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嘉山地处江淮之间,境内南部山区以产稻为主,兼产麦与杂粮,北部沿淮平原,主产麦、豆,中部稻麦兼产。津浦铁路贯穿县境南北,水陆交通方便,加之附近盱眙、定远、凤阳、五河等地粮食油料多运销明光、管店,每年南北粮商云集本县明光、管店,经营粮、油贸易,粮食商业市场繁盛,粮远销至江苏、镇江、南京、无锡及浙江、上海、广州等省市,近达盱、定、凤、五、泗洪等县。从民国元年(1912)前后至民国21年(1932)年设县后,明光从事粮业的公司、粮行遍及全镇,所设粮行以南北大街和小河南为最多,旺盛时期全镇有150多家粮行经营粮业。民国24年
(1935)前后,明光较大的粮行有大街南头的“同源盛粮行”、望横街的“源大粮行”、“乐丰”“聚源”粮行等,大街北头有“信通”、“汪汇源”、“大兴”三大粮行,公司有“大达公司”,为李振学经营,“远通公司”陈贤堂经营,“福泰公司”刘伯珍经营,“裕泰公司”丁志美经营,“复兴公司”汪仲权经营等,除明光外,管店镇粮业也非常繁荣,有72家大小粮行,其中以“太和”、“马记”、“仁学文”、“仁刚祥”、“盛泰”、“元康”、“福老泰”等行经营额为大,并有天津和浙江及江苏六合等地商人来此,故而有“天津帮”和“浙江帮”、“六合帮”之称,管店“福老泰”粮行一度运用硬纸加盖行戳填写面额作为钞票在粮行业间流通。嘉山特产“明绿”也是在设治前后,于粮食市场繁荣,购销旺盛,远销外地中形成的。“明绿”色泽晶亮碧绿,主要产地在管店、横山、三和、石坝、涧溪、白沙王、自来桥等地。由于品质优良,集散地在明光管店等地,“明绿”遂盛传于外。

建国后,滁县专署于1949年8月颁发了《土地查登与人口登记暂行办法(草案)》,要求“田亩查实才合理”,1949年征粮面在75%左右,平均负担18%左右,全县当年共征粮食1100多万斤。1951年本县农业税公粮依率计征,午季二成,秋季八成。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逐年增长。1952年,嘉山县粮食公司下设17个营业所(明光、管店、涧溪、新街、自来桥、津里、大郢、潘村、下塘、太平集、柳巷(营业所)。在古沛、芦嘴(仓库)委托基层供销社设代购点,当年共收购粮食7815万斤,其中供销社代购2526万斤。

1950年至1952年,每年接收入库粮食4000至6000万斤,其中征购粮赋约
1500万斤。1953年统购统销后,国家颁布了各项政策和措施,千方百计地调动群众粮食生产积极性。1954年国家采取“预购”,先后在全县103个乡实行。1955年本县粮食产量突破亿斤以上,实产二亿一千七百四十五万斤,入库量空前高涨,家家户户卖粮,每天到粮站售粮的群众络绎不绝,最多入库量每天200万斤以上。实行粮食“三定到户”以后,每年县下达粮食收购任务,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午、秋二季之前落实到户。

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共收购粮食44173万斤,其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1914万斤,超议购粮食2232万斤。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全县共完成征购粮食8929万斤,1954年本县遭受水灾,全县供应粮食5651万斤。1957年是粮食征购最多的一年达一亿斤。1958年受“大跃进”、“浮夸风”、“共产风”的影响,由于调查研究不够,情况掌握不准,本县部份区、乡多购了一些粮食,各级干部在浮夸风盛行和好大喜功、层层加码压力下,很少讲实事求是,不少人滋长了好大喜功,鼓吹粮食亩产万斤,山芋亩产五万斤,“放卫星”一度成风,盲目认为粮食已过关,全县与全国地一样,实行高指标、高征购。农村主要劳力,当年秋,大批被调到蚌埠、淮南及本县丰山李铁矿,大炼钢铁,很多地方田里庄稼无人收割。当年秋,又不切实际,脱离群众意愿掀起“大办共产主义食堂”的高潮,至十一月全县社队办起食堂近三千个,不少食堂公开宣布吃饭不要钱,农民参加食堂吃饭的户数达全县农户99%左右。由于管理混乱一些基层干部多吃多占,造成的粮食浪费惊人,使1959年和1960年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和破坏,加之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很大损失,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1960年,城镇居民和干部职工每人每月减少口粮1.5公斤,其余口粮供应部分大米,部分山芋干,豆饼,高梁面等杂粮,农村人口虽然规定每人每天0.4公斤粮食,实际上只有一半,城乡人民生活都相当艰苦,开始以瓜菜代,后又用野生植物(槐树叶、皮、浮萍、芡实等)充饥,统名“小秋收”。农村中,不少患浮肿病,造成不少人非正常死亡。由于党中央及省、地领导深入了解农村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1962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后,农村实行“四固定”、“责任田”,粮食生产才逐步恢复,情况逐步好转。全县1958至1962年五年共购粮食27476万斤,其中提供的商品粮22186万斤,超议购粮食5291万斤。油脂征购190万斤,平均每年征购油脂38万斤。1963年至 1965年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粮食产量有所增长,三年共收购粮食11550万斤,其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978万斤,超议购2272万斤,粮食征购任务实行“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任务完成后,国家以工业品换粮食,本县1963年以工业品换原粮 288万斤。油脂平均每年入库31万斤。

