四管再生式半导体收音机和维修广播器材,并收取合理费用,以维持工作人员的工资。在经济困难时期,服务部起到了保存技术力量,坚持办广播的良好作用。1963年县站自力更生,开展恢复小片广播,先在定城的机关、学校、商店等单位安装小喇叭120多只,后又在藕塘、池河、炉桥等集镇安装小喇叭400多只。1964年,县站自行设计、生产长4.5米和5.5米翻模水泥杆,成为本县首家水泥杆生产厂,在全地区各广播站属首创,当年生产水泥杆300多根,全部用于架设广播线路。年底,全县广播喇叭恢复到1200多只,县站又一次被评为全省广播系统先进单位。1965年,县站为贯彻毛泽东主席“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指示,用自制的水泥杆1200根架设农村广播专线,又安装小喇叭1500只。
1966年至1969年初,本县农村有线广播处于停滞状态。1967年夏,解放军进驻广播站,实行军管。1968年12月县站隶属于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69年县里成立广播网办公室,从县直机关抽出20名干部组成普网工作组。仅用半年多时间,全县先后建成炉桥、八一、西卅店、永康、吴圩、藕塘、永宁、仓镇、池河、张桥10个公社广播放大站,每站配2~3人,不通电的乡站配5千瓦发电机1台,10个站成为全县建站的样板。至1971年底,全县各乡镇全部建立了广播放大站,配备专职人员。小喇叭在全县发展到10万只,农村生产队、组通播率为98%,广播喇叭入户率达90%以上。1972年成立定远县广播事业管理站。1973年,县广播站和县邮电局改装载波机50对,分发各公社广播放大站,在全县试行广播信号载波传输,解决了电话与广播在同一线路传送中相互干扰的矛盾。1974年,县广播站建立自己独立的信号传输体系,开始用地下电缆线传输广播信号,建成第一条广播地下专线,定城—范岗—斋朗,计15公里单线;第二条地下线,定城—高塘,计14公里;第三条是两对四芯专用地下电缆,定城—程桥,计6公里。西卅店放大站埋设的地下广播专线,接通全公社14个大队,计80公里。1975年,各区站设代理管理员(包括兼职管理员)。 1977年,广播事业管理局成立,局、站一并迁入新落成广播大楼办公。同年,八一公社广播放大站在余湾村创办县内第一个村广播室。1978年,全县乡镇广播放大站52个。藕塘公社广播放大站在下李大队建立县内第二个村办广播室。八一公社广播放大站创办零线广播。1979年改地下线为明线,首先架通定城—张桥25杆/公里的交叉平行双线馈送水泥杆专线。1982年,县局把定城内的25瓦大喇叭全部拆除。在“十字”形的东西南北大街上,凡有街灯的电线杆上都安装了自己制作的盒式低音动圈喇叭,这种喇叭传真度高,无噪声。公社基层放大站开始改装动圈式小喇叭和架设零线广播。5月,全县55个社镇全部建立广播放大站,广播总输出功率为30150瓦;521个大队中有384个通广播,大喇叭增加到539个,架设广播专线1481公里。各区站增派1名专职广播管理员。
1984年12月8日定远人民调频广播电台开播,结束了定远县30多年来广播信号靠有线(电话线、地下电缆线、明线)传输的历史,实行有线广播和无线调频广播相结合。电台安装自立式82米高的广播电视铁塔1座,配TF—415型调频广播发射机,海燕B—83型调频收转机,电台频率为103兆赫,50W有效复盖半径30~40公里。1985年全县各乡镇都购买了调频接收机,解决了广播和电话串音等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各乡广播放大站改为广播站,各区成立广播管理站,设站长1名,专职记者1名。各乡镇调频广播通播率为100%;有453个村通广播,通播率为74%,高音喇叭924个。1987年,村通播率上升到91.5%,发展小喇叭39500只,发展村广播室4个,改造机房4个(二龙、池河、耿巷、吴圩)。1988年,村通播率达95%以上。各乡站建立广播技术档案。1989年,完成了定东、永宁、天河、卜 店四乡的机房改造,发展村广播室11个。1990年,完成机房改造7个(藕塘、朱马、练铺、八一、西卅店、程桥、胜利),其中西卅店和练铺两个站为省级甲级达标站。至1990年,全县有有线广播站61个,大喇叭1469只,小喇叭11520只,村通播率为94.2%,队通播率为61%。
