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食
(一)饮食结构
建国前,县内城镇居民一般是粗茶淡饭。农民一般在午、秋季节和节日才能吃上米饭。农闲时改一日三餐为两餐稀粥,隔日吃一顿菜饭或萝卜饭。平时饮食以杂粮为主,灾年则用野菜掺和杂粮、糠粉充饥。
建国初,人们生活有所提高,饭以大米饭为主,兼食麦面和杂粮,一日三餐,早晚餐稀粥,中餐干饭。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以粗粮和瓜菜为主食。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主食为大米、精面。菜,五、六十年代以蔬菜为主,早晚吃咸小菜。七、八十年代荤腥比重增大,主要荤菜有肉(猪、牛、鸡、鹅、鸭肉)、蛋、鱼;尤其生活富裕的城镇居民则开始讲究营养和口味,爱吃瘦猪肉、牛肉、禽肉,喜水产和野味。这一时期,儿童饮食开始增加了水果、豆浆、牛奶。
(二)筵席菜肴
建国前,婚丧喜庆均要宴请宾客,筵席分为上、中、下席。上席一般为八碗八盘(也有六碗六盘),中席为八碗,下席为四碗。建国初期至六十年代,筵席有八碗或十碗,也仍有办八碗八盘的。烹调制作方法都不外乎凉拌、煎炒、烧烤等,一般喝米酒和烧酒,富裕人家则喝名酒。
七十年代后,特别是八十年代,筵席菜肴一般为10~12盘,有的16盘或者更多。农村上席的菜大多为家常菜,如鸡、鱼、鸭、肉及各类蔬菜。城镇筵席由在家操办逐步转向饭店操办,菜肴有盐水鸭、卤兔子、炒虾仁、炒鳝丝、炸皮卷、锅炸鸡、清炖鸡鸭、红烧鱼、牛羊肉暖锅、烤鸭、八宝饭、莲子西米羹、水果罐头等。有些上等筵席还做各种名贵菜肴,拼成各种图案,讲究色、香、味、形等烹饪技术。筵席上用的都是瓶装大曲和特曲。
菜系,六十年代以前以徽菜、鲁菜为主,七十年代江浙菜风行,八十年代菜系多样化,增添了川菜、京津菜等菜系。
附:全椒名菜、点简介
酥笏牌
酥笏牌是我县名点之一,以马厂镇制作最为可口。因其形状象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象牙笏牌,故名酥笏牌,酥香味美,既是品茗佳品,又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
1.主料:面粉一斤,熟猪油3.5两,熟芝麻二两。
2.配料:姜末、葱末、八角、精盐各适量。
3.制作过程:取面粉六两,加熟猪油3.5两,调成油酥分成十份;用二两面粉调成发面,二两面粉和成面团,发面与面团揉和一起,分成十份,每份加一份油酥;反复折叠,擀成24层,形成长约15厘米、宽约六厘米的底坯,撒上芝麻后即入炉以文灶闷透,取出后清除炭火,再层层放入炉内,利用炉内余热,熏烤过夜即成。
油炸麻雀
油炸麻雀是我县赤镇名菜之一。选自秋季网捕的肌肉丰满麻雀,采用精湛烹调技术,食之骨酥肉香,其味鲜美,营养丰富。既可品茶下酒,又可馈赠亲友。
1.主料:麻雀30只。
2.调料:麻油1.2斤(耗油四两),酱油四两,甜酒七钱,盐一钱,糖五钱,姜末六钱,葱白段五钱,八角粉0.2钱,味精0.4钱。
3.制作方法:麻雀剥皮毛,去脏,留肝、心,洗净,进锅文火焙干水,放盆内下甜酒拌匀,焖30分钟,锅下油一斤烧热,雀进锅炸至头见白捞出。卤锅下酱油、盐、糖、姜、葱、八角粉、少量水烧沸后,先下味精,再将麻雀倒进锅轻轻拌匀(重拌易碎),贮入小罐浇麻油二两,冷却扎口焖一天后,装盘浇卤汁即可食用。
狮子头
狮子头是我县古河镇饮食业传统精制名点之一。食之酥脆、味香,经济实惠,为大众化早点。
1.主料:面粉一斤,素油一斤半(耗油三两五钱)。
