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定城镇
定城镇是定远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全县中部略偏北,位于东经117°40′,北纬32°32′。1959年定为建制镇。1990年辖8个居委会8街9路10巷30段,两个行政村,10个生产队,9个自然村;9336户,总人口42031人,其中农业508户1770人;总面积为6.9平方公里。
定城是江淮之间的古老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有九省通衢之称。在中国几次南北大分裂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定城历史悠久。唐天宝四年(745年),定远县治迁至定城,此后1200多年,历经数朝代,县治基本未动。宋嘉定四年(1211年)始筑城池。元明清时城池因战争和洪水屡遭破坏,先后修复10余次。民国28年日本飞机轰炸定城时,城池全部被毁。明代鼎盛时,城内名胜古迹颇多,著名的有董槐墓、鲁肃祖母墓、戚继光亭、巽峰阁、西禅寺、文峰塔等。风景区花园湖,更是景色宜人。那时市容整齐,商埠林立,商贾云集、市场繁华,成为江淮之间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清末和民国年间遭几次大的战争破坏,文物古迹破坏殆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定远已是一片衰微破败的景象。
新中国诞生后,定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市政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成绩卓著,文化设施日臻完善。中共历届县委和人民政府对定城的街道、供电、电讯、供水等方面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视。新建设和整修街道30余条,新辟的曲阳大街纵贯旧城区中部,成为城镇的主轴。新大街宽广平坦,全长1700多米,宽33米。1986年之前曾被誉为皖东地区第一大街。大街两旁,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人行道上绿树成荫,过往车辆川流不息,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呈现出一派现代都市的繁荣景象。经多次改造后的东西大街面貌一新,使传统的商业大街勃发生机,商铺摊点密集有序,四方客商比肩接踵。东、西大街与曲阳大街形成“十”字形构架,其它各街道与其连接贯通,形成整齐通畅的街道网络。1950年6月,定城结束了无电的历史。1969年定城与淮南电网沟通,1981年110千伏的变电所建成,基本满足了本城的生产生活用电。电讯事业发展迅速,1990年有四路插报机一部,短波收发信机两台,县直机关专用传真机一部。自动式电话800多门,可直拨城内各单位。1974年建库容1770万立方米的城北水库,使定城用水水源有了保障,两年后,自来水厂建成,解决了定城镇长期缺水的困扰。1990年已铺设供水管道1.6万米,9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80%以上的居民开始饮用自来水。经过30多年不懈努力,已形成良好的市政设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理想的环境。
定城镇的工业特点是:底子薄、起步晚、发展快。建国前,定城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没有真正的现代工业,仅有碾坊、油坊、磨坊、糟坊等加工作坊30余家。这些作坊工具简陋,全靠人力作业,且生产规模很小,多者一、二十人,少者3—5人。手工业多为铁、木、泥水、缝纫等匠铺,常为家庭成员或师徒三五人组成。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工业开始起步,一批机械化工厂相继建立,但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后,定城工业开始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全民所有制工业为主导,全民、集体、私营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地方工业体系。至1990年底,在城的县属工业企业63个,滁县地区直属中型企业1个(石膏矿)。全镇企业总数1351个,其中镇办工厂19个,校办工厂3个,镇属羽绒厂、化工厂、麻纺厂、修配厂、汽酒厂、酱醋厂等十余家工厂已初具规模,形成各自的定型产品。1986年底新建的定远羽绒厂,全部采用国内先进设备。至1990年底,镇属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已达939.78万元,工业年产值3311.52万元,年利税 581万元。
定城镇农业规模很小,仅辖两个农业行政村,共有1770人,耕地573亩,以蔬菜生产为主。近年来由于大量采用蔬菜大棚等新技术,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长青村,已成为定城6万多人口的蔬菜供应地。两村人多地少,大部分劳动力已转向城市的工商业,纯农业产值很小,城郊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已达到或超过城镇职工的生活水平。1990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千元。
定城古为商业重镇,解放前曾数度兴衰,建国前夕市场萧条,商品奇缺。建国后的商业,随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而曲曲折折,真正进入空前繁荣和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是1978年以后。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大潮 中,定城镇商店林立,摊点密布,市场活跃、购销两旺。国营商业、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三者共存共荣。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物畅其流的商业网络。据1989年统计,在城的全民商业单位113家,集体商店155家,个体商业1340户,商品零售总额5778万元。
定城公路四通八达,合(肥)蚌(埠)、定(远)滁(州)、定(远)明(光)、定(城)炉(桥)四条主干公路通向四方。每天都有班车通往南京、合肥、淮南、蚌埠、滁州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县内已形成了以定城为中心的乡村公路网,可与53个乡镇相通,每天均有客车往返。
建国后,定城的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现城内有完全中学两所,高级工商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卫校、业余体校各一所,小学6所,幼儿园7所。在校的中小学学生8051人,其中中学生4150名,中小学教职工451人,砖瓦及混合结构的校舍36744平方米,一、二中近年来每年向大专院校输送300名左右新生。在城医院3所,病床365张,有医务人员447人。县医院、中医院配置有良好的医疗设备。文化体育设施有:新华书店、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影剧院、体育场、广播电台、电视台、游艺室、录相放映室等,为城镇居民提供了较好的文化娱乐场所。
炉桥镇
位于县西部边境窑河之滨,西与长丰县、淮南市隔水相望,东距县城45公里。面积7.6平方公里,辖5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人口174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920人,多为汉族。
炉桥镇历史悠久。汉末曹操兵进东吴,曾建南北两炉铸造兵器,因北炉建于此,且炉旁有桥,故名北炉桥,后简称炉桥。该镇古乃形胜之地,离山障于左,冶水(窑河古名)环于右,重冈屏于前,长淮襟于后。地处要冲,水陆交通,曾为淝水之战古战场和古代商贾巨埠。前清时有福建、山西、新安、徽州等会馆,众商云集,市井繁荣。风景尤以“重桥月夜”、“淮浦归帆”、“凤领晴岚”著称。后因兵燹迭至,时经沧桑,至1949年,已呈满目疮痍的萧条景象。
建国初,炉桥镇市政建设发展缓慢。80年代前期,街道仍是建国前的东西南北中及东门外6条老街,多为石板路。1982年东门外街整修成渣油路更名为冶溪路。1984年辟建迎宾、前进两街。1985年新修利民街和农贸市场。新街宽阔平坦,皆铺为水泥路面。1985年前后工商个体户筹资新建迎宾东路和拥军路。全镇街道总长6610米,为建国前2500米的2.6倍。街道两旁绿荫如盖,万室云连,间有楼房坐落其间,商铺、旅社、饭店林林总总。该镇率先于1961年架通高压电,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在60年代普遍用电。镇设邮电局,有电话200门,可办理长途电话、电报收发、报刊订阅、汇款包裹、快件邮递等业务。该镇濒河而建,无缺水之虞,1988年,自来水厂建成使用,80%的街镇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始饮用自来水。
炉桥镇为本县工业重镇。起步于50年代后期,1957年有两个国营工厂,年工业总产值140多万元。1985年发展到4个国营工厂、9个集体工厂、21个个体小厂,工业总产值2300多万元,其中省属八一齿轮厂和3个县属工厂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1990年地方国营工厂有化肥厂、染织厂、粮食储备加工厂、硫酸厂,产值2800多万元。全镇有企业891个,其中镇属13个,主要有轮窑厂、石灰厂、菱苦土制品厂、油厂、酱油厂等,企业总产值4050万元,其中镇办工业总产值1062万元。全镇企业利税 334万元,共有固定资产624万元,其中镇属359万元。
农业规模较小,1990年耕地总面积4366亩,粮食种植面积7346亩,总产1709吨,油料280亩,总产28吨,蔬菜村为炉桥镇主要蔬菜供应基地。四个农业村的劳动力大部分从事工商运输、建筑、服务业。农民年均纯收入668元。
建国后,商业逐渐恢复生机。该镇为本县唯一的日日逢集的农村集镇。合肥、淮南、蚌埠、定城及少数外省市客商云集于此。集市贸易以农副产品和轻工产品为主,1990年集贸成交额2496万元;国营集体商业网点密布全镇,年成交额超过千万元。商业规模和效益,历来均居全县第二。
交通以铁路为主,是本县进出口物资的主要通道。淮南铁路在此设四级站,建有候车室、货仓、货场等配套设施。1990年有上下行客车11对,客运量26万人次,运出货物10万多吨,进卸货近26万吨。公路有定远—炉桥主干线,白天每小时有一趟客车开往定城,与炉桥区11个乡有公路相通。
镇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电影队各1个。完全中学1所,设21个班,学生1119人,教职工103人,校舍建筑总面积8704平方米,1989年建成1450平方米面积的三层教学楼。教学设备齐全。小学5所,39个班,教职工103人,学生1641名。共有砖瓦结构和混合结构校舍6023平方米,二小、三小建有教学楼。已普及小学教育。设区、镇两所卫生院,医院建筑面积1410平方米,共有医务人员73名,病床42张。
特产肉制品桥尾,小刀面,久负盛名。古迹尚存五孔大桥一座。
藕塘镇
藕塘镇位于县东南30公里的皇甫山脚下,东与滁州市毗邻。1984年改为区辖乡级镇,为藕塘区公所所在地。1990年辖一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89个生产队,99个自然村。3628户,总人口16644人,其中非农人口为3871人。回族604人,其余均系汉族。总面积55.2平方公里。
藕塘镇历史悠久。唐武德年间(618年)便有市井,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濠州团练曾戍兵于此,抗金名将牛皋曾大战金兵于藕塘关。藕塘古迹颇多,著名的有:唐贞观十三年营造的相公山塔(又名令狐子伯庙)和真武庙;元元贞三年建造、明正统九年僧人晋达重修的元封寺;明洪武年间营建的城隍庙;清顺治年间僧人守庵重修的地藏庵、三官庙等,这些古建筑皆毁于清末兵燹,幸存的相公山塔亦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一些古迹尚有遗迹可寻。
藕塘镇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淮南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之一,民国28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挺进津浦路西,创建了以藕塘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邓子恢、谭震林、徐海东、罗炳辉等,先后在此领导抗日军民同敌人浴血奋战,刘少奇曾三次在江北指挥部召开中原局会议。并亲自指导成立华东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藕塘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196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决定重建藕塘烈士陵园。
1979年以后,藕塘镇的建设日新月异。街区面积由解放前的2平方公里,扩展到4平方公里。新规划的街道呈“井”字形。“井”字中央坐落着烈士陵园,围绕着烈士陵园的三街、五路、七条巷布局合理。东西向的主干道塔山大街,全长2000米,宽26米,大街两旁是新建的楼房瓦屋,高耸的烈士纪念塔俯视着四周新建的楼群。镇办邮电业始于1932年,建国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现开展的服务项目有:信件汇款邮递、电报收发、电话接转、报刊订阅等。镇内有电话53门,单路、三路可自动拨号。1971年始有发电厂,发电仅供机关和居民照明用电。1982年架设1万伏高压线路,与淮南电网沟通。是年年底全镇通电,日供电量为4000度,可基本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1987年1月自来水厂正式通水,1990年,日产5千吨自来水扩建工程基本完工。
四通八达的公路使该镇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有穿境公路七条,干线有藕塘—合肥、藕塘—滁县、藕塘—定远;支线有藕塘—永宁、藕塘—界牌、藕塘—朱马、藕塘—曲亭。可以直达南京、蚌埠、合肥三城市。
该镇工业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师在此创办的工厂有造纸厂、被服厂、纱厂、兵工厂等,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曾在此造过枪榴弹。多数工人为本镇人。1970年前,社办企业规模很小,主要企业有:炕坊、油坊、面粉厂、拖拉机站等。1980年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1990年共有企业923个,其中镇办工业13个,主要有轮窑厂、羽绒厂、预制厂、石油添加剂厂、食品厂等企业,总产值186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37万元。固定资产444万元,其中村镇129万元。各类企业利税119万元。
藕塘古为商业重镇。明清时,市井繁华,店堂众多,南北商贾,不绝于道,车载驴驮,此来彼往。民国年间因战争频繁,市场萧条。抗战时曾为淮南根据地贸易中心。建国初期,复苏缓慢。80年代,本镇商业空前发展,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相互竞争的商业机制。集市贸易尤为活跃,每当逢集日,方圆百里人涌如潮 ,上市人数少则万余。家禽家畜、粮食蔬菜、竹木建材等商品的每月成交额突破百万元。花生上市旺季,每集成交额高达70万元左右。近年来,个体经商户剧增,农民进镇经商已近800户。1990年全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546万元,其中集市贸易额2600万元,市场(店)商品零售额800万元。商业税收约占全镇财政收入53.8万元的67%。
花生加工运销业,是1980年以后崛起的新型产业。全镇从事此业的有500户,近千人。1985年前后为鼎盛时期,年销售花生米约为800——1000万斤。花生加工手段也迅速机械化,加工能力成十倍增加。花生收购扩展到肥东、滁州、凤阳、定远四县(市)数十乡,产品远销苏、浙、闽、沪三省一市。花生加工运销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年可获利约150—200万元,全镇500多户富裕起来的居民中,有多数是从事此业的。
