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地处北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由于气候、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历史上就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建国前,历代统治阶级腐败无能,不思治理,本县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自然灾害恣肆暴虐,人民世世代代屡遭劫难,史料中不乏有“流徙载道”、“民饥相食”、“积尸满野”的记载。建国后,定远人民兴修水利,重整山河,抗灾能力大大提高,灾害损失逐步减少,但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仍时有发生,尤其是旱、涝等重大灾害,严重地影响了农业、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主要自然灾害分别记述如下:
一、干旱
据《定远县志》、《安徽省500年旱涝资料》等材料分析,本县干旱具有如下特点:
多发性1478—1990年的513年的统计,全县共发生大旱31次,占总年数的6%,每16.5年一遇,偏旱年116次,频率为22.6%。
连续性旱灾的年际分配具有连续性,2年连续大旱共8次(16年),占大旱年的52%,无3年连续大旱。
阶段性旱灾的分布极其明显地呈阶段性,1493—1550年的57年中,共出现大旱年5次,偏旱年23次,而大涝年仅一次,这一时期为强旱期。1950年以来,干旱出现频繁,本县处于弱旱期。另外,强旱期与强涝期总是互相交替。
周期性本县旱灾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电子计算机对500年旱涝资料分析结果是:主要周期是9年和5年,其次是11年和83年分周期。
另外,本县旱灾的季节性特点十分明显。据1957—1990年的34年的资料统计:春旱2.8年一遇;初夏旱3.8年一遇;伏旱3.8年一遇;秋旱1.5年一遇;冬旱2.8年一遇。秋旱频率最高,夏旱连秋旱(“夹秋旱”)是最为严重的季节性干旱。34年统计资料表明,仅有5年全年无旱灾,可见旱灾是本县各种自然灾害中的首灾。
二、涝灾
涝灾是本县 的第二大灾,它具有旱灾的相似特点。
1478—1990年的513年间,共发生大涝年31次,占6%.,约16.5年一遇;偏涝年127次,占24.8%,连续2年大涝年共出现4次,占总涝年14%,无连续3年涝灾。涝灾的阶段性也很明显:1589—1617年的近30年中,出现三次大涝年,10次偏涝年,从未出现大旱年,仅出现两次偏旱年,属典型的强涝期。1910—1949年为弱涝期,以水涝灾害为主,据1957—1990年34年统计,涝灾的季节性分布为:春涝8次,每4.3年一遇;初夏涝5次,为6.8年一遇;夏涝9次,每3年一遇;秋涝8次,每4.3年一遇。夏季涝灾占全年涝灾的47%,受灾最严重地区主要是池河和高塘湖流域。
形成涝灾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强度过大形成暴雨,降水持续时间过长形成连阴雨。由于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常对本县人民生活和农作物生长造成危害。
暴雨据1957—1990年的34年统计,暴雨(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以上降水共出现86次,平均每年2.5次,1972年一年共出现8次,1959、1965、1966、1978、1986、1990等六年无暴雨。34年中共出现日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大暴雨13次;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50毫米的特大暴雨2次(1964年8月20日、1984年8月31日)。
在86次暴雨中,7月份出现最多,为39次,占总数的45.3%;8月和6月次之,分别占总数的21%和14%。
在13次大暴雨中,6、7两月分别出现4次、5次,其余4次分别在八、九两月。两次特大暴雨均出现在8月。
暴雨最早出现在3月29日(1972年),最晚出现在11月10日(1984年),暴雨的平均初日是6月13日,平均终日8月20日,大暴雨最早出现在6月10日(1971年),最晚出现在9月24日(1971年)。
