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队伍
(一)中医
1.人员及分布
据旧志载,我县明代有名中医三人,清代有名中医18人。
民国初年至建国前夕,县内有中医111人。其中县城28人,其余分布在古河镇、章辉集、大墅街、石溪、大马厂、周家岗、管家坝、西王集、复兴集、黄家庵、赤镇埠、程家市、二郎口、小集、东王集、太平庵、武家岗、白酒岗、草庵、石沛桥、谭墩、十字路、界首、陈家浅等集镇。
建国初,县内有中医93人,多数在集镇上开业,其中以医带药的有26人。到1984年底,全县中医63人,均为县医院及区、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人员。
2.医疗水平
民国年间,名中医夏秉钧擅长温病,临床疗效甚佳,著有《伯和医案》。汪文弼擅长内科,尤精于妇、儿科,亦多有医著,惜抗战中毁于兵火。孙润生擅长外科。
建国后,我县中医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到1984年底,全县有主治中医师四人,中医师22人,中医中药士28人。不仅能治疗内、儿、妇科方面的常见病,还能解决内科杂病及一些疑难病症。此外对慢性病、胆石症、尿道结石、子宫外孕等急腹症,也能进行有效的治疗。
3.医疗科室
建国初,县城仅有一家中、西医联合诊所。1956年8月,县医院及四个区卫生所均设立中医科门诊,县医院还开设了针灸科。此后,不少乡、镇卫生院及联合诊所,也先后吸收中医开展门诊业务。1984年6月,县医院成立中医科,住院部设有十张中医病床。
(二)西医
1.人员及分布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7年),西医始由基督教徒储燮庭传入全椒。自西医的传入至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底,全县计有西医71人、药剂六人、护士四人。分布在县内两家公立医院、39家私立医院和私人诊所。
建国初,县内有西医67人,以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队伍逐步壮大。到1984年底,全县有西医卫生技术人员741人,其中主治(管)医师12人,医(护、产)师136人,医(护、产)士353人,护理员96人,其他技术人员144人,分布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区、乡、镇卫生院。
2.医疗水平
建国以前,我县西医的医疗技术水平较低,只能开设普通内、外科,治疗小伤小疾;妇产科仅以接生为主。抗战胜利后,少数西医从南京获得鲜疫苗,春季时为幼儿种(牛)痘。稍遇疑难病例,只好转请中医或送往外地诊治。在众多的西医中,仅有王修恺、尚志钧等六人系医学专门院校毕业或肄业。
建国后,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内科不仅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能医治疑难病症和对危(急)重病人进行抢救和治疗;外科能开展肝修补术,食道中、下段手术,以及泌尿外科、脑外伤、腹部器官癌广泛切除等手术;妇产科不仅能开展宫外孕、子宫肌瘤切除、卵巢囊肿切除、阴道成形术,还能作子宫原位癌根除术;医技科室能开展多种项目的检查和检验。八十年代住院病人的治愈好转率达70%以上,病死率在1%以下,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医疗科室
建国前,不论私人诊所还是公、私立医院,都只设内、外、妇产等科简易门诊。
建国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完备,医疗科、室也逐步从单一型向多科型发展。全县五个区及襄河镇中心卫生院均设有内科、外科、中医利、化验、放射、手术等科室。除以上科室外,到1984年,县医院还另设有妇产科、皮肤科、五官科、眼科、口腔科、病理科、理疗室、超声波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传染科、中医科、老干部病科、急诊室、门诊护士班、药械科、制剂室、西药房、中药房、供应室等。
二、药品
(一)经营管理
建国以前,我县无专门机构司药。仅有中药房、中药店72家,其中县城17家,陈家浅七家,界首街四家,武家岗七家,小集四家,草庵两家,古河镇九家、石溪两家,大马厂三家,赤镇五家,程家市四家,石沛桥、谭墩、东王集、周家岗、二郎口、太平庵各一家。较大的为开办于清乾隆年间的县城“王永和中药店”和开办于清光绪年间的县城“恒生春中药店”,以及开办于抗战前夕的古河“庆康中药店”等。
建国以后,自1954年开始,县内各地的中药店先后被组织成医药联营合作社。1956年上半年,县城中药业实行公私合营,同年7月,国营全椒县中药材经营处成立,县城公私合营中药业属该处管理。