农业目前仍为本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土改前,全镇耕地2.1万亩,其中1.7万亩为地主富农所有。建国后经过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特别是70年代末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加快了发展速度,1990年耕地总面积21115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8900亩,全镇粮食播种面积32292亩(含复种),亩产342公斤,总产量11053吨;油料9100亩(含复种),总产1424吨;棉花1000亩,总产40吨。农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形成多业并举的新格局。1990年底出栏肥猪5000头,年产鱼虾等水产品162吨。养蜂业、庭院经济开始起步。采药、狩猎逐渐恢复。林业成绩卓著,全镇共造林2.4万多亩,其中国营林场2.1万亩,成材林13384亩,昔日的荒岗秃岭变成茫茫林海。1990年,每个农民年均纯收入619元。
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很快。学校由解放前的一所小学发展到11所中小学,其中完中、初中各一所,共有教职工188人,在校高中生406人,初中生774人,小学生1662人。自1960年以来共升入中专学校478人,升入大专以上学校408人。全镇中小学砖瓦及混合结构校舍1.24万多平方米。主要文化设施有:文化中心、新华书店、广播站、电影放映队、录像室等。镇文化中心初具规模,内设影剧院、图书阅览室、工艺美术室等,并附设旅社、水泥砌块厂、家电维修门市部等营业单位,走“以文养文”之路。有区、镇卫生院各一所,共有医务人员60人,病床95张。区卫生院1987年、1990年分别在原址和塔山路北进口兴建第一、第二门诊部,总建筑面积1243平方米,配有B超和X光机等医疗设备。1987年被省卫生厅正式命名为中心卫生院。
池河镇
位于县城东28公里处,为池河区驻地。总面积46.2平方公里。古镇池河因位于池河之滨而得名。曾是明代中都——南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1986年改设区属乡级镇,现辖1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83个生产队,88个自然村,3947户,16303人,其中非农人口2726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聚居于池河镇。
该镇横跨池河两岸,东西高,属丘陵地带,中间是沿河洼地,耕地总面积25416亩,有效灌溉面积139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兼种玉米、豆类、山芋。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马铃薯、西瓜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3931亩(含复种),亩产324公斤,总产11000吨;棉花1150亩,总产35吨;油料9560亩(含复种),亩产109公斤,总产1044吨。出栏肉猪5133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27元。
建国前,易涝易旱,沿河两岸汛期常受涝灾。建国后,兴建整修了援朝坝、洪心沛坝、小江坝和岱山水库南干渠、池河大闸等水利设施,抗旱能力大为增强,但由于池河未能根治,常有水灾发生。
交通方便,定远至滁州、三界、藕塘、永宁、界牌、仁和、红山、刘铺的客运班车,皆经过其境。境内砂石公路纵横交错,村村相通。
该镇1990年有乡镇企业668个,其中镇办20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面粉厂、黄砂站、口服液瓶厂、预制厂、煤球厂。企业总产值1541万元,工业总产值642万元,其中镇村办475万元,利税146万元。镇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64万元。
镇有广播站、文化馆、电影队各一个,建有剧场。中学2所(完中1所,农中1所),教职工98人,学生1196名。小学10所,教师110人,学生173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10510平方米。医院2所(区、镇各1所)。镇有医务人员10人,门诊楼1幢,平房10间;区中心院有医务人员48人,配有一台B超,一台100MAX光机等大型医疗设备,门诊楼1幢,平房30间。
镇西的太平桥(池河大桥)始建于明洪武八年,至今古貌尚存。
张桥镇
位于县城南部22.5公里,总面积67.9平方公里,为张桥区驻地。张桥集系自然集镇,古驿站。张姓始居此,街北有桥,故名。1986年设乡级镇,现辖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152个生产队,115个自然村,3934户,19125人,其中非农业2398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聚居于张桥村。
该镇属丘陵地带,西高东低。耕地面积40234亩,有效灌溉面积21600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其次是油菜、花生、棉花、山芋、豆类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9691亩(含复种),亩产356公斤,总产量17703吨;棉花1560亩,总产57吨;油料21600亩(含复种),亩产109公斤,总产2356吨。出栏肉猪7007头。每个农民年均纯收入642元。
建国后,林业发展较快。建有3个村林场,造林面积近500亩,现大部分成林。
张桥镇地势较高,常受旱灾。1978年大旱,人、畜用水困难。70年代后,建成了蔡桥、岗王水库,修建了电灌站和一二级提水站,大部分农田可旱涝保收。
合肥至蚌埠公路纵贯其中,与邻近6乡有公路相通,村际间有土公路沟通,交通方便。
该镇1990年有乡镇企业447个,其中镇办11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2个,瓦厂、石灰厂、米厂、纸箱厂、铸造厂、油厂、预制厂、农具厂。企业总产值2161万元,工业总产值1356万元,其中镇村办939万元,利税102万元,镇村办企业固定资产214万元。
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建有剧院。中学2所(完中1年,农中1所),教职工67人,学生1339名。小学15所,教师107人,学生2167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7%。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7455平方米。医院2所,其中区医院1所,医务人员35人,配有100MAX等医疗设备,门诊楼1幢,平房30间;镇有医务人员10人,配有100MAX光机、B超等医疗设备,门诊楼1幢,瓦房13间。
吴圩镇
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处,西与长丰县杜集乡接壤,总面积48.2平方公里。镇名以驻地吴圩集命名。吴圩原名吴家圩,古集镇,因吴姓始居,建有圩池,故名。为吴圩区公所驻地。1989年改建乡级镇,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79个生产队,62个自然村,2351户,11560人,其中非农业2174人。多为汉族。
该乡属丘陵地带,西高东低。耕地面积26532亩,有效灌溉面积206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大宗,山芋、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棉花等。
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4852亩,亩产287公斤,总产量9992吨;棉花142亩,总产4.5吨;油料13368亩,亩产106公斤,总产1421吨;烤烟1800亩,亩产100公斤,总产180吨。出栏肉猪3828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96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新中国建立后,修筑了小杨、路家、小吴、金家等7个塘坝,并建有提水站,大部分农田可保收。
该镇1990年有乡镇企业114个,其中镇办10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预制厂、瓦厂、杂木柄具厂、面粉厂。企业总产值657万元,工业总产值263万元,其中镇村办215万元,年利税51万元。镇村办企业固定资产65万元。
该镇地处本县西南边隅,60年代前交通十分闭塞。80年代交通状况逐步好转。1990年有交通干线通往定城和长丰县,每天有客运班车往返。另有砂、石公路与吴圩区所辖6乡相通。
镇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设有剧场。完中1所,教职工50人,学生710名,小学9所,教师69人,学生1230名,儿童入学率98%。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284平方米。医院2所,其中区医院1所,医务人员28人,配有300MAX一台、100MAX光机一台等大型医疗设备,门诊楼1幢,平房20间。镇有医务人员6人,配有B超等医疗设备,平房16间。
朱湾镇
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总面积64.2平方公里。驻地朱湾,朱湾原名朱家湾,古集镇,因有朱姓始居于沛河上游东岸,故名。1989年改为乡级镇。现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167个生产队,114个自然村,3869户,188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70人。多为汉族。
该镇属丘陵地带,四周高、中间低。耕地总面积45117亩,有效灌溉面积20100亩。农作物以稻、麦、山芋为主,小烟、油菜、花生、豆类等次之。1990年,粮食种植总面积61321亩,亩产333公斤,总产20404吨;棉花148亩,亩产64公斤,总产9.5吨;油料24710亩,亩产99公斤,总产2436吨;烤烟2950亩,总产370吨。出栏肉猪8082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94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庄稼靠天收。建国后,建成引淮电灌站及其配套工程,可用齐顾郑水库水自流灌溉,大部分农田可保收。
定远至吴圩干线公路过境,有客运班车往返,村际间土公路纵横相通,交通较方便。
该镇1990年有乡镇企业739个,其中镇办9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草袋厂、玻璃钢厂、预制厂、石灰厂。企业总产值937万元,工业总产值572万元,其中镇村办303万元,利税72万元。镇村办企业固定资产70万元。
镇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4人,学生445名。小学15所,教师88人,学生2275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6%。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269平方米。镇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平房18间。
永康镇
位于县城西30公里处。总面积50.5平方公里。驻地永康系古镇。1986年改设乡级镇。现辖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122个生产队,53个自然村,3757户,17181人,其中非农业户口1529人。多为汉族。
该镇北高南低,北为丘陵,南为平原。耕地面积30385亩,有效灌溉面积24400亩。农作物有稻、麦、小烟、油菜、山芋、花生、豆类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6650亩,亩产402公斤,总产量18731吨;油料8470亩,亩产94公斤,总产798吨;烤烟2400亩,亩产104公斤,总产249吨。出栏肉猪9527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59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常遭旱灾。60年代建成引淮灌溉配套工程,设二、三、四级提灌站,7个村近2万亩农田可引水灌溉。各村还修了当家塘,全部农田可旱涝保收。
定城至炉桥、吴圩、靠山三条公路皆过其境,村际间有土公路沟通,交通方便。
该镇1990年有乡镇企业563个,其中镇办12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涤盖棉厂、元钉厂、挂毯厂、预制厂。企业总产值1200万元,工业总产值705万元,其中镇村办505万元,利税133万元。镇村办企业固定资产78万元。
镇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建有电影院。完全中学1所,教职工31名,学生621名。小学16所,教师74人,学生2845名,儿童入学率98%。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853平方米。镇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9名,门诊楼1幢,平房12间。
定东乡
位于县城东4公里处,驻地定东,系原曹庵旧址。总面积71.7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13个生产队,147个自然村,4088户,18916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
该乡地属丘陵,西北高,东南低。耕地面积38299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80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山芋、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53850亩,亩产279公斤,总产15033吨;油料12130亩,亩产105公斤,总产1270吨;棉花2000亩,亩产29公斤,总产57吨。出栏肉猪6630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30元。
建国前,水利设施较差,仅有几个小型水塘。建国以来,先后兴建了黎明、潜龙两个小型水库和丰收、黄桥、王桥等塘坝,还修了定东电灌站,各生产队都修了当家塘,如九连塘、大冲塘等,增强了抗旱能力,大部分农田可旱涝保收。
定滁公路横贯其中,定(城)大(桥)公路纵穿南部,村际间有土公路沟通,交通比较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 573个,其中乡办4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瓦厂、条石厂、农机修配厂,企业总产值1217万元,工业总产值712万元,其中乡村办495万元,利税 56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36万元。
乡有广播站、电影队、文化站各1个。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31人,学生458名。小学9所,教师82人,学生1408名,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5%。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308平方米。乡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12人,平房19间。
严桥乡
位于县城南6公里,总面积50.5平方公里。严桥乡以驻地严桥命名,据康熙二十九年《定远县志》载:“严家涧桥,县南十二里,昔有严姓居此,因名。”后简称严桥,集镇因桥得名。现辖7个村委会,65个生产队,71个自然村,2338户,11113人,多为汉族,有少数回族。
