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土壤肥料
(一)土壤改良
本县土壤类型、养分和分布可见第二章第三节。据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县耕地面积225.75万亩,因干旱、土壤养分含量低、土层瘠薄、质地粘重、板结、通透性能差,及少量潜育层、砂浆层、石砾层、白土层等障碍层次,使作物发育不良。低产土壤,包括丘岗的沙黄土、砾细粘、扁石土、砂砾土、下蜀黄土发育上位粘盘马肝土、白土、上位粘盘白土、上位粘盘黄白土、砂浆黑土、死鸡肝土等;水稻土中的瘦马肝土、黑泥椎子田、澄白土田、白马肝土田、潜育型水稻土及水源不足的“望天收”田等,占耕地面积60%以上,制约着本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先后对其实施改良措施有:
1、兴修水利,合理排灌。丘陵、高岗、陡坡修建拦蓄工程,蓄水防旱,减轻洪涝,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表耕层;低冲洼地,深沟排水,改沤治冲,改漫灌为沟灌,改深水灌溉为浅水勤灌,定期烤田,干湿相间。
2、秋冬深耕晒垄、冻垄,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养分分解,增加活土层厚度以利作物生长。
3、增施有机肥,配合氮磷化肥。广辟肥源,积制土杂肥、厩肥、沟塘泥,充分利用饼肥,稻麦收割时高留茬,播种夏季绿肥柽麻、草木栖等。氮磷配合施用的比例以1:0.6~0.7为宜。
4、砂改粘、粘改砂、旱改水、水改旱,因地制宜,改良土壤。
5、增加豆科作物的种植面积,实行麦豆轮作,玉米田套种豇、黄、绿豆,扩大花生面积等,用养结合,培养地力。
(二)肥料
农家肥60年代前以农家肥为主,如人粪尿、土杂肥、草木灰、厩肥、饼肥、锅墙土、沟塘泥、草皮肥、烧秧包等。
绿肥50年代前的绿肥主要是打秧草;60年代引种红花草(又名紫云英)、苕子(又名兰花草)、柽麻、田菁、紫穗槐、箭舌豌豆、草木栖以及“三水一萍”(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70年代中后期,全县绿肥面积发展到20万亩以上,1976年突破40万亩;70年代末,由于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和扩大了麦油面积,大量施用化肥,绿肥面积急剧下降,到80年代几乎无人种植绿肥。
化肥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过磷酸钙与土杂肥混合后堆捂,作基肥施用;也有用1%的过磷酸钙深液叶面喷施(根外追肥)。50年末开始示范、推广硫酸铵、硝酸铵等氮素化肥。70年代后期,复合化肥由烤烟专用而扩展到其它作物。据1984年调查统计,全县化肥施用量47100吨,磷肥施用量13900吨,钾肥100吨。
细菌肥50年代推广过花生、大豆等作物的根瘤菌拌种。60年代末期推广“920”菌肥,至今仍用于杂交稻制种和瓜菜等作物。80年代曾在麦稻作物上施用过生长素“卅烷醇”和小麦根际固氮菌拌种,起到一定的增产作用。
二、良种推广
建国前,本县主要作物有籼稻、糯稻、大麦、小麦、山芋、玉米、黄豆、豇豆、绿豆、青豆、赤豆、爬豆、豌豆、蚕豆、花生、油菜、棉花、烤烟、麻类等。品种皆为土种,常常几十年不变。
建国后,开始引进优良品种,其中小麦、水稻更新换代较快,优良品种较多。据1979年农作物品种普查的统计,全县水稻品种多达79个,其中早籼21个、中籼29个、中粳9个、中糯5个、晚籼1个、晚粳12个、晚糯2个;小麦品种26个,其中:冬性的4个、半冬性的10个、弱冬性的3个、春性的8个、强春性的1个;大豆品种11个;棉花品种也在10个以上。