(二)编辑、播音
1950年县广播收音站主要工作是:(1)每晚18:15—21:15转播皖北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文艺节目;(2)每晚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5—22:30的记录新闻,供县领导参考,或用于墙报、黑板报的宣传;(3)定城白天没有电,收音员就背着电池和收音机下农村组织农民收听新闻和文艺节目;(4)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国事,进行广播宣传。1954年广播站购置了钟声牌钢丝收录机,开始制作录音节目,请县乡领导人到广播站讲话,经录音、整理,然后播放。1956年有专职编辑1人,正式播音员1人。城内广播每天早、中、晚3次,每天播音6小时15分钟。对农村广播为早晚2次,广播内容除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外,每天有30分钟自办节目,内容有:定远新闻、报摘和播放一些群众喜闻乐听的地方性文艺节目。
1966—1969年,广播站工作极不正常,为保证宣传最高指示不过夜,经常增加临时广播时间,自办节目几乎中断。1970年恢复自办节目,每天有1小时的自办节目,每天播出2次。其主要内容:《定远新闻》、《农业与科学》、《社会与家庭》、《报摘与文艺》等,并举办《理论讲座》,每周一次,由宣传部、党校教师主讲。1975年举办《政治经济学》广播讲座,县委理论组供稿,每周一次。科委、农业局也常常举办《农业与科技广播讲座》,促进农业生产。
1978年,有编辑4人,播音2人,每天播8小时节目。除坚持1小时自办节目外,为了配合宣传党的总任务和宪法,推动农业学大寨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还增设学习新时期总任务和新宪法、农业学大寨、报刊与文摘选播、国际时事、自办文艺、教唱国歌等专题。1982年增加了一些短期专题节目,如四级干部会议、人民代表大会、文明礼貌月活动、人口普查、十二大宣传等。在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方面,突出宣传各种承包专业户、重点户。城西公社柳塘生产队社员王某承包2.2亩水域养鱼,3年收入5千多元,县广播站请他在广播上介绍经验。在他的推动下,程桥公社形成了承包水面养鱼热,全社2450户中有1007户(占农户74%)承包养鱼塘、坝93口,2521亩水面基本承包到户,共养鱼193万尾。不仅如此,群众还自动打坝、截流、挖塘以扩大养鱼水面。
1984年8月调频广播电台建成,每天播音3次,共6小时30分钟,转播上级台2小时5分钟,自办节目4小时25分钟。自办节目分4类15档:新闻类(2档)、专题类(4档)、文艺类(5档)、服务类(3档)。
新闻类每天播出40分钟。《本县新闻》星期1—4,每天播出4次,每次10分钟;《周末文摘》每周播出3次,每次10钟。
专题类平均每天播出25分钟。《农民之友》、《文化生活》、《临时专题》、《家庭与社会》每周分别播出3次,每次平均15分钟。1989年,增设《联办广播节目》每周播出3次,每次15分钟;《工商之窗》每月播出6次,每次15分钟。