2.调、配料:生姜米三钱,香葱花三钱,精盐、碱适量。
3.制作过程:先将面粉发酵好,将发酵的面下碱,比馒头碱要多些,揉搓好分成20个,每个下点姜、葱、盐,做好狮子头形。第一天下午做好,第二天早晨油炸,妙就妙在要炸两次,第一次文火炸成金黄色,捞出沥油后再进旺火油锅炸酥,捞出沥油即成。
雪枣
雪枣系我县传统名点,尤以周岗出产者为佳。
1.主料:糯米100斤,面粉75斤。
2.配料:白糖100斤,菜油60斤,黄豆二斤。
3.制作过程:取100斤糯米浸泡两周后,磨成米面,用开水调和并搓成条,下开水锅煮开,加黄豆粉二斤入机搅拌,取出切成长条撒上面粉,摊开晒干,制成雪枣坯;取坯下锅油炸,呈金黄色取出;取白糖50斤下锅加温成糖浆状,另取白糖50斤与蒸热的面粉50斤拌匀;将炸的坯子从糖浆中浸过,再沾满糖面即成。
兔渣子
兔渣子是我县名菜之一,食之肉嫩味美,色鲜泽润。
1.主料:兔子一只,约四斤。
2.配料:猪皮四两,开水四斤半。
3.调料:酱油四两,八角五个,小茴五分,丁香五分,桂皮五分,白糖二两,硝水五钱,精盐四钱,葱白段一两,姜片五钱,蒜五钱,川椒粉适量。
4.操作过程:兔子剥皮,去内脏,洗净,从腰部剁两刀,在屁股剁一刀,连刀不断,放在挂钩上淋水晾干,进盆,用硝水浸两小时,捞出进锅,加老卤和水,下猪皮、酱油、盐、白糖、葱,姜和用布袋装好扎口的香料,卤至八成熟,捞出冷却,改刀成丁、片形、装坛浇酱油、醋、卤汁、麻油、蒜花、川椒粉闷制数日即可食用。
二、衣
(一)款式
1.男装
建国前,男子大多数上装为长衫,下装为折腰裤,随时令的交替而更换单、夹、棉装。老年人寒冷季节腰系布带,棉裤既折腰又折脚,也是穿折腰套裤。少年金儿童与成年人上衣只是“和尚领”或圆口短领与高领之区别。而士大夫、达官显贵、财主豪绅则是长袍、马褂、瓜皮帽(北伐战争后改为礼帽)。
建国初,上装开始演变为对襟短装,在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学生装、青年装和列宁装。六十年代,对襟上衣只是中、老年人穿着,青年装、干部装、中山装已经普遍。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西服、茄克衫、滑雪衫、呢制服已为青年所喜爱,香港衫、喇叭裤、牛仔裤、风雪衣、军大衣流行。
2.女装
建国前,女子大多数穿大襟褂、折腰裤,系围腰。而名门闺秀、太太小姐穿的是高领、大襟、宽袖上衣,下着长裙子(北伐战争后改为紧腰旗袍)。
建国初,女子的折腰裤除老年妇女仍穿着外,多数女性都改穿西装女裤,但是大襟褂直到八十年代,年龄较大的妇女仍习惯这种款式,而青年女子则是翻领对襟褂。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县城、农村的青年妇女和姑娘逐渐开始着短裙,连衣裙、西服、直筒裤、喇叭裤、滑雪衫、呢大衣等。
(二)服装质地
建国前,贫民百姓穿家织布,职员、商人穿“洋布”,有钱有势的上层人士穿绫罗绸缎和皮毛。五、六十年代,国家纺织工业兴起,家织布被淘汰,主要衣料为平布、咔叽、华达呢、府绸、灯心绒等,其次是丝绸、呢子、皮毛。七十年代起,由棉织发展到化纤生产,衣料主要是尼龙、的确良、涤卡、中长纤维等,其次是全毛华达呢、毛哔叽、呢子。棉衣、棉被的内胎也由棉絮逐渐发展到丝棉、鹅绒、鸭绒、驼绒等。
(三)服装色彩
建国前农家以红土、锅烟灰为染料自染或送染坊加工。服装颜色不外乎本色(本白)、青、蓝、黑、灰和土红。建国后,五十年代以蓝、黑、青为主,部分地区有苏联大花布。六十年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少年以军绿色为时髦,中老年则为蓝、灰、黑。七十年代以后,男子以蓝色为主,间或青、黑。而女子则多为色彩鲜艳的各种花布;青年女子大都喜欢红、桔黄、藕色,讲究流行色。
