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劳动卫生
建国以后,县内陆续兴办了一批工厂。对劳动卫生工作注意不够,从1974年起,县防疫部门对各厂矿开始进行卫生监督和卫生监测,同时,还对这些厂矿的工人进行全面的职业病检查。1978年,县防疫站对县内“五小”企业的职工进行摸底调查,设立工人身体健康状况档案,这些档案直接用于企业领导对工厂技术、设备使用生产水平的参考和研究,并采取了一些卫生防护措施。1985年,县防疫部门对全县4家粉尘危害比较严重的工厂,进行定期的粉尘浓度测定,共测定10个扬尘点,采样20个,其中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达30%,对粉尘危害严重的厂,安装了单机除尘器,并对防尘设备进一步改装,使粉尘浓度逐渐降低到国家标准以内。同年4月,县防疫站对全县25个单位846人进行拍片透视,7月对10个厂有铅汞或镀锌作业的工人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1985年,全县县以上厂矿53个,职工总数8553人,经查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工人1354人,体检职业病753人,分别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并对全县67家工厂进行尘毒监测。1990年,对全县以上厂矿66个,职工11835人,经查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工人1560人,体检职业病 615人,都采取不同防治措施,给予疗养和医治。并经县决定将粉尘严重的水泥厂,迁出县城至卞庄。
二、食品卫生
长期以来,对食品卫生忽视,1984年来开始注意这项工作,全县有食品卫生监督员7名,检查员41名,区、乡(镇)都配备食品卫生检查员1~2名。开展宣传食品卫生法规,先后举办食品卫生专题学习班5次,印发《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法规与标准》宣传材料200余份。县防疫站对食品生产单位和个人把住身体单健康检查、设施卫生、产品检验、对不具备食品生产经营条件的单位不准开业;对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卫生的人员,不准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1983年至1987年,全县共体检8306人次,查出“五病”27人次,作了适当调整。对食品卫生进行监测。对冷饮、调味品、肉蛋、乳、酒、粮油、豆制品、小产品、糕点等十类食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样检验。至1989年底,县防疫站配备41名食品卫生检查员,食品从业人员体验97.3%,食品的合格率达75%。
三、学校卫生
全县各中学按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开设生理卫生课。在课内课外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卫生知识教育。县防疫部门配合有关学校校医,进行普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保健工作。各校建立卫生检查制度,每天“晨检”、“午检”小检查,一周一次大检查。县教育局也经常对各校的教室、寝室、活动场地进行卫生检查并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好自身的清洁卫生,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逐个检查。嘉中、二中、三中设有医疗室,配有专职医师一名,备有简单的医疗器械和药品。部分中小学备有简易药箱和一些常用药品。在县防疫站、县医院的帮助下,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和给学生打预防针。部分学校还建立学生健康卡片。1979年9月,县教育局、卫生局联合组织医务人员根据《我国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要求,对嘉中、工小学生进行身体发展状况调查,获得年龄在7至17岁的统计分析卡片3079张(男1666人,女1413人),并按年龄组均值,标误和标准差绘制分析图表,为改进教学和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全县中小学根据各学校条件,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光照明标准,县城中小学和农村部分中小学教室安装了日光灯和100瓦的灯泡,以保持足够的亮度。1990年,全县14所中小学建立了卫生监督档案。
四、防疫
建国以来,贯彻执行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加强传染病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地方病在逐渐消失。但也有几种疾病,发病危害较大,1949年至1952年,潘村等区发生流感,天花等病,县先后组织1520人进行防疫抢救。区、乡建立了防疫机构,组织医务人员防治。经过积极防治,控制了疫病发展。在本县曾流行的几种疫病为:
白喉:1953年7~12月,因气候异常干燥,久旱无雨,加之染源控制措施不严,造成白喉流行。全县8个区46个乡流行较为严重的有潘村、古沛和津里三个区,共发病124人,死亡21人。在省医队的帮助下,县抽调医护人员139人,组织16个防疫小组,设立3个防治隔离站,收治白喉病人118人,为群众预防注射白喉类毒素32272人。1955年,古沛、管店等地发病310人,经过实施隔离,积极治疗,控制了疫病发展。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钩体病是各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过疫水经破坏皮肤、粘膜传染给人。1963年,石坝公社困山大队发生流行,经省确定为疫区,进行防治。1971年,全县大流行,报病逝10万人,经调查确诊12433人,县防疫站派出6个医疗队深入疫区,试用土茯苓,甘草预防治疗。
麻疹:1958年,明光、西沛等地流行麻疹,发病215人,经过组织医务人员抓紧医疗与防治,除少数发生死亡外,控制了疫病发展。1970年3月,本县3个公社麻疹流行。全县发病3168人,死亡53人,其中津里公社发病880人,死亡27人;自来桥发病452人,死亡6人,大郢公社发病950人,死亡6人。经组织医务人员抢救,并开展卫生宣传和预防注射,控制蔓延。
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1976年,全县有32个公社及白米山农场、卞庄林场流行流脑,发病243人,死亡21人,病死率为8.86%,发病来势猛,疫点、疫区不断扩大,局部出现暴发流行,后组织人员进行了积极防治。
副霍乱:1978年,副霍乱传入我县,1981年,太平乡流行7个村,发病67例,带菌15例,是我县一次大的流行。1983年,全县先后有三个区15个村,1个农庄发病,发病人数96例,发病率为6.2/10万,副霍乱在我县女山湖村附近连续四年发病,其余疫区呈现跳跃现象,传播以水为途径,人群普遍易感,上至80岁老人,下至1岁婴幼儿均可发病。副霍乱发现后,县卫生防疫站采取紧急措施,全民服药 (强力霉素)预防,并设置监测员对副霍乱发生流行因素调查与监测,疫源检索。自1978年以来,本县长期进行对外环境水源检索,共设7个点:浮山码头点、泊岗码头点、柳巷停船点、太平农庄渡口点、女山湖停船点等。
狂犬病:1980年12月,出现狂犬咬伤人现象,以后常有疯动物咬伤人畜的现象。1983年统计,狂犬共咬伤2918人,发病36人,死亡36人,病死率为100%,狗龄越小咬伤人发病率越高。主要防治措施是杀狗和人被咬伤后进行伤口及时处理,并进行预防注射。1986年后,全县对狂犬病积极防治活动,并大力限制养犬,宣传防治措施和卫生防疫知识,狂犬病逐渐减少,1990年基本控制。
预防接种:建国以来,本县进行各种生物制品的预防接种。通过人工免疫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1952年,接受全民性伤寒三联菌苗预防射的全县计6万人次。以后,每年重点接种。1950年至1984年,全县完成各项预防接种任务共 4560200人次。由于开展各种预防接种,提高了人们免疫水平,增强抵抗力,有效地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1985年底,全县已有34个区乡(镇)建立计划免疫卡。建卡率达94.4%,全县62367名0~7岁儿童实行计划免疫者达49505人,建卡率达79.4%。六苗接种率达95.5%。1990年,全县6个区31个乡和5个镇,都建立了计划免疫卡,建卡率达98%。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