1950年至1958年,西药销售业务由县百货公司经营。1958年,全椒县中药材经营处、全椒县百货公司西药柜、县城中医药公私合营商店合并为药材经营处。1960年,全椒县中药材经营处改为全椒县医药公司,负责全县中西药的经营销售至今。
药品管理由县卫生局(科)负责。其具体工作是:监督、检查药政法规的执行情况;核批《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核发《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制剂许可证》;管理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物、剧烈性药物和放射性药品;取缔假药、劣药;负责药品的广告管理以及对违反药政法规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调查处理药品的质量、中毒事故;对违反药政法规的行为追究责任,必要时,提请司法部门依法惩处。
(二)种类
1.中药
建国以前,我县中医临床应用的部分中药材由各中药店直接从药农处购进,经加工后出售给病家。当时县内中药店加工制作的常用中成药内科有牛黄丸、百宝丸、九转还阳丹、小儿回春丸、急警丹、止咳丸等;外科有珍珠散、紫金锭、红升、黄升、膏药等。除自产自制的中药外,当时我县多数药品来自南京“德太永药号”、“王太和药号”,芜湖“张恒春药号”,合肥“庐州药号”。县内一般中药店经销的中草药、中成药达1300余种,而“王永和”、“恒生春”和“庆康”等大药店经营的中药材品种达1700余种。
建国以后,县药材公司对收购来的中草药,可进行晒、熏、蒸切等粗加工,一般中成药则由国家统一生产供应。国家供应的主要是少数紧缺品种和从外省调剂品种,计有650多种。
2.西药
建国以前,我县所用的西药大都来自南京“正泰大药房”、“五洲大药房”以及芜湖、合肥等地药房。主要是德、美、法、日本等国的产品,也有上海“信谊”、“新亚”药厂产品。药价昂贵,一颗奎宁丸价值一斗米,一支盘尼西宁针价值一石米,因之,民间有“金子有价药无价”之说。常用西药品种有:阿托品、阿宝格林、肾上腺索、吗啡、卡啡因、士的年、依米酊、安茶硷、汞撒利,氯化钙、溴化钙、氯化钠、葡萄糖等针剂;阿斯匹林、安基比林、药特灵、安痢生、安保利心、扑疟母星、金鸡钠霜、维生素B1、山道年、安茶硷等片剂;硫酸镁粉、硼酸粉、红汞、紫药水、升汞、升华硫磺、白降汞、黄降汞、锌养粉、硫酸铜、蛋白银、松节油、甘油、的士年酊、甘草酊、杏仁酊、碘酊、脱脂棉、纱布、胶布、凡士林、补脑汁、补血糖浆、仁丹、万金油、沃古林眼药水等酊粉剂。
建国后,我县使用的西药,除小部分片剂、针剂、葡萄糖水、注射液由县内工厂生产外(详见“工业”一章),大部分从滁县地区二级站购进,少数从省外调剂。1977年以前,抗菌素按计划分配供应。1978年以后,除麻醉药品由医疗单位凭麻醉卡到地区采购外,其余药品均敞开供应,常用药品基本上达到应有尽有。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常用的西药品种有2000多种,常年用药量价值1956年为30多万元,1984年为130多万元。
三、设施
(一)医院
1.私立医院、诊所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基督教徒储燮庭从南京马林教会医院习医三年返回全椒,在县城丁字街口开设了我县第一家西医诊所——广济诊所。民国初年,张冠戊、邢仲安、王北谯夫妇相继在县城设立了中西诊所、仲安诊所、北谯夫妻医院。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前后,县城又相继开设了李晓全、雷天铎、曾百川、吕素仁、宋如才、储青鹤、汪良七家西医诊所。抗战胜利后,我县西医诊所猛增,县城增设了襄水医院、贾朗辉诊所、新生诊所、大众医院等八个西医诊所。农村较大集镇也开设了一些私人诊所;其中古河镇四家,大马厂四家,周家岗两家,赤镇埠、程家市、二郎口、小集、武家岗、管家坝、白酒岗、陈家浅、十字路等地各一家。这一时期,除中医诊所外,全县私立西医院、诊所计有39家。
建国初期,全县城乡有私人诊所147家,其中西医诊所56家,中西医诊所91家。从1951年到1958年,私人诊所逐渐为小集体性质的联合诊所代替。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内又出现了个体开业医生,到1984年底经考试(考核)合格,由县卫生局核发营业执照的六人,其中中医两人,西医四人;另有24人尚未取得营业执照。
2.联合诊所
1951年11月,县卫生部门根据自愿原则开始组织联合诊所。1952年底,成立了周岗、武岗、东王三个私人联合诊所。1953年,成立了襄河镇、界首、刁冯、管坝、马厂、广平、赤镇、大墅等八个联合诊所。1954年,又成立了古河、陈浅、复兴、西王等联合诊所。1955年,成立了黄庵、黄集、太平庵、章辉、十字等地联合诊所。
