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境域
明以前本县境域无记载。明清两代县界基本未动。清康熙五年测定:县治定城“东至滁州,界在清河乡,七十里;西至本府寿州,界在北炉桥,九十里;南至庐州府合肥县,界在高场乡,七十里;北至本府临淮县,界在湛涧铺,四十五里;东南至全椒县,界在浅水塘,七十里;西南至合肥县,界在柘塘,九十里;东北至本府盱眙县,界在土山,七十里;西北至本府怀远县,界在武店,九十里。”并测得定城“东至滁州一百六十里,西至寿县一百八十里,南至庐州梁县一百二十里,北至本府九十里,东北至临淮九十里,东南至全椒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庐州府二百里,东北至盱眙二百二十里,西北至怀远县一百七十里,东南至江南省二百七十里,北至京师二千里。”清时所测的距离与现在实测的距离相差无几。
1990年本县境域为:东至滁州市,界在岱山乡磨盘山,离县城39公里;南连肥东县,界在麻埠大桥,离县城32公里;西交长丰县,界在窑河,离县城45公里;北临凤阳县,界在肖巷北盘塘村,离县城21公里;东北交凤阳县、嘉山县(凤阳县梅市地交三县),离县城29公里;东南交滁州市、肥东县(界牌大戈家为三县(市)交界地),离县城36公里;西南连肥东县、长丰县(卜店乡大庙村为三县交界地),离县城37公里;西北连长丰县、淮南市、凤阳县(高塘湖北部水面为四县(市)交界处),离县城47公里。
本县明、清两代及民国初年,总面积约为4000平方公里。民国21年(1932年),新置嘉山县时,本县划出嘉山、大北、大南(大横山)、潘家营、三和集、槐墟院6保归嘉山县。民国22年全县面积3717.5平方公里,此境域维持至27年定城第一次沦陷止。抗日战争时期,时局纷乱,各种政治力量均以其势力所涉之地域而划定县界,境域变动频繁。建国后县界曾作局部调整,1950年张老营、横山两乡划归嘉山县。1955年将新集、高庙、水北、水湖四乡划归寿县,同时将淮南市的大柿园划归定远。1955年至1965年本县面积为3318平方公里。1965年将杜集区所辖的杜集、沛河、朱巷、陆桥、隆兴5个公社划入新析出的长丰县。1965年5月至1990年本县面积为2891平方公里。
二、行政区划
明朝时,县以下设乡、里两级行政单位。据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县高鹤编纂的县志记载,当时定远县辖一城、六乡、三十三里。“一城”即定城(辖四里),六乡是:千秋乡(辖七里),包括今炉桥、永康、三塘、能仁等集镇村庄;拾紫乡(辖三里),包括今西卅店、朱湾等集镇村庄;积善乡(辖三里),包括今杜集、吴圩、站岗等集镇村庄;东城乡(辖五里)包括今池河、藕塘、大桥等集镇村庄;凤停乡(辖三里),包括今桑涧、棠店、仓镇等集镇村庄;昌义乡(辖八里),包括今明光、三和、练铺、青岗等集镇村庄。
清沿明制,清初仍辖一镇六乡,名称未变,后经查核,实际人口比原额减少,1城6乡33里变为5乡20保,即凤停乡辖4保:龙泉保、平塘保、白沙保、邹花保;昌义乡辖8保:白塘保、石潭保、儒丰保、朱寨保、大塘保、柳塘保、陆桥保、石桥保;东城乡辖4保:义门保、城西保、曹浪保、陈塘保;拾紫乡辖1保:曹村保;千秋乡辖3保:横路保、黄村保、刁家保。至道光六年(1826年)人口大增,乃设1城8乡100保,分别是:
定城辖城内7保
东乡(辖6保):婆娑保、东卅店保、桑家涧保、水涝湖保、池河保、岱山保
西乡:(辖16保)鹭鸶亭保、六狮厅保、呼家仓保、兰家店保、西卅店保、代家屯保、永康镇保、北青洛保、南阳集保、朱家湾保、獐子庙保、南青保、上堂庵保、孙家集保、土路保、北炉桥保。
