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中学教育始于民国18年(1929),由明光教育界人士汪雨湘和士绅胡菊潭倡导筹办,于明光小学增设初中一年级一个班。至民国20年(1931),单独设置私立明光初级中学。民国21年(1932),报经安徽省教育厅备案。当年第一届26名初中三年级学生初中毕业。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校停办,民国32年(1943)恢复并改为县立初级中学,至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增设班级,学生达 200多名。自1947年至1948年底,嘉山县立初级中学由当时任南京中央大学和江南大学副教授的李吉行兼任校长,并聘请进步知识分子任教,学校规模扩大,1948年秋增设高中班,至1949年,累计毕业学生约500多人。
自1940年至1948年期间,安徽省第十临时中学曾于1940年临时迁至本县白沙王,学生不足100人,不久迁走。1946年8月,安徽省第三、第五临时中学合并,自六安毛毯场迁至本县明光,改名安徽省立嘉山中学,共8个班,学生300多人, 1947年8月又招收中专和简易师范各1个班,1948年底南迁解散。
1949年2月,由中共江淮区党委文教部指派李吉行、徐彬藩、速家骥接办嘉山中学,经嘉山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原嘉山县立中学和安徽省立嘉山中学合并为嘉山中学,学生250多人。校长由县长杨如新兼任,副校长李吉行,教务处主任徐彬藩,总务处主任速家骥。同年9月,高中2个班并入滁县中学,尚有初中4个班,学生166人。至1951年,学生增至300多人。1952年,本县决定在张八岭小学增设初中班,招收初一新生46人。同年秋又在管店筹办“安徽省嘉山县初级中学”(1957年更名为“安徽省嘉山县管店初级中学”),在当地组成建校委员会,开始建校。
1953年2月,张八岭小学附设的初中班调至管店新建的中学上课。当年秋,管店初级中学开始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四个班,240人,原有的一个班学生并入嘉中和滁中两校。嘉山中学开设高中班,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两个班100人,滁、全、定、凤各县均有应届初中毕业生考入。是年,本县有中学两所,高、初中12个班,学生647人,教职工60人。1966年,两所中学已发展到23个班,高、初中学生数达 1371人,教职工99人。第一届高中毕业生84人,有95%考入大学,为国家高等院校输送一批合格的新生。
1958年后,本县积极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中学教育发展较快,先后在各区和主要集镇兴办了初级中学。当年在石坝公社创办了嘉山县石坝初级中学,招收初一新生两个班100人。1959年又办了嘉山县古沛初级中学和嘉山县涧溪中学,两校当年各招收两个班100人。同年,还办有嘉山县自来桥初级中学,当年招初一一个班。全县普通中学发展到6所 (其中完全中学一所),高、初中共48个班,学生2646人,教职工162人。
1962年,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贯彻了“以农业为基础”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中等学校采取“停、改、压、控”等办法,涧溪初中复校(原在涧溪中学校址的初级农校迁到石坝初中校址,石坝中学师生迁到涧溪中学)。同时撤销自来桥初中,教师和学生并入涧溪初中。1963年暑期,经省批准,嘉山初级农校停办,石坝初中复校。“文革”开始后,在“左”的思想干扰下,对教育破坏十分严重,学校“停课闹革命”,初中两年(1966年、1967年)未招生,高中五年(1966年至 1970年)未招生。1968年开始“复课闹革命”,又不顾客观条件,发展普通中学,提出“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公社各中心小学乃至一部分完全小学,都戴上了初中班的帽子。1969年至1970年,以国家拨款为主,社队筹资为辅,新建了张八岭初中、三界初中、津里初中、高王初中、官山初中、太平初中、明光五七中学等20所初级中学,同时把所在地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并入。
1971年,高中一年级开始招生,除嘉山中学外,全县又有23所学校(内有农林场学校)办了高中班,至1972年,高中达39个班,初中284个班,在校高中学生 2227人,初中11606人,教职工859人。由于中学猛增,带来了教育经费紧张和教师缺少的问题,遂大量提用小学教师为中学教师,加之取消考试制度,造成教学质量一度下降。
1973年,本县采取调整中学布局,要求一片保持一所高中,全县保持张八岭、三界、管店、嘉中、五七中学、五七大学(内设高中班)、洪庙、古沛、潘村、柳巷、自来桥、涧溪、津里、石坝、旧县等15所高中,另有泊岗、马岗、司巷三个公社,各保留一个高中班。要求一个公社办好一所初中,青竹郢、女山湖、安全、张湾等小学附设的初中班仍继续招生。此后,各中学和小学附设初中班,招生计划时而突破,有增无减。不久在县城明光又兴办了第三中学。
1977年,全县有高中18所(包括农、林场办的3所),初中24所,小学附设初中班85所,高中学生3777人,初中学生21280人,教职工1287人。