全乡耕地面积29622亩,有效灌溉面积205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山芋、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3744亩,亩产383公斤,总产量16750吨;油料10100亩,亩产98公斤,总产987吨;棉花1300亩,亩产31公斤,总产40吨。出栏肉猪7660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39元。
建国前,常受旱、涝灾害。建国后,整修了王塘、大荣塘、六角塘、井塘,修筑官塘、官桥、龙江等坝。还同邻乡、镇共同兴建了城北、解放两水库,并建了电灌站,使90%农田旱涝保收。70年代,该乡红岗大队曾是安徽省“学大寨”的典型。
合蚌公路纵贯境内,定远至兴隆公路横穿西境,村际间有土公路相通,交通比较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40个,其中乡办4个,骨干企业有石膏装饰板厂、粮食加工厂。企业总产值852万元,工业总产值347万元,其中乡村办347万元,利税50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24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32人,设10个班,学生520名。小学6所,教师76人,学生1280名,儿童入学率98.7%。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340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9名,平房18间。
兴隆乡
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面积35.2平方公里。该乡以驻地兴隆集取名。兴隆集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现辖6个村委会,51个生产队,55个自然村,1429户,7062人,多为汉族。
全乡耕地面积20485亩,有效灌溉面积70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山芋、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0200亩,亩产289公斤,总产8735吨;油料10300亩,亩产108公斤,总产1115吨;棉花1000亩,亩产25公斤,总产25吨。出栏肉猪4700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90元。
该乡岗地多,水利条件差,常受旱灾。建国后,兴建了大俞、丰产水库,修筑了南陶、郝刘等坝和九连、大旱、大姑等水塘,增强了抗旱能力。因大俞水库工程不配套仍有部分农田受旱灾威胁。
定城至兴隆有砂石公路相通,每天有客运班车往返,各村有土公路相连。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157个,其中乡办5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企业总产值765万元,工业总产值173万元,其中乡村办110万元,利税 22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77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12人,学生127人。小学6所,教师42人,学生553名,儿童入学率95%。中小学共有校舍3725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名,平房15间。
城西乡
位于县城西南郊,原驻地徐庄,1990年迁往城南郊。全乡面积40.4平方公里,现辖8个村委会,75个生产队,77个自然村,3780户,17272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散居于南塘村。
该乡属丘陵地带,境内有三河、四冲、五岗,西北高、东南低,略成三角形。耕地面积24533亩,有效灌溉面积237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山芋、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3390亩,亩产357公斤,总产11928吨;油料9000亩,亩产117公斤,总产量1051吨;棉花1500亩,亩产28公斤,总产42吨。出栏肉猪8400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54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较差,常受旱灾。建国以来,兴建了解放水库和东、西电灌站,整修了陶家坝、双塘、湾塘、大北塘等,此外,部分农田可引用城北水库水源流灌,增强了抗旱能力,全乡80%农田旱涝保收。
交通方便,合(肥)蚌(埠)公路贯穿境内,村际间皆有土公路沟通。
该乡1990年乡镇企业376个,其中乡办8个,骨干企业有油酸厂、农机修配厂、汽运公司、油料加工厂。企业总产值1036万元,工业总产值628万元,其中乡村办291万元,利税123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80万元。
乡有电影队、文化站、广播站各1个,高级农业职业技术学校1所(含初中),教职工54人,学生617名,1989年建教学楼。小学9所,教师99人,学生1275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6%。中小学共有砖瓦和混合结构校舍6199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8名,平房10间。定远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境内定西村。
程桥乡
位于县城西部8公里处,北部与凤阳县殷涧乡接壤,面积84.2平方公里。该乡以境内的“程桥”取名,驻地新建。辖9个村委会,81个生产队,94个自然村,2721户,13158人,多为汉族。
南部为丘陵,北部属山区,南北长、东西窄。耕地面积31843亩,有效灌溉面积214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兼种山芋、豆类等杂粮。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4226亩,亩产373公斤,总产量16482吨;油料13400亩,亩产105公斤,总产1405吨;棉花1476亩,亩产24公斤,总产35.5吨。出栏肉猪6488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85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常受旱涝灾害。建国以来,建成大石塘、黄山水库,修建了程桥坝、管家坝和龙塘、老虎塘等。全乡基本上可自流灌溉,增强了抗旱能力,扩大了保收面积。
定(城)炉(桥)、定(城)吴(圩)公路横贯其间,村际间公路纵横,交通较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95个,其中乡办6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粮食加工厂、预制厂。企业总产值921万元,工业总产值621万元,其中乡村办329万元,利税 107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85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7人,学生521名。小学11所,教师57人,学生1456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676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平房17间。
东兴乡
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面积65.2平方公里,乡名以驻地东兴集取名。辖8个村委会,88个生产队,94个自然村,2285户,11282人,整半劳力5186人,多为汉族。
该乡地处丘陵,黄土为主,地旷人稀。全乡耕地面积31671亩,有效灌溉面积12600亩。农作物以稻、麦、油菜为主,山芋、玉米、花生、棉花、豆类、烤烟次之。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6914亩,亩产296公斤,总产量13899吨;棉花450亩,总产15吨;油料13400亩,亩产91公斤,总产1220吨;烤烟1000亩,总产147吨。出栏肉猪4550头。每个农民年均纯收入600元。
该乡岗地多,水利条件较差,常受旱灾。旱情严重的1966年、1978年人畜饮用水都严重困难。建国后兴建重修了杜塘、吕家坝、郑家坝,建电灌站。仍有部分农田不能保收。
80年代前交通不便。现有两条沙石公路,一条向北与定(城)炉(桥)公路衔接,另一条 向东交定炉公路于兰店村;境内土公路纵横。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21个,其中乡办8个,骨干企业有平锅熬盐厂、粮油加工厂。企业总产值910万元,工业总产值447万元,其中村办305万元,利税68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49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2人,学生348人。小学8所,教师55人,学生1267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1%。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607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名,平房14间。
西卅店乡
位于县城西15公里处,北部与凤阳县宋集乡隔山而邻。面积104平方公里,该乡以驻地西卅店集取名,且离城15公里,故名。辖15个村委会,134个生产队,113个自然村,4242户,20234人,多为汉族。
北部属山区,南部为丘陵。建国前,土地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常受旱灾。建国以来,逐步扩大植树造林面积,有10个村办小林场和大金山、西洋山两个国营林场,造林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10%。
全乡耕地面积40352亩,有效灌溉面积29000亩。粮食以稻、麦为主,兼种玉米、豆类、山芋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烟叶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60149亩,亩产361公斤,总产量21696吨;油料16397亩,亩产96公斤,总产量1581吨;烤烟4030亩,亩产113公斤,总产454吨。出栏肉猪6585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30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很差,旱灾频繁。建国以来,先后建青山坝和金山、癞山、张山、西洋山等水库。兴建了县属五级、六级电灌站,除山区个别村外,大部分农田可得到灌溉,增强了抗旱保收能力。
定远至炉桥、吴圩公路横贯中部,各村土公路与乡沟通,交通比较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500个,其中乡办8个,骨干企业有预制厂、采石场、粮食加工厂等,企业总产值1445万元,工业总产值945万元,其中乡村办545万元,利税151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22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36人,学生636名。小学12所,教师105人,学生2436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7%。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7534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0人,配有200MAX光机、B超等大型医疗设备,门诊楼一幢,平房36间。
境北缘有韭山洞风景点。
斋朗乡
位于县城北7公里处,境北部与凤阳县殷涧乡隔山为邻。面积58平方公里。该乡以驻地斋朗铺命名,斋朗铺又因古有“斋朗寺”而得名。辖9个村委会,69个生产队,91个自然村,1789户,9540人,多为汉族,回族聚居在果园回民村。
该乡北部属山区,南部为丘陵,自北向南倾斜,形成五岭五洼的地形。耕地面积25360亩,有效灌溉面积70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兼种山芋、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7776亩,亩产320公斤,总产12086吨;棉花875亩,亩产32公斤,总产28吨;油料2825亩,亩产93公斤,总产1196吨。出栏肉猪4300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00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频繁。建国以来兴建了斋朗、大彭水库,整修大浦、九连、大柳等水塘,又从黄山水库修建了一条横穿北部的引水渠道,使全乡70%的农田得到灌溉 。
乡有沙石公路直达县城,每天上下午都有班车往返,境内土公路纵横,交通比较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00个,其中乡办4个,骨干企业有彩色石子厂、铸造厂,企业总产值710万元,工业总产值477万元,其中乡村企业375万元,利税59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4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18人,学生315名。小学9所,教师56人,学生77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5%。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501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人,平房14间。
范岗乡
位于县城东北9公里处,北和东北部分别与凤阳县黄泥铺乡、红心乡交界。面积94平方公里。范岗乡以驻地范岗集命名,范岗集位于岗地,范姓始建,故名。辖9个村委会,96个生产队,115个自然村,3140户,14514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散居在范岗、肖巷、杨湾三村。
该乡南、北属山区、中部系丘陵地带。耕地面积34983亩,有效灌溉面积126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兼产山芋、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烤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50800亩,亩产320公斤,总产量16247吨;棉花400亩,总产10.5吨;油料14200亩,亩产101公斤,总产1430吨;烤烟1000亩,总产70吨。出栏肉猪5800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25元。
境内有县辖范岗林场、泉坞山林场,面积达万亩以上。泉坞山林场繁殖、驯养的灰喜鹊,为松毛虫天敌,曾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放飞成功,并在全国推广。有6个村兴办林、茶场,全乡造林2100余亩。
建国前,水利条件较差,常受旱灾。建国后,先后建成了范岗、石阴山、上肖、宋东、杨湾等中、小型水库10个,整修了大鸭、三连、大新等水塘,总容量5840万立方米,还兴建了机灌站4处,电灌站2处,大部分农田可旱涝保收。