南乡(辖11保):白塔岗保、严涧桥保、高塘保、旧站保、张桥保、龙王保、路陈保、官桥保、胡村保、三桥保、余陈集保。
北乡(辖3保):北三里桥保、斋朗保、沙涧保。
东南乡(辖16保):簪井庙保、老人仓保、尚观厂保、高旺保、王家桥保、李华营保、崇山保、大桥保、石阁桥保、高皇保、藕塘保、余坝冈保、东村保、安州城保、毡城保、南村保。
西南乡(辖18保):柏林院保、永兴集保、刘会桥保、延寿寺保、站鸡岗保、黄家集保、九梓保、羊皮坝保、刁家保、荒陂桥保、李家集保、禅堂保、桐城庙保、金鸡厂保、满圆保、陆家桥保、杨荒岗保、双枣树保
东北乡(辖14保):九儿冲保、葛家庵保、童家庄保、红桥保、破山口保、石牛山保、刘家铺保、崇家铺保、怀墟院保、大横山保、高家岗保、潘家营保、黄练铺保、三和集保。
西北乡(辖9保):芝麻涧保、三堂寺保、汪家岗保、能仁寺保、东陈村保、西陈村保、管村保、东塘村保、羊亭保。
明清时期县境内还设有六卫(明朝屯田时所设的编制):上元后卫、江淮右卫、凤阳左卫、凤阳前卫、凤阳后卫、怀远卫,道光年间上述六卫并归定远管辖。
中华民国初期,行政区划沿袭清制。民国22年(1933年)实行保甲制,县辖6区512保5091甲。1区驻县城、2区驻永康镇、3区驻杜家集、4区驻张桥镇、5区驻老人仓、6区驻池河镇。民国25年变更为4区38个乡镇421保4827个甲,四区驻地分别是:青洛、张桥、池河、定城。民国34年辖4区8镇32乡。八镇是:老人仓、永康、藕塘、池河、朱湾、张桥、炉桥、城中。
32乡是:仁岱、严官、安子、高塘、天长、孙黄、永宁、吴圩、九梓、二龙、得胜、桑下、石葛红、柏林、婆九东、江巷、靠山、黄李、陆满、荒沛、鹭六南、三十里店、斋北、大桥、兰呼、能仁、延寿、青岗、站岗、禅沛、青洛、青炉。
抗日战争中,政区的划分因政局而变化。从政权的影响力、存在时间长短、辖区面积的大小各方面看,当数抗日民主政权为最。民国29年3月初成立定远县抗日民主政权,下辖4区46乡。
定一区(驻定城)下辖9乡:西卅店、桑涧、路六南、仓镇、十八岗、大户吴、高庵、宫集、严桥。日军二次侵占定城时,该区于民国29年7月撤销。其所属路六南、高庵、大户吴、十八岗、宫集、西卅店6乡划归定二区,仓镇划入三区,桑涧划入四区,严桥为游击区。
定二区(驻永康一带)下辖11乡:古城、永康、靠山、朱湾、能仁、青洛、大木桥、九梓、炉北、大柿园、仁巷。
定三区(驻张桥镇)下辖17乡:张桥、二龙、胡村、高塘、支河、早庙、余陈、张南、仓镇(一区并入)、张巷、大桥、三官、谭村、吴圩、荒沛、缪小街、义合。民国29年12月,该区划归新建的定东南县。
定四区(驻藕塘一带)先后辖11乡:藕塘、永宁、得胜、仁和、安子集、池河、天长集、岱山、高塘集、桑涧(一区并入)、凡山。民国29年12月,定四区改称定五区,划归新建的定东南县
民国29年10月底,抗日民主政权一分为三:民国29年底成立以藕塘为中心的定东南县;民国30年2月成立以靠山集为中心的定(远)怀(远)县;31年1月成立的以天长集为中心的凤(阳)定(远)嘉(山)县。与上述政权并存的时间短暂的汪伪政权、国民政府政权,因其辖区极小,政区划分略记。
1949年元月18月定远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1949年1月—9月,共划11区103个乡镇:
定城区(辖1镇6乡):定城镇、棠店、十八岗、十里陶、范岗、大户吴、高庵。
三和区(辖1镇9乡):三和镇、宋府、桑涧、练铺、崇铺、太平、雨霖、青岗、张老营、横山。
池河区(辖1镇8乡):池河镇、姚马、黄桥、岱山、高塘集、高刘、沙坝、天长集、西张。
藕塘区(辖1镇7乡):藕塘镇、仁和、永宁、世新、长岗、得胜、石门、界牌。