(一)水稻
建国以来,本县水稻品种大体上经历了土种改良种、高秆改矮秆、低抗改高抗、常规改杂交四个阶段。50年代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有:小红稻、小冬稻、靠山黄、毛芒白、五十子、六十子和中农四号、胜利籼、503等品种。60年代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有:早籼,包括陆财号、南特号、矮脚南特等;中籼,包括三九九、广场矮、珍珠矮、田基度等;中粳,包括桂花球、鼓浪粳、桂花黄等;单晚,包括老来青、农垦58等。70年代推广应用的早籼有:二九青、朝阳1号、先锋1号、原丰早、二九南、团粒矮、圭陆矮8号、南京11;中晚粳稻有:南粳15、武农早、沪选19号、杂交稻南优6号等品种。70年代中期,本县开始引进杂交水稻,曾多次派人到海南岛参加南繁制种。县内多处设点搞杂交稻的制种与示范,杂交稻的增产功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栽插面积也逐年增加。80年代推广应用的常规稻有:国际26、桂朝2号、密阳23、910、929;杂交稻有:汕优6号、汕优63、协优63等品种。
主要水稻当家品种有:
矮脚南特它是迟熟早籼品种。60年代中期由广东引进推广,作为双季早稻、单季早稻和早中稻栽培,稳产高产。一般亩产700~800斤,高的千斤以上。株高70~80厘米,茎秆粗壮,根多而发达,叶片短宽、挺直、色绿,叶稍紫红色。每穗60~80粒,谷壳黄色,每千粒重26~29克,出糙率75%,米质差。全生育期120天左右。
南京Ⅱ由江苏省农科院用南京6号与二九矮四号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籼品种。70年代引进推广,一般亩产800斤左右。株高90厘米,株型散适中,棵间受光条件较好。感光性弱,感温性强,全生育期125~135天。
汕优六号由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用湖南省黔阳农校培育的野稗不育系,转育成的不育系珍汕97A与IR26杂交制成的迟熟中籼,70年代中期引种,一般亩产800~900斤,高的可达1300斤。分蘖力较强,较抗纹枯病、白叶枯病。株高93~96厘米,每穗90~115粒,全生育期140天左右。
田基度是广东省湛江地区农家良种,中熟早籼,作中稻或单晚种植,一般亩产600~700斤。株高80~90厘米,茎秆粗壮,剑叶短而宽,叶色淡绿。穗长15~18厘米,着粒紧密,每穗80粒左右,结实率较高。谷粒椭园形,谷壳麻褐色,无芒。出糙率75%左右,米质较好。分蘖力中等,长势旺,生长和抽穗整齐,灌浆快,成熟一致,抗纹枯病,易感白叶枯病。全生育期130~135天。
汕优63由福建省三明地区农科所用珍汕97A与明恢23(IR30×桂630)而育成。80年代后期引进,已成我县的当家品种。株高100~110厘米,穗长23.8厘米,每穗120粒左右,分孽力中等偏强,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稻飞虱,苗期较抗寒。
(二)麦类
50年代初,本县普遍种植的小麦品种为土种三月黄、小红麦、小白麦;到50年代中后期县内先后推广碧蚂1号、陕农9号、南大2419、矮粒多、五爪麦等优良品种。
60年代推广的半冬性品种有华东6号、万年2号、滁县白和尚头、徐州14、徐州15、吉利等;春性品种有:内乡5号、阿夫、阿勃、南农大黑芒、毛颖阿夫等。70年代推广的冬性半冬性品种有矮丰3号、蚰包麦、泰山一号、泰山4号和矮秆早、丰产3号、鄂麦6号;春性品种有:郑州一号、黑芒大白麦、安徽11号、欧柔、墨他、扬麦三号等。80年代推广的冬性半冬性品种有:西安8号、高8、安徽1号、宁麦3号、陕农74100、博爱74——22、百泉31991、百泉72——40、孟四、涡80号;春性品种有扬麦4号、马场二号、徐州21号、偃师9号、扬麦5号、农鉴一号等。
