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具
(一)人畜力车
扁担、箩筐、驴、马、轿子、独轮车是建国前城乡普遍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农民大都用扁担肩挑,富人家用驴驮,出门坐轿、骑马,商贩大都用驴驮和独轮车手推。县城设有专业队,其工具仅有扁担和轿子,四个码头,20余人,专事抬轿子、抬棺材和搬运物资。
建国后,交通运输工具不断发展,1951年县成立了搬运工会,20余名工人,置12部平板车。1952年正式成立搬运站,50多名工人,每人1辆平板车。1955年发展到200多人车,主要帮助粮食部门搬运粮食,自装自卸。60年代成立1个马车站,150多辆平板车,90多头毛驴和马。70年代,马车站与搬运站合并,购置一些三轮车、汽车。马车、平板车逐渐减少。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自行车、平板车、拖拉机逐渐增加,扁担、驴马也逐渐被淘汰。80年代,原来的搬运站被县搬运公司和交通局直属车队取代,在原来的场地上建起了大楼,设有停车场、旅社、商店、贸易货栈等综合性企业。
(二)机动车辆
民国14年(1925年)定远始有汽车,当时有一个警备排长何至吾和富商魏智三等人,集资购买一辆“小道奇”旧车,改装为6~7座的小客车,往返于定远至临淮关,凑满开车,价格面议,晴通雨阻。民国15年,奉系军阀张宗昌攻打合肥,路经定远,并驻扎三个月,何、魏等人怕车被抢走,藏于家中,不敢运行。奉军走后,又运行一年余,车毁停运。民国16年,定城周某伙同十余人,购一辆“尼三”牌汽车,吴某购一辆“死皮子”实心胎汽车,武某、张某也各买一辆汽车,四辆汽车,均改装成客车,分别往返于临淮、合肥。当时由于土匪横行,拦路抢劫时有发生,故运行极不正常,加之道路泥泞、高低不平,晴通雨阻,车辆损坏严重,不得不停业。抗日战争时期,已基本报废。至1949年只有一辆3.5吨的私人破车。
建国后,定远县始设立交通机构。1951年11月,华东联运公司皖北区公司临淮关办事处,派员携带100元现金,来定远设点建站。租二间民房,依靠3辆破旧的私人汽车,开辟了艰苦曲折的创业道路。1953年,滁县联运站拨给定远18座客车2辆、货车5辆,往返于滁县、临淮、炉桥。
1956年4月,滁县三车队派出一个分队进驻定远。1959年国营客车发展到10辆,货车发展到11辆。除合肥、蚌埠、滁县、明光等长途车外,全县六个区所在地也都通车。70年代逐步延伸到部分乡政府所在地。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运输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城乡个人普及了自行车、板车。商业、供销、粮食、水利、物资、石膏矿等单位均购置了汽车,成立了自己的车队。社会车辆超过交通部门的专业车辆,打破了多年来实行的“统一货源、统一配载、统一运价”的三统政策和交通部门独家经营的状况,形成了互相竞争的局面。1980年,交通部门拥有大客车42辆、大货车44辆,其他单位共拥有大客车22辆、大货车172辆。1985年交通部门有大客车48辆、大货车52辆,其他部门单位和私人所拥有的大客车增至55辆、大货车增至333辆。五年社会车辆增加一倍,交通部门专业车辆只增加8.6%。加之全县2000余辆各种型号的拖拉机,忙时耕地,闲时跑运输。货源凭关系、价格给优惠、有的甚至给回扣,国营专业车队一时处于相当不利的竞争之中,但他们凭着安全、正点和改善服务态度赢得信誉,客运量、货运量仍有增无减,稳步发展。1990年全县拥有大客车246辆,小客车223辆,座位4900个,大货车1256辆。
定远县交通工具发展情况统计表

二、运输量
(一)客运
建国前,由于客运属私营,运价昂贵,车次很少,一般老百姓无钱乘车。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因为汽车不足和公路不通,大多数人仍以步行为主。50年代后期,干部开会,农民进城也要到区所在地,按时到达才能赶上车。据统计1954年客运量仅为8.642万人次,周转量35.465万公里;1974年客运量为144万人次,周转量368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6倍、10倍;至1985年客运量增长到415.7万人次,周转量10850万人公里;1990年,客运量为563.2万人次,周转量为10589万人公里。(不包括社会机动车辆)。
(二)货运
建国前,货运主要靠人畜力车,费时费力,效率低。1949年货运量仅1.26万吨,周转量4.73万人公里;1954年,汽车和人畜力车货运量19.3万吨,周转量78万公里:人畜力车占60%;1974年,汽车货运量15.9万吨,人畜力车搬运站的马车和平板车货运量17.8万吨,大体相等。进入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全民、集体、个体多渠道搞运输,运输量急剧增加。1990年交通部门专业货车55辆,而集体、个体的社会机动货车1201辆,是专业车辆的30倍,由于经营分散无法作具体统计。
定远县交通运输量统计表

铁路运输量统计表

上一篇:第一节 道路
下一篇:第四节 管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