大桥 区(辖8乡):大桥、安子、张巷、官塘、龙集、三官、义和、陶庵。
老人仓区(辖8个乡):老人仓、观音寺、仓南、仓北、严桥、官桥、观场、朱集。
张桥区(辖8乡):高塘铺、早庙、谭村、江巷、二龙、永安、张桥、郭李。
站岗区(辖9乡):延寿、九梓、卜店、蒋集、新集、站岗、宣岗、秦集、吴圩。
海清区(辖1镇7乡):朱湾镇、西卅店、东兴、柏林、兴隆、雍圩、獐子、芝麻。
炉桥区(辖1镇14乡):炉桥镇、青洛、靠山、能仁、水北、炉南、水湖、陆桥、陆北、炉北、严涧、永康、三星、孙集、仁巷。
杜集区(辖13乡):杜集、朱巷、瓦埠、羊荒、隆兴、邱集、宣王、荒沛、戴集、大李、左店、陆桥、梓桐。
1949年10月,全县设11个区,124个乡镇。
1950年4月撤销老人仓区,其所属乡镇,分别划归定城、大桥和藕塘三个区。改三和区为青岗区。同时将张老营、横山两乡划给嘉山县。
1952年1月增设青洛区。是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需要,将一些较大的乡划为小乡,至1955年底先后增设49个乡,全县共11个区173个乡镇。
1953年5月,遵省府指示,将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并一律以驻地命名,改青洛区为永康区,站岗区改为吴圩区。因海清区是纪念革命烈士余海清而定,故改名朱湾区后仅半年时间复称海清区。
1949年10月—1955年12月,区乡变动频繁,区划如下:
定城区驻地定城,先后辖18个乡,1955年撤销。
1949年设棠店、双庙、范岗、肖巷、十八岗、十里陶、高庵、大户吴、斋朗乡。
1950年撤销老人仓区时,严桥、官桥乡划入。1952年,增划城东、潜龙、宫集、城南、破山乡,1953年增划城西、大梅乡。
藕塘区驻地藕塘镇,先后辖藕塘、世新等12个乡。
1949年设藕塘、世新、石门、永宁、得胜、长岗、下马、仁和、朱集乡。
1950年增划陶庵乡,撤销老人仓区时观场乡划入。1952年增划崇山乡。
池河区驻地池河镇,先后辖15个乡镇。
1949年设池河、姚马、岱山、高塘集、高刘、沙坝、耿河、天长集、黄桥、西张乡,1950年增划河北、河西乡,1952年增划山槐、农林、岱东乡。
青岗区1950年4月以前称三和区,区驻地先为青家岗,后迁至东桑涧。建国初辖13乡。1950年4月,张老营、横山两乡划归嘉山县。1955年底撤销该区。
1949年设三和镇及桑涧、槐虚、崇铺、练铺、雨霖、太平、祁安、青岗、张老营、横山乡,1952年增设刘铺乡,1954年增设云山乡。
老人仓区驻地仓镇,辖仓镇、观寺、仓南、严桥、仓北、官桥、观场7镇乡。1950年4月撤销时,所辖乡镇划归大桥、定城、藕塘三区。
大桥区驻地大桥集,1955年底撤销,先后辖大桥、安子等15乡。
1949年设大桥、安子、三官、张巷、高旺、义和、龙集、界牌乡,1950年撤销老人仓区时并入老人仓、仓北、仓南、观寺等4乡并增设官塘乡,1952年增设二郎、徐小乡。
张桥区驻张桥镇,1955年12月之前,先后辖13乡。
1949年设张桥镇及三桥、杨桥、浮山、高塘、早庙、二龙、江巷。
1950年增划支河、谭村乡,1951年增设马桥乡,1952年增划河西、陈户乡。
海清区驻地朱家湾,先后辖朱湾、大木桥等16乡。
1949年设朱湾、大木桥、大圣、西卅店、曹李、东兴、雍圩、獐子、柏林乡。
1950年增划芝麻、路南、路北、兴隆4乡,1952年增划耿巷、白水塘乡,1954年增设杜塘乡。
站岗区驻地吴家圩,先后辖16乡,1955年底撤销。
1949年设延寿、李集、卜店、九梓、蒋集、新集、郭集、站岗、吴圩、秦集。
1950年增划杨马、方集、宣岗,1952年增设谢集,1953年增设谭光、国兴。