文艺类平均每天播出2小时5分钟。《音乐欣赏》每天播出1次,每次20分钟;《地方戏》每天播出1次,每次30分钟;《星期天相声》每周播一次,每次30分钟;1989年增设《广播书场》,每天播2次,每次30分钟;《星期天半小时》(综合文艺)每周播出2次,每次30分钟。文艺节目源主要是自编自录、异地交流、复制或购买原版磁带。1984年,本县红山乡民间艺人组成的唢呐班子参加县文艺调演,他们应邀至电台录制了一组唢呐曲,有《泗洲戏小调》、《万年红》、《黄梅小调》等。自办节目播出后,深受听众欢迎。1989年,在县里举办的迎国庆40周年联欢晚会上,电台录制了郭集乡民间艺人徐朝红家庭唢呐队演奏的一组唢呐曲,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补缸》等精彩乐曲,在自办节目中循环播出,听众反映很好。
服务类平均每天播出35分钟。《皖东经济信息联播》每月播出3次,每次15分钟;《天气预报》每天播出3次,每次5分钟。1987年,电台开办广告节目,至1989年底共播广告近千条。1988年,电台设立复合饲料添加剂经销点。
1990年,全县农村55个乡镇,定期举办自办节目的有高塘、永宁、二龙等,不定期的有吴圩、卜店、郭集等17个广播站。
电台来稿、用稿1988年,社会来稿8810篇,采用4475篇;1989年,来稿9232篇,采用3436篇;1990年,来稿9944篇,采用3482篇。1979—1990年,有25篇稿件在省级以上电台获奖,其中赵立民写的《一张告示传新风》和《牛儿阵阵满山头》分别获省级一等奖。
(三)电视与录像
1970年,县广播站购买本县第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1973年,县委办公室购第一台14英寸彩色电视机。此后10年电视机发展缓慢,仅为少数县直机关拥有,城镇也有个别家庭购置。
1982年全县有各种型号的电视机1000台,以后发展逐步加快,并迅速走入家庭。1982年,卜店乡小韩生产队13户从县广播电视机服务部一次购买9台黑白电视机,出现第一个电视村。至1985年底,城镇居民80%以上家庭有电视机,农民每百户有电视机18台。除黑白电视机外,彩电开始走入家庭。自1986年起,城镇居民购买黑白电视机数量逐年增加,型号由14英寸向17英寸转变。彩电购置量也有所增加,尤其是新婚青年,80%购置彩电。农民家中电视机拥有量也是呈增长趋势,至1988年,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35台。至1990年底,城镇居民95%以上家庭有电视机,其中彩电占20%;农村每百农户拥有电视机54台,以14英寸黑白电视机为主。
电视差转台位于定城南侧,占地3000平方米。1984年初建造3间60平方米机房,安装12GH50W电视发射机,建82米高自立式铁塔一座。同年12月8日,正式以12频道转播安徽电视节目。1988年2月,安装四机部4191厂生产的4.5米地面卫星站一座,接收中央电视台—2节目信号。1989年元月增置一台2CH30W电视发射机,以2频道播出,收转中央电视台—1节目。同年12月四层蝙蝠翼天线更换十二频道中层十字振子天线,安装一台北广产12CH300W电视发射机,取代原来使用的50W电视发射机。1990年元月,又增置安装一台鞍广产GSCT—03Ⅰ—Ⅱ—Ⅲ型VAN300W电视发射机,以10频道播出,收转中央电视台—2节目。同时,又安装航天部39所生产的3米地面卫星站一座,接收中央电视台—1节目信号。
为争取正式建立电视台创造条件,从1989年8月开始,每周二、五试办《定远新闻》, 周三、六重播,每次不超过10分钟。此外还摄制一些专题片,如《春风吹过这块贫瘠的土地》、《定远县第九次人民代表大会新闻专辑》等。1990年2月,招聘2名(男、女各一人》电视播音员。自1987年5月起开办一些广告节目,每年经济收入5万元左右,弥补事业经费不足。