一次特大暴雨24小时最大降水量211.7毫米(1985年8月3日),其中的12小时最大降水量150.9毫米。一小时的最大降水量为78.6毫米(1964年8月20日)。10分钟的最大降水量为32.4毫米(1958年7月12日)。最长连续暴雨日数为2天,即1968年6月29—30日,降水量为132.6+55.3=187.9毫米。
连阴雨可分为春播低温连阴雨,四夏连阴雨(梅雨)和三秋连阴雨。
春播低温连阴雨,发生在春夏交替季节。1957年及其以后的34年统计,全县出现6次,平均5.7年—遇。持续时间最长是1964年4月4日到4月13日和1986年4月25日到5月2日,连阴10天,其它几次平均在5~6天。连阴雨的特点是:日照少、温度低、降水多。其主要危害是:影响农作物的适时播种,对尚未成熟的越冬作物成长很不利。
四夏连阴雨系“梅雨”造成,一般发生在“梅雨”季节。本县最早入梅时间是6月1日(1971年),最迟是7月1日(1969年),平均为6月21日。最早出梅时间是6月29日(1973年),最迟是7月24日(1965年),平均是7月12日。34年全县梅雨期平均降水量200毫米,最大梅雨量是1980年的551毫米,1958、1978两年属“空梅”年份。34年共出现12次四夏连阴雨天气,约2.8年一遇。连阴持续时间最长为8天(1974年6月20日—6月27日)。其主要危害是常使午收作物霉烂。
三秋连阴雨发生在秋收作物收获期和越冬作用播种期。34年统计表明,此类雨共发生25次,约1.4年一遇。有17次连阴雨超过6天,11次超过7天,两次超过10天(1974年9月29—10月8日;1975年9月25日—10月4日),68.2%的连阴雨是二连续或三连续,其中1975年发生四次连续,累计连阴时间28天。它的主要危害是使成熟的秋收作物霉烂,使越冬作物无法适时播种。
三、寒潮霜冻
寒潮本县一般认为,日均气温一次连续降温大于或等于10℃,且次日或终日的最低温度冬季必须低于0℃,春季必须低于5℃。春初秋末县境内有寒潮发生。寒潮到来时,气候特征表现为大风、低温、大雪或霜冻。据本县1957—1990年34年的资料统计,共出现寒潮58次,平均每年1.7次。出现最早的是10月25—28日(1978年),最晚是1969年4月13—16日,最大降温幅度是18.8℃(1966年3月2—7日),寒潮造成的最低气温是—15.9℃(1969年1月26—31日)。寒潮来时的气温大幅度下降,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一定危害。
霜冻寒潮往往引起霜冻,过早或过晚出现霜冻即形成灾害。本县一般以10月25日之前出现的初霜称为早霜冻,34年共出现早霜冻8次。4月10日之后出现的霜冻为晚霜冻,34年共出现晚霜冻6次。早霜冻常使迟熟秋作物受损,1958年早霜冻使炉桥区晚烟减产1~2成,迟霜冻的危害更大,越冬作物和春播作物均受其害。1961年5月4日的晚霜冻,使麦穗变白、油菜荚枯瘦,使春播的三苗部分或全部冻死。
四、冰雹
冰雹是本县局部的偶发性灾害,古县志中早有记载。据1950—1990年统计,全县发生冰雹灾17次,平均2.4年一遇,少数年份也曾发生两次,但都不在同一地区。发生的时间为3~9月,5~6月最多,危害程度大的大多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内,降雹时辰多在下午。最早降雹日为3月13日,最迟是9月3日,降雹时间最长为27分钟。
冰雹的地理分布与本县的北高南低的地势地形有明显的关系,冰雹的路径与分布规律性很强。路径大体有西路、东路、中路三路,行向以北南为主。西路是从凤阳县楼店乡进入本县能仁乡,直插东南向,经靠山、西卅里店、高塘、张桥后,进入肥东县。西路有两条支路。其一是:冰雹从能仁南移至七里塘附近,由于地面热力状况的影响而使其加强,又折向东南经九梓、吴圩进入肥东;或由七里塘移至高塘一带,再向东移动到仓镇一带减弱消失。西路的另一支路是自能仁沿凤阳山南麓向偏东南移动,此路一般冰雹较小,危害不大。东路是从凤阳县黄泥铺一带进入本县范岗、练铺一带移向东南,经刘铺后分两支,一支向东偏南移至拂晓一带,另一支向南经池河、仁和到永宁。中路发源于本县狼窝山,行向东南,经定城、南店、观寺、大桥一带,此路冰雹出现的频数较小。