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县对联合诊所进行了组织整顿,坚持“中西结合、自愿互利、原地不动、个别调整、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发挥潜力”的原则。各地在整顿、组织联合诊所的过程中,实行“三个排队”、“四个搭配”、“两个照顾”的方法(即中西医排队、思想排队、技术排队;骨干搭配、技术搭配、资金搭配、人员地区搭配;威信与感情照顾、地区远近照顾),一方面对原有联合诊所进行整顿,一方面继续组建联合诊所。当年增添了郑桥、白酒等联合诊所。1957年底,全县联合诊所发展到29个,参加联合诊所的社会医生共有137人,占当时全县社会医生总数的70%。
1958年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全县29个联合诊所被改办成襄河、十字、陈浅、一新、周岗、马厂、东王、赤镇、太平、广平、古河、大墅、新兴、西王、管坝、复兴16个公社卫生院;此外另设八个分院、41个门诊部。同年,公社卫生院的社会医生全部转为大集体人员,实行工资制。
1964年下半年,“四清”运动开始后,又将县内各地闲散的26个医务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黄庵、小集、黄集、蔡集、卜集、复兴、太平庵、白酒八个联合诊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述联合诊所均被撤销,其中部分医务人员被安排到公社卫生院工作。
联合诊所属小集体性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民主管理”,受县卫生主管部门和当地党政机关双重领导,其内部的人权、财权、管理权由集体自决。其月工资一般以投资多少、技术高低、上班工分来评定;也有少数联合诊所实行平均分配。分配前,先从利润中提取5—10%作为公积金,提取2—3%作为公益金,提取1%作为奖励金。医务人员的月工资额,一般是随着月收益的多少而增减。
3.公立医院
(1)全椒县卫生院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县国民政府在程家市成立了一所公立医院——全椒县卫生院。民国三十四年秋抗战胜利后,该院迁至县城:院址先设在袁家湾,后设在金家巷内(今新华东路襄河镇处),有房屋七间。有院长、医生、医护、药剂、收费等六人,后增至11人。该院初设病床六张,后增至20张。配有常用药品和小型医疗器械,开展外科小手术,治疗常见病。1949年元月25日全椒解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四分区接收了该院的全部药品、器械,人员遣散。
(2)全椒县人民医院
1949年3月,县人民政府在原“大众医院”旧址(今县政府小礼堂),建立了县政府门诊所。1950年5月,门诊所改办为全椒县卫生院,院址迁至凤凰街,不久又迁至袁家湾叶家茶馆。1952年4月,再迁至儒学街(今新华路)金秀亭家老宅。1956年7月,该院改名为全椒县医院。1957年秋,县医院迁至金宅东侧新建的院部,1965年8月又迁至南屏山北麓浦合路南县汽车站东侧现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医院改名为全椒县工农兵医院,1972年4月更名为全椒县人民医院。
县医院建院初期,只有综合门诊和西药房。1950年冬设立住院部,1952年增设化验室,1953年增设手术室。1956年,县医院设内科、外科、中医科、针灸室、化验室、手术室、西药房、药库。以后,内设科室逐步增加,到1984年底,院部下设人秘股、医疗股、护理部、总务股和计财股;全院共设科室20余个。
1950年成立住院部,仅设五张观察床。五十年代末,设病床100张。六十年代末,设病床120张。七十年代末,设病床140张。到1984年底,病床猛增至220张,另有观察床十张,抢救床两张。
1949年,该院有房屋四间,面积60平方米。1950年,有医疗用房六间,面积90平方米。五十年代末,业务用房增加到110间,面积1400平方米。1965年,医院迁至南屏山下现址时,有业务用房213间,面积3500平方米。1978年,住院部大楼加盖第三层,扩大面积1372平方米。1980年,新建门诊部大楼一幢,面积为2342平方米。截至1984年底,县医院院址东西宽120米,南北长290米,总占地面积为35000平方米左右。
建院初期,医院设备简陋,以后国家有计划地下拨一些大型医疗器械,连同医院自购器械,到1984年底,全院拥有总价值达50余万元的心电图机、理疗机、超声波诊断仪、病理切片机、心脏监护仪等大、中型医疗器械设备。