至1990年底,差转台以12频道转播安徽电视台节目,以2频道转播中央电视台—1节目,以10频道转播中央电视台—2节目。有DX—1820DK、松下M7、索尼888等共4部摄像机、8部录像机、监视器等设备。电视台内设技术播出部与新闻广告部,有11名工作人员。 80年代,本县录像事业开始起步,录像放映和录音带销售点纷纷设立。1982年是录像发展的最高峰,全县录像队达30多个,其中个体经营和外地流入的居多,也有少数是文化、宣传部门经营。就整体而言,混乱无序,管理不严,不时有人暗放淫秽、凶杀及格调低下的录像,污染社会环境,腐蚀青少年心灵。1982年根据省广播电视厅、文化厅、公安厅文件的要求,开始对本县音像业进行整顿,给合法营业者发放批准证、准映证、营业执照。1984年,县局抽专人负责音像管理工作。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全部撤销原发给私人的录像放映三证,并限期停业整顿,同时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收36部黄色录像带,对两个无证经营者罚了款。随后,成立了广播电视局录像放映队14个,由专人负责,直属局领导。录像票价限定每场0.15元,连续剧每场0.10元,并对放映队的录像片逐一登记审查,开列禁映片名。1986年,对利用在市场上买来的和从其他渠道搞来的私带、过境录音带或唱片翻录的录音带,定期派专人对城乡市场进行检查,一经发现,全部没收。全县原有私人录像放映点10个,转让给广播、文化部门5个,其它都自行处理掉,音像业散乱情形得到改变。1989年,对录音带市场、放像队、点,进行严格的审理、清查,并实行每周一次审查,黄色音像及时被制止。全县音像管理和经营由县文化局和广播电视局统管。1990年底,县广播电视局下设音像股,有录像放映队13个,文化系统有录像放映队9个。
(四)通讯报道
1956年,宣传部增加通讯干事1人,参加《定远报》社的工作,主要任务是组织通讯队伍、写稿、读报。另有通讯员兼报纸发行员300多人,分布在县直机关、区、社和厂、校。报社每年开1~2次通讯员会议,交流经验,小会短训。1958年6月,创办《通讯月刊》,赠送通讯员作写稿参考。1974年县广播站建立起通讯组织,区、乡(公社)成立通讯组,每组由所在区、乡宣传委员领导,有业余通讯员3~5人,县站颁发通讯员证。1976年,宣传部设立通讯报道组,1978年配2名专职人员,一方面自己写稿,一方面组织业余通讯员投稿。1978年,县广播站发放通讯员登记表,对通讯员重新登记,健全组织,绝大部分公社建立和健全了通讯组织。每月开一次由公社负责人主持的通讯员会议,按照按劳取酬的原则,根据稿件质量高低,给予相应的稿酬。一篇稿子被公社采用,稿酬4~10分工,经公社广播登记,由大队付给;县站一篇稿费是0.50~3.00元, 特约稿件和科技稿件略高。每年举办1~2期业余通讯员培训班,每期十余人。每年评出优秀通讯员若干名,并召开表彰大会。在县直机关聘请有写作能力的人作本站业余通讯员,还深入乡镇培训业余通讯员。县站设专职通讯联络员1名,以加强与业余通讯员的联系,坚持每天来稿登记,不漏一篇,定期下达写稿任务,同时将有关材料定期发下去,以指导通讯报道的动向,每季发一次报导提示。1990年共有兼职业余通讯员200余人,还培训7名特约通讯员,通讯网络在全县基本形成 。
若干年份省级以上报刊、电台采用本地稿件一览表
二、广播
(一)站、台及线路
1950年10月设定远县广播收音站,隶属县政府文教科。配有工作人员两名,机房1间,收音机1台,25瓦扩音机1台,10瓦动圈喇叭2只。只对县政府门口广播。农村的收音主要靠收音员背机器下乡,建三个收音点,巡回组织农民收听。1952年春,设定城有线广播站,由县委宣传部直接管理,有4名专职人员,100瓦扩音机,25瓦高音喇叭4只。只对定城四门广播。1953年县站增加3千瓦发电机组1台,广播不再受停电的影响。1955年,本县开始发展小广播,各大机关、学校、商店安装了木箱式舌簧小喇叭100多只,全城的高音喇叭增加到12只,农村的收音点工作停止。1956年春改成定远县人民广播站。由县委宣传部一名副部长兼任站长。