合(肥)蚌(埠)公路纵贯南北,定(远)明(光)公路斜穿境东,村际有土公路、沙石路互通,交通较为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314个,其中乡办6个,骨干企业有采石厂、超薄型扬声器厂、粮食加工厂等。企业总产值865万元,工业总产值312万元,其中乡村办290万元,利税 70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29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并设有剧场。初中1所,教职工25人,学生628名。小学9所,教师45人,学生145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6%。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7576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1名,平房15间。
明代开国功臣郢国公冯国用、宋国公冯胜的故里遗址皆在境东宋府集。
拂晓乡
位于县城东40公里处,东北与嘉山县交界,面积70.3平方公里。驻地拂 晓古名“狗牙陈”,因1956年此地建拂晓农庄,今乡名沿用“拂晓”。辖8个村委会,98个生产队,89个自然村,2830户,12927人。多为汉族。
该乡属低山丘陵地带,山峦绵亘。耕地面积24485亩,有效灌溉面积10800亩,以农为主,盛产稻、麦,兼种玉米、豆类等杂粮。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茶叶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2441亩,亩产281公斤,总产量9100吨;棉花80亩,总产2吨;油料10260亩,亩产112公斤,总产1117吨。出栏肉猪6155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88元。
境内山场开阔,有利于发展林业。建国以来,全乡营造用材林11328亩,经济果树林220亩,茶园983亩。建2个炒茶厂,茶叶年产量约万斤。
境内多山谷,宜拦洪蓄水。建国后,建有马家坝和耿河、谢集水库,每个生产队都有“当家塘”,大部分农田旱涝保收。
定远至三界公路横贯其间,境内砂石公路纵横交错,村村相通。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75个,其中乡办12个,骨干企业有花生制品厂、果脯厂、采石厂。企业总产值810万元,工业总产值409万元,其中乡村办364万元,利税32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34万元。
乡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队各1个,设有电影院。初中1所,教职工20人,学生426名。小学8所,教师45人,学生1039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5.5%。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4032平方米。医院1所,医务人员6人,平房18间。
岱山乡
位于县城东33公里处,东与滁州市大柳镇接壤,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岱山乡以驻地岱山铺取名,系农村集镇。因位于岱山西麓,且古为兵铺,故名。辖10个村委会,102个生产队,125个自然村,3182户,15192人。多为汉族,有少数回族散居在小穆庄部分村落。
该乡东高西低,东部和南部属低山区,其余为丘陵地带。耕地面积25700亩,有效灌溉面积18600亩。以农为主,粮食作物以稻、麦为大宗,兼种玉米、山芋、豆类等。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0824亩,单产353公斤,总产量14422吨;棉花1312亩,亩产31公斤,总产41吨;油料15150亩,亩产99公斤,总产14950吨。出栏肉猪7004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17元。
境内山区、丘陵面积较大,建国前都是荒山秃岭。建国后,茶林发展较快。境内的国营岱山林场造林面积2400亩,还有乡、村茶林场7个。全乡森林覆盖面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交通方便。定远至滁州、定远至藕塘公路交会其间,境内砂石公路已成网络,村村相通。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536个,其中乡办20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黄砂站、预制厂。企业总产值823万元,工业总产值493万元,其中乡村办328万元,利税74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69万元。
乡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队各1个,建有电影院。初中1所,教职工28人,学生510名。小学10所,教师83人,学生1307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2%。中小学共有校舍4942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设中、西医,有内、外、化验、放射四科室,医务人员9名,门诊楼1幢,平房28间。
天河乡
位于县城东南22公里处,面积68.9平方公里。乡驻地天长集系自然集镇。现乡名“天河”取之于“天长”、“河北”两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首字。辖13个村委会,147个生产队,143个自然村,3386户,16452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散居于长天集。
该乡北部属丘陵地带,南部是湖地(水涝湖即此)。耕地面积40532亩,有效灌溉面积28400亩。以农为主盛产稻、麦,山芋、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和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57932亩,单产319公斤,总产量18460吨;棉花1800亩,单产30公斤,总产54吨;油料15565亩,亩产92公斤,总产1431吨。出栏肉猪7781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98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很差,庄稼靠天收。建国以来,先与桑涧、朱马、南店合作建成桑涧水库,后建有北黎、冷水、将军、龙王等小型库坝,大部分农田可旱涝保收。
天长集有砂石路与定(远)滁(州)公路衔接,县城每天有客运班车往返。境内土公路相沟通,交通较为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307个,其中乡办6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鞋厂。企业总产值813万元,工业总产值457万元,其中乡村办337万元,利税74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75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设有电影院。初中1所,农中1所,教职工31人,学生595名。小学13所,教师106人,学生1604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7%。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6698平方米。医院1所,医务人员7人,平房10间。
境内川心李,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凤(阳)定(远)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
桑涧乡
位于县城东12公里处,总面积70.3平方公里。桑涧乡以驻地东桑涧取名,东桑涧古称洛阳集,因位于河畔,桑姓聚居,取名桑家涧,又因地处县城之东,故又称东桑涧。辖14个村委会,107个生产队,117个自然村,3438户,16119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
该乡属于丘陵地带,西北东南高,东北低,北大南小。耕地面积38607亩,有效灌溉面积27901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玉米、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闻名遐迩的大蒜、西瓜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7090亩,亩产333公斤,总产量15700吨;棉花1400亩,总产42吨;油料13412亩,亩产114公斤,总产量1537吨。大蒜种植面积4970亩,蒜苔、蒜头出售金额250万元左右。远销天津、福建等10多个省市。出栏肉猪6568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17元。
林业发展较快,乡建有林场,造林面积1500多亩,大部分已成林。
建国前,水利条件较差,大部分庄稼靠天收。建国后,兴建了桑涧水库并设两座电站,大童、青春等5个村农田得到青春水库灌溉,境内还先后修建了贾大塘,上、下坝,九连塘,大褚塘等。现在除少数岗地外,大部分农田旱涝保收。
交通比较方便。定远至滁州公路横贯中部,定远至天河公路经过其南境,境内土公路纵横交错。
1990年有乡镇企业285个,其中乡办5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车辆修配厂。企业总产值848万元,工业总产值386万元,其中乡村办291万元,利税56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98万元。
乡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队各1个,设有电影院。初中1所,农中1所,教职工41人,学生804名。小学13所,教师83人,学生1425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7.9%。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6650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9人,平房16间。
刘铺乡
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处,面积56.6平方公里。乡名以驻地刘铺取名,刘铺原名刘家铺,系古驿站,因刘姓始居而得名。辖10个村委会,81个生产队,78个自然村,2573户,11679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聚居于青岗村。
该乡属于丘陵地带,西北和东南高、东北低。耕地总面积32961亩,有效灌溉面积245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大宗,玉米、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西瓜、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1375亩,亩产297公斤,总产量12303吨;棉花1257亩,亩产10公斤,总产13吨;油料11321亩,亩产90公斤,总产1014吨。出栏肉猪5396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92元。
该乡人少地多。建国以来,建乡办林场1个,村办林场8个,造林2万余亩,多为松杉,大部分成林。
建国前,水利条件很差,庄稼靠天收。建国后,兴建了青春、大郑水库,整修了孙大塘、大关塘、马大塘、谢大塘等,现大部分农田旱涝保收。
由于地处边隅,80年代前,交通十分闭塞,现有定远至刘铺固定客班车往返,池河至练铺公路贯穿其间,村际间有土公路沟通,交通较前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158个,其中乡办5个,骨干企业有肉食品厂、轮窑厂。企业总产值728万元,工业总产值320万元,其中乡村办企业240万元,利税56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87万元。
乡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队各1个,设有电影院。初中、农中各1所,教职工25人,学生348名。小学9所,教师60人,学生1205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7.8%。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464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5人,门诊楼1幢,平房26间。
练铺乡
位于县城东北18公里处,西北部与凤阳县红心乡接壤。总面积73.1平方公里。练铺乡以驻地练铺取名,练铺原名“黄连铺”,相传 元末“红巾军”黄连驻此,故名。后讹为“黄练铺”,现简称今名。辖12个村委会,87个生产队,82个自然村,2784户,12818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聚居于练铺村。
该乡地处乌云山南麓,北部属山区,南部为丘陵,岗冲相间。耕地面积32455亩,有效灌溉面积160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大宗,兼种玉米、豆类。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2469亩,亩产317公斤,总产量13461吨;棉花904亩,亩产25公斤,总产23吨;油料14208亩,亩产105公斤,总产量1500吨。出栏肉猪5959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05元。
境内山场开阔。建国以来,林业有很大发展。乡设林业(乌云山)村委会,村办茶、林场10个。1985年茶叶产量达1万多斤。造林面积2500余亩,以松杉为主。
建国前,水利条件较差,水土易流失。建国以来,先后建成了展家、大郑、邢桥、乌云、金桥、三管6座水库,整修了胡大、大杨等塘,建了青春水库的电灌站,部分农田旱涝保收。
定远至明光的公路横贯其间,与池河镇有公路相通,村际间有土公路沟通,交通比较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404个,其中乡办12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面粉厂。企业总产值830万元,工业总产值595万元,其中乡村办360万元,利税80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55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1人,学生352名。小学10所,教师68人,学生1467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9.3%。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4048平方米。医院1所,医务人员8人,门诊楼1幢,平房16间。
三和乡
位于县城东北31公里处,北部与凤阳县梅市乡相连,东北与嘉山县横山乡为邻,面积62.8平方公里。三和乡以驻地三和集命名,三和集原名“李邱郢”。相传吴、李、王三姓相争,后经和解成睦邻,故名“三和集”。辖11个村委会,103个生产队,89个自然村。3464户,16491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聚居于三和集。
该乡属于丘陵地带,东濒池河,地势低洼,汛期常遇水患 。耕地面积34049亩,有效灌溉面积21900亩。粮食作物以麦、稻为主,玉米、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烤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4632亩,亩产307公斤,总产量13699吨;油料9402亩,亩产90公斤,总产量850吨;烤烟1400亩,总产154吨。出栏肉猪6937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91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丘陵地区常受旱灾,沿河常受内涝。建国后,建成黄桥水库,修筑了单桥、丰收、何家等坝,大部分农田旱涝保收。