(3)区、乡、镇卫生院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从1951年起,先后建立了古河区、太平区、大山区、孤山区、界首区五个区中心卫生所。1957年,襄河镇中西医联合诊所改为襄河镇中心卫生所。同年,陈浅、管坝两个联合诊所均被改为乡卫生所。1958年,我县开始大规模地兴办乡村医院和产院,将联合诊所改为16个人民公社医院、八个分院、41个门诊部,110个乡村产院。此后,区、乡、镇卫生院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而相应地变动,一般每个区和非区所在地的乡(社)、镇都有一所卫生院。到1984年底,全县有五个区中心卫生院,一个镇中心卫生院,31个乡卫生院。
1952年,五个区中心卫生所仅有病床20张。1957年,全县区、乡、镇卫生所设病床35张。到1984年底,全县区、乡、镇卫生院共设置病床449张。
4.厂(场)、校医务室
为了保护广大职工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我县100人以上的工厂、公司、农林场和规模较大的学校,自1952年开始,陆续设立了医务室。到1984年底,全县共有工厂、公司、农林场和学校医务室40个;其中工厂23个,农林系统十个,教育系统七个。
厂(场)、校医务室一般只配卫生人员一人,也有少数单位配两至五人不等。医务室通常只有常用药品和小型诊疗器械,处理常见病,进行外伤包扎和工伤急救,开展外科小手术。此外,还进行卫生知识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协助单位领导搞好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在本单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计划生育等工作。
5.合作医疗室和乡村卫生所
(1)合作医疗室
1969年冬,我县农村开始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到1971年,全县189个大队有187个办起了合作医疗室。1975年,全县所有大队都实行了合作医疗。每个大队合作医疗室,一般配“赤脚医生”两至三人,其报酬比靠同等劳动力工分,另外,每月由合作医疗室补助三至五元。到1977年,全县“赤脚医生”总数达502人,其中女“赤脚医生”205人。此外,1970年至1979年,全县农村还配备卫生员2520人。
合作医疗室的任务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农业生产,搞好以“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进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为中心的卫生基本建设,组织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预防本地的常见病、多发病,控制季节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坚持中、西医结合,推广新医疗法,使用新针、草药,保护药源,搞好采、种、制、养中草药;搞好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
(2)乡村卫生所
1979年秋,我县农村开始试行农业联产承包制后,合作医疗解体。原来的合作医疗室部分变成自负盈亏的卫生所,部分“赤脚医生”在农村进行个体行医。到1984年底,全县有各种形式的村卫生所27个,乡村医生387人。据统计,截至1984年底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41个,其中县直四个,襄河镇一个,区五个,乡31个;另有村卫生所27个和厂(场)、校医务室40个。全县计有正规和简易病床669张。
附:1.汪伪医院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初,汪伪全椒县政府在县城开办了一所医院,也名全椒县卫生院。院址设在儒学街(今新华路襄河饭店门前),房屋四间。院长兼医生,另有护士两人,药剂一人。该院无手术设备,配有常用药品,只治疗常见病。民国三十四年秋日本投降,卫生院随之解体。
附:2.教会社会救济院医疗室民国二十二年春,全椒基督教会开办的社会救济院附设一个医疗室,有医生一名,医助一名,配有常用药品30余种。主要为救济院育婴堂收容的婴幼儿治疗小伤小疾,偶而也对外施舍少量药品。民国二十六年冬,县城被日军侵占后,该救济院及其医疗室解散。
(二)设备
建国初,1949年县政府门诊所无大、中型医疗器械。
