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1952年初,全椒县开始设立收音站。1954年底,收音站扩建为全椒县城镇有线广播站。1957年10月,原城镇有线广播站扩建为全椒县有线广播站,开始向全县农村传输广播信号。六十年代初,又将呼号改为“全椒人民广播站”。1969年4月,设立了全椒县广播网办公室。1976年4月,成立了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取代了原广播网办公室。1981年5月,县人民广播站并入县广播事业局,实行局、站合一,即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仅对外保留“全椒人民广播站”的呼号。1984年4月,随着广播事业的迅速发展,根据国家党政机关实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县广播站与县广播电视局分设;同时,组建了全椒县电视转播台。
1971年,首先在古河、马厂和太平三个区设立了广播事业管理站。次年,城东和武岗两个区的广播事业管理站也相继设立。
1958年,在古河公社设立了第一个公社(乡)广播放大站,该站不久停办。1969年4月,县广播网办公室成立后,首先在古河、大墅、三圣、白酒、界首、南屏、石沛和马厂八个公社(乡)建立了广播放大站。至1974年底,全县计建立镇、社(乡)广播放大站37个。1981年,一律改为镇、社(乡)广播站,相继开办了自办节目。
农村生产大队(村)广播室自1974年,首先在界首公社的界首大队、美好大队,十字公社的光明大队,陈浅公社的汊河大队,赤镇公社的赤镇大队和白酒公社的小王大队进行试办。至1984年底,全县计有村广播室54个。
二、广播
(一)广播队伍
1952年,全椒县收音站只有收音员一人。1954年底,城镇有线广播站配有负责人、发电工、值机兼播音员,人员增加到三人。至1959年,全椒县有线广播站逐步配置了编采、播音和值机(修理)人员。至1962年底,减少发电员一人,县广播站编制由四人减少为三人。1963年以后,随着农村有线广播开始恢复和发展,到1968年,站内增配了编采、播音和外线、机修人员,工作人员八人。1969年至1975年,随着全县农村广播网的普及,广播专业人员迅速增加到91人。
1976年至1981年,配齐了社(镇)广播放大站的工作人员,使有电源的社(镇)广播放大站由一人增加到两人,无电源的社(镇)广播放大站由两人增加到三人。各广播放大站全部实现了机(动力)、线专业分工。同时,充实了编播和广播服务部的力量。至1981年底,全县从事广播工作的人员猛增到121人。
1982年至1984年,县广播系统的采编、播音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都有所提高,1984年底,经有关部门业务考核,全县共有助理工程师两人、技术员两人。县广播站有编采人员三人,播音员四人。采、编、播业务已趋于规范化和专业化。全县广播队伍人数达130人。
(二)广播网路
1954年底,全椒县城镇有线广播站利用县城内的路灯杆,架设了双线铜芯皮线,东起襄河镇古城巷,西起小桥湾(今宝林西路),全长2.5公里。在这条专路上共装有五只24瓦的高音喇叭和县直机关内的54只舌簧喇叭。
1957年10月,全椒县有线广播站开始利用电话线路对农村传输音频广播讯号,当时全县共建立区、乡、社电话广播点112个,小喇叭发展到260只;城内小喇叭增加到123只。全县利用电话线路通广播达到343杆公里,城内的广播专线延伸4.5公里。至1958年底,全县广播网路发展到390杆公里,小喇叭发展到975只。至1959年,小喇叭又增加到1380只。
“三年困难”时期,全县从大队到各生产队的广播线被拆除,小喇叭被摘掉,从公社到大队的广播线路也大多遭到毁坏,整个农村广播网路陷于瘫痪,全县广播线路损坏程度达60%以上,小喇叭损坏800多只。1960年全县仅存的500只小喇叭,大都保留在公社以上机关单位。
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好转,全县的广播网路又得以全面复兴,开始向农村逐步恢复发展。全县以各电话点为中心,纷纷建立了小喇叭群。到1965年底,公社以下的电话广播线路已达550杆公里,其中专线17.5杆公里。全县36个公社(镇)全部通广播。1968年前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需要,全县小喇叭猛增到5000多只,电话点附近的生产队,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小喇叭。