定远至明光公路贯串其间,有客运班车往返,村际间有土公路纵横交错。帆船可顺池河到达明光,水陆交通较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291个,其中乡办6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黄砂厂、地板砖厂、建筑队、预制厂、煤球厂。企业总产值1032万元,工业总产值679万元,其中乡村办400万元,利税 108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06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设有电影院。初中2所,教职工40人,学生667名。小学9所,教师77人,学生1774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4%。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349平方米。医院1所,医务人员8人,门诊楼1幢,平房7间。
《定远县志)》载:“明初江国公吴良墓县东四十里。”即指三和集西石马洼,现尚存石人石马。
红山乡
位于县城东北33公里处,东北与嘉山县横山乡为邻。面积42.2平方公里。红山乡以东北角大横山的谐音取名。驻地高塘集,系自然集镇,因高姓始居得名。辖9个村委会,82个生产队,60个自然村,2647户,11352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
该乡东北部属山区,南部为丘陵地带,西部为沿河洼地。耕地面积24429亩,有效灌溉面积188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兼产玉米,豆类等杂粮。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烤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6114亩,亩产335公斤,总产量12102吨;油料10120亩,亩产88公斤,总产804吨;烤烟1040亩,亩产140公斤 ,总产146吨。出栏肉猪4854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20元。
该乡地势高低悬殊较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常受旱涝灾害。建国后,建成吴庄水库和岱山水库北干渠,整修了河北塘、大柳 塘、郎家坝、石嘴坝等,现大部分农田旱涝保收。
该乡地处县境 边隅,80年代前交通闭塞,现有沙石公路通定城,每天有客运班车往返,乡与各村有土公路沟通,交通较前方便 。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19个,其中乡办6个,骨干企业有塑料厂。企业总产值713万元,工业总产值455万元,其中乡村办238万元,利税46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4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1人,学生377人。小学8所,教师60人,学生900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7%。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412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瓦房30间。
境内有大、小双墩。据《定远县志》载:“定远冢墓见于故籍之最古者,为晋献公骊姬冢。〈太平寰宇记〉云 :‘在定远县东八十里有双墩,盖所谓晋献公。’”现大、小双墩尚存。
永宁乡
位于县城东南29公里处,东与滁州市皇甫乡接壤,面积68.1平方公里。永宁乡以驻地永宁集取名。永宁集原名永陈集,因陈姓聚居得名,后取永远安宁之意,改为今名。辖9个村委会,104个生产队,104个自然村,2851户,14013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
该乡以丘陵为主,东部山岗起伏,西部是沿河地带。耕地面积32179亩,有效灌溉面积27621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大宗,兼种山芋、豆类等。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1220亩,亩产356公斤,总产量14668吨;棉花1890亩,总产85吨;油料20470亩,亩产107公斤,总产2200吨。出栏肉猪6497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60元。
建国后,该乡茶林发展较快,乡村建有7个茶林场,茶林面积占总面积37%。
建国前,这里易旱怕涝。建国后兴建了得胜、漫章、小王等水库,修筑何新、小朗、大邓、南尤等塘坝,沿河地带修建机械提灌站,增强了抗旱保收能力。
定远至永宁有公路相通,每日有客运班车往返。境内土公路纵横,交通较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525个,其中乡办6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米厂、面粉厂、预制厂。企业总产值1025万元,工业总产值405万元,其中乡村办405万元,利税52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51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46人,学生697名。小学9所,教师86人,学生1186名,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6.1%。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7753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平房24间。
界牌乡
位于县城东南32公里处,东邻滁州市章广乡,南接肥东县广兴乡、陈集乡。总面积49.8平方公里。界牌乡以驻地界牌集取名,界牌集因位于定远、肥东、滁州三县(市)交界处,曾立牌为界,故名。现辖8个村委会,88个生产队,82个自然村,2128户,10537人。多为汉族。
该乡地形以丘陵为主,东部属山区,南高北低。耕地总面积23094亩,有效灌溉面积11000亩。以农为主,盛产稻、麦,山芋、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2448亩,亩产351公斤,总产量11374吨;棉花1324亩,总产46吨;油料14176亩,亩产119公斤,总产1683吨。肉猪出栏5029头。林业发展较快,植树造林面积已占总面积25%左右。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15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常受旱灾。1949年后,修建了界东、大蒋、上马水库和南诸、中沐、老官等塘坝,疏通了得胜水库南干渠,增强了抗旱保收能力。
该乡交通方便。滁州至合肥公路横贯中部,定远至界牌有客运班车往返,境内土公路纵横交错。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90个,其中乡办9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预制厂。企业总产值1100万元,工业总产值656万元,其中乡村办347万元,利税76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69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2所,教职工42人,学生678名。小学7所,教师75人,学生1105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9.9%。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061平方米。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0人,平房24间。
义和乡
位于县城南部偏东32公里处,南邻肥东县萧圩乡,面积36.2平方公里。乡名以驻地义和集命名,义和集系古集镇,相传居于周围的鲁、戴、王、杨四大姓常闹事斗殴,经和解后,都能以义为重,和睦相处,故名义和集。辖9个村委会,86个生产队,70个自然村,2272户,11030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散居在大施村境内。
该乡东南属丘陵地带,西北为低洼的湖地。耕地总面积26381亩,有效灌溉面积81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兼种山芋、豆类。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3726亩,亩产333公斤,总产量11227吨;棉花910亩,总产44吨;油料16540亩,亩产106公斤 ,总产1749吨。肉猪出栏4800头。每个农民年均纯收入585元。
1949年前,这里水利条件差,常遇旱涝灾害。建国后,兴建了墩王、官塘水库,整修了塔塘、大中塘、老虎塘等,现大部分农田得到灌溉。
该乡地处偏僻,80年代前交通闭塞。现定远至义和公路通车,每天有客运班车往返其间。村际间有土公路相通,交通较前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07个,其中乡办5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企业总产值773万元,工业总产值243万元,其中乡村办243万元,利税45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65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7人,学生336名。小学10所,教师68人,学生1245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9.2%。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980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5人,平房16间。
大桥乡
位于县城东南部25公里处,总面积43.5平方公里。该乡因原驻大桥集而得名,大桥集系古集镇,缘街北池河上,古代架有大板桥,故称“大桥”。乡驻地于1980年迁往孟家岗。辖9个村委会,96个生产队,77个自然村,2783户,12446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居住于汤桥村糟坊队。
该乡多为丘陵地,池河由西至东流经中部,南、北高,中为沿河洼地,蔡桥河、马桥河、龙山河、墩王河汇合于此,汛期常遇水灾。1973年有7次水患,1980年发生3次洪灾。耕地总面积25023亩,有效灌溉面积13600亩,以农为主,粮食主产稻、麦,兼种山芋、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5650亩,亩产359公斤,总产量12799吨;棉花700亩,总产25吨;油料14500亩,亩产108公斤,总产1570吨。出栏肉猪6467头。每个农民年均纯收入608元。
建国 前,水利条件差,怕旱易涝。建国后,建小型水库1座,沿河修有机械提灌站,各村修了当家塘,抗旱能力有所提高。
交通较方便,定远至大桥有客运汽车往返,村际间有土公路相通。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21个,其中乡办6个,骨干企业有风力发电厂、预制厂。企业总产值800万元,工业总产值474万元,其中乡村办172万元,利税62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9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农中各1所,教职工45人,学生740名。小学10所,教师77人,学生1373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090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配有100MAX光机等医疗设备,平房18间。乡建敬老院1所。
抗日战争时期,定远县抗日民主政府曾设于大桥集,境内三官集有古东城遗址。
观寺乡
位于县城南部偏东18公里处,总面积56.1平方公里。观寺乡以驻地观寺命名,观寺古名为孙家店,后因建有“观音庵”而演为今名。辖9个村委会,108个生产队,86个自然村,2788户,13553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
该乡属于丘陵地带,西北高东南低。耕地面积31821亩,有效灌溉面积161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山芋、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0745亩,亩产359公斤,总产14612吨;棉花1200亩,总产50吨;油料18760亩,亩产115公斤,总产2147吨。出栏肉猪6840头。每个农民年均纯收入620元。
建国 前,水利条件较差,易旱易涝。建国后,兴建了小李水库,整修了三节坝、曹塘、官塘等,基本解决农田用水问题。
定远至大桥公路纵贯其中,有客运班车往返,村际间有土公路沟通,交通较为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514个,其中乡办11个,骨干企业有灯具厂、粮油加工厂。企业总产值720万元,工业总产值369万元,其中乡村办369万元,利税40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3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8人,学生658名。小学9所,教师39人,学生1126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6%。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4460平方米。乡卫生院 1 所,医务人员9人,配有100MAX光机、B超等医疗设备,门诊楼1幢,平房20间。
仓镇乡
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总面积59.4 平方公里。乡以驻地仓镇命名。仓镇系古集镇,原名“老人仓”。据传说,该地明初为蓝玉粮仓,差有老人看护,故名“老人仓”。1949年之前,这里系本县八大镇之一,故又名“仓镇”。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逢会期,方圆百里群众云集,广泛进行集市贸易。现辖10个村委会,103个生产队,87个自然村,2780户,13872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聚居于仓镇村内。
该乡属丘陵地带,西高东低。耕地面积29501亩,有效灌溉面积120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玉米、豆类、山芋次之。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9400亩,亩产336公斤,总产量13256吨;棉花1120亩,总产45吨;油料17600亩,亩产104公斤,总产1833吨。出栏肉猪6101头。每个农民年均纯收入598元。
1949年前,水利条件较差,常受旱灾。1949年以后,兴建了仓东、仓西水库,各生产队修了当家塘,基本上解除旱灾威胁,大部分农田保收。
定远至大桥公路纵贯中部,有客运车经过其境,村际间在有土公路纵横,交通较为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396个,其中乡办7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预制厂、农具厂、米厂、面粉厂。企业总产值1020万元,工业总产值605万元,其中乡村办306万元,利税63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95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建有剧院。初中1所,教职工34人,学生536名。小学10所,教师80人,学生153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9%。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152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1名,配有100MAX光机等医疗设备,门诊楼1幢,平房28间。