冰雹发生时气候特点明显,降雹时往往伴有狂风急雨,来势汹猛,破坏力强,农作物、房屋、树木,乃至飞禽、走兽均遭其害。如1982年6月10日下午,界牌、大桥等14个公社,85个生产大队,621个生产队遭受冰雹和龙卷风的袭击。观寺、大桥、南店、界牌等重灾区,有的降雹2寸多厚,大的有拳头、鹅蛋大。家禽伤亡严重,野鸡、喜鹊、野兔等野生禽兽多被击死,有些在野外的农民被砸得头破血流,庄稼全部被毁。伴随龙卷风破坏性更大,大桥乡安子大队一棵百年大树被连根拔起,观寺公社张巷大队共310户有297户房屋被毁坏。老尹大队王其文当年盖的六间砖瓦房被平地推倒,一些学校、医院、粮站、工厂都蒙受很大损失。据统计,全县共毁坏农作物101150亩,其中重灾66700亩,毁坏房屋22105间,其中倒塌543间,受伤群众207人,重伤22人,打死家禽17559只,刮断成材树木3万多棵,刮断、刮倒电线、电话、广播杆1342根。这场灾害给灾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
五、虫灾
蝗灾是定远历史上最严重的虫灾,它常随旱灾伴发。据县志1374—1910年的536年不完全统计,共发生特大蝗灾6次。蝗灾过后,庄稼被蝗虫吃光,县民总是陷入大饥荒之中。1949年以后,蝗虫虽在本县局部地区零星发生,但未形成灾害。这一时期的主要虫灾有:稻螟虫、稻飞虱、麦粘虫、麦蚜虫、麦蜘蛛;棉铃虫,红铃虫、棉蚜虫、棉叶蝉、棉红蜘蛛;油菜潜叶蝇、菜蚜虫;烟青虫、烟蚜虫等。另外,地下的虫害有地老虎、蛴螬、蝼蛄、金叶虫等。
六、地震
本县地质构造复杂,处于华北、扬子两大地块的交接部位,活动频繁的郯(城)—庐(江)大断裂自北向南斜贯县境,历史上就是受地震影响较大的地区。据1550—1980年的430年资料统计,本县境内曾发生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两次,受境外地震波及的有20次。另外,1961—1980年20年间,境内发生4级及其以下的地震15次。破坏性地震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如明朝成化十七年(1482年)二月,“地震氵存饥,人相食”。1868年10月30日老人仓发生5.5级地震。县志载:“十五日已时复大震,自是屡震不已,南数十里最甚,老人仓墙屋坍塌,压人死。”1976年县成立了地震办公室,使测震防震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附:1954年水灾纪实
1954年本县遭受建国后最大洪灾。据石角桥水文站测报:全年降水量1397.5毫米,自5月中旬至7月底,共降雨70余天,特别是7月份,月降雨量高达506.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36.2%,连续大雨致使山洪暴发,塘坝横溢,河湖水位陡涨。该年下泄量为8.56亿立方米,为年均下泄量2.7亿立方米的3.17倍。加之淮水顶托,使水位居高难下达20余日。7月份炉桥一带约200平方公里水天相连,池河沿岸的江巷、大桥、池河镇、三和等地数十公里一片汪洋。房屋及浮厝棺木漂没无数,道路桥梁毁坏众多,禽畜淹死不计其数,全县148个乡(镇)有48个乡(镇)受灾,受重灾人口3.3万,水毁房屋22368间,其中炉桥区19332间,47.6万亩农田受淹,损失粮食3000万公斤。入冬后灾民食宿严重困难。
1978年大旱纪实
1978年本县遭受继咸丰六年(1856年)以后的特大旱灾。此次旱灾是在前两年干旱的基础上发生的。1976年降水量仅715.5毫米,1977年降水量885.9毫米。入春时,全县水库塘坝蓄水量仅有0.8亿立方米,只占蓄水能力的19%,比正常年景少蓄水80%多。春播时,全县小塘坝干涸、河水断流,蓄水量降至0.4亿立方米。入春后多数地区未下透雨,水稻无法栽插,旱粮严重干旱。这次干旱是春夏秋三季连续,并出现三次高温干旱。6月下旬—7月10日半个多月连续西南风,气温高达41℃,全县18万亩春玉米严重减产(亩产仅50多公斤),10万亩早稻干死2万亩。大部分水田龟裂,裂口宽数厘米,田里枯死的水稻点火即燃。7月25日至8月10日,出现第二次高温干旱,使8万亩中稻干死,15万亩黄豆绝收,春山芋生长受抑,夏山芋奄奄一息。8月中下旬又出现第三次高温干旱。旱象进一步严重。直至11月上中旬旱情才得到缓解。
全县50个公社全部受旱,其中重灾26个,部分大队为毁灭性灾害。全县157万亩作物受旱,其中30万亩农作物干死,大部分地区的夏山芋、豆类基本无收。全县粮食产量减产50%以上,(午季作物未减产,炉桥灌区减产少)。粮食年总产量30725万斤,比上年减产27236万斤。全县受灾人口达32万人,1600多个生产队人畜饮水极度困难,绝大部分水井干涸,有的地方猪、牛、鸡、鸭干渴致死,连兔子、老鳖也有渴死路旁。群众中疾病增多,耕牛染疫。人们惜水如油,农村有老人、孩子拉车讨水。全县组织了91辆自动车辆和300多部平板车日夜运水8000多吨。定城全民紧急动员接通自来水,大街上安装了三个临时供水龙头,居民日夜排队取水。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