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四年(1878),三界邑绅吴炳庭(字芝生),捐银创立“芝生书院”和“芝生义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明光邑绅李泽同倡办“缉熙两等小学堂”,学生人数始有几十人,分为初等与高等两班,教授国语、算术等课,对古文及《四书》、《五经》也同时教授。尔后,在三界、查家埠、白阳寺、古沛等地陆续办起了“芝生小学堂”、“尚志学堂”、“三义学堂”。清末,光复军兴,学堂停办。后由于匪患猖獗,除各地办有私塾外,无一所学校。至民国八、九年间(1919至1920),铁路沿线的主要集镇明光、三界,先后办起“明光公立小学”和“三界芝生小学”。
1932年嘉山设县后,各地积极筹资兴学,学校教育有所发展,先后办起了县立第一中心小学,学校设于县城三界。不久,改名为“西门外小学”。尔后,经县批准管店办起县立第一小学及张八岭小学、自来桥小学。连同明光公立小学共有五所完全小学。随后办起的初级小学有嘉山集小学、车站小学、鲁山堡小学和三和集小学。1935年统计,全县学校连同明光公立小学共有10所,27个班,学生1100人。其他四个区每区均有完全小学一所。1936年各地还办起义务短期小学30多所(初小一、二年级),每所有学生30至50名,校长兼教师1名。学生免费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明光地区所有学校解散。1939年初,在日伪统治下,县境铁路沿线办起了明光复兴小学、明光中学附属小学、明光河下镇模范小学、管店维新小学、三界新衡小学等八所小学,推行奴化教育。同时期的广大农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盱嘉、盱凤嘉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为政治、军事服务的人民教育及学校教育,也由初创而逐步发展起来,先后在根据地开办学校。1940年,在盱嘉地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了“每乡一校或两校”活动,恢复了涧溪、白沙王、自来桥、刘郢、仇集等九所小学,盱凤嘉县也开展整顿文教工作,恢复了集镇小学,区、乡、保各级小学共10所,20个班,学生3800人。每个区设立一所完全小学,作为区的中心辅导学校,其余大多为民办学校,课本分语文、政治。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县有小学70余所,学生5100多人。1944年,根据地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嘉山创办了大徐郢、官山、张浦郢、烟口桥、石坝、戴巷、旧县等八所小学,1600多名少年儿童入校学习。1946年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本县广大农村再度受到摧残。1947年,全县小学仅存18所,学生2060人。
1949年春,嘉山县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在党和政府重视、领导下,县文教科科长宋子荣、副科长潘射北勤奋工作、深入实际,指导工作,小学教育很快恢复起来,并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有重点的发展。教师由政府审核指派教学经费由地方筹集。1949年复校复课的公办小学10所,学生1338名,教职工54人;恢复民办私立小学39所,学生2734名,教师90人。各乡另有私塾133所,塾师133人,学生 19082名。1952年全县境内小学全部恢复。政府对民办、私立小学采取包下来的政策,先后接办民办、私立小学270所,连同原公立小学21所,共291所,435个班,学生13465人,教师44人。1953年,国家对小学教育给予适量投资,并调整全县小学布局,对农村小学改建、扩建,1955年至1956年,进一步贯彻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的教学方针,正确执行党对知识分子政策。1957年,省教育厅指示公办小学暂时停止发展,次年,制定《民办小学暂行办法》,提出“今后应当积极发挥群众力量,提倡群众集体办小学,允许私人办小学”。尔后,全县民办小学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1958年,队队办起了小学。1959年,推行“国家办学与群众办学同时并举”的办学方法,兴办民办小学,时因各校师生投入大炼钢铁运动,兴办各种工厂、农场,减少了教学时间,教育质量有所下降。1961年出现自然灾害,加之工作上的失误。我国经济暂时处于困难时期,本县教育事业一度下降。1962年至 1964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恢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学校数和学生数都逐渐增多。1964年,本县贯彻“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成立办学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办耕读小学。耕读小学采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小型分散,方便走读,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学习在校,劳动在队,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多学实用知识,课本以语文、算术为主,发展较快,全县有耕读小学1646所,1795班,学生36072人。至1966年,由于“文革”干扰,耕读小学全部停办,大部分小学停课。1968年工宣队、军宣队、贫宣队接管学校,搞“斗、批、改”,1972年,实行开门办学,开卷考试,导致教学质量下降。1978年开始对教育进行整顿,陆续制定颁发了有关规定和文件,促进了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198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大力普及小学教育,积极扫除文盲,规划全县小学分三批,在三至七年时间内达到普及初等教育标准。自1984年开始,中共嘉山,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下发了三个“1号”文件,对全县中小学的管理体制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促进了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1984年以来,本县采取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的方法,使小学教育稳步向前发展。