增加两台TY2X250瓦扩音机、高级接收机及录音机等。1959年始建公社广播放大站,利用电话线路把播音送到社队。最先建立的是藕塘和八一两个公社放大站,随后各公社也相继建立。工厂、乡镇机关、学校、商店、公共食堂,及部分边远山区的自然村庄全都通了广播喇叭。全县共安装小喇叭5600只。1960年县站被评为全省广播系统先进集体,并出席了省文教系统群英大会。1961年,各公社广播放大站全部撤销,农村电话线被拆除,广播线杆被拆一空,机器设备废弃,全县可用的大小广播喇叭不足100只。1962年7月县站在原红专广播修配站的基础上,建立广播服务部(现定城东大街18号),主要是装配四管再生式半导体收音机和维修广播器材,并收取合理费用,以维持工作人员的工资。在经济困难时期,服务部起到了保存技术力量,坚持办广播的良好作用。1963年县站自力更生,开展恢复小片广播,先在定城的机关、学校、商店等单位安装小喇叭120多只,后又在藕塘、池河、炉桥等集镇安装小喇叭400多只。1964年,县站自行设计、生产长4.5米和5.5米翻模水泥杆,成为本县首家水泥杆生产厂,在全地区各广播站属首创,当年生产水泥杆300多根,全部用于架设广播线路。年底,全县广播喇叭恢复到1200多只,县站又一次被评为全省广播系统先进单位。1965年,县站为贯彻毛泽东主席“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指示,用自制的水泥杆1200根架设农村广播专线,又安装小喇叭1500只。
1966年至1969年初,本县农村有线广播处于停滞状态。1967年夏,解放军进驻广播站,实行军管。1968年12月县站隶属于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69年县里成立广播网办公室,从县直机关抽出20名干部组成普网工作组。仅用半年多时间,全县先后建成炉桥、八一、西卅店、永康、吴圩、藕塘、永宁、仓镇、池河、张桥10个公社广播放大站,每站配2~3人,不通电的乡站配5千瓦发电机1台,10个站成为全县建站的样板。至1971年底,全县各乡镇全部建立了广播放大站,配备专职人员。小喇叭在全县发展到10万只,农村生产队、组通播率为98%,广播喇叭入户率达90%以上。1972年成立定远县广播事业管理站。1973年,县广播站和县邮电局改装载波机50对,分发各公社广播放大站,在全县试行广播信号载波传输,解决了电话与广播在同一线路传送中相互干扰的矛盾。1974年,县广播站建立自己独立的信号传输体系,开始用地下电缆线传输广播信号,建成第一条广播地下专线,定城—范岗—斋朗,计15公里单线;第二条地下线,定城—高塘,计14公里;第三条是两对四芯专用地下电缆,定城—程桥,计6公里。西卅店放大站埋设的地下广播专线,接通全公社14个大队,计80公里。1975年,各区站设代理管理员(包括兼职管理员)。 1977年,广播事业管理局成立,局、站一并迁入新落成广播大楼办公。同年,八一公社广播放大站在余湾村创办县内第一个村广播室。1978年,全县乡镇广播放大站52个。藕塘公社广播放大站在下李大队建立县内第二个村办广播室。八一公社广播放大站创办零线广播。1979年改地下线为明线,首先架通定城—张桥25杆/公里的交叉平行双线馈送水泥杆专线。1982年,县局把定城内的25瓦大喇叭全部拆除。在“十字”形的东西南北大街上,凡有街灯的电线杆上都安装了自己制作的盒式低音动圈喇叭,这种喇叭传真度高,无噪声。公社基层放大站开始改装动圈式小喇叭和架设零线广播。5月,全县55个社镇全部建立广播放大站,广播总输出功率为30150瓦;521个大队中有384个通广播,大喇叭增加到539个,架设广播专线1481公里。各区站增派1名专职广播管理员。