1966年至1970年属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处于“十年动乱”时期,机构瘫痪,平均每年征购量3100万斤。1967年征购量2262万斤,为本县入库量最低一年;油脂征购194万斤,平均每年征购油脂38.8万斤。

1971年至1975年,处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全县粮食产量每年达二亿斤以上,其中1973年产量达三亿斤。国家于1972年对粮食征购任务实行“一定五年”不变的政策,完成任务后再卖超购粮油继续给予30%的加价款,收购量逐年增多,五年共征购粮食21679万斤。

1976年至1980年属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1978年遭百年不遇的大旱,产量陡降,商品率(入库量占总产量百分比)与1977年相比,下降7.2%,农村回销6355万斤,是本县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1979年在农村贯彻了中央文件,积极推行联产计酬大包干责任制,粮食产量达三亿五千多万斤,比1978年增产近10000万斤,征购粮食数是1978年征购粮食数的2.7倍,油脂入库是1978年的4倍。五年来共征购粮食二亿七千零九十三万斤,平均每年征购粮食5400多万斤。1981年至 1984年,全县每年入库粮食达1.5亿斤至1.7亿斤。1983年入库的粮食创此前最高记录,达17788万斤,入库的粮食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贡献近400斤。1982年油脂入库590万斤,是本县建国以来入库油脂最多的一年。1990年全县各乡镇经签订合同,落实粮食定购任务7000多万斤,全县共收购粮食20766.5万斤。

八十年代,由于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粮食逐年增多,农村供应也随之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粮油产量逐年增加。嘉山县根据省地的文件规定, 1971年将粮食征购基数4000万斤调为4352万斤,又于1973年将粮食征购基数调为4600万斤,1979年再次调为5800万斤,1982年调为9500万斤。随着全县农村普遍实行联产计酬大包干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85年本县粮食总产达5.7亿斤,当年完成征购1.9759亿斤。粮食销售自1952年政务院颁发“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销和计划供应”命令后,12月,本县宣布私营粮行一律停业,当年销售量2931万斤,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1954年除原有17个销售点外又增设23个,并建立六个粮食交易市场,当年销售5641万斤, 1955年国家实行粮食“三定”政策(定产、定购、定销)一定三年不变,稳定了农民情绪,对居民职工实行定量供应,1956年受灾,国家调拨供城乡人民粮食2483万斤。 1959年起,城镇定量标准下降,供应品种搭配,至1961年冬供应情况开始好转。 1959年至1963年,国家在极端困难情况下,仍调出2000万斤粮食支援本县,以帮助城乡人民度过困难,1964年,精简下放,定量人口由46146人减为42099人,压减的人口主要是下放农村从事生产。县粮食局开始对城乡商品粮人口建立“非农业人口档案”分人建档。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县定量人口由52430人减少到47420人,下降9.6%。1974年对商品粮人口进行第二次普查建档,分人建卡,收回下属粮站办理城乡粮油关系转移的权力,农转非人口须经县政府批准。本县解放初,非农业人口为41972人,1934年建档时为42099人;1974年建卡时为 53223人。八十年代初,全县城镇供应实行“外证内卡”,1984年为69039人,1985年非农人口增至70500人,1986年后又有大量增加。

1955年,城镇供应每人每月按45斤。同年7月,国家对城镇实行“以人定量”,按生产劳动轻重和年龄确定等级,1956年,实行22个等级。特重体力二个等级,每月定量标准45斤至50斤。重体力三个等级,每月定量标准36斤至44斤。轻体力四个等级,每月定量标准28斤至34斤。机关工作人员,每月定量标准30斤至33斤。市民每月定量标准23斤至26斤。10岁以下儿童每月定量标准8至12斤。 1981年,国家有计划地对城乡销售“中价”菜籽油(每市斤一元三角六分),年油脂销售量为185万斤,1982年至1984年,全县油脂销售量960万斤,平均每年销售量为320万斤,1984年为销售最多一年,销售373万斤,因生产油脂不足,从外地调进170万斤。

1966年至1975年,由于“文革”破坏,许多社队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加上部分地区受灾,十年共调入粮食1.7563亿斤。产量最低的是1966年和1971年,每年差出粮食3000万斤以上,1980年至1990年,本县粮食产量逐年增长。1990年全年共销售平价粮2326万公斤,议价粮1370.5万公斤,全年平价与议价共调出粮食 5000多万公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