至1984年底,县医院计有高倍显微镜八台、万能手术床三张、妇科检查床两张、手术刀包十个、胃肠减压器四台、电冰箱11台、孵卵箱两只、杜氏比色计两支、高压锅一只、无影灯六盏、ⅹ光机四台、心电图机三台、救护车两辆、恒温干燥箱三只、理疗机三台、超声波诊断仪三台、病理切片机两台、麻醉机两台、分析天平(万分之一)两台、立式消毒器两台、牙科椅一张、牙科综合治疗机一台、空气调节器一台、高频大电刀一把、微型显微镜一台、光电比色计一只、电磁吸引器一台、电动吸引器四台、残废疗养车四辆、氧气瓶24个、降温器一台、心脏起搏器一台、纤维胃镜一台、直肠镜一台、膀胱镜一台、电泳仪一台、综合产床三张、食道镜一台、离心机一台、生化分析仪一台、心脏监护仪一台、麻醉台一张、手术床一张、婴儿保育器一台、牙科综合治疗台两张、消化道吻合器一台、水温箱一只、胃镜一只、骨科显微镜一台、验光镜电箱一只等大、中型医疗器械。
全县区、乡、锁卫生院的医疗器械,直到1958年才开始有显微镜两台、手摇手术床一张、立式消毒器一个。以后陆续添置,到1984年底,计置有ⅹ光机22台、显微镜44台、手摇手术床28张、万能手术床十张、无影灯22盏、手术光灯34盏、麻醉机11台、手术刀包40个、眼科刀包两个、五官科刀包两个、牙利刀包三个、立式消毒器20台、卧式消毒器五台、手提消毒器52台、电动离心机13台、手摇离心机14台、电冰箱40台、电动吸引器13台、脚踏吸引器33台、胃肠减压器14台、光电比色计六只、分析天平两台、药物天平29台、氧气瓶20个、牙科椅六张、牙科钻车七只、产床33张、妇科检查床15张、心电图机六台、超声波诊断仪两台、干燥箱一只、恒温箱十只、蒸溜水器八台、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刀包80个、电泳仪一台、综合产床三张等大、中、小型医疗器械。
四、中西医结合
1955年以后,全县各地均成立了中西医联合诊所,开展中西医会诊。
1958年以后,开展西医学中医活动,到1971年,全县有62名中医掌握了西医基本诊断方法,有39名西医可以开中药处方,能正确使用中草药。
1972年以后,县医院经常为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进行中、西医会诊,基本上做到胆道蛔虫症不开刀,并可用中草药治疗阑尾炎、宫外孕、尿路结石等急腹症。仅1972年,县医院共采用中、西医结合形式治疗了急腹症248例,针麻手术156例,用新医疗法接诊病人10402人次。
1973年,县医院试用胆汁注射液为118例病人治疗百日咳,治愈率达94.1%。
1975年,全县各地坚持用新医疗法、中西医结合,开展“一根针、一把草”治疗活动,县医院外科用针麻、中药麻醉进行40例手术,成功地在针麻下进行了甲状腺切除、宫外孕、胃切除、阑尾切除等手术;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胆道蛔虫、脾破裂、宫外孕、消化道穿孔等病人。内科医务人员也广泛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肝炎、胃炎、白喉、百日咳、麻疹、肺炎等病。与此同时,县内各地中医也借助于西医的各种病检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断,收到了较好的诊治效果。
附:建国后历年医疗队伍状况和病床数统计表

五、巡回医疗
1953年元月,从县医院抽调五人,赴古河筑坝工地为民工治疗1334人次。同年3月,在大墅、复兴、二郎、东王等地,设立四个春季病临时医防所,治疗各种传染病1375人次。
1954年7月,发生洪水灾害,县在圩区设立13个临时抢救站,免费治疗灾民22018人次。同时,有29人组成八个巡回医疗小组,巡回治疗各种病人1891人次。在汛后开荒中,又在圩区设立七个医防站,免费为圩区灾民治病14831人次。
1961年春,全县组织260名医护人员在农村设立110个医疗点,集中收治干瘦病病人1996人,分散治疗干瘦、浮肿病人28562人。同年冬,又在古河、马厂和襄河镇设立三个医疗点,抢救46名重度浮肿病人,治疗中轻度浮肿、消瘦病人498人,小儿营养不良患者120名。
1962年春,县抽调120名干部和医务人员,对于瘦、消瘦、浮肿、小儿营养不良、妇女子宫脱垂病人,采取集中治疗和就地治疗相结合的办法,治疗浮肿病人45人,干瘦病人145人,消瘦病人133人,小儿营养不良122人,妇女子宫脱垂者1467人。
1965年,县直医疗单位抽调17人,组成两个巡回医疗队到山区为群众防病治病,收治病人1192人次,手术91人次。同时,从基层单位抽调医务人员112人,成立49个巡回医疗队,定点跑面,进行巡回医疗。
1970年至1971年,县直医疗单位派出16人到驷马山水利工地为民工防病治病。
1974年,县医院及各区、社卫生院均派出医护人员,到滁河水利建设工地设立医疗点,进行工地救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医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