1984年12月8日定远人民调频广播电台开播,结束了定远县30多年来广播信号靠有线(电话线、地下电缆线、明线)传输的历史,实行有线广播和无线调频广播相结合。电台安装自立式82米高的广播电视铁塔1座,配TF—415型调频广播发射机,海燕B—83型调频收转机,电台频率为103兆赫,50W有效复盖半径30~40公里。1985年全县各乡镇都购买了调频接收机,解决了广播和电话串音等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各乡广播放大站改为广播站,各区成立广播管理站,设站长1名,专职记者1名。各乡镇调频广播通播率为100%;有453个村通广播,通播率为74%,高音喇叭924个。1987年,村通播率上升到91.5%,发展小喇叭39500只,发展村广播室4个,改造机房4个(二龙、池河、耿巷、吴圩)。1988年,村通播率达95%以上。各乡站建立广播技术档案。1989年,完成了定东、永宁、天河、卜 店四乡的机房改造,发展村广播室11个。1990年,完成机房改造7个(藕塘、朱马、练铺、八一、西卅店、程桥、胜利),其中西卅店和练铺两个站为省级甲级达标站。至1990年,全县有有线广播站61个,大喇叭1469只,小喇叭11520只,村通播率为94.2%,队通播率为61%。
(二)编辑、播音
1950年县广播收音站主要工作是:(1)每晚18:15—21:15转播皖北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文艺节目;(2)每晚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5—22:30的记录新闻,供县领导参考,或用于墙报、黑板报的宣传;(3)定城白天没有电,收音员就背着电池和收音机下农村组织农民收听新闻和文艺节目;(4)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国事,进行广播宣传。1954年广播站购置了钟声牌钢丝收录机,开始制作录音节目,请县乡领导人到广播站讲话,经录音、整理,然后播放。1956年有专职编辑1人,正式播音员1人。城内广播每天早、中、晚3次,每天播音6小时15分钟。对农村广播为早晚2次,广播内容除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外,每天有30分钟自办节目,内容有:定远新闻、报摘和播放一些群众喜闻乐听的地方性文艺节目。
1966—1969年,广播站工作极不正常,为保证宣传最高指示不过夜,经常增加临时广播时间,自办节目几乎中断。1970年恢复自办节目,每天有1小时的自办节目,每天播出2次。其主要内容:《定远新闻》、《农业与科学》、《社会与家庭》、《报摘与文艺》等,并举办《理论讲座》,每周一次,由宣传部、党校教师主讲。1975年举办《政治经济学》广播讲座,县委理论组供稿,每周一次。科委、农业局也常常举办《农业与科技广播讲座》,促进农业生产。
1978年,有编辑4人,播音2人,每天播8小时节目。除坚持1小时自办节目外,为了配合宣传党的总任务和宪法,推动农业学大寨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还增设学习新时期总任务和新宪法、农业学大寨、报刊与文摘选播、国际时事、自办文艺、教唱国歌等专题。1982年增加了一些短期专题节目,如四级干部会议、人民代表大会、文明礼貌月活动、人口普查、十二大宣传等。在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方面,突出宣传各种承包专业户、重点户。城西公社柳塘生产队社员王某承包2.2亩水域养鱼,3年收入5千多元,县广播站请他在广播上介绍经验。在他的推动下,程桥公社形成了承包水面养鱼热,全社2450户中有1007户(占农户74%)承包养鱼塘、坝93口,2521亩水面基本承包到户,共养鱼193万尾。不仅如此,群众还自动打坝、截流、挖塘以扩大养鱼水面。
1984年8月调频广播电台建成,每天播音3次,共6小时30分钟,转播上级台2小时5分钟,自办节目4小时25分钟。自办节目分4类15档:新闻类(2档)、专题类(4档)、文艺类(5档)、服务类(3档)。