50年代到70年代推广的大麦品种有:尺八大麦、矮秆齐、早熟3号、白皮米大麦、红皮米大麦、六楞子等。80年代普遍推广种植的大麦品种是西引2号和蒙克尔。
主要小麦当家品种有:
南大2419原产意大利,50年代初引进种植。一般亩产200斤左右。株型紧凑,茎杆粗壮,有韧性,每穗30~40粒。春性强、分蘖较弱,抗寒力差,高抗吸浆虫,中抗条锈、叶锈,抗腥黑穗病及散黑穗病,不抗赤霉病与秆锈。耐湿性差,耐肥抗倒伏,不易落粒,全生育期210~220天。
华东六号江苏省农科院用5042与江东辩门杂交选育而成。60年代引进种植。一般亩产300~400斤。幼苗匍伏,芽鞘紫色。穗呈纺锤形,小穗排列较稀。长芒、红壳、红粒。粒卵园形,千粒重29~35克,粉质、弱冬性,抗寒力较强,中抗“三锈”,轻感赤霉病,重感散黑穗病,成熟早,全生育期210天左右。
内乡五号河南省内乡农民育种专家龚文生用白玉皮、白火麦、大芒麦混合花粉对南大2419授粉而育成。60年代初引进种植,一般亩产200~300斤,高达500斤以上。
郑引一号原产意大利,自罗马尼亚引入我国。本县于70年代中期引进种植,一般亩产600~700斤。幼苗直立,株高90厘米,株型较松散,茎杆粗壮,叶片宽大,色淡绿,返青后变浓绿。穗大,呈长方形,每穗30~35粒,长芒、白壳、红粒,品质较差,千粒重34克左右。春性,分蘖力弱,拔节早,不耐寒。抗条锈,不感叶锈、秆锈、白粉病和赤霉病。喜肥水、不抗旱。后期叶片干尖,早衰,易落粒。全生育期224~230天。
马场二号由亳县城父公社农科站和马场大队科研组,从郑引一号自然变异株中系统选育而成。80年代引进种植,一般亩产600~700斤。幼苗直立,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松散茎杆粗壮,叶片较大而披,穗呈长方形,长9厘米。每穗30粒左右,长芒、白壳、喜肥水、高抗条锈、轻感叶锈、秆锈,高感白粉病,全生育225天。
扬麦三号它是江苏省扬州地区农科所,从扬麦一号变异后代系统选育而成。70年代后期引进种植,一般亩产400~500斤,高的700斤以上。幼苗偏直立,株高100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红壳,千粒重35~38克。春性强,抗寒性较弱,起身拔节早,易遭冻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茎秆弹性较好,轻感条秆锈病,中感叶锈病和白粉病,成熟早,全生育期210天。
丰产三号是西北农学院用丹麦与西农6028杂交选育而成。70年代引进种植,一般亩产300~400斤,高的600斤左右。幼苗半匍伏,株高110厘米左右,茎粗中等,有蜡粉,叶色较深绿,拔节后叶挺直,穗呈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每穗20~30粒,子粒卵形、腹沟浅,千粒重38克左右,品质好。半冬性,较耐寒,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较抗条锈病,重感秆锈病,不抗散黑穗病和赤霉病。
(三)其他
山芋建国前,本县栽培的山芋品种群众称之为:红山芋、白山芋;50年代初期引进推广了胜利百号(原名冲绳百号),直到70年代,一直是本县山芋的当家品种。皖薯——197在县内也有零星栽培。
玉米50年代推广白马齿、金皇后、小金黄;60年代到70年代推广新单1号、群单105号、郑音2号;70年代末期以后,推广丹玉11、丹玉13、丹玉14等杂交种。
高梁全县各地种植的高梁品种,多为黑苗(群众称柳子)、大红袍、二红袍、黄罗伞。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曾提倡种植多穗高杆,但推广不开,现已绝迹。黑苗是高梁的当家品种。