1969年4月,县广播网办公室成立后,一方面在全县各社(镇)先后建立起广播放大站;一方面集中力量抓普及广播网工作,社(镇)到大队、生产队大多架设了广播专线。到1972年底,全县广播网路已发展到1000杆公里,小喇叭增加到3200只。这一时期县广播站的广播输出讯号仍利用电话线进行传输。为了能使广播、电话同时开放,互不干扰,1972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了载波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由广播网办公室和县邮电局抽出专人办公。县专业部门在县邮电局内自装了两台15千周的载波发射机,全县五个区邮电支局也同时安装了载波分路放大器,各公社(镇)的广播站也都配备了载波接收机,载波信号传输基本稳定;自此,全县各地的大、小广播喇叭,都能传播县站的广播节日。从1974年到1975年,县广播系统致力于普及专杆专路和发展小喇叭入户。到1975年底,运用载波传输信号已基本停止,广播讯号改为依靠自己的专线送往社(镇)和乡村。全县当时已架通到社(镇)的广播专线21杆公里,小喇叭发展到65267只。到1979年底,全县实现了县至17个社(镇)的广播专线传输,全长117杆公里。公社以下广播专线发展到1200杆公里,小喇叭发展到62908只;其中农户喇叭占62400只,入户率达89%。大队和生产队的广播线路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原来的杂木杆、竹杆部分换为水泥杆,有的则附挂到电源线杆上。入户的喇叭实行了“穿壁走梁”和“五有化”(即有喇叭盒子、有限流器、有避雷器、有良好地线、有开关)。
从1980开始,按照上级关于广播网“整顿、巩固、提高和适当发展”的方针,全县每年春、秋都要进行两次整网,广播专线杆逐步向水泥杆化过渡,小喇叭入户率和常响率不断提高。至1981年底,全县广播网路发展到2655线公里,其中县至公社(镇)的专杆专线为204对公里。全县有22个公社(镇)完成了专杆专线工程,实现了专线传输。社(镇)至大队、生产队的广播线路已达2451条公里,小喇叭入户的有42921只;其中农户小喇叭42439只,入户率降为59%(主要原因是部分社、队无控制地安装大喇叭所造成的)。
1982年侧重于对全县网路的整修维护。1983年和1984年,集中力量架设了其余13个乡的广播专线52杆公里。同时,全县各乡、镇也采取由群众集资和小喇叭收费的办法,整修了乡到各行政村、生产队,镇到各居委会、居民点的广播专线。至1984年底,全县已建县至乡、镇的广播专线312对公里,乡以下的广播专线2897条公里,附挂线1117公里。小喇叭发展到54054只,入户率达全县农户的74.3%。有线广播已成为城乡发展商品生产、加快致富的益友和传播科学文化、指导工作的良师。
(三)广播器材设备
1952年初,县广播收音站的器材设备仅有一台直流五灯收音机和一只10瓦高音喇叭。
全椒县有线广播网路基本情况一览表

1954年底,城镇有线广播站添置了100瓦扩大机、1.5瓩发电机和四马力汽油动力机各一台;以及电唱机、钢丝录音机、话筒等广播器材。1957年,全椒县有线广播站添置了500瓦扩大机一台;并将原四马力汽油动力机更换为六马力汽油动力机,对农村的广播输出功率扩大到600瓦。1958年,在古河公社建立了第一个广播放大站,县站的100瓦扩大机下拨给古河站使用(该站不久便停止工作)。县站增加了一台500瓦扩大机,输出功率为1000瓦。
1969年4月,县广播网办公室成立后,首先在古河、大墅、三圣、白酒、界首、南屏、石沛和马厂八个公社建立了广播放大站,由县财政拨出专款给上述八个站各配备一台275瓦扩大机,并给古河、大墅、三圣、马厂和石沛五个无电源的公社站另配备一套柴油发电机组。至1974年底,全县37个社(镇)广播放大站全部建立,每个公社站都配齐了一台275瓦扩大机,凡无电源的公社站则另配给动力机和发电机。至1975年,全县广播总输出功率为9.9千瓦。
1976,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成立。同年,县广播大楼竣工后,开始建设县站机房和播音室。到1979年,又安装好机房和播音室的隔音设备。从1977年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全县各社(镇)广播放大站的机房和机器,进行了改造更新,先后解决了赤镇、古河、马厂、三圣、小集等社(镇)广播放大站的隔音设备,其余各公社的机房和机械设备也在逐步改造和更新中。至1981年底,全县共有各种型号的s扩大机125台,输出功率31.2瓩。县站拥有1.1瓩扩大机两台,各种型号收录机15台,430型转播机一台,调频、调幅转播机两台。全县已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广播转播网。1983年,县广播站播音室安装了由中国科技大学工程师蒋宗洲(全椒赤镇人)设计的广播可编程序控制器,成为全国第一家使用该项科技成果的单位,《中国广播电视》杂志曾予以报道。