境北有包公寺,早废,现尚有遗迹可寻。
南店乡
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总面积49.5平方公里。驻地西小贲,南店乡以境内南店集取名,南店因位于县城东南而得名。每年农历2月19日为会期。辖9个村委会,81个生产队,87个自然村,1872户,8958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
该乡地处丘陵,北高南低。耕地总面积22725亩,有效灌溉面积6100亩。以农为主,盛产稻、麦,兼种玉米、豆类等杂粮。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棉花、芝麻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2264亩,亩产332公斤,总产量10702吨;棉花1034亩,总产41吨;油料11000亩,亩产100公斤,总产1104吨。肉猪出栏5000头。成片造林近200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10元。
1949年前,水土流失严重,水利条件差。1949年后,兴建了南店、元旦水库,建了二级提水站,各生产队都修了当家塘。部分农田旱涝保收。
1990年有乡镇企业143个,其中乡办6个,骨干企业有塑料厂、瓦厂。企业总产值650万元,工业总产值161万元,其中乡村办161万元,利税44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23万元。
本乡地处偏僻,80年代前,交通十分闭塞,现有晴雨公路通县城,交通状况有所改变。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0人,学生360名。小学9所,教师65人,学生953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5%。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649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5名,平房16间。
朱马乡
位于县城东南22公里处,面积33.5平方公里,驻地下马埠。相传,后周世宗(柴荣)经此下马小憩,故名。辖9个村委会,68个生产队,76个自然村。1905户,9617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散居在陈圩、下马两村。
该乡为丘陵地带,西北高、东南低,池河由东南向西北流经东界。耕地面积23442亩,有效灌溉面积12724亩。以农为主,生产稻、麦,兼种山芋、豆类等杂粮。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芝麻、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1150亩,亩产369公斤,总产量11503吨;棉花1120亩,总产56吨;油料10000亩,总产1150吨。肉猪出栏3755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40元。
1949年之前,水利条件差,常受旱涝灾害。1949年后,修筑了张老、黄老、杨家、钱家、马家等水坝,特别是北面的桑涧水库、西面的南店水库可自流灌溉,发挥了较大作用,大部农田确保丰收。
该乡地处偏僻,交通长期闭塞,现有晴雨公路通定城,有定时班车往返,交通较前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185个,其中乡办6个,骨干企业有篷帆厂、鞋厂、轮窑厂、皮革厂。企业总产值690万元,工业总产值447万元,其中乡村办295万元,利税40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76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30人,学生503名,小学8所,教师58人,学生123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4418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3人,平房18间。
藕塘区变电所设在境内。有古阙城遗址。
仁和乡
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处,面积48.3平方公里。该乡以驻地仁和集取名,仁和集为古集镇,名取“重于仁义,以和为贵”。辖8个村委会,100个生产队,94个自然村,1943户,9571人。多为汉族。
该乡地形以丘陵为主,东依山丘,西濒池河,汛期常遇涝灾。耕地面积23567亩,有效灌溉面积146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山芋、豆类次之。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1573亩,亩产324公斤,总产10801吨;棉花1109亩,总产44吨;油料11381亩,亩产121公斤,总产1374吨。肉猪出栏3500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04元。建国后,建乡办林场1个,村办林场4个,植树面积占全乡总面积5%左右。
建国前,靠小塘坝浇灌农田,常受旱灾。建国后,先后修筑了龙坝、桃坝、大新塘等。开挖7.5公里长的新集水库北干渠,除崇山村外其余7村的1.5万亩地土地确保丰收。
该乡地处边隅,80年代前交通闭塞,现有沙石公路通县城,每天有班车往返。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06个,其中乡办4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企业总产值650万元,工业总产值280万元,其中乡村办280万元,利税47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67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6人,学生583名。小学9所,教师54人,学生83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7.6%。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4449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平房24间。
二龙回族乡
位于县城南30公里处,南与肥东县萧圩乡交界,总面积38.3平方公里,二龙乡以驻地二龙命名,二龙原为明代蓝玉祖籍,称蓝府城,后改为“王回岗”,因王姓回族聚此岗而得名。抗战时期又因附近两个形若长龙的岗峦而更名为“二龙”。1949年设二龙回族乡,现辖9个村委会,107个生产队,97个自然村,2653户,12242人,其中回族7752人,为本县最大回族聚居地。
该乡属丘陵地带,西高东低,西属丘陵,东为沿河洼地。耕地总面积27189亩,有效灌溉面积16100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其次是山芋、花生、油菜、棉花、豆类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5271亩,亩产342公斤,总产量12077吨;棉花1240亩,总产43吨;油料17200亩,亩产99公斤,总产量1700吨。出栏肉猪4343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97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西部常受旱灾,东部汛期常遭涝灾。现有蔡桥水库的灌溉,境内还修筑余家坝、周家坝、戚家坝、大余塘等,抗旱防涝能力增强,保收面积扩大。
该乡地处偏僻,70年代前交通闭塞,现有沙石公路交合(肥)蚌(埠)公路于张桥镇,定远至二龙每天有客运班车往返,交通较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521个,其中乡办13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面粉厂、刺绣厂。企业总产值2002万元,工业总产值866万元,其中乡村办411万元,利税130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04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中学2所(完中1所,农中1所),教职工53人,学生770名。小学9所,教师68人,学生1521名,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7715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2人,门诊楼1幢,平房30间。
古迹嗟虞墩在谭村境内。
连江乡
位于县城南34公里处,南与肥东县响导乡隔河相望。面积63.1平方公里,乡名以境内连江坝命名。驻地江巷,因江姓始居,屋舍营建成巷,故名。现辖12个村委会,125个生产队,107个自然村,4066户,20366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
该乡属丘陵地带,北高南低。耕地面积40147亩,有效灌溉面积12600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油菜、花生次之,兼种棉花、豆类、山芋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55451亩,亩产336公斤,总产量18704吨;棉花1760亩,总产61吨;油料27000亩,亩产101公斤,总产2725吨。出栏肉猪9768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99元。
建国前,这里水利条件极差,庄稼靠天收。建国后,修建了连江、三合、官塘、老倪等8座小型水库和天塘等29个当家塘,增强了抗旱能力,大部农田旱涝保收。
交通较方便,合(肥)蚌(埠)公路纵贯其中,每日有数次班车经过,境内有土公路纵横交错。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88个,其中乡办11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粮食加工厂、草袋厂、预制厂。企业总产值1411万元,工业总产值792万元,其中乡村办571万元,利税46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68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2所,教职工40人,学生875名。小学13所,教师103人,学生256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6%。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715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瓦房24间。
郭集乡
位于县城西南34公里处,南与肥东县响导、花张乡接壤,面积41.2平方公里。驻地黑庙许,郭集乡以原驻地郭集取名,郭集因郭姓始建得名。辖9个村委会,120个生产队,73个自然村,2826户,14536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
该乡地属丘陵,中间高、四周低,形若伞状,耕地总面积30122亩,有效灌溉面积8300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花生、油菜、豆类次之。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5184亩,亩产340公斤,总产量11958吨;棉花1320亩,总产46吨;油料22700亩,亩产91公斤,总产2030吨。出栏肉猪7290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73元。
有7个村办林场,造林1500亩,路旁植树已成材。
建国前,水利条件极差,曾有“碗大塘、锅大坝,一场大雨盛不下,春耕开始忙到秋,两眼向上靠天收”的说法。建国后,修筑了黄泥、团结等10多个较大的塘坝,基本上解决了农田用水问题,降水较少年份仍时有旱灾发生。
地处边隅,1980年前,无交通干线入境。现有沙石公路通县城,有客车往返,村际间有土公路相通。
1990年,有乡镇企业417个,其中乡办8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企业总产值952万元,工业总产值532万元,其中乡村办332万元,利税30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55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建有剧场。初中1所,教职工26人,学生438名。小学11所,教师75人,学生1783名,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4530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人,平房7间。
早庙乡
位于县城西南22.5公里处,总面积34.8平方公里。乡名以驻地早庙取名,早庙原名“白枣香积院”,后传为“枣香庙”,又讹传为早庙。辖6个村委会,58个生产队,51自然村。1621户,7859人,多为汉族。
早庙乡地处丘陵,中间高、东西低。耕地面积19014亩,有效灌溉面积15500亩。农作物有稻、麦、山芋、豆类、花生、油菜、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25469亩,亩产329公斤,总产量8368吨;棉花1080亩,总产37吨;油料12470亩,亩产110公斤,总产1373吨。出栏肉猪5610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77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1949年后,先后修筑了高产水库、蓝栅坝、拦冲塘、老虎塘等,增强了抗旱保收能力。
地处偏僻,交通闭塞,1983年,早庙至张桥公路修通,每天有客运班车至县城,交通较前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259个,其中乡办11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企业总产值820万元,工业总产值444万元,其中乡村办211万元,利税56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65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3人,学生337名。小学6所,教师45人,学生96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3%。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2566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平房20间。
高塘乡
位于县城南13公里处,面积41.3平方公里。该乡以驻地高塘铺命名,高塘铺,古为兵铺,因高姓居住,旁有水塘,故名。辖7个村委会,75个生产队,67个自然村,2019户,9950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散居于高塘、松树王、六户李村。
该乡地属丘陵,北高南低。耕地总面积21951亩,有效灌溉面积15700亩。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其次山芋、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0505亩,亩产344公斤,总产量10504吨;棉花1320亩,总产46吨;油料9835亩,亩产110公斤,总产1082吨。出栏肉猪5117头。成片造林900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94元。
该乡地势较高,水土易失。建国 前,水利条件差,庄稼靠天收。新中国建立后,修建了扫帚坝、小吴坝、油坊大塘等。在蔡桥水库上游兴建陶铺一、二级电灌站和高塘、南湾电灌站,大部分农田旱涝保收。
交通方便,合(肥)蚌(埠)公路纵贯其间,村际间有土公路相通。