炉桥区驻地炉桥镇。建国初辖27个乡,1952年该区所辖青洛、永康等12乡划归新建的青洛区。1955年5月,原属淮南市的大柿园乡划入炉桥区。
1949年设炉桥镇,靠山乡、炉南、炉北、严涧、仁巷、陆北、青洛、三塘、能仁、永康、康邓、坝王、孙集、大柿园(1950.4—1955.5曾划归淮南市),1950年增设三星、徐马、新合,1951年增设古城、十里黄、凉亭(1954年5月撤销),1952年增设谢楼、十里、大单。1955年11月将原属该区的新集、水湖、水北、高庙4乡划归寿县。
青洛区驻地永康镇,1952年1月设立,1953年改称永康区,先后辖13个乡,1955年底撤销。
1952年1月由炉桥区划入12个乡:青洛、三塘、能仁、永康、康邓、坝王、三星、孙集、新合、靠山、古城、徐马,8月增设柏圩乡。
杜集区驻地杜集。至1955年底,先后设16个乡。
1949年设杜集、朱巷、瓦埠、羊荒、隆兴、邱集、宣王、荒沛、戴集、大李、左店、沛桥、梓桐,1952年增划硕法寺、花河、大巷3乡。
1955年底改小乡为大乡,将173年个乡镇,并为58个乡镇(含今属长丰县的6个乡),同时将11个区并为6个区。1956年6区58乡镇分别为:
藕塘区藕塘、朱马、永宁、观寺、徐小、仁和、仓镇、界牌。
池河区桑涧、岱山、天河、池河、拂晓、三和、刘铺、练铺、姚马。
张桥区张桥、大桥、江巷、二龙、高塘、严桥、陈护、李集、站岗。
海清区西卅店、青山、大圣、朱湾、东兴、柏林、兴庵。
炉桥区七里村、严涧、七里塘、能仁、靠山、永康、路西、古城、永利、孙集、永丰、永合。
杜集区吴圩、谭光、朱巷、杜集、隆兴、荒沛、沛河、陆桥。
县直属两镇3乡:定城镇、炉桥镇;城东、城西、范岗乡。
1956年底乡级规模再次扩大,并为2镇33乡,同时撤销区建制。1957年各乡镇名称如下:
原藕塘区重划为:藕塘、朱马、永宁、仓镇等4乡
原池河区重划为:桑涧、岱山、天河、池河、拂晓、三和等6乡。
原张桥区重划为:张桥、大桥、江巷、二龙、高塘、站岗。
原海清区重划为:西卅店、朱湾2乡。
原炉桥区重划为:七里村、严涧、七里塘、能仁、靠山、永康等6乡。
原杜集区重划为:吴圩、谭光、杜集、朱巷、陆桥、荒沛等6乡。
定城镇、炉桥镇、范岗、城东、城西。
1957年3月恢复了撤区前的6个区委会,但未设区公所。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全县建立以下22个人民公社:
定城、连江、吴圩、池河、范岗、炉桥八一(驻七里村)、杜集、张桥、永宁、拂晓、大桥、海清(驻西卅店)、沛河(驻陈岗)、高塘、三和、朱湾、谭光(驻卜店)、站岗、仓镇、藕塘、桑涧、朱巷。
1959年3月底设立五个协作区,各协作区情况如下:
池河协作区辖池河、拂晓、桑涧3个公社
藕塘协作区辖藕塘、永宁、仓镇3个公社
张桥协作区辖张桥、大桥、高塘、连江4个公社
海清协作区辖海清、朱湾2个公社
杜集协作区辖杜集、吴圩、朱巷、沛河、谭光、站岗6个公社
县属公社辖三和、范岗、炉桥八一、定城4个公社
设立定城镇、炉桥镇,归县直属。
1960年区、社、镇的建制与上年相同。
1961年8月设8个区48个公社:
池河区辖池河、岱山、桑涧、天河、三和、练铺、拂晓7个公社。
藕塘区辖藕塘、永宁、界牌、仓镇、朱马、观寺、大桥7个公社。
张桥区辖张桥、早庙、二龙、高塘、连江、郭集6个公社。
杜集区辖杜集、沛河、朱巷、陆桥、隆兴5个公社。
吴圩区辖吴圩、站岗、谭光、九梓4个公社。
海清区辖海清、朱湾、东兴、耿巷4个公社
定城区辖城东、城西、斋朗、范岗、严桥、定城镇5个公社一个镇。
炉桥区辖永康、孙集、芝麻、七里塘、八一、严涧、能仁、靠山8个公社和炉桥镇。
1962年8月撤销谭光公社,分设蒋集、卜店两公社。
1963年,炉桥区增划姜兴公社。