三、住
全椒群众喜住朝南房屋,建房者一般要请“阴阳先生”勘测地形、地势,名为“看风水”,建国后此俗渐消。
建国前,除地主豪绅富商住房为七至九架梁、砖瓦结构(少数两层楼)外,一般的民房均为土墙、草顶,三架桁或五架桁,桁条有杉、松、树棒、毛竹等,多上灰巴无芦席,室内无粉刷。家庭设备简陋,睡土坯床和木板床,家具不油漆,一般都是旧式两节橱、箱柜、两抽条桌、条凳和结构简单且质地粗劣的大桌。地主、豪绅则有案、几、太师椅、方桌、圆桌,少数家庭有沙发、藤椅。
建国初至七十年代前期,民房多为土墙瓦顶,桁条以杉木、松木为主,有竹椽、板椽、芦席。
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新建的民房多为砖瓦结构的平房,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开始出现。县城和主要集镇机关以楼房为主,室内用石炭或涂料粉刷,普遍为水泥地面。室内摆设有:高低床、棕绷床、钢丝床、沙发、穿衣橱、五斗橱、高低橱、写字台、床头柜、茶几、宫灯桌、收录机、电视机、电风扇;城镇居民开始增添了洗衣机。总之,住宅讲究宽敞,摆设讲究排场。
四、行
建国前,全椒交通闭塞,有钱有势的坐轿、骑马,一般人骑驴,穷苦人只能步行。
建国初,人们除到县外乘坐车船外,县内往来一般步行。六、七十年代,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人们除短途仍旧步行外,长途一般乘坐车、船。八十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除车、船外,自行车为主要代步工具,1984年底全县计有自行车3万余辆。
五、娱乐
建国前,广大劳动人民长年劳作,无闲暇和经济条件进行娱乐活动,只有在农闲、节日期间听听鼓书、踢踢毽子、跳跳绳、放放风筝、斗斗蟋蟀、讲讲故事和唱唱小调,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则以琴棋书画进行娱乐。
建国后,城镇职工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农村社员经济收入逐年提高,再加上各种公共娱乐场所的辟建,群众的娱乐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广泛,项目种类也越来越多,经常的娱乐活动为看电影、看戏、看电视、打扑克、溜旱冰、下象棋、灯会猜谜和节日歌舞。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普遍提高,娱乐活动越来越文明化。八十年代开始,党和人民政府对离、退休干部和职工的晚年生活尤为关心,各机关单位普遍建立了离、退休干部和职工活动室,使老同志能欢度晚年。离、退休老人除和家人一起进行正常性的娱乐活动外,还养花、养鱼、养鸟、钓鱼、种树、种草、舞剑、打拳、练习书法绘画,以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此外,这一时期,青年学生利用假期,老年人于春秋二季,新婚夫妇于蜜月,常结伴旅游,主要旅游地点为黄山、泰山和杭州西湖等地。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