1990年有乡镇企业288个,其中乡办11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瓦厂、预制厂、面粉厂(2个)。企业总产值1084万元,工业总产值466万元,其中乡村办370万元,利税23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86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1人,学生361名。小学8所,教师48人,学生1209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9.5%。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763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5名,平房24间。
胜利乡
位于县城南15公里处,面积37.6平方公里。驻地胡村系古集镇,因胡姓始居得名,“胜利”系“文化大革命”中取名。辖6个村委会,77个生产队,80个自然村。1888户,9820人,多为汉族,少数回族。
该乡属丘陵地带,西北高、东南低。耕地面积22344亩,有效灌溉面积20200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兼种油菜、山芋、花生、豆类、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3755亩,亩产325公斤,总产量10954吨;棉花1320亩,总产46吨;油料14280亩,亩产107公斤,总产1532吨。出栏肉猪5122头。林业除四旁植树外,6个村均建了小林场,造林面积占乡总面积2%左右。人均生产粮食1570斤,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85元。
地势较高。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常受旱灾。新中国建立后,修建了马桥坝、岗王水库及生产队当家塘,大部农田旱涝保收。
该乡地处偏僻,长期交通闭塞。80年代,有砂石路与合(肥)蚌(埠)公路相连,有客运班车通县城,境内土公路纵横,交通较前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415个,其中乡办9个,骨干企业有预制厂、米厂。企业总产值948万元。工业总产值539万元,其中乡村办139万元,利税18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8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1人,学生359名。小学8所,教师61人,学生1461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9.5%。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680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人,平房24间。
站岗乡
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处,面积71.8平方公里。该乡以驻地站岗取名,站岗原名“站鸡岗”,因集镇坐落在一岗坡尽头,形若金鸡玉立,故名。辖16个村委会,173个生产队,113个自然村,4174户,21825人。多为汉族。
属丘陵地带。耕地面积45135亩,有效灌溉面积18100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其次是山芋、豆类、油菜、花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55653亩,亩产347公斤,总产量19390吨;棉花1800亩,亩产24公斤,总产44吨;油料27400亩,亩产107公斤,总产2940吨。出栏肉猪8443头。乡村林场造林面积500亩,四旁植树300万棵。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93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常受旱灾。建国后,建成站岗、湾孙、龙王寺水库和王小坝、刘冲坝以及当家塘等147个,总蓄水量4000万立方米,大部农田旱涝保收。
这里地处偏僻,70年代前交通不便。现定远至吴圩公路干线延伸境内,村际间土公路沟通,交通较前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161个,其中乡办7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瓦厂。企业总产值1100万元,工业总产值442万元,其中乡村办296万元,利税88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89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设有影剧院。曾被誉为歌舞之乡。初中1所,教职工29人,学生427名。小学15所,教师102人,学生2381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5.1%。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762平方米。医院1所,医务人员6人,平房12间。
蒋集乡
位于县城西南37公里处,南与肥东县花张、费集两乡接壤,面积51.6平方公里。乡名以驻地蒋集取名,蒋集因蒋姓始建得名。辖15个村委会,139个生产队,115个自然村,3454户,17070人。多为汉族,有少数回族。
该乡属丘陵地带,一岗两洼。耕地面积38263亩,有效灌溉面积5022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兼种油菜、棉花、山芋、豆类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5000亩,亩产313公斤,总产量14065吨;棉花1500亩,总产37.5吨;油料23000亩,亩产112公斤,总产2536吨。出栏肉猪7725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79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庄稼靠天收。建国后,兴建了小梨园坝、百亩大塘、胡岗电灌站等,各生产队还整修了当家塘,增强了抗旱能力,与邻乡比水利条件仍较差。
该乡地处县城西南边缘,80年代前,交通十分闭塞。现有砂石公路通县城,交通较前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380个,其中乡办7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电珠厂、面粉厂、预制厂。企业总产值931万元,工业总产值651万元,其中乡村办381万元,利税74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36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设有影剧场。初中1所,教职工31人,学生505名。小学13所,教师84人,学生2114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6.2%。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602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0人,平房12间。
卜店乡
位于县城西南38公里处,总面积40.1平方公里。卜店乡以驻地取名,卜店集因卜姓始建而得名。辖9个村委会,90个生产队,68个自然村,2206户,11216人。多为汉族。
地属丘陵,东北高、西南低。耕地总面积25067亩,有效灌溉面积9234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油菜、山芋、花生、豆类、棉花次之。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3200亩,亩产330公斤,总产量10951吨;棉花1000亩,总产50吨;油料10000亩,亩产116公斤,总产1159吨。出栏肉猪6621头。乡办林场1个,村办小林场6个,造林面积占耕地面积15%左右。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05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常遇旱灾。建国后,兴建了丰收水库、曹冲坝、段家坝以及各生产队的当家塘,增强了抗旱能力,有近万亩农田保收。与其他乡比较,水利条件仍较差。
该乡地处偏僻,80年代前,交通不便。现有砂石公路通县城,客货运输问题基本解决。
1990年有乡镇企业124个,其中乡办5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瓦厂、面粉厂。企业总产值910万元,工业总产值600万元,其中乡村办285万元,利税74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83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设有影剧院。初中1所,教职工17人,学生359名。小学9所,教师58人,学生1514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4442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5名,平房16间。
九梓乡
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处,西和西南与长丰县沛河、杜集、隆兴乡交界。面积48.1平方公里。乡驻地九梓集,九梓集因九梓寺取名。现辖8个村委会,109个生产队,73个自然村。2710户,13340人,均为汉族。
该乡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多属丘陵地带,有小块平原。耕地面积31324亩,有效灌溉面积15300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其次有油菜、花生、山芋、豆类、小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0300亩,亩产343公斤,总产量13809吨;油料15300亩,亩产111公斤 ,总产1697吨;烤烟2000亩,总产200吨。出栏肉猪6647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04元。
建国前,三年两旱。建国后,兴建了陡河、永兴等小型水库4座,并设有电灌站,各队修了当家塘,大部农田保收。
该乡地处县西南边隅,80年代前,交通十分闭塞,现有公路通县城,每天有客运班车往返,交通较前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233个,其中乡办10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企业总产值774万元,工业总产值433万元,其中乡村办295万元,利税72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50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0人,学生345名。小学8所,教师60人,学生1471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6.3%。中小学有砖瓦校舍3831平方米。乡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平房15间。
九梓集街旁有一大土堆,习称“九梓库谷堆”,或称“陈思谷堆”,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耿巷乡
位于县城西南18公里处,总面积50.6平方公里。以驻地耿巷取名,耿巷系老集镇,因耿姓起集而得名。辖9个村委会,102个生产队,72个自然村。2356户,11371人,均为汉族。
该乡系三岗两洼的丘陵地带。耕地总面积22415亩,有效灌溉面积7561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其次有山芋、豆类、油菜、花生、小烟等。1990年,粮食种植总面积31500亩,亩产383公斤,总产量12066吨;棉花500亩,总产12.5吨;油料9700亩 ,亩产101公斤,总产983吨。出栏肉猪7956头。营造茶林面积约1000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16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常受旱灾。建国后,兴建了双河水库、长青坝、柏家坝、七里塘、大柳塘等十几处水利工程,增强了抗旱能力。
该乡地处偏僻,80年代前,交通闭塞,现有沙石路连接定城至吴圩公路干线,有客运班车往返县城,交通较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429个,其中乡办7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家俱厂。企业总产值720万元,工业总产值409万元,其中乡村办198万元,利税58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54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0人,学生331名。小学8所,教师57人,学生128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6%。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182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平房20间。
八一乡
位于县城西44公里处,总面积34.1平方公里。八一乡以境内原“安徽省八一齿轮厂”取名,驻地七里村因距炉桥镇七里得名。辖10个村委会,109个生产队,59个自然村。3383户,16135人,均为汉族。
该乡属小平原地带,由东向西略倾。耕地面积22227亩,有效灌溉面积22000亩。农作物有稻、麦、小烟、山芋、油菜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5460亩,亩产458公斤,总产量16229吨;油料5000亩,总产550吨。当年肉猪出栏7810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77元。
60年代前,水利条件较差,现境内建有一级电灌站和洛河拦河坝,80%农田可免受旱灾,雨水较多年份仍受涝灾影响。
定远至炉桥公路横贯其间,淮南铁路纵穿西部,严涧至七里塘公路过其境,交通方便。
该乡1990年有乡镇企业343个,其中乡办3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企业总产值1063万元,工业总产值472万元,其中乡村办363万元,利税52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56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8名,学生335名。小学11所,教师76人,学生1726名,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4260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平房18间。
安徽八一齿轮厂、县化肥厂、县染织厂均在其境内。
青洛乡
位于县城西部37.5公里处,总面积28.5平方公里。乡驻地青洛集,古名“洛涧”、“清洛涧”,因濒洛河,且河水清澈可鉴而得名,后讹传为青洛。辖9个村委会,65个生产队,35个自然村。2127户,10323人,均为汉族。
该乡南高北低,南部 属丘陵地带,北部为小平原,耕地总面积19743亩,有效灌溉面积15000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其次是山芋、花生、小烟、油菜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3895亩,亩产402公斤,总产量13432吨;棉花80亩,产量4吨;油料7960亩,亩产98公斤,总产779吨。出栏肉猪5030头。建村办小林场7个。农民人均年 纯收入692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常受旱涝灾害。60年代建成引淮灌溉配套工程,从西向东,有一、二、三级提灌站,全乡农田可免旱灾。定远至炉桥公路横贯境内,能仁至孙集土公路纵穿其中。西距炉桥火车站9公里,交通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294个,其中乡办6个,骨干企业有预制厂、面粉厂。企业总产值853万元,其中乡村办工业总产值408万元,利税55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4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18人,学生342人。小学7所,教师48人,学生1311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6.1%。中小学共有砖瓦教舍2944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5人,平房20间。