1964年,改吴圩区名为站岗区,区社建制未变。
1965年5月杜集区所辖5个公社划归新建的长丰县管辖。本年设两镇7区43个公社,各区所辖如下:
池河区辖池河、天河、岱山、桑涧、三和、练铺、拂晓7个公社。
藕塘区辖藕塘、永宁、界牌、仓镇、朱马、观寺、大桥7个公社。
张桥区辖张桥、二龙、早庙、高塘、连江、郭集6个公社。
海清区辖海清、朱湾、耿巷、东兴4个公社。
站岗区辖站岗、吴圩、九梓、蒋集、卜店5个公社。
炉桥区辖孙集、永康、七里塘、芝麻、八一、严涧、能仁、靠山、姜兴9个公社和炉桥镇。
定城区辖城东、城西、斋朗、范岗、严桥5个公社和定城镇。
1966年增置仁和、年家岗、红山、胜利、程桥、青洛等6个公社。本年年底全县划为两镇7区49个公社,各区所辖公社如下:
海清区辖东兴、红店(西卅店)、红卫兵(朱湾)、太阳升(耿巷)、东方红(姜兴)等5个公社。
站岗区辖永红(吴圩)、防修(卜店)、曙光(蒋集)、红旗(九梓)、站岗等5个公社。
张桥区辖张桥、高塘、连江、郭集、红星(早庙)、四清(二龙)、胜利)等7个公社。
池河区辖拂晓、红山、解放(练铺)、池河、红河(天河)、岱山、向阳(桑涧)、反修(三和)等8个公社。
定城区辖红桥(严桥)、东风(斋朗)、东升(城西)、旭日(城东)、立新(范岗)、程桥等6个公社和定城镇。
藕塘区辖藕塘、朝阳(朱马)、红光(观寺)、大桥、界牌、红镇(仓镇)、永宁、仁和等8个公社。
炉桥区辖靠山 、前进(严涧)、永康、飞跃(青山)、建设(孙集)、七里塘、八一、红卫(能仁)、长征(青洛)、年家岗等10个公社和炉桥镇。
以上建制沿用至1970年。
1971年,海清区改称红店区,站岗区改称永红区。6月撤销红店区,将红店区所辖的红卫兵、太阳升两公社划归永红区管辖,红店、东兴两公社划归定城区,东方红(姜兴)公社并入炉桥区青山公社。8月,撤销定城区所属的斋朗乡。
1972年8月,池河区增设刘铺公社。
1976年8月,藕塘区增设义和公社,定城区恢复斋朗公社。
1980年3月,炉桥区增设十里黄公社,定城区增设兴隆公社,藕塘区增设南店公社。
1981年,将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一律改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7月将城东公社改为定东公社,其余区社体制未变。
1983年,实行政社分开,把原来的53个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政权。全县共设6个区2个直属镇53个乡:
定城区辖定东、城西、斋朗、范岗、程桥、西卅店、东兴、严桥、兴隆9个乡。
池河区辖池河、岱山、拂晓、红山、三和、刘铺、桑涧、天河、练铺9个乡。
藕塘区辖藕塘、仁和、界牌、永宁、大桥、观寺、仓镇、朱马、义和、南店10个乡。
张桥区辖张桥、高塘、胜利、二龙、连江、郭集、早庙7个乡。
吴圩区辖吴圩、站岗、蒋集、九梓、朱湾、卜店、耿巷7个乡。
炉桥区辖年家岗、严涧、能仁、靠山、青山、永康、孙集、七里塘、青洛、八一、十里黄11个乡。
炉桥镇辖4个居委会和农业、渔业、蔬菜3个大队。
定城镇辖4个居委会和城北、长青两个大队。
1984年,定城镇和炉桥镇先后升格为标准镇,藕塘乡改为乡级镇,其余未变。
1986年,池河、张桥、永康三乡改为乡级镇,其余未变,此建置沿用至1988年底。
1989年,吴圩、朱湾两乡改为乡级镇,其余未变。
1990年,全县置两个建制镇,6区53乡(其中乡级镇6个),521个村委会,5256个生产队。镇下设19个居委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