新闻类每天播出40分钟。《本县新闻》星期1—4,每天播出4次,每次10分钟;《周末文摘》每周播出3次,每次10钟。
专题类平均每天播出25分钟。《农民之友》、《文化生活》、《临时专题》、《家庭与社会》每周分别播出3次,每次平均15分钟。1989年,增设《联办广播节目》每周播出3次,每次15分钟;《工商之窗》每月播出6次,每次15分钟。
文艺类平均每天播出2小时5分钟。《音乐欣赏》每天播出1次,每次20分钟;《地方戏》每天播出1次,每次30分钟;《星期天相声》每周播一次,每次30分钟;1989年增设《广播书场》,每天播2次,每次30分钟;《星期天半小时》(综合文艺)每周播出2次,每次30分钟。文艺节目源主要是自编自录、异地交流、复制或购买原版磁带。1984年,本县红山乡民间艺人组成的唢呐班子参加县文艺调演,他们应邀至电台录制了一组唢呐曲,有《泗洲戏小调》、《万年红》、《黄梅小调》等。自办节目播出后,深受听众欢迎。1989年,在县里举办的迎国庆40周年联欢晚会上,电台录制了郭集乡民间艺人徐朝红家庭唢呐队演奏的一组唢呐曲,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补缸》等精彩乐曲,在自办节目中循环播出,听众反映很好。
服务类平均每天播出35分钟。《皖东经济信息联播》每月播出3次,每次15分钟;《天气预报》每天播出3次,每次5分钟。1987年,电台开办广告节目,至1989年底共播广告近千条。1988年,电台设立复合饲料添加剂经销点。
1990年,全县农村55个乡镇,定期举办自办节目的有高塘、永宁、二龙等,不定期的有吴圩、卜店、郭集等17个广播站。
电台来稿、用稿1988年,社会来稿8810篇,采用4475篇;1989年,来稿9232篇,采用3436篇;1990年,来稿9944篇,采用3482篇。1979—1990年,有25篇稿件在省级以上电台获奖,其中赵立民写的《一张告示传新风》和《牛儿阵阵满山头》分别获省级一等奖。
(三)电视与录像
1970年,县广播站购买本县第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1973年,县委办公室购第一台14英寸彩色电视机。此后10年电视机发展缓慢,仅为少数县直机关拥有,城镇也有个别家庭购置。
1982年全县有各种型号的电视机1000台,以后发展逐步加快,并迅速走入家庭。1982年,卜店乡小韩生产队13户从县广播电视机服务部一次购买9台黑白电视机,出现第一个电视村。至1985年底,城镇居民80%以上家庭有电视机,农民每百户有电视机18台。除黑白电视机外,彩电开始走入家庭。自1986年起,城镇居民购买黑白电视机数量逐年增加,型号由14英寸向17英寸转变。彩电购置量也有所增加,尤其是新婚青年,80%购置彩电。农民家中电视机拥有量也是呈增长趋势,至1988年,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35台。至1990年底,城镇居民95%以上家庭有电视机,其中彩电占20%;农村每百农户拥有电视机54台,以14英寸黑白电视机为主。
电视差转台位于定城南侧,占地3000平方米。1984年初建造3间60平方米机房,安装12GH50W电视发射机,建82米高自立式铁塔一座。同年12月8日,正式以12频道转播安徽电视节目。1988年2月,安装四机部4191厂生产的4.5米地面卫星站一座,接收中央电视台—2节目信号。1989年元月增置一台2CH30W电视发射机,以2频道播出,收转中央电视台—1节目。同年12月四层蝙蝠翼天线更换十二频道中层十字振子天线,安装一台北广产12CH300W电视发射机,取代原来使用的50W电视发射机。1990年元月,又增置安装一台鞍广产GSCT—03Ⅰ—Ⅱ—Ⅲ型VAN300W电视发射机,以10频道播出,收转中央电视台—2节目。同时,又安装航天部39所生产的3米地面卫星站一座,接收中央电视台—1节目信号。