花生建国以来,县内推广的花生品种有秋果子、站秧子、把子花生、山东伏花生、粤油116、海花1号、鄂花3号、7803——2、白沙1016、花27、花28、花29等。
芝麻建国以后,县内推广的芝麻品种有:五股钢叉、四楞子、黑芝麻、紫花芝麻、霸王鞭等。
棉花县内推广的品种有岱字15、岱字16、滁棉3号、苏棉3号、肖县107、沪棉204、中棉10号、鲁棉1号、紫花棉、鄂光棉等。
烤烟建国前,本县广为栽培的烤烟品种有桃柳子、大毛柳、黑柳子、窝柳心、鹅毛俏等;50年代初推广大平板、歪把子,成为当时的当家品种;70年代以后推广了云南多叶烟、红心1号、春雷3号、襄引1号、红杂1号、长颈黄、安选4号、黑苗多叶、大金元、金星、7401、7402、76168、879——1、S791G28等品种。
豆类建国后,本县推广的黄豆品种有南农133——3、徐州424、牛皮黄、小白肚、大黄豆、黄牛毛、齐黄5号、二青豆、平顶5、跃进5号、陈寨大豆、332大豆、六月爆等;豇豆品种有盖叶红、白米豇、兔子屎、十月寒等;绿豆品种有大明纱、明绿、高桩子、毛秧子;赤豆品种有红小豆、黄小豆等。
油菜建国前,本县普遍种植的油菜品种有大粒黄、小乌子;50年代后期起,推广品种有芜湖104、滁油1号、胜利油菜、滁 油2号、甘油三号、宁油7号、滁油3号、当油早1号;80年代又推广了沪油50、秦油2号。
三、作物栽培
(一)水稻
催芽建国前至50年代中期,农民普遍采用的催芽方法是:用稻草将稻种打成“稻包”放入池塘浸泡3~4天,捞出来淋以清水,待其自然发热;然后定时淋水。待稻芽萌发后,再松包并置于室内堆捂。这种方法容易造成稻种混杂,若包内馊水淋不尽,或淋水不及时又易导致高温烧芽,而且,稻包内外温度不一,出芽不齐。50年代中期,改用水缸或水池浸种,泡种3~4天,捞出放入稻箩淋清馊水,室内堆捂,并用芦席下垫上盖,定期淋水,勤查温度,待稻种萌芽后,由上到下,由外到内,徐徐松堆,内外翻动。这样,催出的稻芽整齐健壮。70年代曾推广过“地窑催芽”、“蒸汽催芽”。
地窑催芽——选择高燥避风向阳的地方,挖4尺长,2尺宽,1.5尺深的地窑,底部铲成鱼脊式,开一排水孔通往窑外,然后在窑底铺一层稻草,草上再铺芦席,将浸好的稻种,用三开一冷温水淋洗后入窑,上面覆盖草包或薄膜,勤检查,掌握好温度。
蒸汽催芽——选避风向阳地方,用泥坯砌墙,北面墙宽1.5尺,东、西、南三面墙高2尺,每面墙上各留1尺见方的调气孔,北面墙起山,中间留2尺的门,用薄膜盖成拱形屋顶,攀好防风绳,支好锅灶与土垄,门的一侧支灶,一侧竖烟囱。
上述两种催芽法,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基本废弃。
育苗传统方法是“大板秧田”,水整田,不开沟,一片板,水播种,水育秧。这种办法,秧田难整平,播种稻芽入土深,出苗难,常被闷死;由于秧田不平,洼处被淹,高处受干,成苗率低;追肥、治虫、除草等秧田管理也不方便。50年代开始推广“合式秧田”,秧田整好后,澄1~2天后,再排水,开沟做成4~5尺宽的小畦,播种后,踏谷、盖陈青灰,在现青前畦面不灌水,只保留墒沟水,现青后,浅水勤灌,如遇低温、寒流则灌水护苗。70年代推广了“透气秧田”、“薄膜育秧”,前者将秧田旱整后,做成合式秧田,土碎、畦平,施足基肥。稻芽播下后,盖以过筛的陈灰粪,厚度以不见稻种为宜,然后,灌满沟水,以平畦面为度。“透气秧田上实下虚,土壤透性好,有利秧苗根部生长,旱育水养,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秧苗床发育。后者,选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场头做小苗床,铲平苗床地面,两边垛成4~5寸高的土墙,苗床两头垛山墙,灌水润透苗床,然后铺入1.5~2寸厚的肥塘泥,抹平后播种,再搭成拱形棚架,覆盖薄膜,历时12~15天,苗高3~4寸,进行“小苗带土移栽。”