据史书记载,淝水之战首战于此。
青山乡
位于县城西23公里处,北部与凤阳县宋集乡毗邻,面积83.3平方公里。驻地新建。现辖12个村委会,123个生产队,78个自然村,3457户,16162人,多为汉族。
该乡位于凤阳山南麓,属低山区和丘陵地带,北高南低。耕地面积35045亩,有效灌溉面积14900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其次是油菜、花生、小烟、山芋、豆类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52969亩,亩产340公斤,总产量17992吨;棉花90亩,总产4吨;油料10673亩,亩产103公斤,总产1101吨;烤烟2000亩,亩产179公斤,总产358吨。出栏肉猪6872头。建5个村属小林场,造林面积1600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78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常遭旱灾。60年代后,建成了1—5级电灌站和芝麻、齐顾郑水库,除北部山区外,全乡80%农田无旱忧。
定远至炉桥、方家花园两条公路过其境,村际间土公路纵横,交通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529个,其中乡办7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采石厂。企业总产值1001万元,工业总产值454万元,其中乡村办351万元,利税 117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56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0人,学生363名。小学15所,教师74人,学生2107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2%。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774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门诊楼1幢,平房20间。
孙集乡
位于县城西偏南35公里处,南接长丰县沛河乡,面积53.2平方公里。驻地孙集,孙集因孙姓始居而得名。辖11个村委会,114个生产队,85个自然村。2691户,13593人,均为汉族。
该乡东北高、西南低,大部分为丘陵地带,部分为平原。耕地面积31501亩,有效灌溉面积15975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兼种油菜、小烟、花生、棉花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8463亩,亩产337公斤,总产量16352吨;棉花108亩,总产8吨;油料9490亩,亩产110公斤,总产1044吨。出栏肉猪2965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09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庄稼靠天收。建国后,兴建了引淮电灌站和孙集水库,整修了大张、九连等当家塘。大部农田免受旱灾。
这里地处偏僻,80年代前交通十分闭塞。现有沙石公路通定城、炉桥,交通较前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315个,其中乡办9个,骨干企业有塑料厂。企业总产值500万元,工业总产值327万元,其中乡村办252万元,利税9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35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16人,学生375名。小学11所,教师61人,学生1524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5%。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349平方米。乡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人,平房15间。
七里塘乡
位于县城西南部40公里处,南与长丰县沛河乡交界,面积44平方公里。驻地小宗家。乡名以境内最大古塘七里塘命名。辖10个村委会,82个生产队,60个自然村。2548户,12610人,多为汉族。
该乡东高西低,属县西小平原的一部分。耕地面积23938亩,有效灌溉面积16700亩。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兼种油菜、花生、豆类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7531亩,亩产387公斤,总产量14512吨;棉花65亩,总产3吨;油料7579亩,亩产111公斤,总产841吨。出栏肉猪7423头。各村和部分生产队办了小林场。每个农民年均纯收入632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常受旱灾。建国后,整修了七里塘、大新塘、范塘湖等6个较大塘坝,全部农田可得到灌溉,基本免除旱灾。
本乡有公路衔接定(远)炉(桥)公路。客运班车往返于定远、炉桥。
1990年有乡镇企业236个,其中乡办8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面粉厂。企业总产值889万元,工业总产值543万元,其中乡村办383万元,利税89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75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17人,学生435名。小学9所,教师53人,学生1672名,儿童入学率96%。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659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平房18间。
境内袁庄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省属马场湖农场在其境内。
十里黄乡
位于县城西偏南46公里处,西与长丰县水湖镇隔窑河相望,面积23.6平方公里,驻地潘 庄。乡名以境内大自然村十里黄取名,十里黄西南距水湖镇,北距炉桥镇各十里,黄姓始居,故名。辖6个村委会,60个生产队,28个自然村。1714户,8572人,均为汉族。
该乡东北高、西南低,丘陵、平原各半。耕地面积17297亩,有效灌溉面积13200亩。湾圩田约占耕面积50%,丘陵地可引淮水灌溉,除发生水患外,农田均可保收。农作物以稻、麦为主,其次是油菜、山芋、豆类、小烟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27580亩,亩产356公斤,总产量9806吨;油料6600亩,亩产105公斤,总产690吨。出栏肉猪5000头。每个农民年均纯收入556元。
80年代前,交通闭塞。现有公路衔接定城至炉桥公路,交通较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266个,其中乡办8个,骨干企业有粮油加工厂。企业总产值505万元,工业总产值243万元,其中乡村办156万元,利税50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8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1人,学生354名。小学8所,教师50人,学生1414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9.8%。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584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人,平房12间。
年家岗乡
位于县城西北44公里处,西濒窑河,北邻凤阳县龙头坝、武店二乡,面积43平方公里。驻地年家岗,年家岗地处岗地,年姓始居,故名。辖13个村委会,112个生产队,37个自然村。3462户,17367人,多为汉族。
该乡多属小平原地带,耕地面积28128亩,有效灌溉面积15200亩。农作物以小麦、小烟为主,兼种水稻、山芋、油菜等。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45000亩,亩产301公斤,总产量13530吨;棉花120亩,总产6吨;油料7840亩,亩产128公斤,总产1007吨;烤烟960亩,总产99吨。出栏肉猪1671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73元。
该乡西临窑河,汛期常受涝灾。建国后,兴建了圈塘和两级电灌站,无旱灾之忧,但涝灾时有发生。
乡驻地设淮南铁路停靠站。境内土公路纵横,交通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380个,其中乡办5个,骨干企业有面粉厂、米厂。企业总产值1000万元,工业总产值337万元,其中乡村办247万元,利税80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20万元。
乡有文化、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0人,学生445名。小学10所,教师74人,学生2071名,儿童入学率96.1%。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4834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平房8间。
严涧乡
位于县城西北42公里处,面积33.8平方公里,驻地钱王家。严涧乡以境内严涧自然集命名,严涧古称“阎家涧”,因阎姓始居于涧湾岸畔而得名。辖12个村委会,100个生产队,41个自然村。2890户,13462人,多为汉族。
该乡大部分地区属丘陵地带,有小块平原,严涧河横穿北境。耕地面积23851亩,有效灌溉面积15390亩。农作物以麦、稻为主,油菜、花生、山芋、豆类次之,经济作物主产烟叶。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7350亩,亩产306公斤,总产量1147吨;油料6926亩,亩产106公斤,总产731吨;烤烟1200亩,亩产121公斤,总产145吨。出栏肉猪3010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65元。
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常受旱灾。建国后,整修了音家坝、闻家坝、大浅塘、官塘、侯塘等,增强了抗旱能力,大部农田旱涝保收。
该乡地处偏僻,以往交通闭塞;80年代,新修公路通定城、炉桥,交通较前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140个,其中乡办5个,骨干企业有轮窑厂、瓦厂。企业总产值670万元。工业总产值470万元,其中乡村办251万元,利税39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50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21人,学生330名。小学10所,教师50人,学生1820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5.1%。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624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6人,平房12间。
能仁乡
位于县城西部偏北35公里处,北邻凤阳县武店乡,面积50.4平方公里。乡名以驻地能仁寺命名。辖10个村委会,92个生产队,50个自然村。3699户,19320人。多为汉族。
该乡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南部为小块平原。耕地面积28334亩,有效灌溉面积9200亩。农作物以麦、稻、小烟为主,花生、油菜、山芋、豆类次之。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8675亩,亩产354公斤,总产量13673吨;油料9368亩,亩产105公斤,总产982吨;烤烟3200亩,亩产78公斤,总产251吨。出栏肉猪4642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37元。
该乡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建国前,水利条件差,庄稼靠天收,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后,修筑了罗山、龙塘、丁王等坝及各生产队当家塘,大部分农田旱涝保收。
该乡地处偏僻,80年代前交通不便。现有公路通定城、炉桥、年家岗及凤阳县楼店乡,交通较前大为方便。
1990年有乡镇企业84个,其中乡办10个,骨干企业有采石厂、石灰厂、面粉厂。企业总产值1000万元,工业总产值370万元,其中乡村办370万元,利税83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1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19人,学生397人名。小学14所,教师74人,学生272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9.4%。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5643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门诊楼1幢,平房11间。
境内有古能仁寺,始建于北宋咸淳年间,原名朱寨寺,明洪武八年重修,相传十三妹大破能仁寺即此。
靠山乡
位于县城西北29公里处,凤阳山南麓,北与凤阳县楼店乡划山为界,总面积51.8平方公里,驻地靠山集紧靠凤阳山南麓。辖7个村委会,80个生产队,34个自然村。2298户,12049人。多为汉族。
靠山乡北部属山区,南部为丘陵,北高南低。耕地面积18910亩,有效灌溉面积4800亩。农作物以麦、稻、烟叶为主,山芋、芝麻、油菜次之。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31581亩,亩产313公斤,总产9876吨;油料3818亩,亩产118公斤,总产449吨;烤烟1760亩,亩产115公斤,总产202吨。出栏肉猪1671头。乡村办林场7个,造林面积占总面积40%左右。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85元。
该乡地势倾斜,土质松散,保墒性差,易旱。建国后,兴建了老郭、叶家、涧山、古城等水坝,增强了抗旱能力,扩大了保收面积。
这里地处偏僻,交通十分闭塞。80年代,新修公路可通定城、炉桥和凤阳县陈圩乡,改变了交通落后状况。
1990年有乡镇企业168个,其中乡办8个,骨干企业有水泥厂。企业总产值1045万元,工业总产值510万元,其中乡村办410万元。利税109万元。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71万元。
乡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各1个。初中1所,教职工19人,学生360名。小学16所,教师50人,学生1591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中小学共有砖瓦校舍3195平方米。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3人,平房14间。
古阴陵县治旧址在古城村境内,现尚有遗迹可寻。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