据1985年统计,全县共有公、民办小学489所,学生79280人,教职工3317人,到1988年,全县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1986年全县公、民办小学达445所,学生 83092人,教职工2346人,1987年418所,学生80257人,教职工2349人,1988年413所,学生76141人,教职工3456人。1986年起,全县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贯彻落实省人大《安徽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狠抓小学教育普及工作,1989年,贯彻执行了“巩固发展,整顿提高“八字方针”,至1990年,经省教委组织对本县教育进行复查验收,确认入学率为97.5%。普及率为96.9%,巩固率97.5%,毕业率为96.3%,正式认定本县为“基本普及小学县”。
附(一):嘉山县民国22年(1933)年小学概况表


附(二)民国24年(1935)明光公立小学历届毕业生状况调查表

附(三):本县几所小学简介
县实验小学:早年为“缉熙两等小学堂”,系邑绅李泽同于光绪32年(1906)创办,借东岳庙(今县医院址)为校舍,招收高初两级学生一班,约30人,亲自任教。同年秋,李泽同捐建校舍并迁入,堂长先后为李泽同、汪树德(雨湘)。宣统3年 (1911),辛亥革命战火波及本镇,缉熙停办,原校舍改为私塾。
民国8年(1919),地方成立校董会,公推胡菊潭、汪雨湘、李泽恒、李泽成、李瑞云,汪德澄、胡宗鲁、李祝熙等8人为校董,以运厘费及东岳庙、火神庙、香花寺等庙产收入为办学基金,在原校址改办“明光私立小学”,分初高两级招收学生。民国15年(1926)冬,直鲁军南下,战乱频仍,再次停办。民国17年(1928)恢复教学,时校董会规定校长人选须外籍名流担任,校长先后有祝瑞璜、宋斯瑾,宋任职校长约五、六年之久,为地方培养了一批人才。民国10年、18年,邑绅胡菊潭、汪仲权先后捐资兴学,捐资款和公筹款银元共数千元,扩建了校舍。民国25年(1936)发展为六班,学生229人。
民国17年至民国26年,校长先后有朱玉华(女)、李大昶(睛霄)、胡盘文(铭叔)、胡伯平、余家俊、俞根石、许卓人、杨登程、葛天民等。
民国26年(1937),抗战爆发。冬,明光沦陷,学校解散。民国28年(1939)元月,在日伪统治下复课,开始为“复兴小学”,后改名“模范小学”,学生为八班(一、二年级四班,三、四、五、六年级各一班),217人。1941年为十二班(初级六班、中级四班、高级二班),340人,教职工16人。1944年秋,改为嘉山县公立初级中学附小,民国34年(1945)秋,日寇投降,由姚成球兼校长,后由李国纲任校长,改校名为明光小学。1947年12班,学生约500人。教师为择优聘用,教学质量较高。1948年底,学校停课。1949年2月,嘉山县人民政府文教科接管该校,组成复校委员会,复校复课,嘉山师范建校后,为解决师范生实习,该校改为嘉山师范附属小学。 1958年,一批骨干教师遭受错误处理离职,在“大跃进”“三面红旗”影响下,师生投入大炼钢铁运动,1959年又增加了勤工俭学项目,养猪养羊、拣粮、种试验田等等,减少了学习时间。1960年招收春季始业一年级新生两班,幼儿班增为三班。1961年计21个班,学生1100多人,教师46人,1962年改校名为“实验小学”。1980年县教育局先后拨款18万元,在原址拆除一批旧校舍,新建一幢四层11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和18间教师宿舍,校容改观。1981年教师增至61人,学生1314人,有24班,幼儿班恢复为4班,有幼儿215人,全校在校学生1529名。1983年,学校发展为26班,另幼儿班4班,在校生1594名,教师69人。1982年、1983年毕业生升入重点中学均为100%。1984年升学率为99.8%。1985年升学率为99.4%。同年,县评定该校为文明学校。1990年,在校学生达1650人,教职工80余人,学校设备和教学质量均有较大改善与提高。
自来桥小学:于1934年筹建。翌年秋正式开学,名为“自来桥公立国民小学”。原自来桥一部分在上海读书的青年,如胡尚洁、胡尚勇、高世拳、金汉西等,回乡后曾任学校小教师。校长由胡梓徵兼任,教导主任胡尚诘。此外还聘请一些外地教师,如徐汉民、胡纯壁、王惠(女)、张念如(女)、厉穆吾、司马如相等。设一至五年级五个班,学生约二百人,晚间还为年龄较大的私塾学生开初习班。学校在进步教师的带领下,经常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曾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对山区群众起着良好的影响。1937年暑假,第一届高小毕业生20人,当年考入滁县八中和明光中学。不久,日寇入侵,学校解散,校舍亦遭敌机炸毁。1938年至1939年间,学校几经停顿,时校长为高世英。1940年春,抗日民主政权—嘉山县政府成立,自来桥区政府当即派教师赴古城参加教师讲习会,教材结合抗日形势选编,此期间日伪曾多次扫荡,学校在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采取机动灵活方法,坚持教学。1941年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在大许郢举办的春季运动会,桥小青年队荣获篮球冠军。当年学校由自来桥镇南头大庙迁至中街胡姓住宅大院内,由于中、高年级人数增多,均按年级分班教学。1942年校长由自来桥区长金石兼任,教师又调入黄萍、叶绿丰等。1946年新四军北撤,桥小停办。1947年春,国民党自来桥乡政府又筹办自来桥小学,1949年初,嘉山县境解放,2月复校复课。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烽火和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今已成为15个班、在校学生800多人的中心小学。
横山小学:建于民国35年(1946)秋的横山回民子弟小学,为横山国民中心小学。初办时为六个班完全小学,教职工11人,均为回族。校长马耀东,由当时政府委托,其余教职工皆由校长聘请。1948年底学校停课。1949年春,在原校址复课,学生四十余人。1950年,学生增至六十余人,其办学经费由校董会筹集。至1990年已发展为10个班,学生360多人,教职工20多人,学校校舍整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四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