8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杂交稻“两段育秧”技术,按照薄膜育秧的方式培育小苗,秧芽长到二叶一心或三叶一心时,铲苗带土移载“寄秧田”,行株距3×2寸,每穴两苗,“寄秧”秧龄35~40天后,移栽大田。其好处:节省种子、成熟早、秧苗素质好,增产效果显著。
栽秧50年代以前,秧田播种量300~400斤/亩,秧苗细弱,栽插时每穴7~8苗,多则10苗以上;返青后,发棵迟,穗头小,着粒少。50年代后期,推广稀育壮秧和小株密植。70年代以后,每亩秧田的播种量,常规稻200斤,杂交稻30~35斤。栽插密度:常规稻,行株距4×6寸,每穴5~6苗;杂交稻,行株距麦前稻3×7寸,麦后稻4×8寸,每穴1~2苗。80年代中期推广“宽行窄株定向栽培。”基本要求是:按照宽行窄株的标准,取东西行向南北株向。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日光能制造养分,增加光合产物,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水浆管理50年代以前,秧田长期灌水,阻碍了养分的分解,不利根系发育,影响分蘖。进入60年代推广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控上促下,增强抗性。1988年开始引进示范“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法。它利用水稻出叶与分蘖、发根、拔节、穗分化等器官建成的同伸关系,通过掌握叶龄动态,推广“寸水护苗促返青,浅水勤灌促分蘖,多次烤田促根系,寸水分化促大穗,间歇灌溉增粒重。”的经验,把握秧苗各个生长期规律,使其健壮生长,增产增收。
(二)小麦
种子处理传统方法:播种前,晒种1~2天,再进行风选或筛选,提高种子净度。五十年代推广“泥水选种”方法,按100斤清水,40斤黄土的比例兑好,置于水缸,充分搅拌后,用一新鲜鸡蛋测试浓度,以鸡蛋浮出水面约五分钱硬币大小为宜;再将麦种装入稻箩,放泥水缸内淘洗,把浮在水面上瘦麦、野燕麦、毒麦、草种等杂质捞除,麦种摊晾后便可播种,也可晒干储存。50年代还用赛力散、西力生拌种,防治病虫害。
播种70年代以前本县小麦种植耕种粗放,不讲科学,产量上不去。80年代以来,耕种上形成比较完善的质量标准。冬性、半冬性品种十月上、中旬下种;春性品种十月下旬播种,不种“立冬”麦。播种后,清好“三沟”,墒沟0.6尺深,腰沟0.8尺深,围沟1尺深,沟沟相通,开好排水缺,墒平、土碎。冬性、半冬性品种每亩播种25~30斤;春性品种每亩播种30~35斤。
施肥80年代起已无白地播种田块,全县推广配方施肥。根据小麦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和产量指标,计算出氮、磷、钾的施用标准。一般亩产500以上的麦田,每亩需施基肥(土杂肥)50担,碳酸氢铵100~120斤,过磷酸钙60~80斤。冬季穴施碳铵,翌年春季喷施磷酸二氢钾。
(三)山芋
传统育苗是在清明、谷雨之间露地育苗。由于育苗迟、土温低、发芽慢,大田杆插时间晚,产量低。50年代中期推广温床育苗,大田杆插期提早20多天。其做法:选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挖4尺宽,1.5尺深,东西向长度不限的苗床,沿床沿筑成1尺厚的土墙,北墙高1.5尺、南墙高0.5尺,两头筑成斜坡形的山墙。墙土稍干后,分层填入牛马粪或碎稻草,再浇一尺厚新鲜人粪尿。酿热物填齐后,及时搭架、盖薄膜,密封保温。
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推广过“火炕育苗”,70年代推广过“山芋藤越冬育苗”。但因成本大,代价高,而被淘汰。