至1984年底,全县共有扩大机136台、总输出功率35.8瓩;此外,各乡(镇)站都配备了收录机。
(四)广播宣传
1957年县广播站建立前,县广播网一直担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人民广播电台主要节目的转播任务。
1957年全椒县广播站建立后,开始举办自办节目。当年自办节目时间约占全天总播音时间的四分之一。自办节目的主要内容有《时政新闻》、《农业、工业、科学技术知识》、《文学艺术》等。形式上以通讯、小评论和录音剪辑为主。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的形势,增加并稳定了自办节目的时间,每天对县城广播240分钟,对农村广播180分钟;其中自办节目60—80分钟。开辟有《地方新闻》、《怎样办好人民公社》、《总路线广播讲座》、《比比谁先进》、《科学知识》等节目以及天气预报和各种文艺专题节目等。“三年困难”时期,每天的播音时间大大缩短,原举办的自办节目只能播放一些地方戏曲等文艺节目,其他的一些专题节目基本停办。
1962年至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好转,广播宣传逐渐趋于正常,每天恢复了中晚两次播音,共135分钟,其中自办节目时间为75分钟。当时,除《地方新闻》和文艺节目外,县广播站还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先后举办了《青年节目》、《大办农业》、《学习雷锋》和《科学知识》等专题节目,每天播出的节目内容中有消息、评论、通讯、小故事、诗歌和录音报道等。1965年起,全椒有了高压电,播音时间改为早、中、晚三次至今。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站主要靠转中央台和省台节目维持局面,自办节目时办时停,自办的节目内容也主要是摘播报刊文章和播送“样板戏”录音。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广播站的自办节目,除每天坚持举办半小时《新闻联播》(当天重播一次),每周举办两档各半小时的《理论学习》节目,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宣传政策的专题节目外,还举办各种广播讲座,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如何推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及《法制广播讲座》等。同时,加强了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广播宣传,增加了群众喜闻乐听的地方戏曲、相声、歌曲等文艺节目,增办了《为听众服务》等节目。每天三次的总播音时间增加到360分钟左右。1981年后,襄河镇、三圣、古河、赤镇等社(镇)广播也相继开办自办节目。从1983年元旦起,县站开辟了六档文字节目,即《全椒新闻》、《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科学知识》、《理论学习与广播讲座》、《椒陵古今》、《为听众服务》等。从1984年元旦起,自办节目内容又增加了《商品信息与广告》。每天自办文字节目时间增加到100分钟,自办文艺节目时间为30分钟。
三、电视
1974年,县委机关开始购置了一台国产“上海”牌14时黑白电视机一台,为我县第一台电视机。
1980年以前,县内购买电视机的大都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1980年全县电视机仅有二、三百台。1981年后,城乡人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尤其是城镇对电视机的购买力增强。1983年后,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出现了电视村和电视队。据不完全统计,至1984年底,全县城乡已拥有索尼、日立、金星、飞跃、凯歌、熊猫、黄山、孔雀、上海等各种型号的电视机12000台左右,其中有数百台彩色电视机。另有电视放像机30套。
1981年前后,县广播局、五交化公司,以及一些街道无线电电器修理门市部,都相继开办了电视机修理业务,方便了用户,促进了电视事。
上一篇:第三节 戏剧
下一篇:第六节 图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