1978年,根据全国教育会议精神和省、地指示,调整了管理体制和学校布局,将原来的23所完全中学调整为11所(不包括农、林场办),即嘉中、二中、三界、管店、涧溪、自来桥、潘村、柳巷、石坝、古沛、苏巷等11所完全中学。保留初中5所,即三中、张八岭、马岗、洪庙、津里中学,其余公社中学一律改为中心学校(公社内中、小学由中心学校统一管理)。尚有一些学校则为戴帽中学。
1981年,根据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调整普通中学布局的规划》精神,将横山、三关、旧县、桥头、高王、司巷、紫阳、太平、泊岗等18所中心学校中的小学划开,分别成立单独的初级中学。当年又脱掉24所大队完小戴的初中帽子,包括停办五七学校初中班和张湾小学初中班。9月,又将三界、石坝两所中学的高中班分别并入管店中学和嘉山二中。全县9所完中(不包括农、林场办)调整为7所,除嘉中外,每个区保持一所完中。35个公社和明光镇均保持一所初中。由于削减了“文革”中盲目发展的畸形部分,较能集中使用经费,合理调整师资力量,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1982年,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县第二中学改为职业高中,当年招收一个高一职业班,初中部和高二班仍为普通班。将原古沛高中改为农业高中。1983年,又将苏巷完中改为农业高中,将魏岗、包集、卞庄、三关、白沙王、官山、大郢、高王等初中,改为农业初中。涝口初中改为林业初中。
1984年,嘉山三中增设高中部,招高中一年级两个班100人。经过整顿布局和改革中学结构,1984年全县有普通初级中学27所,226个班,在校学生14605人,高、初中教职工1067人。
1985年9月,在县城新办一所明光初中(暂设五七小学内),招收初中一年级 4个班,220人。紫阳乡增办魏渡私立初中,招收学生一个班69人。1985年全县有完中7所,初中29所,学生16317人,其中初中14617人,高中1700人。在教育改革的大气候激发下,随着农村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新的办学形式私立中学在本县农村应运而生,并显示出活力。当年9月,紫阳乡办起本县建国后第一所私立初中。至1987年,全县有5个区9个乡共办10所私立初中,学生1080人,《人民日报》、《文汇报》曾予报道。至1990年,全县完中达5所,初中56所,合计61所,学生 21156人,其中高中学生2035人,初中学生19121人。
全县中学校舍设备,自设治后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陋到完善的过程。私立明光初级中学创办之初,于明光小学校增设初中一年级一个班,在明光小学校内,利用小学教室进行教学。至民国21年(1932年),即以明光东街学堂巷内东岳庙(今县医院)为校舍,加以整修,有教室5间,宿舍6间,会堂、办公室、图书馆、校工室各1间。至民国32年又增建8间简易宿舍,约120平方米,民国34年至36年,增建教室4间,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民国36年秋,李吉行任校长,多方筹集经费,先后增建教师宿舍6间,约120平方米,并于1948年,除请地方资助部分经费外,发动师生参加义务劳动,勤工俭学,兴建嘉山县中学校大礼堂1幢,建筑面积近 1000平方米,后均改作教室。建国后,自1950年至1954年,又陆续改建、增建, 1955年,嘉山中学迁至明光东环路新校址,1977年至1990年,又新建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教师宿舍、师生员工生活用房。县城明光除嘉山中学外,建国后至 1980年,新建的二中、三中都在新校址内,新建与扩建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等设施,两校建筹总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1984年底,中共滁县地委、滁县地区行署作出《关于集资办学若干问题的规定》,积极贯彻国务院、国家教委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有关文件清神,从1985年起在农村开征教育费附加, 1986年下半年开征城镇教育费附加,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本县集资办学渠道畅通,出现了干部、职工、居民、企业
、厂矿及个体户踊跃捐资办学、县学的热湖, 1986年至1990年全县共征收教育费附加和社会集资达1500万元。1987年起,又对全县中学(包括小学)的危房,进行逐校检查与限期整修,至1988年,基本消灭了危房,当年本县被省评为危房改造先进单位。全县中学在实现一无(无危忘记)两有(有教室、有课桌凳)基础上,向校舍、课桌凳、校门、院寺、操场、厕所、道路、绿化等多项配套迈进。明光4所中学,校校有教学楼,增建教学楼、校舍、宿舍约 10000平方米。建围增1245米,总投资389.8万元,女山湖、司巷、柳巷、张八岭、高王、古沛等农村中学也新建了教学楼,并逐步增添了一大批课桌凳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全县中小学还开展了“百花校园”竞赛活动,绿化和美化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附(一):明光初级中学民国20至23年一至四届毕业生状况调查表

附(二):本县1977~1990年报考大、中专录取学生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