(四)玉米
传统种玉米靠自然传粉,受粉率不高,空头严重。50年代中期推广人工辅助授粉,提高了结实率,增加了产量,农民乐意采用的授粉器,是用一箩筛,底部糊上纸,边缘留个酒杯口大的小孔。采粉时,孔朝上,将雄蕊花粉抖落在箩筛里,授粉时,将孔对准雌花蕊。用手轻拍筛,震落花,使其受精。也可用硬纸做成“话筒”形成授粉器,并用纱布扎于底部,以备授粉。
(五)油菜
50年代前,油菜种植方式多为撒播,少数点播。50年代后期推广育苗移栽甘兰型油菜。9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移栽,点播的在10月上旬播种。白菜型油菜在10月中旬点播,不点“霜降菜”,花期喷施硼肥。
(六)花生
60年代前,普遍采用大墒点播和麦田套种。70年代推广条播,行距1尺,株距0.8尺,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壅根。80年代推广起垄条播,地膜覆盖,垄面宽2.2尺,沟宽0.8尺,每垄两行,行距1.2尺,株距0.5尺,每穴播种两粒。播后整平整细垄面,喷施除草剂,覆盖地膜。出苗后,在地膜上开一“十”字形小缺口,将苗轻轻掏出膜外,再用泥巴封缺口。
50年代推广条播,根据地势和土质,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大墒条播,墒宽7.2~8尺,每墒四行;二是小墒条播,墒宽3.6~4尺,每墒两行,株距0.8~1尺。
(七)棉花
棉花的整枝打杈有四道工序:“脱裤腿”,棉花现蕾后,将第一个疯长枝和子叶除去;“抹赘芽”,棉花现蕾开花后,经常抹去果枝基部节上生出 赘芽;“摘边心”,果枝上的果节长到一定数量后,把边心摘去,以防其继续伸长;“打顶心”,在立秋处暑之间,棉花有预定的台数后,将其顶心打去,所谓“立罢秋、把头揪”即指此意。
(八)烤烟
育苗传统的菸苗育法是:苗床整好,播种后,将腐熟的搅拌成糊状的驴马粪兑入适量的人粪,覆盖其上。为防晚霜和寒流袭击,粪上再盖以巴根草。70年代推广苗床双洇底,盖薄膜。做法:苗床整好后,用楼耙做成四周有小埂,中间平坦的苗床,头天晚上灌水淹一夜,第二天继续灌水,直至苗床淹透为止,然后播种,搭成拱形架,覆盖薄膜,密封保温。根据气象变化和膜内温度,适时启闭苗床两头的风洞,严防中午烫伤烟苗。
移栽亩施土杂肥50担,耕翻入土。串墒时,随犁沟条施80~100斤碎饼,耙后栽菸。墒宽4.5~5尺,每墒两行;株距1.2~1.3尺,每亩株数,春烟不少于2000株,麦烟不少于2200株。栽时宕大、水足、及时回水与覆土。管理中要做到早扒墒、高培垄、实壅根,巧打窜花头,勤抹鸡嘴杈,田无杂草,叶无虫疤。
采烤50年代前期,烤房多为四大棚三档小炕,50年代后期,绝大部分改为五大棚四档大炕。火道由过去的三道垄改为五道垄,老烟区推广“明五暗七”或“明七暗九”。推广大天窗地洞,增设安全窗、观察窗、火表窗,炕内挂火表,炕外贴烘烤技术表,正确掌握温湿度。70年代还推广过“炕烟带砖、带石灰”。
四、植物保护
50年代初期,本县没有专职植保干部,农民缺乏植保知识,一遇农作物生疑难病症,便无从下手,流传着:“蝗虫打、结虫梳、钻心虫子无奈何”的歌谣。病虫害严重地威胁着农作物的生长。1955—1964年,全县仅有一名植保干部。随着植保技干的增加,1973年县正式成立植保站和定城、炉桥两处测报站,80年代各乡均建立观察点,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病虫情报网络,及时有效地防治了病虫害,每年挽回粮食损失约在8000万斤以上。
(一)病虫害防治