为争取正式建立电视台创造条件,从1989年8月开始,每周二、五试办《定远新闻》, 周三、六重播,每次不超过10分钟。此外还摄制一些专题片,如《春风吹过这块贫瘠的土地》、《定远县第九次人民代表大会新闻专辑》等。1990年2月,招聘2名(男、女各一人》电视播音员。自1987年5月起开办一些广告节目,每年经济收入5万元左右,弥补事业经费不足。
至1990年底,差转台以12频道转播安徽电视台节目,以2频道转播中央电视台—1节目,以10频道转播中央电视台—2节目。有DX—1820DK、松下M7、索尼888等共4部摄像机、8部录像机、监视器等设备。电视台内设技术播出部与新闻广告部,有11名工作人员。 80年代,本县录像事业开始起步,录像放映和录音带销售点纷纷设立。1982年是录像发展的最高峰,全县录像队达30多个,其中个体经营和外地流入的居多,也有少数是文化、宣传部门经营。就整体而言,混乱无序,管理不严,不时有人暗放淫秽、凶杀及格调低下的录像,污染社会环境,腐蚀青少年心灵。1982年根据省广播电视厅、文化厅、公安厅文件的要求,开始对本县音像业进行整顿,给合法营业者发放批准证、准映证、营业执照。1984年,县局抽专人负责音像管理工作。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全部撤销原发给私人的录像放映三证,并限期停业整顿,同时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收36部黄色录像带,对两个无证经营者罚了款。随后,成立了广播电视局录像放映队14个,由专人负责,直属局领导。录像票价限定每场0.15元,连续剧每场0.10元,并对放映队的录像片逐一登记审查,开列禁映片名。1986年,对利用在市场上买来的和从其他渠道搞来的私带、过境录音带或唱片翻录的录音带,定期派专人对城乡市场进行检查,一经发现,全部没收。全县原有私人录像放映点10个,转让给广播、文化部门5个,其它都自行处理掉,音像业散乱情形得到改变。1989年,对录音带市场、放像队、点,进行严格的审理、清查,并实行每周一次审查,黄色音像及时被制止。全县音像管理和经营由县文化局和广播电视局统管。1990年底,县广播电视局下设音像股,有录像放映队13个,文化系统有录像放映队9个。
(四)通讯报道
1956年,宣传部增加通讯干事1人,参加《定远报》社的工作,主要任务是组织通讯队伍、写稿、读报。另有通讯员兼报纸发行员300多人,分布在县直机关、区、社和厂、校。报社每年开1~2次通讯员会议,交流经验,小会短训。1958年6月,创办《通讯月刊》,赠送通讯员作写稿参考。1974年县广播站建立起通讯组织,区、乡(公社)成立通讯组,每组由所在区、乡宣传委员领导,有业余通讯员3~5人,县站颁发通讯员证。1976年,宣传部设立通讯报道组,1978年配2名专职人员,一方面自己写稿,一方面组织业余通讯员投稿。1978年,县广播站发放通讯员登记表,对通讯员重新登记,健全组织,绝大部分公社建立和健全了通讯组织。每月开一次由公社负责人主持的通讯员会议,按照按劳取酬的原则,根据稿件质量高低,给予相应的稿酬。一篇稿子被公社采用,稿酬4~10分工,经公社广播登记,由大队付给;县站一篇稿费是0.50~3.00元, 特约稿件和科技稿件略高。每年举办1~2期业余通讯员培训班,每期十余人。每年评出优秀通讯员若干名,并召开表彰大会。在县直机关聘请有写作能力的人作本站业余通讯员,还深入乡镇培训业余通讯员。县站设专职通讯联络员1名,以加强与业余通讯员的联系,坚持每天来稿登记,不漏一篇,定期下达写稿任务,同时将有关材料定期发下去,以指导通讯报道的动向,每季发一次报导提示。1990年共有兼职业余通讯员200余人,还培训7名特约通讯员,通讯网络在全县基本形成 。
若干年份省级以上报刊、电台采用本地稿件一览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