对本县农业作物危害比较大的病虫有如下种类:水稻方面有三化螟、稻苞虫、稻蝗、二化螟、白叶枯、纹枯病、稻飞虱等;小麦方面有秆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线虫病、黑穗病、麦蜘蛛、麦蚜虫、麦粘虫、吸浆虫等;棉花有蚜虫、红铃虫、棉铃虫、盲蝽象、金刚钻、叶跳虫、造桥虫、炭疽病、立枯病等;烤烟有烟青虫、蚜虫、黑胫病和苗期炭疽病等;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
防治措施50年代的防治方针是“治早、治小、治了”,对病虫的发生量和发生趋势则不加考虑,不仅加大了成本,也误伤了病虫的许多天敌,反而增强了某些害虫的抗药性。70年代以来,提出了“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并执行了防治指标法,降低了用药量,提高了防治效果。
农业防治50年代曾推广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冬季铲田埂,以减少病虫转株寄主;对稻田浅水勤灌、分蘖末期适时烤田,对冬沤田提倡冬灌不淹垄、春灌露脊梁、以冻死、淹死越冬螟虫。70年代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点灯诱蛾,清沟沥水,以减轻湿害,防除虫害;对烤烟、棉花、油菜、花生等作物,进行换荐轮作;对山芋进行二次高剪苗,防止黑斑病;泥水选种,以清除稻、麦种里的杂质和毒麦;用1%石灰水浸种,以防治水稻田白叶枯病和小麦害穗病;棉花用“三开一冷”温水浸种,豌豆、蚕豆之类用双席包储种和开水烫种。对小麦吸浆虫高发区则大力提倡使用良种。
化学防治50年代使用的农药有:六六六粉剂、223乳剂、1605、1059等高效有机磷杀虫剂和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硫酸铜液、敌锈酸钠、代森锌、代森铵等杀菌剂。80年代普遍使用的农药、杀菌剂有“多菌灵、抗枯灵、敌枯双、杀枯净、川化018等;杀虫剂有敌敌畏、叶蝉散、乐果、1605乳剂、1059乳剂、甲基1605与六六六混合剂、乙基1605与六六六混合剂、敌百虫、呋喃丹、杀虫双、杀灭菊酯、速灭杀丁等。
生物防治70年代曾用杀虫螟杆菌,80年代普遍使用井冈霉素等益菌。
杂草防除水田有三棱草、牛毛毡、野舌草、稗草等;旱地有棒锤草、爬根草、蓼子、猫儿眼、拉拉藤、野芥菜、小燕蒿等。70年代中期之前,除草靠人工锄、薅等,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效果也不理想。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化学除草。使用的除草剂有:敌稗乳剂、除草醚、24~滴丁酯、绿麦隆、盖草能、禾草克等。
(二)植物检疫
毒麦1963年连江乡个别田块生毒麦,到1964年已蔓延全县。连江、张桥、能仁、七里塘等乡发现毒麦较多。1973年抽样调查毒麦混杂率平均4%,最高达50%;1978年抽样调查16个乡,毒麦发生面积占抽样面积的78.6%,混杂率平均4%,最高达43.6%。
小麦线虫病1965年以后,由于引进推广“万年二号”品种,致使线虫在全县流行。1975年抽查15个乡,发病面积占调查面积的76.8%,发病率平均3%,最高达40.2%。以后逐年减少“万年二号”的种植面积,发病也随之减轻。
小麦腥黑穗病1964年从引进的“九兰二九”品种中首次发现;1978年从扬州地区引进“扬麦三号”等品种,腥黑穗病再度传入。1980年以后危害逐渐减轻。
棉花枯黄萎病1966年,县棉种厂从上海南汇县引进“岱字15号”单株、株系等育种材料,随后又从南汇县和浙江省慈溪县等疫区调进大批棉种。1971年在连江乡小舒队棉田首次发现病株,1973年县棉种场又发现了病株,1977—1978年该场棉花继续发病,棉种场由青洛迁解放坝猪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